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2176U - 一种棘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棘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2176U
CN209762176U CN201920083801.7U CN201920083801U CN209762176U CN 209762176 U CN209762176 U CN 209762176U CN 201920083801 U CN201920083801 U CN 201920083801U CN 209762176 U CN209762176 U CN 209762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ody
rod
rotating
outer sleev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38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崇帅
汤皓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Navy Eight Seven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Navy Eight Seven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Navy Eight Seven Plant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Navy Eight Seven Plant
Priority to CN2019200838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2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2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2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棘轮结构,包括连接杆、带动连接杆转动的驱动部分;所述连接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且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第三杆体连接;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内部采用螺纹结构,且螺纹方向相反,用于带动第一杆体所连接的部件、第二杆体所连接的部件相近或相离;所述驱动部分包括转动外套以及转换机构;所述转动外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三杆体的连接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第二插孔、弹簧、卡块、转动块和竖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转换机构的转动即可对转动方向进行切换,实现通过连接杆控制与其两端连接的部件相离或相靠近。

Description

一种棘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棘轮结构。
背景技术
棘轮机构广泛应用在回转多工位零、部件制造、装配或检测的工业生产线上;传统的主要由棘轮和棘爪组成的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工作时常伴有噪声和振动,因此它的工作频率不能过高;鉴于防错的要求,这类转盘机构往往都要使用棘轮机构以控制转盘使其只能向指定的一个方向旋转。
公开号为CN106931124A提供的一种双向棘轮结构,包括:一主轮,内部具复数环状槽以容纳外环状棘轮、内环状棘轮及定向齿轮,并具有主轮轴及环状凸起的主轮外缘、主轮内缘;复数外层棘爪固定于主轮外缘与外环状棘轮之间;复数内层棘爪固定于主轮内缘与内环状棘轮之间;一外环状棘轮设置于主轮外缘的内侧,其外侧棘齿与外层棘爪连动,且具有内侧齿轮可与定向齿轮连动;一内环状棘轮设置于主轮内缘的外侧,其内侧棘齿与内层棘爪连动,且具有外侧齿轮可与定向齿轮连动;复数定向齿轮设置于外环状棘轮与内环状棘轮间,具有定向齿轮轴,与棘轮组相互连动。
该种棘轮结构双向切换时采用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实现的,这种方式不但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同时齿轮啮合的切换方式在运行时齿轮易脱位,噪音大,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棘轮结构,包括连接杆、带动连接杆转动的驱动部分;所述连接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且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第三杆体连接;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内部采用螺纹结构,且螺纹方向相反,用于带动第一杆体所连接的部件、第二杆体所连接的部件相近或相离;
所述驱动部分包括转动外套以及转换机构;所述转动外套分别套接、转动于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三杆体的连接处;
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第二插孔、弹簧、卡块、转动块和竖杆,所述竖杆插入到转动外套内的第一插孔中,且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卡块;所述竖杆的外侧缠绕弹簧,且所述竖杆滑动连接于转动块内部的第二插孔的内部;所述卡块卡合连接卡槽,且所述卡槽开设于第三杆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机构还包括限位孔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竖杆侧部的顶端,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孔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孔开设于所述转动块的三分之一处,且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外伸于所述转动外套的延伸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杆体的外侧呈环形阵列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卡槽,且所述卡槽采用内陷的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外套的外侧设有便于手动进行所述转动外套旋转的操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操控机构包括连接头、转轴、外防护板和手柄,所述外防护板固定于所述转动外套的外侧,且所述外防护板的内侧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头,且所述连接头的侧部装配式连接所述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三杆体的连接处均采用内陷的环形槽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转换机构的转动即可对转动方向进行切换,实现通过连接杆控制与其两端连接的部件相离或相靠近。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棘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棘轮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换机构与转动外套之间连接结构的剖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操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外套带动第三杆体顺时针转动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转动外套、第三杆体的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外套带动第三杆体逆时针转动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转动外套、第三杆体的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杆体,11、第一通孔,2、转动外套,21、第一插孔,3、第二杆体,31、第二通孔,4、转换机构,41、第二插孔,42、限位孔,43、弹簧,44、卡块,45、限位块,46、转动块,47、竖杆,5、操控机构,51、连接头,52、转轴,53、外防护板,54、手柄,6、第三杆体,61,卡槽,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棘轮结构包括连接杆7、带动连接杆7转动的驱动部分;
所述连接杆7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3和第三杆体6,且所述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3之间通过第三杆体6连接;所述第一杆体1与所述第二杆体3的内部采用螺纹结构,且螺纹方向相反,用于带动第一杆体1所连接的部件与第二杆体3所连接的部件相近或相离;
所述驱动部分包括转动外套2以及转换机构4;所述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3与所述第三杆体6的连接处均采用内陷的环形槽状结构,所说转动外套2的内侧两端向中心处延伸,以进入到内陷的环形槽状结构中;所述转动外套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3与所述第三杆体6的连接处。
所述第三杆体6的外侧设有卡槽61;所述转动外套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杆体6的外表面,且转动外套2的长度不大于第三杆体6的长度;所述转动外套2的外侧向一端延伸;所述转换机构4卡合连接所述卡槽61,所述转动外套2带动所述第三杆体6进行转动,进而实现整个连接杆7进行转动;所述转换机构4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外套2的延伸处,用以改变所述第三杆体6的转动方向;具体的,所述转动外套2采用空心的圆柱结构,套接在所述第三杆体6的外侧,且转动外套2与第三杆体6之间转动连接;第三杆体6外表面内陷的卡槽61呈环状结构等距分布,通过转换机构4可确定第三杆体6的转动方向,使转动机构4卡合在卡槽61内部,即可完成第三杆体6与转动外套2之间的固定,即可通过转动外套2的转动带动第三杆体6的转动。
其中,所述转换机构4包括第二插孔41、限位孔42、弹簧43、卡块44、限位块45、转动块46和竖杆47,所述第二插孔41开设于所述转动块46的三分之一处,但不限于次;所述转动块46的一侧外伸于所述转动外套2的延伸处;所述竖杆47插入到所述转动外套2延伸处的第一插孔21的内部,且所述竖杆47的底部垂直固定所述卡块44;所述卡块44采用直角梯形,但不限于此,结构且斜面朝下,所述卡块44的形状不限于此;卡槽61的顶端拐角处位于所述卡块44斜面区域内;竖杆47的外侧缠绕弹簧43,且所述竖杆47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块46内部的第二插孔41的内部;所述限位孔42开设于所述竖杆47侧部的顶端,且所述限位孔42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块45;所述限位块45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孔41的内部。
示例性的,所述竖杆47底部与卡块44一体成型,其底部形成一边高、一边低的状态,且竖杆47的上部插入在转动块46的第二插孔41的内部,且二者之间滑动连接;另外竖杆47的外侧缠绕弹簧43;其中所述转动块46的截面采用半圆形结构,但不限于此;所述限位块45卡合并滑动连接于在限位孔42的内部,限位孔42采用长条状,且限位孔42的长度不小于限位块45斜面高度差;所述第二插孔41的深度不小于所述限位孔42的长度;用以实现竖杆47上下运动。
为了便于操作者进行转动手柄2的旋转操作,所述转动外套2的外侧设有便于手动进行所述转动外套2旋转的操控机构5;具体的,所述操控机构5包括连接头51、转轴52、外防护板53和手柄54,所述外防护板53固定于所述转动外套2的外侧,且所述外防护板53的内侧通过所述转轴5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头51,且所述连接头51的侧部装配式连接所述手柄54;其中所述连接头51为球形结构,同时连接头51通过转轴52转动连接于外防护板53的内部;外防护板53的顶部和一侧为敞开的框架式结构,对连接头51的两侧进行限位,使其只能上下转动,且所述外防护板53与所述连接头51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90°。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棘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杆体1的一端可与需要调节的部件螺纹连接,第二杆体3的一端可与需要调节的部件螺纹连接,转动外套2的延伸处设有对转动外套2旋转方向进行调节的转换机构4,转动外套2的外侧固定操控机构5;具体的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3与第三杆体6为一体式结构,转动外套2的长度不大于第三杆体6的长度,在转动外套2转动时可带动连接杆7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带动与第一杆体1连接的部件、第二杆体3连接的部件同时向中心处靠近,或者同时向两侧移动实现相分离;必要时,第一通孔11可实现第一杆体1与其他部件连接时进行限位,第二通孔31可实现第二杆体3与其他部件连接时进行加强固定。
图4示出了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为相互滑动连接的竖杆47、转动块46和卡块44;卡块44的宽度大于竖杆47的宽度,竖杆47的长度大于第一通孔21的长度,竖杆47贯穿第二通孔21,其顶部插入到第一通孔41的内部,底部固定卡块44,卡块44的宽度小于第一通孔21的宽度。
图3示出了转换机构与转动外套之间连接结构的剖面图,转动外套2延伸处为类似锥形结构,其形状不限于此,其中心处开设第一插孔21,第一插孔21与第二插孔41连通,第一插孔21与第二插孔41的内部设有竖杆47,竖杆47贯穿第一插孔21,其底部的卡块44与卡槽61卡合,当卡块44处于卡槽61内部时,限位块45处于限位孔42的顶部;当卡块44处于两个卡槽61之间时,此时压缩弹簧43,竖杆47在第二插孔41内部向上移动,限位块45处于限位孔42的底部。
图5示出了操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不使用时,使手柄52与第一杆体1平行,便于进行收纳,在使用时可转动手柄52,使转动手柄52带动连接头51,使连接头51围绕着外防护板53通过转轴52旋转到0°-90°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最好是90°,即可通过转动手柄52的旋转带动转动外套2的旋转。
图6示出了转动外套带动第三杆体顺时针转动的示意图;在通过转动外套2带动第三杆体6进行顺时针旋转实现带动整个连接杆7进行旋转,进而带动与第一杆体1连接的部件、与第二杆体3连接的部件相离(相靠近),在驱动旋转时,使卡块44卡合到卡槽61内部,同时确保卡块44底部较长的侧面处于右端,则卡块44较长的侧面卡合于卡槽61的内部,此时顺时针转动转动外套2,则转动外套2即可带动第三杆体6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连接杆7旋转带动与第一杆体1连接的部件、与第二杆体3连接的部件相离(相靠近);当达到所需位置时,逆时针转动转动外套2,则转动外套2绕着第三杆体6外侧旋转,第三杆体6静止,卡槽61抵触卡块44的斜面,使其向上运动,压缩弹簧43,使竖杆47沿着第二插孔41向上移动,此时限位块45处于限位孔42的底部,如图7所示。
当需要逆时针转动转动外套2时,转动转动块46,旋转的角度为180°,使卡块44底部较长的侧面处于左端,则卡块44较长的侧面卡合于卡槽61的内部。
图8示出了转动外套带动第三杆体逆时针转动的示意图;在通过转动外套2带动第三杆体6进行逆时针旋转实现带动整个连接杆7进行旋转,进而带动与第一杆体1连接的部件、与第二杆体3连接的部件相靠近(相离),旋转时,使卡块44卡合到卡槽61内部,逆时针转动转动外套2,则转动外套2即可带动第三杆体6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实现连接杆7旋转带动与第一杆体1连接的部件、与第二杆体3连接的部件相靠近(相离);当达到所需位置时,顺时针转动转动外套2,则转动外套2绕着第三杆体6旋转,第三杆体6静止,卡槽61抵触卡块44的斜面,使其向上运动,压缩弹簧43,使竖杆47沿着第二插孔41向上移动,此时限位块45处于限位孔42的底部,如图9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均为对照附图进行的示例性说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棘轮结构,包括连接杆(7)、带动连接杆(7)转动的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7)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3)和第三杆体(6),且所述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3)之间通过第三杆体(6)连接,所述第一杆体(1)与所述第二杆体(3)的内部采用螺纹结构,且螺纹方向相反,用于带动第一杆体(1)所连接的部件、第二杆体(3)所连接的部件相近或相离;
所述驱动部分包括转动外套(2)以及转换机构(4),所述转动外套(2)分别套接、转动于所述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3)与所述第三杆体(6)的连接处;
所述转换机构(4)包括第二插孔(41)、弹簧(43)、卡块(44)、转动块(46)和竖杆(47),所述竖杆(47)插入到转动外套(2)内的第一插孔(21)中,且所述竖杆(47)的底部固定卡块(44),所述竖杆(47)的外侧缠绕弹簧(43),且所述竖杆(47)滑动连接于转动块(46)内部的第二插孔(41)的内部,所述卡块(44)卡合连接卡槽(61),且所述卡槽(61)开设于第三杆体(6)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4)还包括限位孔(42)和限位块(45),所述限位孔(42)开设于所述竖杆(47)侧部的顶端,且所述限位孔(42)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块(45);所述限位块(45)固定于所述第二插孔(4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孔(41)开设于所述转动块(46)的三分之一处,且所述转动块(46)的一侧外伸于所述转动外套(2)的延伸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体(6)的外侧呈环形阵列等距分布有若干个卡槽(61),且所述卡槽(61)采用内陷的圆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的所述的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外套(2)的外侧设有便于手动进行所述转动外套(2)旋转的操控机构(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机构(5)包括连接头(51)、转轴(52)、外防护板(53)和手柄(54),所述外防护板(53)固定于所述转动外套(2)的外侧,且所述外防护板(53)的内侧通过所述转轴(5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头(51),且所述连接头(51)的侧部装配式连接所述手柄(54)。
7.根据权利要求1-4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3)与所述第三杆体(6)的连接处均采用内陷的环形槽状结构。
CN201920083801.7U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棘轮结构 Active CN209762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3801.7U CN209762176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棘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3801.7U CN209762176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棘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2176U true CN209762176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9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3801.7U Active CN209762176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棘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2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5024370B4 (de) Antidrehungs-Antriebsmechanismus für Sägen mit Hin- und Herbewegung
CN104932608B (zh) 一种铰链连接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EP3100973A1 (en) Four-direction traveling industrial vehicle and moving mechanism thereof
US7762156B2 (en) Cable-driven wrist mechanism for robot arms
CN209762176U (zh) 一种棘轮结构
CN103470705A (zh) 一种单边驱动刚性链条推拉执行机构
US20050005725A1 (en) Cable-driven wrist mechanism for robot arms
CN103790435B (zh)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CN204983924U (zh) 一种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CN206277416U (zh) 一种机器人手臂旋转机构
CN203614894U (zh) 手动换向阀
CN202659832U (zh) 能够实现转动构件有限角度转动的直线驱动机构
CN207425257U (zh) 一种锁具及拼接屏
CN212946572U (zh) 一种网关壳体生产加工的夹持装置
CN204573298U (zh) 一种阀门气动执行机构
CN207474331U (zh) 一种三相互锁机械装置
CN202273599U (zh) 花键钻杆
CN215999243U (zh) 一种相向开闭机构
CN212643224U (zh) 一种油缸转向用连接叉
CN211819333U (zh) 一种用于井口加压工具中的导向工具
CN215794007U (zh) 一种更优传动比的转向机构
CN218817696U (zh) 一种单向联轴器
CN218062970U (zh) 一种可折叠伸缩的不锈钢拉杆
CN218612450U (zh) 一种用于焊接短轴的夹持工装
CN103662764B (zh) 换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