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5283U -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5283U
CN209735283U CN201920433226.9U CN201920433226U CN209735283U CN 209735283 U CN209735283 U CN 209735283U CN 201920433226 U CN201920433226 U CN 201920433226U CN 209735283 U CN209735283 U CN 209735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gas
pipeline
absorption tower
wat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32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
张作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Ganyu Hengan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Ganyu Hengan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Ganyu Hengan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Ganyu Hengan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32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5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5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52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51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e.g. CO2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体收集技术领域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包括除尘器、空气压缩器、气体换热器、气体分离器、二氧化碳吸收塔、二氧化碳闪蒸槽、循环泵和水流开关,通过喷淋的NHD溶液与气体充分接触,其中二氧化碳被吸收到NHD溶液进入二氧化碳闪蒸槽,不含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直接由二氧化碳吸收塔送入气体分离器和气体换热器的降温处理后排放,二氧化碳闪蒸槽减压使二氧化碳气体溢出并收集,从二氧化碳闪蒸槽内流出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NHD贫液经水流开关使循环泵接通,回流到二氧化碳吸收塔中循环使用重新提取,该系统利用自动回流控制提取,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许多工业领域又需要重新收集利用天然的二氧化碳或者各种炉气、尾气、副产品中的二氧化碳,而且都要进行分离回收和提纯后才能合理使用,这样就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在工业上分离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有低温蒸馏法、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以及它们的组合,其中低温蒸馏法分离回收二氧化碳的纯度不高、溶剂吸收法投资大、能耗大、腐蚀设备比较严重,变压吸附法投资大、吸收二氧化碳效率低,膜分离法目前在国内对氮气、氧气和氢气等气体比较成功,但对二氧化碳还不通行,造价很高,故亟需设计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气体分离收集的装置,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亟需设计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气体分离收集的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包括除尘器、空气压缩器、气体换热器、气体分离器、二氧化碳吸收塔、二氧化碳闪蒸槽、循环泵和水流开关,所述空气压缩器的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除尘器的气体出口和气体分离器的气体进口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分离器的出进口与气体换热器进出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分离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吸收塔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气体分离器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排液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闪蒸槽密封连接,所述二氧化碳闪蒸槽的出液口与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外壁上部之间通过管道和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进液端与二氧化碳闪蒸槽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水流开关,所述循环泵通过水流开关和导线与市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体分离器包括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内腔间隔均匀密封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侧面倾斜焊接有挡板,所述密封箱体与挡板之间贯穿垂直转动密封设置有转轴,所述密封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间隔相对贯穿密封插接有带电磁阀的输入管和排放管,所述密封箱体的侧壁上部固定设置有普通电机,所述普通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与转轴的顶部之间通过链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下部均匀周向焊接有若干搅拌叶,所述隔板和密封箱体的侧壁均贯穿注胶固定有通风管。
优选的,所述气体换热器包括若干紧密焊接的空心盒,所述空心盒的内腔间隔密封焊接有两组隔离板,左右两侧所述隔离板的表面下部和上部设有溢出孔,所述隔离板与空心盒组成的两侧空腔上部均贯穿密封插接有输气管道,所述隔离板与空心盒组成的中央空腔内部贯穿密封固定有U型散热管。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外壁通过管道设置有电控阀和管道风机,所述电控阀位于管道风机和二氧化碳吸收塔之间,所述电控阀和管道风机均通过水流开关和导线与市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流开关型号采用DL-DN25-2A,所述循环泵型号采用ISJ25-125,所述管道风机型号采用DJT12-33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淋的NHD溶液与气体充分接触,其中二氧化碳被吸收到NHD溶液进入二氧化碳闪蒸槽,不含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直接由二氧化碳吸收塔送入气体分离器和气体换热器的降温处理后排放,二氧化碳闪蒸槽减压使二氧化碳气体溢出并收集,从二氧化碳闪蒸槽内流出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NHD贫液经水流开关使循环泵接通,回流到二氧化碳吸收塔中循环使用重新提取,该系统利用自动回流控制提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体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气体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除尘器,2-空气压缩器,3-气体换热器,4-气体分离器,5-二氧化碳吸收塔,6-二氧化碳闪蒸槽,7-循环泵,8-水流开关,30-空心盒,31-隔离板,32-溢出孔,33-输气管道,34-U型散热管,40-密封箱体,41-隔板,42-挡板,43-转轴,44-输入管,45-普通电机,46-链传动机构,47-搅拌叶,48-排放管,49-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包括除尘器1、空气压缩器2、气体换热器3、气体分离器4、二氧化碳吸收塔5、二氧化碳闪蒸槽6、循环泵7和水流开关8,空气压缩器2的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除尘器1的气体出口和气体分离器4的气体进口密封连接,气体分离器4的出进口与气体换热器3进出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气体分离器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进气口密封连接,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气体分离器4的进气口密封连接,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排液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闪蒸槽6密封连接,二氧化碳闪蒸槽6的出液口与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外壁上部之间通过管道和循环泵7连接,循环泵7进液端与二氧化碳闪蒸槽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水流开关8,循环泵7通过水流开关8和导线与市电连接。
其中,气体分离器4包括密封箱体40,密封箱体40内腔间隔均匀密封焊接有隔板41,隔板41的侧面倾斜焊接有挡板42,密封箱体40与挡板42之间贯穿垂直转动密封设置有转轴43,密封箱体4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间隔相对贯穿密封插接有带电磁阀的输入管44和排放管48,密封箱体40的侧壁上部固定设置有普通电机45,普通电机45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与转轴43的顶部之间通过链传动机构46连接,转轴43的外壁下部均匀周向焊接有若干搅拌叶47,隔板41和密封箱体40的侧壁均贯穿注胶固定有通风管49,输入管44进入气体,普通电机45通过链传动机构使转轴43转动,进而搅拌叶47转动,同时挡板42起到阻隔作用,使气液物料发生撞击,气体从通风管49排出,液体通过排放管48排出;
气体换热器3包括若干紧密焊接的空心盒30,空心盒30的内腔间隔密封焊接有两组隔离板31,左右两侧隔离板31的表面下部和上部设有溢出孔32,隔离板31与空心盒30组成的两侧空腔上部均贯穿密封插接有输气管道33,隔离板31与空心盒30组成的中央空腔内部贯穿密封固定有U型散热管34,U型散热管34接入循环水,气体从一侧输气管道33进入,通过溢出孔32使气体与U型散热管34接触进行热量传递,再利用另一侧的输气管道33排出;
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外壁通过管道设置有电控阀和管道风机,电控阀位于管道风机和二氧化碳吸收塔5之间,电控阀和管道风机均通过水流开关8和导线与市电连接,水流开关8接触到二氧化碳闪蒸槽6流出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NHD贫液,使循环泵7接通回流,再次进行收集,管道风机鼓风,提高收集效率;
水流开关8型号采用DL-DN25-2A,循环泵7型号采用ISJ25-125,管道风机型号采用DJT12-33S;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燃煤热电厂排放的烟道气、其它工业企业在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城市的地下商场及防空洞等地下场所内的空气经除尘器1进行除尘后,经空气压缩机2的压缩作用和气体分离器4气液分离,到气体换热器2散热后再经气体分离器4除水,被送入二氧化碳吸收塔5,喷淋的NHD溶液与气体充分接触,其中二氧化碳被吸收到NHD溶液进入二氧化碳闪蒸槽6,不含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直接由二氧化碳吸收塔5送入气体分离器4和气体换热器3的降温处理后排放,二氧化碳闪蒸槽6减压使二氧化碳气体溢出并收集,从二氧化碳闪蒸槽6内流出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NHD贫液经水流开关8使循环泵7接通,回流到二氧化碳吸收塔5中循环使用重新提取。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水流开关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水流开关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包括除尘器(1)、空气压缩器(2)、气体换热器(3)、气体分离器(4)、二氧化碳吸收塔(5)、二氧化碳闪蒸槽(6)、循环泵(7)和水流开关(8),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器(2)的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除尘器(1)的气体出口和气体分离器(4)的气体进口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分离器(4)的出进口与气体换热器(3)进出口通过管道密封连接,所述气体分离器(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气体分离器(4)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排液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闪蒸槽(6)密封连接,所述二氧化碳闪蒸槽(6)的出液口与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外壁上部之间通过管道和循环泵(7)连接,所述循环泵(7)进液端与二氧化碳闪蒸槽(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水流开关(8),所述循环泵(7)通过水流开关(8)和导线与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离器(4)包括密封箱体(40),所述密封箱体(40)内腔间隔均匀密封焊接有隔板(41),所述隔板(41)的侧面倾斜焊接有挡板(42),所述密封箱体(40)与挡板(42)之间贯穿垂直转动密封设置有转轴(43),所述密封箱体(4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间隔相对贯穿密封插接有带电磁阀的输入管(44)和排放管(48),所述密封箱体(40)的侧壁上部固定设置有普通电机(45),所述普通电机(45)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与转轴(43)的顶部之间通过链传动机构(46)连接,所述转轴(43)的外壁下部均匀周向焊接有若干搅拌叶(47),所述隔板(41)和密封箱体(40)的侧壁均贯穿注胶固定有通风管(4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换热器(3)包括若干紧密焊接的空心盒(30),所述空心盒(30)的内腔间隔密封焊接有两组隔离板(31),左右两侧所述隔离板(31)的表面下部和上部设有溢出孔(32),所述隔离板(31)与空心盒(30)组成的两侧空腔上部均贯穿密封插接有输气管道(33),所述隔离板(31)与空心盒(30)组成的中央空腔内部贯穿密封固定有U型散热管(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塔(5)的外壁通过管道设置有电控阀和管道风机,所述电控阀位于管道风机和二氧化碳吸收塔(5)之间,所述电控阀和管道风机均通过水流开关(8)和导线与市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开关(8)型号采用DL-DN25-2A,所述循环泵(7)型号采用ISJ25-125,所述管道风机型号采用DJT12-33S。
CN201920433226.9U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35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3226.9U CN209735283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3226.9U CN209735283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5283U true CN209735283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9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322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35283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52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34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风井中无功耗二氧化碳多路回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34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风井中无功耗二氧化碳多路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95768U (zh) 压缩冷凝膜分离技术实现湿法锂电隔膜二氯甲烷回收装置
CN209735283U (zh)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智能分离收集装置
CN111690946A (zh) 一种间歇式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耦合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7455783U (zh) 利用电渗析溶液再生器的膜式空气除湿系统
CN213178894U (zh) 一种烟气驱动余热回收热泵系统
CN212334595U (zh) 一种硫化氢处理的装置
CN210261116U (zh) 一种地热蒸汽田硫化氢伴生气高附加值利用系统
CN201289278Y (zh) 热泵塔型真空连续干燥设备
CN216790568U (zh) 一种矿井乏风空气能回收利用热泵加热系统
CN212505091U (zh) 一种间歇式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耦合的装置
CN205361039U (zh) 一种沥青改性工艺用沥青烟气处理装置
CN212819081U (zh) 一种高效含酸尾气吸收液增浓回收利用系统
CN113789549A (zh) 一种基于全密闭铝电解槽的烟气处理系统
CN205773385U (zh) 一种用于硫酸铵的生产设备
CN210078887U (zh) 一种新型浓硫酸吸附冷却结晶装置
CN216850063U (zh) 废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安全回收装置
CN205481077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9231440U (zh) 一种渐进式石墨制硫酸蒸发浓缩装置
CN113577959B (zh) 一种稀土金属电解废气净化装置
CN217391969U (zh) 湿法锂电隔膜装置二氯甲烷回收系统
CN220283686U (zh) 一种脱硫废水浓缩减量装置
CN220026531U (zh) 一种nmp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16125305U (zh) 真空皮带脱水机潮气消除装置
CN210602853U (zh) 一种高效内汽提管式冷凝器装置
CN219128780U (zh) 一种酸雾净化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