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5036U - 一种闭式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式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5036U
CN209745036U CN201920293338.9U CN201920293338U CN209745036U CN 209745036 U CN209745036 U CN 209745036U CN 201920293338 U CN201920293338 U CN 201920293338U CN 209745036 U CN209745036 U CN 209745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asin
cooling tower
groove
close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33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钢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li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li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i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li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933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5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5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5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式冷却塔,涉及冷却塔领域,包括塔体和水槽,水槽底部开设有下沉槽,水槽的底壁向下沉槽倾斜,下沉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水槽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孔与出水管连通,出水管设置有阀门。使得水槽内的喷淋水均向下沉槽流动,由于下沉槽开设在底壁上,因此,即使安装闭式冷却塔的地面不平,水不能够主动向下沉槽流动,在工作人员清理水槽时,只需要打开阀门并将水槽内的喷淋水扫向下沉槽,即能令液体进入下沉槽,并通过出水管排走,因此停机后水槽内的喷淋水易排出,不易淤积。

Description

一种闭式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闭式冷却塔(也叫蒸发式空冷器、密闭式冷却塔或封闭式冷却塔)是将管式换热器置于塔内,通过流通的空气、管外喷淋水与管内循环水的热交换保证降温效果。由于循环水是管内闭式循环,其能够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很好的保护了主设备的高效运行,提高了使用寿命。
工作流体(纯水或其它液体)在闭式冷却塔的盘管中循环,工作流体的热量经过盘管散入流过盘管的喷淋水中;同时机组外的空气从侧面上的进风格栅进入,与水的流动方向近似成90°,流经盘管的一小部分喷淋水蒸发而吸走热量,热湿空气由冷却塔顶部的排风机排到大气中,其余的喷淋水则落入底部水槽中,由水泵再循环至水分布系统经过预冷填料又淋回到盘管上。
现有的闭式冷却塔存在一个问题,闭式冷却塔通常放在地面上,水槽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孔,落入水槽内的喷淋水通过出水孔流出,水槽内的水难以从侧壁上的出水孔排尽,停机后水槽内通常会有液体淤积,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闭式冷却塔,其具有水槽内喷淋水易排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和水槽,所述水槽底部开设有下沉槽,所述水槽的底壁向所述下沉槽倾斜,所述下沉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水槽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设置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槽内的喷淋水均向下沉槽流动,由于下沉槽开设在底壁上,因此,即使安装闭式冷却塔的地面不平,水不能够主动向下沉槽流动,在工作人员清理水槽时,只需要打开阀门并将水槽内的喷淋水扫向下沉槽,即能令液体进入下沉槽,并通过出水管排走,因此停机后水槽内的喷淋水易排出,不易淤积。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指向所述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入下沉槽的喷淋水沿着引导板的引导直接流向出水孔,避免喷淋水在下沉槽内淤积。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孔开设在所述下沉槽的侧壁上,所述下沉槽的底壁高于所述出水孔底部的切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下沉槽内的喷淋水很容易流入出水孔内,使得喷淋水不易在下沉槽内淤积。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孔开设在所述下沉槽的底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流入下沉槽的喷淋水能够很容易的流入出水孔内,喷淋水不易在下沉槽内淤积。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槽的底壁开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指向所述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下沉槽内的喷淋液向出水孔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的侧壁上连通有补水通道,所述补水通道设置有水位感应控制阀,所述水位感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补水通道的流通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蒸发散热使得水槽内的喷淋水越来越少,因此在冷却塔工作时需要向水槽内补水,利用水位感应控制阀可以使得水槽内的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位。
进一步的:所述水位感应控制阀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水槽内壁上的控制阀开关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控制阀开关上的浮球,当所述水槽内水位变化时,所述浮球带动所述控制阀开关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随着水位变化时能够带动控制阀开关转动,从而控制补水通道的开启的关闭,保持水槽中的喷淋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量。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槽的边缘开设有引流导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的表面具有张力,停机后水槽内液体较少时,喷淋水不易流过下沉槽的边缘进入下沉槽内,引流导角可以使得喷淋水较为容易的滑入下沉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1)通过使得水槽内的喷淋水均向下沉槽流动,由于下沉槽开设在底壁上,因此,即使安装闭式冷却塔的地面不平,水不能够主动向下沉槽流动,在工作人员清理水槽时,只需要打开阀门并将水槽内的喷淋水扫向下沉槽,即能令液体进入下沉槽,并通过出水管排走,因此停机后水槽内的喷淋水易排出,不易淤积;
(2)通过设置引导板使得进入下沉槽的喷淋水沿着引导板的引导直接流向出水孔,避免喷淋水在下沉槽内淤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展示出水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展示出水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塔体;2、水槽;3、下沉槽;4、引导板;5、引流导角;6、出水孔;7、引水槽;8、出水管;9、阀门;10、补水通道;11、水位感应控制阀;12、控制阀开关;13、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闭式冷却塔,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塔体1和水槽2,塔体1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喷淋水进行热交换工作后落入矩形槽状的水槽2内。
水槽2的底壁上开设有下沉槽3,且水槽2的底壁向下沉槽3倾斜,因此水槽2内的水均向下沉槽3流动。下沉槽3的边缘开设有引流导角5,水的表面具有张力,因此当水槽2内水较少时,可能不易从水槽2内流入下沉槽3,开设有引流导角5后,引流导角5能够引导喷淋水箱下沉槽3内流动。
下沉槽3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6,下沉槽3的底壁高于出水孔6底部的切面,因此下沉槽3内的喷淋水很容易流入出水孔6内,使得喷淋水不易在下沉槽3内淤积。下沉槽3内倾斜的固定连接有引导板4,引导板4指向出水孔6,因此流下沉槽3的喷淋水会在引导板4的引导下流向出水口。下沉槽3的底壁上还开设有引水槽7,引水槽7指向出水孔6,当因此当喷淋水流入下沉槽3后,引水槽7引导喷淋水流向出水孔6,加速喷淋水的排出。
水槽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出水孔6与出水管8连通,出水管8上安装有阀门9,当冷却塔工作时,阀门9关闭,当停机排出水槽2内的喷淋水时,阀门9打开,直至水槽2中的喷淋水被排尽。
水槽2上连通有补水通道10,同时还设置有水位感应控制阀11,水位感应控制阀11包括控制阀开关12和浮球13,控制阀开关12转动连接在水槽2的内壁上,用于控制补水通道10的开启或关闭,浮球13固定连接在控制阀开关12上,当水槽2内喷淋水的水位升高时,浮球13浮起,并带动控制阀开关12转动,当浮球13降低到一定高度时,控制阀开关12令补水通道10开启,补充水槽2内的喷淋水。当水槽2内的水位升高后,浮球13随之升高,此时再次旋动控制阀开关12,使得补水通道10关闭。
综上所述,在排出水槽2内喷淋水时,水槽2内的喷淋水均向下沉槽3流动,由于下沉槽3开设在底壁上,因此,即使安装闭式冷却塔的地面不平,水不能够主动向下沉槽3流动,在工作人员清理水槽2时,只需要打开阀门9并将水槽2内的喷淋水扫向下沉槽3,即能令液体进入下沉槽3,并通过出水管8排走,因此停机后水槽2内的喷淋水易排出,不易淤积。
实施例二
一种闭式冷却塔,如图3所示,与所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出水孔6开设在所述下沉槽3的底壁上,使得流入下沉槽3的喷淋水能够很容易的流入出水孔6内,喷淋水不易在下沉槽3内淤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1)和水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2)底部开设有下沉槽(3),所述水槽(2)的底壁向所述下沉槽(3)倾斜,所述下沉槽(3)的内壁上开设有出水孔(6),所述水槽(2)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孔(6)与所述出水管(8)连通,所述出水管(8)设置有阀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槽(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引导板(4),所述引导板(4)指向所述出水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6)开设在所述下沉槽(3)的侧壁上,所述下沉槽(3)的底壁高于所述出水孔(6)底部的切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6)开设在所述下沉槽(3)的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槽(3)的底壁开设有引水槽(7),所述引水槽(7)指向所述出水孔(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2)的侧壁上连通有补水通道(10),所述补水通道(10)设置有水位感应控制阀(11),所述水位感应控制阀(11)用于控制所述补水通道(10)的流通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感应控制阀(11)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水槽(2)内壁上的控制阀开关(12)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控制阀开关(12)上的浮球(13),当所述水槽(2)内水位变化时,所述浮球(13)带动所述控制阀开关(1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槽(3)的边缘开设有引流导角(5)。
CN201920293338.9U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闭式冷却塔 Active CN209745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3338.9U CN209745036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闭式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3338.9U CN209745036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闭式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5036U true CN209745036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9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3338.9U Active CN209745036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闭式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5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6989B (zh) 一种双重冷却横流闭式冷却塔及其运行调节方法
JP3958054B2 (ja) 回転機械の軸受油循環系統の改修方法
CN209745036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109372827B (zh) 一种具有安全性的液压泵站
CN216694170U (zh) 一种多终端自动降温循环水冷系统
WO2018133171A1 (zh) 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
JP4943880B2 (ja) 冷却塔の冷却水給排水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却塔群の冷却水給排水方法
CN106766034A (zh) 水槽、红外加湿器及空调器
CN209116802U (zh) 一种多工况双面进风横流闭式冷却塔
CN215892631U (zh) 一种电极加湿器自动排水降温装置
CN206449809U (zh) 水槽、红外加湿器及空调器
CN113090270A (zh) 自散热水箱及沉井掘进机水冷散热系统
CN210980279U (zh)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过滤功能的数据中心空调补水系统
CN214199757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用保护水箱
CN103234370A (zh) 轻便型闭式冷却塔
JP4253376B2 (ja) 空気通路の流量調節装置
JPH09178371A (ja) 海水又は河川水を利用する熱交換システム
CN207317327U (zh) 一种蒸发冷凝盘管及蒸发式冷凝器
CN110332823B (zh) 一种冷却塔
JPH1163746A (ja) 冷却塔における冷却水濃縮防止装置
CN212409434U (zh) 一种分体式抽风横流开式冷却塔
CN213515146U (zh) 一种分流式循环水横流冷却塔
CN102121743B (zh) 带有补水结构蒸发风冷复合冷凝器
JP4135635B2 (ja) 冷却設備
CN205138257U (zh) 一种复合型闭式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