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0435B -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0435B
CN103790435B CN201410021814.3A CN201410021814A CN103790435B CN 103790435 B CN103790435 B CN 103790435B CN 201410021814 A CN201410021814 A CN 201410021814A CN 103790435 B CN103790435 B CN 103790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er ring
limited block
limiting retainer
torsion spr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18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0435A (zh
Inventor
梁沛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rchie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RCHIE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RCHIE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RCHIE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218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0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0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0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0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0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供把手的转轴穿过的板通孔,在位于底板内侧的转轴上依次穿套有相互传动连接的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限位卡圈径向定位在转轴上形成径向联动,限位卡圈上还设置有一对定位凸台;在限位卡圈的侧边位置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呈跷板状并在底板上能够跷动,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能够延伸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中;在限位块的尾端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跷动限位块时,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也能够离开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利用限位卡圈、限位块的协同作用下可实现把手的自动换向,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把手非经拆卸不可换向的弊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非常便利。

Description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快速换向机构。这种把手可以是单独的开门机构,也可以是安装在锁面板上的把手开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锁面板与把手之间的装配结构一般是采用固定定向结构,即:先固定左把手或是右把手,然后将锁面板和把手装配好,再将它们装配在门上。该结构一旦将锁面板和把手装配好后,把手的方向就固定不变,此时如想将把手换向,如从左手位换为右手位,则必须重新使用专用工具将把手和锁面板之间的原安装拆卸开,然后再将把手换向定位与锁面板重新安装,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造成安装人员的重复劳动,使安装效率降低。其次门把手与面板在出厂前安装定位成L型,也加大了包装箱的体积和包装的难度。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申请号为201020116281.4,申请日为2010年02月22日,名称为“一种可让锁具手柄左右互换的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披露一种可让锁具手柄左右互换的机构,包括锁具锁面板、手柄,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锁具锁面板上设置有拨片放置台、导向槽、手柄弹簧限位台和手柄孔,所述的手柄插在手柄孔中,在手柄上设置有手柄拨片弹簧和手柄换向拨片,手柄拨片弹簧和手柄换向拨片分别与手柄弹簧限位台和拨片放置台相匹配,在所述的导向槽上设置有手柄换向限位片和手柄限位片弹簧,手柄换向限位片与手柄换向拨片相连,手柄限位片弹簧与手柄换向限位片相连。这样,只需用手拉动手柄换向限位片2,使用所述手柄换向限位片2解除对所述拨片1的限位,此时转动把手即可以实现把手的左右换向,但这种换向方式不仅需要用力比较大,而且容易弄伤手,为此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锁体的锁面板在安装定位前,其把手可自由换向且安装方便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把手的转轴穿过的板通孔,在位于所述底板内侧的所述转轴上依次穿套有相互传动连接的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所述限位卡圈径向定位在所述转轴上形成径向联动,所述限位卡圈上还设置有一对定位凸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卡圈的侧边位置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跷板状并在所述底板上能够跷动,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能够延伸到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中;在所述限位块的尾端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跷动所述限位块时,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也能够离开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
其中,所述把手快速换向机构是安装在底板上的一种换向机构,其主要用于调换把手的安装方向。但是在把手与安装于门扇内的锁体、离合器等机构连接后,由于受到锁体内部其它机构的限制,为此它可能不能再继续能够调换方向。为此该换向机构主要用于在锁把手、把手未安装到门扇上之前的调整,从而便利于安装使用。
其中,所述底板为支撑所述转轴、限位块等联动构件的支撑架体,可以为独立于所述锁面板但安装在所述锁面板内侧的构件,也可以为与所述锁面板一体制造成型或者就是所述锁面板本身。这样,所述把手快速换向机构能够集成于所述底板上成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便于整个所述把手快速换向机构的安装以及日常维修时的更换。
其中,所述复位扭簧穿套于所述转轴上,可以理解为所述复位扭簧直接穿套在所述转轴上,还可以理解为,当所述板通孔的周边具有延伸到所述底板内侧空间的环形凸出壁时,所述复位扭簧穿套于所述环形凸出壁上,从而间接穿套在所述转轴上。其次,所述复位扭簧虽然穿套于所述转轴上,但并不随所述转轴转动而是在被所述限位卡圈压逼时才会扭动。
其中,所述限位卡圈同样穿套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复位扭簧相互传动连接,这样所述限位卡圈旋转的同时会拨动所述复位扭簧的部分扭簧体扭动,例如,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其中的一个扭杆,当扭动所述限位卡圈的外力消除后,所述复位扭簧能够使所述限位卡圈转动复位,再由所述限位卡圈带动所述转轴复位,最终实现所述把手复位。
其次,所述限位卡圈径向定位在所述转轴上形成径向联动,这样,所述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限位卡圈转动,但当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延伸到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中时,所述限位块能够限制所述限位卡圈继续转动的行程,但反过来,所述限位卡圈也能够限制了所述转轴的转动的行程,为此所述限位卡圈也为所述转轴的限位器。
另外,在所述限位块的尾端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性推力作用下,所述尾端部处于往上翘起的状态,而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则处于下压低头状态,这样,当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下压低头进入到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中时,所述顶端突出部能够限制所述限位卡圈的转动。而当用手跷动所述限位块时,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上跷抬头能够离开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从而让所述限位块解除对一对所述定位凸台亦即是所述限位卡圈的转动限制;为此,所述限位块形成所述转轴至少在一个方向上转动的极限位置。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所述尾端部处于往上翘起的状态时如果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下压低头并未进入到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而是位于所述空缺空间之外,则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会顶压在所述空缺空间之外的所述限位卡圈上。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限位卡圈径向定位在所述转轴上形成径向联动,为此所述转轴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限位卡圈转动;而对所述限位卡圈的转动限制也成为对所述转轴的转动限制,为此借助所述限位块对所述限位卡圈的定位,既能够完成对所述把手的定位,相反,只要解除所述限位块对所述限位卡圈的定位,即能够解除对所述把手的定位,所述把手能够自由换向。而由于所述限位块呈跷板状并在所述底板上能够跷动,为此只需简单地往下压所述限位块的尾端部使所述尾端部往下压的同时所述顶端突出部往上翘起,从而使所述限位块解除对所述限位卡圈的转动限制。由此可见,利用所述限位卡圈、限位块的协同作用下可实现所述把手的自动换向,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把手非经拆卸不可换向的弊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非常便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限位块的两侧设置有定位轴,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所述定位轴的凹槽;所述定位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这样,所述限位块能够以所述定位轴为支撑点上下跷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能够罩盖所述凹槽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定位在所述底板的内侧。这样,所述定位片能够阻止所述定位轴窜动而跑离所述凹槽,进而也进一步限定所述限位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限位卡圈上设置有轴向凸起,所述轴向凸起延伸到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之间的空间位置并被夹持在所述两端扭杆之间从而使所述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形成联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底板内侧还设置有主容腔,所述板通孔设置于所述主容腔的中央位置,所述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收纳在所述主容腔内;所述主容腔内设置有扭簧定位凸台,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分别顶靠在所述扭簧定位凸台的两边,所述扭簧定位凸台位于所述轴向凸起的旋转轨迹之外。这样,所述扭簧定位凸台能定位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但并不阻碍所述轴向凸起的旋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扭簧定位凸台呈马鞍状,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的顶端部呈内钩状,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的顶端部能够分别钩扣在所述扭簧定位凸台上。这样能够对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予以可靠地定位,只有在所述轴向凸起的推动下才能离开所述扭簧定位凸台,但当所述轴向凸起复位时,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的顶端部再次定位在所述扭簧定位凸台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主容腔内还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扭簧定位凸台分置在所述板通孔的两侧并且180°对称设置,但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轴向凸起的旋转轨迹之内。这样,所述限位凸台能够限制所述轴向凸起的转动行程,进而形成限制所述转轴的转动行程的另一个极限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底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容纳所述限位块的辅容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末端上的卡簧,所述卡簧将所述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轴向限定在所述转轴上。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类把手换向机构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所述固定片(7);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内侧设置有主容腔11,在所述主容腔11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板通孔12,在所述板通孔12的周边具有延伸到所述底板1内侧空间的环形凸出壁13,在所述环形凸出壁13圈定的空间中设置有穿过所述板通孔12的把手2的转轴21。在所述主容腔11内还设置有呈马鞍状的扭簧定位凸台14和限位凸台15,所述扭簧定位凸台14和限位凸台15分置在所述板通孔12的两侧并且180°对称设置。为此,所述底板1为支撑所述转轴21、以及下面将详细论述的限位块8等联动构件的支撑架体,所述底板1也是锁面板。这样,所述把手快速换向机构能够集成于所述锁面板上成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便于整个所述把手快速换向机构的安装以及日常维修时的更换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可以为独立于锁面板但安装在所述锁面板内侧的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位于所述底板1内侧的所述转轴21上依次穿套有相互传动连接的复位扭簧3、限位卡圈4和卡簧5,所述卡簧5将所述复位扭簧3和限位卡圈4轴向限定在所述转轴21上。
所述复位扭簧3具有数圈扭簧圈体31和从所述扭簧圈体31的两端延伸出来的两个扭杆32。所述数个扭簧圈体31直接穿套于所述环形凸出壁13上,从而间接穿套于所述转轴21上。由此可见,所述复位扭簧3和限位卡圈4也收纳在所述主容腔11内。另外,两个所述扭杆32的顶端部呈内钩状,并分别钩扣在所述扭簧定位凸台14上的两侧内凹槽中。
在所述复位扭簧3的上侧设置有同样收纳在所述主容腔11内的所述限位卡圈4,所述限位卡圈4呈圆形板状并具有中央通孔41,在所述中央通孔4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径向凸起臂42。借助所述中央通孔41,所述限位卡圈4穿套在所述转轴21上并且所述一对径向凸起臂42嵌装入所述转轴21的凹坑22中,从而所述限位卡圈4径向定位在所述转轴21上形成径向联动。在所述限位卡圈4的外沿上还设置有一对定位凸台43,所述一对定位凸台43通过弧形过渡壁46连接一体从而呈月牙状。这样,所述转轴21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所述限位卡圈4转动,但当所述一对定位凸台43之一受到其他构件的制约而不能继续转动时,所述限位卡圈4也限制了所述转轴21的转动,为此所述限位卡圈4成为所述转轴的限位器。
另外,在所述限位卡圈4上还设置有轴向凸起44,所述轴向凸起44延伸到所述复位扭簧3的两端扭杆32之间的空间位置并被夹持在所述两端扭杆32之间,这样所述轴向凸起44的推动所述复位扭簧3的两端扭杆32之一离开所述扭簧定位凸台14,而当所述轴向凸起44复位时,所述复位扭簧3的两端扭杆32之一的顶端部再次定位在所述扭簧定位凸台14上,为此所述复位扭簧3和限位卡圈4形成联动。为了使所述轴向凸起44能够顺畅旋转,所述扭簧定位凸台14位于所述轴向凸起44的旋转轨迹之外。而为使所述限位凸台5与所述轴向凸起44配合形成限制所述转轴21的转动行程的一个极限位置,所述限位凸台15位于所述轴向凸起44的旋转轨迹之内。
如图1和图2所述,在所述底板1的内侧还设置呈敞口状的辅容腔16,所述辅容腔16位于所述限位卡圈4的侧边位置。在所述辅容腔16内容纳有能够限制所述限位卡圈4转动的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呈跷板状并具有顶端突出部81和尾端部82。在所述限位块8的尾端部82与所述底板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在所述复位弹簧6的弹性推力作用下,所述尾端部82处于往上翘起的状态,而所述限位块8的顶端突出部81则处于下压低头状态,这样,当所述限位块8的顶端突出部81下压低头进入到所述限位卡圈4上的一对定位凸台43之间的空缺空间45中时,所述顶端突出部81能够限制所述限位卡圈4的转动行程范围。而当用手跷动所述限位块8的尾端部82时,所述限位块8的顶端突出部81上翘脱离所述限位卡圈4上的一对定位凸台43之间的空缺空间45,从而使所述限位块8解除对所述定位凸台43亦即是所述限位卡圈4的转动限制。为此,所述限位块8形成所述转轴21的转动行程的另一极限位置。
另外,为了定位所述限位块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8的两侧设置有定位轴83,在所述辅容腔16的两侧壁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所述定位轴83的凹槽18;所述定位轴83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18中。这样,所述限位块8能够以所述定位轴83为支撑点上、下翘动。其次,在所述凹槽18上还罩盖有固定片7,所述固定片7定位在所述底板1的内侧。这样,所述定位片7能够阻止所述定位轴83窜动而跑离所述凹槽18。另外所述定位片7上还设置有中央孔71、限位块孔72和凸筋73,所述凸筋73对应底板上的凹槽18,所述转轴21能够穿过所述中央孔71,而所述限位块8埋设在所述限位块孔72中。
上述产品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初始状态,是产品的出厂安装状态,所述把手2与所述底板1处于平行状态,此时所述限位块8的尾端部82在所述复位弹簧6的推力作用往上翘起,而所述顶端突出部81则顶压于所述限位卡圈4的一对定位凸台43的过弧形过渡壁46上(即一对定位凸台43之间的空缺空间45之外的所述限位卡圈4上),所以,此时所述限位块8并不能够限制所述限位卡圈4的转动而是可以左右转动。
安装时,如果需要向左拨动把手2,所述转轴21带动所述限位卡圈4一起转动,而当所述一对定位凸台43之间的空缺空间45运行到顶端突出部81的下方时,所述顶端突出部81能够自动进入所述空缺空间45从而定位所述限位卡圈4不能回转但可以继续前行,进而定位所述把手2也不能回转,与此同时所述限位卡圈4的轴向凸起44拨动所述复位扭簧3的其中一端扭杆32扭转一定角度;此时所述限位卡圈4继续左转前行时由所述限位凸台15限定最后的位置。
当需要将所述把手2由左方向转换为右反向时,只需下压所述限位块8的尾端部82,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81上翘离开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43之间的空缺空间45,此时所述扭杆32复位从而推动所述轴向凸起44转动复位,进而带动所述把手2复位。此时再向右拨动所述把手2既能够完成把手2向右方向的换向。
上述方案的益的效果在于:由于所述限位卡圈4径向定位在所述转轴21上形成径向联动,为此所述转轴21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限位卡圈4转动;而所述限位卡圈4的转动限制也成为所述转轴21的转动限制,为此借助所述限位块8对所述限位卡圈4的定位,既能够完成对所述把手2的定位,相反,只要解除所述限位块8对所述限位卡圈4的定位,即能够解除对所述把手2的定位,所述把手2能够自由换向。而由于所述限位块8呈跷板状并在所述底板1上能够跷动,只需简单地往下压所述限位块8的尾端部82使所述尾端部82往下的同时所述顶端突出部81能够往上翘起,从而解除所述限位块8对所述限位卡圈4的转动限制。由此可见,利用所述限位卡圈4、限位块8的协同作用下可实现所述把手的自动换向,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非常便利。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类把手换向机构中。

Claims (9)

1.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把手的转轴穿过的板通孔,在位于所述底板内侧的所述转轴上依次穿套有相互传动连接的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所述限位卡圈径向定位在所述转轴上形成径向联动,所述限位卡圈上还设置有一对定位凸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卡圈的侧边位置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跷板状并在所述底板上能够跷动,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能够延伸到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中;在所述限位块的尾端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跷动所述限位块时,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也能够离开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两侧设置有定位轴,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所述定位轴的凹槽;所述定位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罩盖所述凹槽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定位在所述底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圈上设置有轴向凸起,所述轴向凸起延伸到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之间的空间位置并被夹持在所述两端扭杆之间从而使所述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形成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侧还设置有主容腔,所述板通孔设置于所述主容腔的中央位置,所述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收纳在所述主容腔内;所述主容腔内设置有扭簧定位凸台,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分别顶靠在所述扭簧定位凸台的两边,所述扭簧定位凸台位于所述轴向凸起的旋转轨迹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定位凸台呈马鞍状,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的顶端部呈内钩状,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的顶端部能够分别钩扣在所述扭簧定位凸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容腔内还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扭簧定位凸台分置在所述板通孔的两侧并且180°对称设置,但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轴向凸起的旋转轨迹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容纳所述限位块的辅容腔。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末端上的卡簧,所述卡簧将所述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轴向限定在所述转轴上。
CN201410021814.3A 2014-01-17 2014-01-17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Active CN103790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1814.3A CN103790435B (zh) 2014-01-17 2014-01-17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1814.3A CN103790435B (zh) 2014-01-17 2014-01-17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0435A CN103790435A (zh) 2014-05-14
CN103790435B true CN103790435B (zh) 2015-12-30

Family

ID=50666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1814.3A Active CN103790435B (zh) 2014-01-17 2014-01-17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04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9406A (zh) * 2017-09-08 2019-03-15 中山市雅丽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锁具的快装式结构组件
CN108729742A (zh) * 2018-07-04 2018-11-02 箭牌智能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CN109162524A (zh) * 2018-09-30 2019-01-08 江门市蓬江区佰安居五金制品厂有限公司 一种门把手安装结构
CN111852189A (zh) * 2020-08-08 2020-10-30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门锁
CN111946146A (zh) * 2020-08-17 2020-11-17 惠州市巨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高强度铝合金曲柄可转动手柄
CN114439319B (zh) * 2021-12-28 2023-07-04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执手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96482U (zh) * 2013-03-29 2013-11-20 舒之 带离合的把手换向装置
CN203701720U (zh) * 2014-01-17 2014-07-09 曹国基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5365B2 (en) * 2002-04-04 2004-02-24 Newfrey Llc Reversible lever detent spring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96482U (zh) * 2013-03-29 2013-11-20 舒之 带离合的把手换向装置
CN203701720U (zh) * 2014-01-17 2014-07-09 曹国基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0435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0435B (zh)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CN203701720U (zh)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CN203584000U (zh)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CN205400267U (zh) 一种可换向的执手机构
CN200993211Y (zh) 三面翻的动态定位翻转传动机构
CN101219486B (zh) 钻夹具的双钻头转换机构
CN105696868A (zh) 一种离合式电子锁
CN209855420U (zh) 一种紧凑型电子锁离合器
CN212172659U (zh) 一种支撑件
CN205489993U (zh) 电动工具
CN210524026U (zh) 无内孔铜蜗滚齿工装
CN111439415A (zh) 一种支撑件
CN209015929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7700876U (zh) 推拉门智能锁锁体
CN217123171U (zh) 一种装配式大臂结构
CN201736305U (zh) 木衣架加工自动取料—喂料装置
CN212353543U (zh) 空调风门的驱动组件、空调以及车辆
CN218467347U (zh) 一种生态门锁的反锁结构
CN202251492U (zh) 一种带孔件与轴件的连接结构
CN215762904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洗衣机离合器用斜面推杆
CN215680289U (zh) 优化磁力圆座
CN211647679U (zh) 一种球形智能电子锁离合联动结构
CN208040036U (zh) 一种门窗把手用传动组合配件
CN210770376U (zh) 一种球阀的密封连接结构
CN218118215U (zh) 一种司控器的手柄互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2

Address after: Nanhai District of Shishan Changhong industrial director Ling Gang Bei Lu 528231 Guangdong city of Fosh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Archie Hard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31 Guangdong province Dali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Changhong ridge industrial director Gang Bei Lu Guangdong Yajie Hardware Co. Ltd. in

Applicant before: Cao Guoj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