CN209765935U -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5935U
CN209765935U CN201920460183.3U CN201920460183U CN209765935U CN 209765935 U CN209765935 U CN 209765935U CN 201920460183 U CN201920460183 U CN 201920460183U CN 209765935 U CN209765935 U CN 209765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x body
plate
box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01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c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c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c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c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601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5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5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5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包括框架、定位座和盒体,框架开设有镂空槽,镂空槽贯穿框架以连通框架的前侧和后侧;定位座连接于框架的镂空槽处;盒体能够用于容置供电模块和/或数据处理模块;盒体能够由前侧置入镂空槽并与定位座相抵接,当盒体相对框架由前侧朝后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盒体能够与框架和/或定位座可拆卸地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箱体结构中的盒体能够从框架的前侧装入镂空槽,且盒体与框架和定位座之间的连接是可拆卸地,从而能够将盒体从框架的前侧移出镂空槽,即使安装在墙体等后侧操作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也可以方便对盒体内功能控制模块进行维护,极大拓展应用场合。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户外以及大型显示的显示装置,一般是由多个显示屏拼接形成,通常情况下,是将多个显示屏安装在箱体的框架上,并且显示屏电性连接至供电模块或数据处理模块等功能控制模块,以实现显示画面的调控,呈现大屏显示效果。供电模块或数据处理模块等功能控制模块通常集成设置在盒体中,随盒体安装至框架。然而,目前的箱体结构形式,在对盒体内的功能控制模块进行维护时,只能够从显示装置的背面进行。这就要求显示装置背面需要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导致显示装置的安装场合受限,不能贴墙体安装,或者贴墙体安装不利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场合广泛、拆装方便且便于维护的箱体结构以及包括该箱体结构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箱体结构,包括:
框架,具有相对的前侧和后侧,所述框架开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贯穿所述框架以连通所述前侧和所述后侧;
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连接于所述框架的镂空槽两端;
盒体,所述盒体能够用于容置供电模块和/或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盒体能够由所述前侧置入所述镂空槽并与所述定位座相抵接,所述定位座能够限制所述盒体由所述后侧离开所述框架;当所述盒体相对所述框架由所述前侧朝所述后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盒体能够与所述框架和/或定位座可拆卸地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底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背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当所述盒体相对所述框架由所述前侧朝所述后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盒体的朝向所述前侧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盒体通过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片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其中之一开设有定位孔,其中之另一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插接于所述定位孔;
或者,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所述框架的所述后侧所在一侧具有侧棱,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侧棱相连接,
或者,所述盒体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相对两端从所述盒体的两侧露出并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离所述底板较远的一侧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用于与所述盒体的朝向所述后侧的一侧相抵接,以在所述盒体相对所述框架由所述前侧朝所述后侧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片能够将所述盒体限位于所述极限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两相对而设的导向片,两所述导向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片的两侧,所述盒体能够夹设于两所述导向片之间,并沿所述导向片相对所述框架在所述前侧和所述后侧的方向上移动,以选择性地置入所述镂空槽或由所述前侧移出所述镂空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所述框架相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并与所述框架的前侧相平行,所述盒体通过连接片与所述限位板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限位板的背向所述后侧的一侧,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限位板的部分结构与所述避空槽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限位板和侧板叠设于一体;
或者,所述限位板和侧板间隔地设置于一体,以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侧板之间形成一槽逢。
或者,所述连接片和限位板其中之一开设有定位孔,其中之另一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插接于所述定位孔;且当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时,所述连接片上的安装孔位与所述限位板上的安装孔位相对。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中的盒体能够从框架的前侧装入镂空槽,且盒体与框架和定位座之间的连接是可拆卸地,从而能够将盒体从框架的前侧移出镂空槽,即使安装在墙体等后侧操作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也可以方便对盒体内功能控制模块进行维护,极大拓展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箱体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箱体结构的定位座与框架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箱体结构的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定位座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箱体结构中,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示出的箱体结构中,定位座与盒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1示出的箱体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圆圈A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圆圈B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一实施方式的箱体结构的装配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圆圈C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屏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箱体结构中,显示屏安装于框架时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箱体结构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实施方式的箱体结构拼接显示屏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16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箱体结构的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示出的定位座连接盒体与框架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示出的定位座连接于框架的镂空槽处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7示出的定位座与盒体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箱体结构以及多个显示屏。
结合图1、图13和图15所示,箱体结构10能够将多个显示屏400拼接在一起,便能够呈现更大显示画面。显示屏40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也可以是LED显示屏,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箱体结构10包括框架100、定位座200和盒体300。
框架100具有相对的前侧101和后侧102。结合图12、图15和图17所示,前侧101和后侧102是相对观看显示屏400的显示面401而言,确切的说,观看显示面401的一侧即为前侧101,相应地,从框架100的后侧102只能贯穿到显示屏400的背面而无法观看到显示面401。
结合图2所示,框架100开设有镂空槽110,镂空槽110贯穿框架100以连通前侧101和后侧102,定位座200连接于框架100的镂空槽110处。该实施方式中,盒体300能够用于容置供电模块和/或数据处理模块等功能控制模块,以给安装于框架100上的显示屏400供电或传输信号。盒体300能够由前侧101置入镂空槽110并与定位座200相抵接,定位座200能够限制盒体300由后侧102离开框架100,从而在将盒体300装入镂空槽110时,盒体300在定位座200的限位下不会从后侧102掉落。当盒体300相对框架100由前侧101朝后侧102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该极限位置指的是:将盒体300向后侧102推至与定位座200相抵,定位座200限制盒体300继续朝后侧102移动时,盒体300所处的位置。该极限位置下,盒体300能够与框架100和/或定位座200可拆卸地相连接,进而将盒体300安装至框架100上。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盒体300能够从框架100的前侧101装入镂空槽110,且盒体300与框架100和定位座200之间的连接是可拆卸地,从而能够将盒体300从框架100的前侧101移出镂空槽110,以便对盒体300内的供电模块或数据处理模块等功能控制模块进行维护,维修极为方便。利用该箱体结构10进行安装显示屏400时,即使安装在墙体等后侧102操作空间有限的环境中,通过这种前侧101拆装的方式也可以方便对盒体300内功能控制模块进行维护,极大拓展应用场合。
定位座200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适数量的定位座200,提高盒体300的安装稳定性。例如,图1示出的箱体结构10中,在镂空槽11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座200,从而在盒体300置入镂空槽110后,可以定位座200位于盒体300的两端,进而可以利用定位座200将盒体300的两端连接于框架100。
结合图3所示,定位座200包括连接部210和限位部220,限位部220通过连接部210与框架100相连接,且限位部220位于连接部210的靠近镂空槽110中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210和限位部220由同一块板材切割折弯而成。这种结构形式耗材少,节约材料,且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结合图2至图4所示,连接部210包括底板211和第一连接板212,限位部220与底板211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12连接于底板211的背向限位部220的一侧。当盒体300相对框架100由前侧101朝后侧102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盒体300的朝向前侧101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212齐平,从而便于将盒体300与第一连接板212连接在一起,将盒体300固定于镂空槽110内。
结合图1、图3和图6所示,盒体300通过连接片301与第一连接板212相连接。
结合图6至图8所示,连接片301可以是预先连接到盒体300上,将盒体300装入镂空槽110后,再将连接片301与第一连接板212相连接。也可以先将盒体300装入镂空槽110,由于盒体300的朝向前侧101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212齐平,从而可以将连接片301贴附在第一连接板212与盒体300上,通过螺钉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板212和盒体300相连接。在采用螺钉等连接件进行连接时,盒体300和第一连接板212上开设有安装孔103。相应地,结合图5所示,连接片30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01a,以便螺钉等连接件穿过通孔301a与相对应的安装孔103相配合,进而将盒体300与第一连接板212固定在一起,由于定位座200与框架100相连接,从而使得盒体300固定于框架100的镂空槽110处,不会从镂空槽110处脱落。
连接片301和第一连接板212其中之一开设有定位孔,其中之另一设有定位柱,定位柱能够插接于定位孔,这样利用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定位,以便快速地将连接片301与第一连接板212相连接,提高盒体300的安装效率。例如,结合图3和图5所示,连接片301上设有定位柱301b,从而在连接片301与第一连接板212连接前,可以先利用定位柱301b与第一连接板212上的定位孔212a相配合,使得连接片301上的通孔301a分别与盒体300和第一连接板212上的安装孔103对准,以便快速装配螺钉等连接件。定位孔212a及定位柱301b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组相配对的定位孔212a和定位柱301b,从而在定位后,连接片301不能相对第一连接板212转动,由于定位座200连接在框架100上,从而在利用连接片301将盒体300连接至定位座200时,盒体300不会相对框架100转动,进而获得较好的安装角度。
再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板212的离底板211较远的一侧具有弯折部212b,弯折部212b与框架100相连接。从而利用框架100加强第一连接板212的结构稳定性,以使得第一连接板212能够更稳定地与盒体300相连接,进而提高盒体300与框架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盒体300出现松动而从框架100掉落。
结合图1和图6所示,盒体300连接有固定片302,固定片302的相对两端从盒体300的两侧露出并与框架100相连接,从而防止盒体300从框架100的前侧101移出。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片302可以是位于盒体300的中部位置,当然,也可以在盒体300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固定片302,以通过多个固定片302将盒体300可拆卸地连接至框架100,提高连接稳定性。
固定片302和连接片301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根据需要,适应性调整了形状、尺寸以及安装孔103的位置。
结合图1、图6、图7和图9所示,固定片302可以通过螺钉分别与盒体300和框架100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得拆卸盒体300时极为方便,只需要利用螺丝刀等工具拆下螺钉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预先将固定片30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盒体300上,在盒体300置入镂空槽110后,再将固定片302的两端通过螺钉与框架100相连接。在需要将盒体300拆下进行维护时,解除固定片302两端的螺钉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210包括第二连接板213,第二连接板213与底板211相连接并与第一连接板212相对,框架100的后侧102所在一侧具有侧棱104,第二连接板213与侧棱104相连接。
结合图3和图4所示,限位部220包括第一限位片221。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限位片221用于与盒体300的朝向后侧102的一侧相抵接,以在盒体300相对框架100由前侧101朝后侧102移动时,第一限位片221能够将盒体300限位于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限位部220包括两相对而设的导向片222,两导向片222位于第一限位片221的两侧,盒体300能够夹设于两导向片222之间,并沿导向片222相对框架100在前侧101和后侧102的方向上移动,以选择性地置入镂空槽110或由前侧101移出镂空槽110。该实施方式中,两导向片222分别限制盒体300在装入方向上的左右两侧,从而起到较好的引导效果,以便盒体300稳定地置入或移出镂空槽11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片222并不是必要的,例如,盒体300置入镂空槽110时,镂空槽110的两相对边缘分别抵持于盒体300的两侧,镂空槽110的侧边自身也能起到导向作用,此时,便可以省去导向片222。
再如图1所示,框架100设置了若干安装位120,用以安装显示屏400,以将多个显示屏400拼接在一起。安装位12可以是呈行、列排布在框架100上,并位于镂空槽110的两侧,安装位120也可以是采取镂空的结构,从而便于将显示屏400安装于框架100上。结合图7、图10和图12所示,镂空槽110位于两列安装位120的中部,在盒体300安装于镂空槽110,显示屏400安装于安装位120时,显示屏400将分布在盒体300的两侧,从而使得位于盒体300两侧的显示屏400能够共用设置在盒体300内的供电模块和/或数据处理模块。
结合图7、图12和图13所示,盒体300上对应地设置有两列与供电模块和/或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的端子310,显示屏400上设置有接口410,在显示屏400安装于框架100上的安装位120时,各显示屏400上的接口410与盒体300上对应的端子310相配合,实现电性连接。这种设置方式,由于一个盒体300内的供电模块和/或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同时为两侧的显示屏400提供数据或电流,从而减少盒体300的设置数量,节省框架100的设置空间,提高结构集成度。
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盒体300包括主体31和盖体32,盖体32可活动地盖设在主体31上,在需要对盒体300内的供电模块或数据处理模块等功能控制模块进行维护时,揭开盖体32即可。盖体32可以通过锁扣33与主体31锁定在一起,正常使用时,锁扣33稳定地保持盖体32的关闭状态,需要揭开盖头时,只需要解除锁扣33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位座200的结构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盒体300从前侧101可拆卸地连接于框架100的镂空槽110处。
如图16所示的安装座200中,定位座200包括相连接的固定板230和限位板240。结合图17和图18所示,固定板230与框架100相连接,限位板240与框架100的前侧101相平行,盒体300通过连接片301与限位板240相连。
结合图19所示,该实施例中,连接片301的一部分结构与盒体300相连接,另一部分结构与限位板240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中,连接片301和限位板240之间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定位结构来实现两者这件的快速定位,以便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效率。例如,结合图16和图19所示,连接片301和限位板240其中之一开设有定位孔241,其中之另一设有定位柱301c,定位柱301c能够插接于定位孔241。当定位柱301c与定位孔241配合时,连接片301上的安装孔位301d与限位板240上的安装孔位242相对。这样,利用定位柱301c和定位孔241的配合,能够快速地将连接片301的安装孔位301d和限位板240上的安装孔位242对准,从而提高连接效率。
定位柱301c可以是一体成型于连接片301,也可以是拆卸地设于连接片301。例如连接片301上设置有穿孔,穿孔与定位孔241相对应,在定位柱301c穿设于穿孔时,连接于盒体300的连接片301随盒体300一起装入镂空槽110处,定位柱301c将能够与定位孔241进行预配合实现定位,以便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快速地穿过连接片301的安装孔位301d和限位板240上的安装孔位242,进而将盒体300通过定位座200连接于框架100。
再如图16至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板230上连接有侧板250,侧板250位于限位板240的背向后侧102的一侧,且侧板250开设有避空槽251,限位板240的部分结构与避空槽251相对,以便连接片301能够穿过避空槽251而与限位板240相连接。该实施方式中,侧板250与框架100的前侧101相连接,一方面,加强了定位座200与框架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侧板250能够对框架100的前侧101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以加强框架100的前侧101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在盒体300通过连接片301与限位板240相连时,连接片301的部分结构卡嵌于避空槽251,从而利用避空槽251与连接片301之间的配合实现盒体300在镂空槽110处的快速定位,以便将盒体300快速置入镂空槽110处并通过定位座200与框架100相连接。
侧板250和限位板240可以是叠设于一体,这样,在定位座200通过固定板230与框架100相连接后,侧板250上的避空槽251仍可以对连接片301进行安装限位,以实现对盒体300的安装定位。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板250和限位板240间隔地设置于一体,以在侧板250和限位板240之间形成一槽逢260。从而利用槽逢260提供避空空间,以便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将侧板250连接于框架100。
进一步地,固定板230上开设有复数个安装孔位230a,以便穿过安装孔位230a的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将定位座200与框架100相连。限位板240和侧板250可以是垂直设置于固定板230,从而在固定板230连接于框架100的周缘时,限位板240和侧板250正好与框架100的前侧101相平行,以便于通过连接片301将置入镂空槽110处的盒体300与限位板240相连接,从而使得盒体300与框架100相连接。
再次参考图16所示,固定板230上设有挡板270,挡板270可以是一体成型于固定板230,也可以是通过固定板230的延伸部分折弯而成。在定位座200安装于框架100的镂空槽110处时,挡板270与框架100的侧棱104相抵。利用这种结构形式对定位座200进行安装定位,例如将固定板230上的安装孔位230a设置在合适位置,挡板270与框架100的侧棱104相抵时,固定板230上的安装孔位230a与框架100上的安装孔位100a相对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具有相对的前侧和后侧,所述框架开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贯穿所述框架以连通所述前侧和所述后侧;
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连接于所述框架的镂空槽两端;
盒体,所述盒体能够用于容置供电模块和/或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盒体能够由所述前侧置入所述镂空槽并与所述定位座相抵接,所述定位座能够限制所述盒体由所述后侧离开所述框架;当所述盒体相对所述框架由所述前侧朝所述后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盒体能够与所述框架和/或定位座可拆卸地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底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背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当所述盒体相对所述框架由所述前侧朝所述后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盒体的朝向所述前侧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盒体通过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片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其中之一开设有定位孔,其中之另一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插接于所述定位孔;
或者,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所述框架的所述后侧所在一侧具有侧棱,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侧棱相连接;
或者,所述盒体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相对两端从所述盒体的两侧露出并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离所述底板较远的一侧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用于与所述盒体的朝向所述后侧的一侧相抵接,以在所述盒体相对所述框架由所述前侧朝所述后侧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片能够将所述盒体限位于所述极限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两相对而设的导向片,两所述导向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片的两侧,所述盒体能够夹设于两所述导向片之间,并沿所述导向片相对所述框架在所述前侧和所述后侧的方向上移动,以选择性地置入所述镂空槽或由所述前侧移出所述镂空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所述框架相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并与所述框架的前侧相平行,所述盒体通过连接片与所述限位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限位板的背向所述后侧的一侧,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限位板的部分结构与所述避空槽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限位板和侧板叠设于一体;
或者,所述限位板和侧板间隔地设置于一体,以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侧板之间形成一槽逢;
或者,所述连接片和限位板其中之一开设有定位孔,其中之另一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插接于所述定位孔;且当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时,所述连接片上的安装孔位与所述限位板上的安装孔位相对。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箱体结构。
CN201920460183.3U 2019-04-02 2019-04-02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Active CN209765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0183.3U CN209765935U (zh) 2019-04-02 2019-04-02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0183.3U CN209765935U (zh) 2019-04-02 2019-04-02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5935U true CN209765935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0183.3U Active CN209765935U (zh) 2019-04-02 2019-04-02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5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2839B2 (en) Patch panel assembly
TW201630278A (zh) 接線板組件、網路接線板及連接器
CN209765922U (zh) 显示装置
US8585437B2 (en) Angle panel
CN209765935U (zh)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US20240048096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modular solar panel
CN209980715U (zh) 一种灯箱框架以及灯箱
CN101282015B (zh) 用于壁式安装的插塞连接器系统
CN106707586B (zh) 背光模组结构及显示器
US20220224097A1 (en) Cable-entry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chassis
CN214226380U (zh)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及显示屏
CN211090319U (zh) 电路板的安装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6940969B (zh) 显示屏单元
CN212992453U (zh) 用于电视机的全卡勾式组装后壳
CN217001103U (zh) 模块化框架结构及电力电子机房
CN219300625U (zh) 灯板装置和交换机
CN216388620U (zh) 一种led箱体控制盒及led箱体
CN218770459U (zh) 一种插座面板、插座组件及储能电源
CN216289171U (zh) 一种插座
CN218332447U (zh) 一种装配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606366U (zh)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CN217588360U (zh) 一种显示单元及显示装置
CN218867587U (zh) 一种电源转接座及led显示屏
CN212946150U (zh) 一种群控盒,群控盒套件以及焊机
CN209746982U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