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4653U - 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4653U
CN209744653U CN201920095776.4U CN201920095776U CN209744653U CN 209744653 U CN209744653 U CN 209744653U CN 201920095776 U CN201920095776 U CN 201920095776U CN 209744653 U CN209744653 U CN 209744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assing
hole
cable
base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57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永伟
于明基
于兆志
赵继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957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4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4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4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空调器包括待密封的壳体,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壳体上形成有通孔,基体固定于该通孔,基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恰好容纳线缆的过线孔,并且基体上沿过线孔的径向形成有至少一个从基体外侧延伸连通过线孔的切口。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线缆通过切口安装至任一个对应的过线孔。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线缆能够通过切口安装至过线孔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缆端部从密封件的过线孔穿入并使密封件相对线缆滑动至距离线缆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实现密封件与线缆安装到位的方式具有的安装不便、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方便了线缆与密封件的安装。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在多数电器设备中,以空调器为例,设置有电器箱,电器箱内设置有电子组件,电器箱的盒体上设置有通孔,电子组件与外部元件连接彼此的线缆从盒体上的通孔穿过。通常,通孔的直径大于线缆的直径,线缆与通孔之间存在间隙。因此,电器箱外部的灰尘、潮湿的空气等易通过线缆与过线孔之间的间隙进入电器箱内使电子组件发生故障。
鉴于此,市场上出现了用于密封线缆与通孔间隙的密封件,密封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线缆穿过的过线孔。在安装过程中,先将线缆的端部从密封件的过线孔中穿过,并使密封件相对于线缆滑动至距离端部一定的距离的位置,然后将线缆与密封件一起安装至通孔,消除了线缆与通孔之间的间隙,避免了灰尘、潮湿的空气等从线缆与通孔之间的间隙进入电器箱内。不过,该密封件只能在线缆的一端未与待连接构件连接的状态下从密封件的过线孔穿入,并且需要将密封件相对于线缆滑动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密封件与线缆安装到位,因此,存在安装操作不便、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电器箱的密封件与线缆安装操作不便、安装效率低的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密封组件,所述空调器包括待密封的壳体,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其中,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密封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固定于所述通孔,其中,所述基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恰好容纳线缆的过线孔,并且所述基体上沿所述过线孔的径向形成有至少一个从所述基体外侧延伸连通所述过线孔的切口,以便将线缆在所述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切口安装至任一个对应的过线孔。
在上述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材质,以便在外力的作用下将所述切口打开。
在上述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多个过线孔的情形下,所述基体上仅形成有一个切口,所述切口同时与所述多个过线孔连通以便多根线缆中的任一线缆在所述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切口安装至对应的过线孔。
在上述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切口从所述基体的外侧延伸将所述多个过线孔以串联的方式连通并恰好止于最后的过线孔;或者所述切口从所述基体的外侧延伸连通所述多个过线孔并止于所述基体未设置有所述过线孔的位置。
在上述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多个过线孔的情形下,所述基体上形成有多个切口,每个所述切口从所述基体的外侧延伸至与之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过线孔。
在上述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或者形成有限位结构,所述基体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固定于所述通孔。
在上述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基体形成所述限位结构。
在上述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通孔的部分固定连接。
在上述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为片状结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待密封的壳体,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壳体上形成有通孔,基体固定于该通孔,基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恰好容纳线缆的过线孔,并且基体上沿过线孔的径向形成有至少一个从基体外侧延伸连通过线孔的切口。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线缆通过切口安装至任一个对应的过线孔。
通过在基体上形成连通过线孔的切口,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线缆能够通过切口安装至过线孔内。这样,无论线缆的两端是否与待连接件连接,线缆均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从切口安装至密封件的过线孔中,使密封件与线缆安装到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缆端部从密封件的过线孔穿入并使密封件相对线缆滑动至距离线缆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实现密封件与线缆安装到位的方式具有的安装不便、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方便了线缆与密封件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材质,如橡胶材质,以便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切口打开,进而使线缆从切口位置安装至过线孔。在基体上设置有多个过线孔的情形下,基体上仅形成有一个切口,该切口同时与多个过线孔连通以便多根线缆中的任一线缆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切口安装至对应的过线孔。一个切口连通多个过线孔,简化了密封件的结构,便于密封件的制造。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能够一次性安装多根线缆至过线孔,操作方便,安装效率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配置有上述空调器的密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密封组件。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具有上述空调器的密封组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7是图4中局部C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11、本体;111、凸起;12、盖体;121、凹槽;13、变压器盖;14、容纳腔;2、螺钉;3、应急开关;31、应急开关本体;32、弹簧;33、按钮;41、第一密封圈;42、第二密封圈;5、密封件;51、基体;52、过线孔;53、切口;54、第一限位构件;55、第二限位构件;56、凹槽结构;6、线缆;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按压构件;91、操作部分;92、密封部分;921、第一密封结构;922、第二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来进行介绍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也可以是立柜式空调器、吊顶式空调器等。显然,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参照图1至图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电器箱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电器箱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6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7是图4中局部C的放大图。
如图1至图7所示并参照图1所示的方位,壁挂式空调器(图中未示出,以下简称空调器)内设置有电器箱,电器箱包括待密封的壳体1,壳体1包括本体11以及位于本体11上方的盖体12,盖体12上具有4个安装孔,本体11上部的开口处对应地设有4个螺孔,4个螺钉2穿入安装孔和螺孔使本体11和盖体12紧固在一起,壳体1形成有容纳腔14。容纳腔14内设置有电子组件(图中未示出),电子组件包括变压器(图中未示出)和应急开关3,在本体11的左侧壁开设有维护口,在维护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变压器盖13,以便在变压器需要维修和养护时拆除变压器盖13使变压器暴露出来进行维修和养护。本体11的前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7,在盖体1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8。
本体11上部与盖体12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圈41,在本体11和盖体12装配好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密封圈41消除本体11和盖体12之间的装配间隙。维护口与变压器盖13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42,在维护口与变压器盖13装配好的状态下,通过第二密封圈42消除维护口与变压器盖13之间的装配间隙。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本体11上端形成有第一对接结构,如凸起111,在盖体12下表面与第一对接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对接结构,如凹槽121。在本体11和盖体12装配好的状态下,橡胶材质的第一密封圈41容纳于凹槽121内,凸起111伸入凹槽121内并抵靠至第一密封圈41,从而消除了本体11与盖体12之间的装配间隙,实现了本体11与盖体12装配位置的密封。如图6所示,本体11左侧壁的维护口处以及变压器盖13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对接结构和第二对接结构,如均为凹槽,在维护口与变压器盖13装配好的状态下,橡胶材质的第二密封圈42的一部分容纳于维护口处的凹槽内,第二密封圈42的另一部分容纳于变压器盖13上的凹槽内,从而消除了维护口与变压器盖13之间的装配间隙,实现了维护口与变压器盖13处的密封。
如图1、图2、图4和图7所示,应急开关3包括应急开关本体31以及装配至应急开关本体31的按钮33,应急开关本体31固定在本体11的侧部,在应急开关本体31和按钮33之间设置有弹簧32,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应急开关本体31和按钮33连接。第二通孔8的位置安装有按压构件9,按压构件9包括操作部分91和密封部分92,操作部分91贯穿第二通孔8并且能够沿第二通孔8的轴向往复移动以便应急开关3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密封部分92设置成能够使按压构件9与壳体1对应于第二通孔8的部分持续处于密封状态。
具体而言,操作部分91为柱状结构,密封部分31包括第一密封结构921和第二密封结构922。第一密封结构921为围绕于柱状结构(操作部分91)外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为由柱状结构(操作部分91)的上端的外缘向下延伸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加的锥形筒,锥形筒的下端与盖体12的外表面抵靠。第二密封结构922为由柱状结构(操作部分91)的下端向下延伸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的圆台结构,并且圆台结构的下端的横截面尺寸小于第二通孔8。锥形筒(第一密封结构921)、柱状结构(操作部分91)以及圆台结构(第二密封结构922)一体成型且为橡胶材质。在按压构件9无外力作用的情形下,由于锥形筒(第一密封结构921)的自身弹性形变作用,锥形筒(第一密封结构921)的下端和圆台结构(第二密封结构922)的上端分别抵靠至盖体12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从而使按压构件9与盖体12对应于第二通孔8的部分持续处于密封状态。
如图1至3所示,多个第一通孔7内安装有密封件5,密封件5包括基体51,基体51固定于第一通孔7,基体51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恰好容纳线缆6的过线孔52,并且基体51上沿过线孔52的径向形成有至少一个从基体51外侧延伸连通过线孔52的切口53,以便将线缆6在切口53处于打开的状态下通过切口53安装至任一个对应的过线孔52。
具体而言,基体51上具有两个径向尺寸相同的过线孔52,从基体51的外侧向下延伸有一个切口53,切口53以串联的方式连通两个过线孔52,并且恰好止于最后一个过线孔52。基体51为橡胶材质,以便在外力的作用下切口53被打开,从而使与电子组件连接的两根线缆6从切口53处安装至对应的过线孔52。在安装过程中,先借助外力使基体51产生形变,使切口53打开,然后依次将两根线缆6与过线孔52对应的位置从打开的切口53处移入过线孔52,撤掉外力后基体51恢复形变,使线缆6恰好容纳于过线孔52。基体51固定至第一通孔7,且基体51与第一通孔7的内表面贴合,从而消除了线缆6与第一通孔7之间的间隙,实现了线缆6与第一通孔7之间的密封。
现有密封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线缆穿过的过线孔。在使用时,线缆先从密封件的过线孔中穿过,然后将密封件相对线缆滑动至距离线缆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使线缆与密封件装配到位,然后将线缆与密封件一起穿入通孔。在线缆的两端与待连接件连接好的状态下,无法将线缆与密封件装配,安装操作不便,安装效率低。并且,在密封件相对于线缆滑动至距离线缆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线缆和密封件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线缆和密封件彼此滑动一定的距离可能造成线缆和密封件磨损,影响密封效果,甚至损坏线缆。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5通过在基体51上设置切口53,能够在切口53处于打开的状态下将线缆从切口53处安装至基体51上的过线孔52,方便了线缆6与密封件5的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避免了现有密封件与线缆安装不便,安装效率低的问题。基体51为弹性材质,能够在保证线缆6与过线孔52贴合良好的基础上,减小基体51上过线孔52与线缆6之间的压应力,从而避免损伤线缆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基体51为橡胶材质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基体51可以为硅胶材质或者其他合适的弹性材质等。另外,也可以是基体21靠近切口23的部分为弹性材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切口53以串联的方式连通两个过线孔52,并且恰好止于最后一个过线孔52仅是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51上具有两个径向尺寸相同的过线孔52,从基体51的外侧向下延伸有一个切口53,切口53以串联的方式连通两个过线孔52,并继续延伸至基体51上未设置过线孔的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加轻松地使切口53打开较大的开度以便安装线缆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51上具有两个径向尺寸相同的过线孔52,从基体51的外侧向下延伸有一个切口53,切口53以串联的方式连通两个过线孔52,并继续延伸至基体51的下侧外缘,使基体51分成两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密封件5可以为非弹性材质,如塑料、金属等。通过使基体51的两部分分开使切口53打开。在线缆6移入过线孔7后将两部分合在一起使过线孔7的内表面与线缆6的外表面贴合,基体5固定至第一通孔7,从而消除线缆6与第一通孔7之间的间隙,实现线缆6与第一通孔7之间的密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51上具有两个径向尺寸相同的过线孔52,基体51上设置有两个切口53,两个切口53分别从基体51的外侧延伸至与之对应的过线孔52,分别打开两个切口53使两根线缆6分别安装至与之对应的过线孔52。
此外,基体51上过线孔52的数量不局限于2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基体51上过线孔52的数量可以是1个、3个或者更多个。在基体51上具有多个过线孔52的情况下,切口53可以具有多个,切口53的数量可以少于过线孔52的数量,一部分切口53中,切口53与部分过线孔52一一对应,其余的切口53中,一个切口53与其余的过线孔52中的多个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7为设置在本体11前侧壁上部的缺口,盖体12与本体11装配后形成孔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第一通孔7可以由形成在本体11和盖体12对应位置的两个缺口对接形成的封闭孔,也可以是在本体11侧壁中部单独形成的封闭孔。另外,基体51上设置的过线孔52数量为2个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过线孔52的数量可以是1个、3个、4个等。并且,多个过线孔52的径向尺寸也可以不同,以便多根不同直径的线缆6与密封件5装配后从同一个第一通孔7穿过。
继续参照图3,优选地,基体51上形成有限位结构,基体51通过限位结构固定于第一通孔7。具体而言,基体51后侧形成有第一限位构件54,如片状结构,基体21前侧形成有第二限位构件55,如片状结构,第一限位构件54、第二限位构件55以及基体51共同形成了限位结构,如凹槽结构56。在密封件5安装第一通孔7的情况下,第一限位结构54和第二限位结构55与本体11对应于第一通孔7的部分抵靠从而使密封件5固定于第一通孔7。
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密封件5与第一通孔7的拆卸。基体21、第一限位构件24以及第二限位构件25一体成型,方便制造,并且简化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构件54和第二限位构件55可以是形成于或者设置于基体51前后两侧的环状结构。当第一限位构件54和第二限位构件55为设置在基体51前后两侧的环状结构(独立结构)时,基体51安装至第一通孔7之后,作为第一限位构件54和第二限位构件55的环状结构分别以粘接、卡接或者其他合适的方式固定至基体51的前后两侧。另外,第一限位构件54和/或第二限位结构55也可以是设置或者形成于基体51两侧的一个或多个凸起。
优选地,在基体51安装至第一通孔7的状态下,第一限位结构54和第二限位结构55与本体11对应于第一通孔7的部分粘接固定,如第一限位构件54和第二限位结构55可以与本体11对应于第一通孔7的部分的整个区域粘接,也可以与本体11对应于第一通孔7的部分的部分区域粘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件5安装至第一通孔7的稳定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将第一限位结构54或第二限位结构55粘接至本体11对应于第一通孔7的部分。另外,第一限位结构54和/或第二限位结构55与本体11对应于第一通孔7的部分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粘接,如还可以是卡接、螺接等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基体51上设置第一限位构件54、第二限位构件55并且三者形成限位结构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基体51可以不设置第一限位构件54和第二限位构件55;相应地,在基体51四周直接形成凹槽,从而形成限位结构。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基体上形成连通过线孔的切口,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线缆能够通过切口安装至过线孔内。这样,无论线缆的两端是否与待连接件连接,线缆均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从切口安装至密封件的过线孔中,使密封件与线缆安装到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缆端部从密封件的过线孔穿入并使密封件相对线缆滑动至距离线缆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实现密封件与线缆安装到位的方式具有的安装不便、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方便了线缆与密封件的安装。一个切口连通多个过线孔,简化了密封件的结构,便于密封件的制造。在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能够一次性安装多根线缆至过线孔,操作方便,安装效率高。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待密封的壳体,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
其中,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密封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固定于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基体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恰好容纳线缆的过线孔,并且
所述基体上沿所述过线孔的径向形成有至少一个从所述基体外侧延伸连通所述过线孔的切口,以便将线缆在所述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切口安装至任一个对应的过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材质,以便在外力的作用下将所述切口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多个过线孔的情形下,所述基体上仅形成有一个切口,所述切口同时与所述多个过线孔连通以便多根线缆中的任一线缆在所述切口处于打开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切口安装至对应的过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从所述基体的外侧延伸将所述多个过线孔以串联的方式连通并恰好止于最后的过线孔;或者
所述切口从所述基体的外侧延伸连通所述多个过线孔并止于所述基体未设置有所述过线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多个过线孔的情形下,所述基体上形成有多个切口,每个所述切口从所述基体的外侧延伸至与之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过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或者形成有限位结构,所述基体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固定于所述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基体形成所述限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通孔的部分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为片状结构。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配置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密封组件。
CN201920095776.4U 2019-01-21 2019-01-21 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Active CN209744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5776.4U CN209744653U (zh) 2019-01-21 2019-01-21 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5776.4U CN209744653U (zh) 2019-01-21 2019-01-21 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4653U true CN209744653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6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5776.4U Active CN209744653U (zh) 2019-01-21 2019-01-21 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4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50149B2 (en) Universal box system
CN105048682B (zh) 具有电端线板组件的电动机驱动的压缩机
US11705704B2 (en) Quick connect
CN209744653U (zh) 空调器及其密封组件
US9337567B2 (en) Seal for an electric terminal
EP2899453A1 (en) Lighting unit
JP2007037364A (ja) ケーブルグランド
CN215952912U (zh) 振动试验系统
CN211749902U (zh) 超声驱动手柄
EP3594559B1 (en) Lighting unit
CN209744641U (zh) 空调器及其应急开关组件
EP3767764B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84857A1 (ja) 取付部材
KR20170027604A (ko) 전기 집진기용 절연애자
CN205790301U (zh) 过渡器及复合集成化软波导组件
JP2001182726A (ja) 固定具
CN106412789B (zh) 用于装配传声器的装配装置及智能控制设备
CN110755132A (zh) 超声驱动手柄
CN211577249U (zh) 霍尔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和中压变频器
CN114976814B (zh) 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预留孔封堵装置
US11114219B2 (en) Strand leadthrough device
CN218993324U (zh) 一种应急电源盒及筒灯应急电源装置
CN220965146U (zh) 发声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2486995U (zh) 一种vpx背板
US20230238787A1 (en) Airtight Wall Connection Bo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