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7250U -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7250U
CN209747250U CN201920959489.3U CN201920959489U CN209747250U CN 209747250 U CN209747250 U CN 209747250U CN 201920959489 U CN201920959489 U CN 201920959489U CN 209747250 U CN209747250 U CN 209747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piece
connecting block
lifting unit
sets
feed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94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正阳
施雪芬
鲍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anyu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yu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yu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yu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94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7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7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7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技术要点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若干个支撑柱、分别设置于上支撑架两侧的两组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顶端的支撑块、分别连接于两组升降组件且用于控制升降组件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的两组控制组件,所述下支撑架设置为U形,通过上述设置,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原料盘进行上料。

Description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绕包机将包覆层包裹在电缆的外部,铜线或线缆表面的绕包工艺,采用放线、绕包、收线三个工艺过程来完成。绕包是整套工艺过程的重要环节。绕包的概念就是以铜线或线缆为轴线,由绕包材料通过高速“绕”的动作过程,使铜线或线缆获得“包”的目的,关键环节在于“绕”。铜线或线缆在绕包的同时,必须设定相应的牵引速度进行线材牵引,获得平稳的放线,均匀的绕包,均衡的收线运行状态。设置合乎线材绕包工艺所匹配的设备装置,是完成绕包工艺的基本前提。
现有技术中的绕包机在进行上料时,需要人工将缠绕电缆的原料盘搬运至供料台在进行安装进行上料,由于电缆质量较大,导致工作人员在对原料盘进行搬运时造成了较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原料盘进行上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若干个支撑柱、分别设置于上支撑架两侧的两组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顶端的支撑块、分别连接于两组升降组件且用于控制升降组件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的两组控制组件,所述下支撑架设置为U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的配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原料盘进行上料时,先通过操作控制组件将升降组件降低,使支撑块处于较低的位置,再将原料盘从下支撑架U形的开口处滚动至下支撑架内部,并使原料盘的两轴端处于支撑块上方,并通过操作控制组件使支撑块抬升,以使两端的支撑块支撑并抬升原料盘的两轴端,使原料盘离开底面并进行上料,整体操作过程较为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花费较大力气对原料盘进行搬运,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下支撑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顶端和第二支撑杆顶端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底端分别转动连于第一连接块顶端和第二连接块顶端的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支撑块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杆顶端和第四支撑杆顶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转动路径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连接于第一支撑杆顶端和第三支撑杆底端的第一连接块与连接于第二支撑杆顶端和第四支撑杆底端的第二连接块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时,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底端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使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顶端带动支撑块升高或者降低,以便于对原料盘进行升降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双向螺纹丝杆,所述双向螺纹丝杆具有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且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分别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设置双向螺纹丝杆,并使双向螺纹丝杆的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当工作人员需要使升降组件进行升高或者降低时,通过正转或者反转双向螺纹丝杆,使第一连接块或者第二连接块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以使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顶端带动支撑块升高或者降低,以便于对原料盘进行升降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控制组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双向螺纹丝杆同步转动的同步传动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双向螺纹丝杆上设置同步传动机构,使设置于上支撑架两侧的两组升降组件同时进行升降,以使支撑块在抬升原料盘两轴端时能够保持水平,减少发生原料盘倾斜甚至掉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端的两个第一锥齿轮、分别啮合于两个第一锥齿轮的两个第二锥齿轮、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设于两个第二锥齿轮的转动杆、套设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外侧的壳体,所述双向螺纹丝杆和转动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转动杆一端伸出壳体外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转动杆之间的配合,当工作人员需要操作两组升降组件进行同步升降时,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设置于转动杆上的两个第二锥齿轮同时对两个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以驱使两组升降组件进行同步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伸出壳体外壁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动杆上设置转动把手,以便于工作人员在需要驱使两组升降组件进行同步升降时,便于对转动杆进行施力,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把手上设置有摩擦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把手上设置摩擦纹,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转动把手操作转动杆时,不易使手掌与转动把手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顶面开设有支撑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块顶面开设支撑槽,当支撑块支撑原料盘的两轴端进行升降时,不易使原料盘的轴端在支撑块上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增强机构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升降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的配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原料盘进行上料时,先通过操作控制组件将升降组件降低,使支撑块处于较低的位置,再将原料盘从下支撑架U形的开口处滚动至下支撑架内部,并使原料盘的两轴端处于支撑块上方,并通过操作控制组件使支撑块抬升,以使两端的支撑块支撑并抬升原料盘的两轴端,使原料盘离开底面并进行上料,整体操作过程较为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花费较大力气对原料盘进行搬运,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支撑架;2、下支撑架;3、支撑柱;4、升降组件;5、支撑块;6、控制组件;7、支撑槽;8、同步传动机构;9、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第一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3、第三支撑杆;14、第四支撑杆;15、双向螺纹丝杆;16、滑动槽;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转动杆;20、壳体;21、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支撑架1、下支撑架2、支撑柱3、两组升降组件4、支撑块5、两组控制组件6,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2沿竖直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2均设置为U形,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2的四个支撑柱3,且四个支撑柱3设置在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2的四角位置,两组升降组件4分别设置于上支撑架1两侧,且两组支撑架分别位于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2U形开口一侧的相邻两侧,支撑块5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4顶端,两组控制组件6分别连接于两组升降组件4。
为使支撑块5在抬升原料盘时更加稳定,支撑块5顶面开设有支撑槽7,以限定原料盘的轴端在支撑块5顶面的位置,不易使原料盘的轴端在支撑块5上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增强机构的稳定性。
为使支撑块5在抬升原料盘两轴端时能够保持水平,两组控制组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组升降组件4进行同步升降的同步传动机构8。
升降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第三支撑杆13、第四支撑杆14,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0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下支撑架2,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9顶端和第二支撑杆10顶端,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底端分别转动连于第一连接块11顶端和第二连接块12顶端,支撑块5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杆13顶端和第四支撑杆14顶端,且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三支撑杆13、第四支撑杆14转动路径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当连接于第一支撑杆9顶端和第三支撑杆13底端的第一连接块11与连接于第二支撑杆10顶端和第四支撑杆14底端的第二连接块12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时,带动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0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的底端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使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的顶端带动支撑块5升高或者降低,以便于对原料盘进行升降操作。
控制组件6包括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的双向螺纹丝杆15,四个支撑柱3侧壁均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支撑柱3的滑动槽16,且滑动槽16在支撑柱3上沿竖直方向延伸,双向螺纹丝杆15两端均穿设于滑动槽16内,以限定双向螺纹丝杆15的位置,双向螺纹丝杆15具有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且双向螺纹丝杆15的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分别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通过正转或者反转双向螺纹丝杆15,使第一连接块11或者第二连接块12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以使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的顶端带动支撑块5升高或者降低。
同步传动机构8包括两个第一锥齿轮17、两个第二锥齿轮18、转动杆19、壳体20,设置于两侧的双向螺纹丝杆15一端均伸出开设于支撑柱3上的滑动槽16,两个第一锥齿轮17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双向螺纹丝杆15伸出滑动槽16的一端,两个第二锥齿轮18分别啮合于两个第一锥齿轮17,转动杆19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设于两个第二锥齿轮18,壳体20套设于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外侧,双向螺纹丝杆15和转动杆19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20,转动杆19一端伸出壳体20外壁,通过转动转动杆19,带动设置于转动杆19上的两个第二锥齿轮18同时对两个第一锥齿轮17进行传动,以驱使两组升降组件4进行同步升降。
为便于工作人员对转动杆19进行操作,转动杆19伸出壳体20外壁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把手21,转动把手21上设置有摩擦纹。
工作原理: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原料盘进行上料时,通过转动转动杆19,带动设置于转动杆19上的两个第二锥齿轮18同时对两个第一锥齿轮17进行转动,使两个双向螺纹丝杆15正转或者反转,进一步使第一连接块11或者第二连接块12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当第一连接块11或者第二连接块12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时,带动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0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的底端进行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使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的顶端带动支撑块5升高或者降低,以使两端的支撑块5支撑并抬升原料盘的两轴端,使原料盘离开底面并进行上料,整体操作过程较为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花费较大力气对原料盘进行搬运,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2)、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架(1)和下支撑架(2)的若干个支撑柱(3)、分别设置于上支撑架(1)两侧的两组升降组件(4)、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4)顶端的支撑块(5)、分别连接于两组升降组件(4)且用于控制升降组件(4)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的两组控制组件(6),所述下支撑架(2)设置为U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下支撑架(2)的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0)、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9)顶端和第二支撑杆(10)顶端的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底端分别转动连于第一连接块(11)顶端和第二连接块(12)顶端的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所述支撑块(5)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杆(13)顶端和第四支撑杆(14)顶端,所述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三支撑杆(13)、第四支撑杆(14)转动路径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的双向螺纹丝杆(15),所述双向螺纹丝杆(15)具有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且所述双向螺纹丝杆(15)的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分别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控制组件(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双向螺纹丝杆(15)同步转动的同步传动机构(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机构(8)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双向螺纹丝杆(15)一端的两个第一锥齿轮(17)、分别啮合于两个第一锥齿轮(17)的两个第二锥齿轮(18)、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设于两个第二锥齿轮(18)的转动杆(19)、套设于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外侧的壳体(20),所述双向螺纹丝杆(15)和转动杆(19)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20),所述转动杆(19)一端伸出壳体(20)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9)伸出壳体(20)外壁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把手(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把手(21)上设置有摩擦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顶面开设有支撑槽(7)。
CN201920959489.3U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Active CN209747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9489.3U CN209747250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9489.3U CN209747250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7250U true CN209747250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4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9489.3U Active CN209747250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72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6954A (zh) * 2020-06-24 2020-11-17 耿新利 一种物联网工厂操作规范指示牌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6954A (zh) * 2020-06-24 2020-11-17 耿新利 一种物联网工厂操作规范指示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0499A (zh) 智能玻璃纤维成型卷绕设备
CN109686506B (zh) 一种性能优良的高速绞线机
CN209747250U (zh) 一种绕包机上料机构
CN112660922A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
CN113265891A (zh) 一种钢丝绳合成机
CN112885533A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
CN203593469U (zh) 可移动的大容量换位导线放线装置
CN209797111U (zh) 一种电缆收线放线一体化装置
CN102689370B (zh) 一种硅棒或其它晶体材料的切割装置及其方法
CN206767275U (zh) 一种填充绳合股网状收线机组
CN211858273U (zh) 一种电缆绕包机
CN207061510U (zh) 一种漆包线缠绕用自动旋转下料装置
CN115985585A (zh) 一种框绞机自动换盘用储盘装置
CN209275834U (zh) 一种行走式收排放线机
CN212276911U (zh) 一种电缆编织机
CN114875531A (zh) 一种纱架自动补筒装置
CN212127054U (zh) 一种镀锌钢绞线用高效率型分卷装置
CN107640668A (zh) 一种便携式电线电缆收放装置
CN208400622U (zh) 盘式绞线机及其无引取盘绞机主机
CN208071198U (zh) 一种双臂托拉式起重机
CN207209577U (zh) 一种电缆生产加工用收线架
CN218619564U (zh) 具有收缆装置的成缆机
CN214410866U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导线机
CN219929268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牵引机
CN213483481U (zh) 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绞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