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5233U - 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5233U
CN209765233U CN201920383237.0U CN201920383237U CN209765233U CN 209765233 U CN209765233 U CN 209765233U CN 201920383237 U CN201920383237 U CN 201920383237U CN 209765233 U CN209765233 U CN 209765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agnetic conduction
rocking handle
blade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832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彪
唐景云
钟建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v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v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v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v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832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5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5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5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所述叶片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导磁支架、连接导磁支架的导磁铁芯以及安装在导磁支架之间的驱动转子,所述导磁支架中部设有用于绕制驱动线圈的绕线段,所述导磁支架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转子的第一导磁弧面,所述导磁支架的另一端与导磁铁芯连接,使得两个导磁支架的第一导磁弧面被固定到对应的位置,形成驱动转子安装位,所述驱动转子安装在所述驱动转子安装位中。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将原本限制于局部的驱动线圈、铁芯、导磁支架铺设于整个齿轮箱横截面上,使之结构横向延伸,充分利用了可变光圈齿轮箱在横向的空间,有利于驱动线圈的磁力和驱动装置的动力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相机光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背景技术
光圈装置是照相机中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的重要装置,可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到机身内感光组件的光线。目前的可变光圈装置一般是IRIS光圈,是由驱动电机驱动多片形状各异、相互重叠的薄叶片组成的。由于驱动电机的驱动线圈需要一定的长度才能产生足够的磁力驱动叶片,现有的驱动电机体积和厚度都较大,占用了可变光圈甚至于照相机中很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线圈长度大,占用可变光圈中很大的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使用这种驱动装置的可变光圈,利用可变光圈固定座中横向的空间,在不影响可变光圈其他零件,保证磁力输出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了驱动线圈的在纵向的厚度,降低驱动线圈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所述叶片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导磁支架、连接导磁支架的导磁铁芯以及安装在导磁支架之间的驱动转子,所述导磁支架中部设有用于绕制驱动线圈的绕线段,所述导磁支架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转子的第一导磁弧面,所述导磁支架的另一端与导磁铁芯连接,使得两个导磁支架的第一导磁弧面被固定到对应的位置,形成驱动转子安装位,所述驱动转子安装在所述驱动转子安装位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导磁铁芯包括连接两个导磁支架的连接段和设置在连接段中部的导磁段,所述导磁段与所述连接段垂直,所述导磁段延伸到两个导磁支架之间,所述导磁段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导磁弧面,所述第二导磁弧面设置在两个第一导磁弧面之间,与两个第一导磁弧面配合组成驱动转子安装位。
所述绕线段上套装有线圈限位套,所述线圈限位套的两端设有线圈限位块,所述驱动线圈安装在所述线圈限位套上。
所述线圈限位块上还设有连接所述驱动线圈和给驱动线圈供电的电源的供电电极。
一种采用上述任一可变光圈装置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可变光圈,所述可变光圈包括固定座、安装在固定座上的叶片驱动组件和切换片驱动组件、安装在固定座开放端的上盖板以及安装在固定座中的上叶片、下叶片和切换片,所述叶片驱动组件包括叶片驱动装置和齿轮组,所述叶片驱动装置通过齿轮组驱动上叶片和下叶片。
所述切换片驱动组件中设有电机摇柄,所述电机摇柄和切换片通过切换片驱动臂连接,所述切换片驱动臂包括转动端和固定端,所述转动端上设有驱动臂摇柄,所述驱动臂摇柄插装在切换片的通孔中,所述固定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端上设有摇柄孔,所述电机摇柄插装在所述摇柄孔中,所述摇柄孔在电机摇柄转动方向上的宽度a大于所述电机摇柄的宽度b,使得电机摇柄与摇柄孔的孔壁在摆动方向上留有启动间隙。
所述摇柄孔的宽度a与电机摇柄的宽度b的比例满足: 1:2<b:a<3:4。
所述摇柄孔的宽度a与电机摇柄的宽度b的比例满足b:a=7:12。
所述切换片驱动臂的中部设有驱动臂凸筋,所述驱动臂凸筋设置在切换片驱动臂朝向上盖板一侧的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将现有的纵向缠绕的驱动线圈改成了横向缠绕,将原本限制于局部的驱动线圈、铁芯、导磁支架铺设于整个齿轮箱横截面上,使叶片驱动装置的结构横向延伸,充分的利用了可变光圈在横向的空间,显著的减小驱动线圈的厚度和增加了绕线圈数,同时铁芯和导磁支架亦变得更宽大,既有利于驱动线圈的磁力和驱动装置的动力的提升,也便于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的生产组装。采用该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可变光圈,通过齿轮将叶片驱动装置与叶片连起来,不浪费叶片驱动装置产生的动力;切换片和切换片驱动组件的电机摇柄通过切换片驱动臂连接,切换片驱动臂的摇柄孔上留有启动间隙,使电机摇柄有足够的距离获得足够的摆动力驱动叶片,避免了电机摇柄在启动的瞬间卡死。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用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可变光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拆除了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变光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叶片驱动组件,21、叶片驱动装置,211、导磁支架,2111、绕线段,2112、第一导磁弧面,212、导磁铁芯,2121、连接段,2122、导磁段,21221、第二导磁弧面,213、驱动线圈、214、驱动转子,215、线圈限位套,2151、线圈限位块,2152、供电电极,22、出力齿轮,23、一阶齿轮,24、二阶齿轮,25、三阶齿轮,26、驱动组件盖板、3、切换片驱动组件,31、电机摇柄,4、上盖板,5、上叶片,6、下叶片,7、切换片,8、切换片驱动臂,81、转动端,811、驱动臂摇柄,8111、限位块,82、固定端,821、摇柄孔,83、驱动臂凸筋,9、供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实施例参照图1-3所示,叶片驱动装置21包括两个导磁支架211、连接导磁支架211的导磁铁芯212以及安装在导磁支架211之间的驱动转子214。导磁支架211是一个金属制的薄片零件,中部设有用于绕制驱动线圈213的绕线段2111,一端上设有第一导磁弧面2112,另一端上设有螺钉孔。第一导磁弧面2112与驱动转子214吻合,两个导磁支架211的第一导磁弧面2112配合组成安装驱动转子214的驱动转子安装位。导磁铁芯212是金属制的铁芯片,安装在导磁支架211设有螺钉孔的一端,将两个导磁支架211连接在一起,使得导磁支架211另一端的第一导磁弧面2112被固定在对应的位置,组成驱动转子安装位。驱动转子214是一个磁石转子,安装在第一导磁弧面2112组成的驱动转子安装位中,安装在导磁支架211上的驱动线圈213产生的磁力通过导磁支架211传导到驱动转子安装位,驱动驱动转子214转动。
为了使驱动转子安装位中的磁力强度更大,驱动转子214转动的力度更大,更好的驱动叶片,本实施例的导磁铁芯212呈“T”型,包括连接两个导磁支架211的连接段2121和设置在连接段2121中部的导磁段2122。导磁段2122与连接段2121垂直,延伸到两个导磁支架211之间,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导磁弧面21221。当导磁支架211与导磁铁芯212连接时,第二导磁弧面21221固定在两个第一导磁弧面2112之间,与两个第一导磁弧面2112配合组成驱动转子安装位,增大驱动转子安装位的磁感面积。
为了方便驱动线圈213的绕制,导磁支架211的绕线段2111上套装有线圈限位套215,线圈限位套215的两端设有线圈限位块2151,驱动线圈213安装在线圈限位套215上,两端的线圈限位块2151之间。线圈限位块2151上还设有连接驱动线圈213和给驱动线圈213供电的电源的供电电极2152,供电的电线与供电电极2152连接,电力直接到驱动线圈213中,产生驱动驱动转子214转动的磁力。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光圈装置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可变光圈的实施例参照图4-7所示,包括固定座1、安装在固定座1上的叶片驱动组件2和切换片驱动组件3、安装在固定座1开放端的上盖板4以及安装在固定座1中的上叶片5、下叶片6和切换片7。固定座1上设有安装叶片驱动组件2和切换片驱动组件3的电机安装位,安装叶片驱动组件2的叶片驱动组件安装位开口方向与固定座1的开放端一致,叶片驱动组件2从开放端中安装到叶片驱动组件安装位中;安装切换片驱动组件的切换片驱动组件安装位开口方向与固定座1的开放端相反,切换片驱动组件3从后方安装到固定座1的切换片驱动组件中。切换片驱动组件3中设有驱动切换片7的电机摇柄31,电机摇柄31从后方穿过固定座1延伸到开放端一侧,通过切换片驱动臂8和切换片7连接。叶片驱动组件2包括叶片驱动装置21和齿轮组,叶片驱动装置21通过齿轮组驱动上叶片5和下叶片6。齿轮组包括出力齿轮22、一阶齿轮23、二阶齿轮24以及三阶齿轮25,其中出力齿轮22插装在叶片驱动装置21的驱动转子214中,当驱动转子214转动时,带动出力齿轮22转动,出力齿轮22带动一阶齿轮23,一阶齿轮23带动二阶齿轮24,二阶齿轮24带动三阶齿轮25,三阶齿轮25上设有驱动上叶片5和下叶片6的摇柄,摇柄插装在上叶片5和下叶片6的通孔中,当三阶齿轮25转动时,就带动上叶片5和下叶片6运动,调整光圈的大小。叶片驱动装置21的供电电极2152穿过固定座1,与供电线9连接,使得驱动线圈213通电。
为了避免安装在一同安装在固定座1中的叶片驱动装置21和上叶片5、下叶片6以及切换片7之间相互干扰,本实施例的齿轮组之上设有驱动组件盖板26,驱动组件盖板26上设有供三阶齿轮25的摇柄穿过的通孔,三阶齿轮25的摇柄穿过驱动组件盖板26与上叶片5和下叶片6连接。
切换片驱动臂8包括转动端81和固定端82,转动端81为与切换片7连接的自由端,转动端81 的端部上设有驱动臂摇柄811,驱动臂摇柄811插装在切换片7的通孔中,当切换片驱动臂8摆动时,驱动臂摇柄811拖动切换片7。固定端82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座1上,固定座1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固定端82 的转动轴,固定端82 上有插装转动轴的通孔。固定端82上还设有摇柄孔821,设置在插装转动轴的通孔旁边,电机摇柄31 穿过固定座1后插装在摇柄孔821中。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切换片驱动电机组3在驱动电机摇柄31摆动的瞬间卡死,摇柄孔821在电机摇柄31摆动方向上的宽度a大于电机摇柄的宽度b,使得电机摇柄31与摇柄孔821的孔壁在摆动方向上留有启动间隙。当切换片驱动组件3驱动电机摇柄31摆动时,电机摇柄31先摆动一小段距离,得到了一定的加速度之后,再与摇柄孔821的孔壁接触,这样能够顺畅的推动切换片驱动臂8摆动。
为了使得电机摇柄31在与摇柄孔821的孔壁接触之前得到足够的加速度,摇柄孔821的宽度a与电机摇柄31的宽度b的比例满足1:2<b:a<3:4。本实施例中,摇柄孔821呈方形,摇柄孔821的宽度a与电机摇柄31的宽度b的比例为b:a=7:12。
本实施例中,为了不影响其他零件,切换片驱动臂8设置在贴近上盖板4内侧面的位置。在切换片驱动臂8摆动时,切换片驱动臂8的上表面很容易与上盖板4的内侧面发生摩擦,使得电机摇柄31驱动切换片驱动臂8摆动时受到很大的阻力。为了减小摩擦,降低阻力,切换片驱动臂8中部设有驱动臂凸筋83,驱动臂凸筋83设置在切换片驱动臂8朝向上盖板4一侧的上表面上。
为了适应照相机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成像需求,切换片7上设一个以上的通光孔,通光孔上对应的设有滤片。本实施例的切换片7上设有两个通光孔,对应的设置了两片不同的滤片。
当切换片驱动组件3驱动电机摇柄31向一侧转动时,电机摇柄31转动经过启动间隙后,与切换片驱动臂8的摇柄孔821在转动方向前方的孔壁接触,得到了一定的加速度,顺畅的驱动切换片驱动臂8摆动,驱动切换片驱动臂8带动切换片7运动到预定位置,电机摇柄31停止转动,并维持与摇柄孔821的孔壁接触的状态。当切换片驱动组件3驱动电机摇柄31向另一侧转动时,电机摇柄31正贴在与本次转动方向相反一侧的孔壁上,与另一侧的孔壁又存在一个启动间隙,电机摇柄31经过启动间隙后与转动方向前方的孔壁接触,再次获得了足够的加速度顺畅的推动切换片驱动臂8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将现有的纵向缠绕的驱动线圈改成了横向缠绕,将原本限制于局部的驱动线圈、铁芯、导磁支架铺设于整个齿轮箱横截面上,使叶片驱动装置的结构横向延伸,充分的利用了可变光圈在横向的空间,显著的减小驱动线圈的厚度和增加了绕线圈数,同时铁芯和导磁支架亦变得更宽大,既有利于驱动线圈的磁力和驱动装置的动力的提升,也便于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的生产组装。采用该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可变光圈,通过齿轮将叶片驱动装置与叶片连起来,不浪费叶片驱动装置产生的动力;切换片和切换片驱动组件的电机摇柄通过切换片驱动臂连接,切换片驱动臂的摇柄孔上留有启动间隙,使电机摇柄有足够的距离获得足够的摆动力驱动叶片,避免了电机摇柄在启动的瞬间卡死。

Claims (9)

1.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驱动装置(21)包括两个导磁支架(211)、连接导磁支架(211)的导磁铁芯(212)以及安装在导磁支架(211)之间的驱动转子(214),所述导磁支架(211)中部设有用于绕制驱动线圈(213)的绕线段(2111),所述导磁支架(211)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转子(214)的第一导磁弧面(2112),所述导磁支架(211)的另一端与导磁铁芯(212)连接,使得两个导磁支架(211)的第一导磁弧面(2112)被固定到对应的位置,形成驱动转子安装位,所述驱动转子(214)安装在所述驱动转子安装位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铁芯(212)包括连接两个导磁支架(211)的连接段(2121)和设置在连接段(2121)中部的导磁段(2122),所述导磁段(2122)与所述连接段(2121)垂直,所述导磁段(2122)延伸到两个导磁支架(211)之间,所述导磁段(2122)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导磁弧面(21221),所述第二导磁弧面(21221)设置在两个第一导磁弧面(2112)之间,与两个第一导磁弧面(2112)配合组成驱动转子安装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段(2111)上套装有线圈限位套(215),所述线圈限位套(215)的两端设有线圈限位块(2151),所述驱动线圈(213)安装在所述线圈限位套(215)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限位块(2151)上还设有连接所述驱动线圈(213)和给驱动线圈(213)供电的电源的供电电极(2152)。
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用叶片驱动装置的可变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包括固定座(1)、安装在固定座(1)上的叶片驱动组件(2)和切换片驱动组件(3)、安装在固定座(1)开放端的上盖板(4)以及安装在固定座(1)中的上叶片(5)、下叶片(6)和切换片(7),所述叶片驱动组件(2)包括叶片驱动装置(21)和齿轮组,所述叶片驱动装置(21)通过齿轮组驱动上叶片(5)和下叶片(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片驱动组件(3)中设有电机摇柄(31),所述电机摇柄(31)和切换片(7)通过切换片驱动臂(8)连接,所述切换片驱动臂(8)包括转动端(81)和固定端(82),所述转动端(81)上设有驱动臂摇柄(811),所述驱动臂摇柄(811)插装在切换片(7)的通孔中,所述固定端(82)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座(1)上,所述固定端(82)上设有摇柄孔(821),所述电机摇柄(31)插装在所述摇柄孔(821)中,所述摇柄孔(821)在电机摇柄(31)转动方向上的宽度a大于所述电机摇柄(31)的宽度b,使得电机摇柄(31)与摇柄孔(821)的孔壁在摆动方向上留有启动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柄孔(821)的宽度a与电机摇柄(31)的宽度b的比例满足1:2<b:a<3:4。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柄孔(821)的宽度a与电机摇柄(31)的宽度b的比例满足b:a=7:1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片驱动臂(8)的中部设有驱动臂凸筋(83),所述驱动臂凸筋(83)设置在切换片驱动臂(8)朝向上盖板(4)一侧的面上。
CN201920383237.0U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Active CN209765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3237.0U CN209765233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3237.0U CN209765233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5233U true CN209765233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83237.0U Active CN209765233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52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1392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TWI818767B (zh) * 2022-10-13 2023-10-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葉片結構及鏡頭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1392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TWI818767B (zh) * 2022-10-13 2023-10-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葉片結構及鏡頭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5233U (zh) 一种可变光圈用叶片驱动装置及可变光圈
CN102848969B (zh) 一种旋转式电磁执行机构及其车灯远近光切换装置
CN108808837B (zh) 一种断电自动切换电源装置
JP4844995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0950174A (zh) 一种摩擦式电缆线张力调整装置
CN202196248U (zh) 一种自动光圈调整装置
EP2442017B1 (en) Headlight for vehicles with screen actuated by means of solenoid
CN205081060U (zh) 电磁式继电器
CN209590489U (zh) 一种双驱动的可变光圈
CN209733599U (zh) 一种新型烤箱
CN113593989A (zh) 一种可防止扣钩运动轨迹偏移的脱扣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7543634U (zh) 一种应用于ir-cut双滤光片切换器的自锁机构以及拍摄装置
CN102981346A (zh) 一种自动光圈调整装置
CN105244240A (zh) 一种手自一体化的电磁开关
CN102306562B (zh) 新型永磁机构开关
CN214959232U (zh) 一种带楔形连接结构的拨动式自发电模块及无线开关
CN217903021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线圈组件
CN212905842U (zh) 一种新型弹片快门结构
CN212321942U (zh) 一种切换器防尘装置
CN219246258U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
CN212569285U (zh) 一种底座一体式结构双滤光片切换器
CN210431282U (zh) 一种闭环步进驱动器
CN215072101U (zh) 一种ois马达下底座直绕线藏线槽结构
CN110238643B (zh) 一种基于电磁铁的螺丝与螺母组装设备
CN216562956U (zh) 继电器、开关控制装置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