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1588U - 微型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微型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1588U
CN209731588U CN201821779411.5U CN201821779411U CN209731588U CN 209731588 U CN209731588 U CN 209731588U CN 201821779411 U CN201821779411 U CN 201821779411U CN 209731588 U CN209731588 U CN 209731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ed protective
cold end
protective pipe
prote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94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d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d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d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d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94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1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1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1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型加热器,包括:加热保护管、加热电阻丝、连接件、冷端保护管、芯线和氧化镁粉。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开口,加热保护管的末端密封。冷端保护管的截面呈六边形。连接件的一端与冷端保护管连通且密封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加热保护管连接。加热电阻丝设置在加热保护管中,且末端连接,加热电阻丝的前端相互平行设置。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孔,加热电阻丝的前端穿过第一开孔伸入冷端保护管的末端。芯线相互平行设置在冷端保护管中,芯线的末端分别与加热电阻丝电性连接,芯线的前端伸出冷端保护管的前端,用于外接电源。氧化镁粉填充在冷端保护管中。从而解决加热器加热不均匀和散热性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微型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加热器。
背景技术
微型加热器由于体积小、结构紧凑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装配,而且制造简单,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微型加热器一般采用螺旋结构的加热电阻丝,但是这种结构的微型加热器通常造成加热不均匀,从而影响加热效果,且加热器冷端的散热性较差,容易造成设备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加热器,以解决加热不均匀和散热性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加热器,包括:加热保护管、加热电阻丝、连接件、冷端保护管、两根芯线和氧化镁粉;
所述加热保护管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加热保护管的末端密封;
所述冷端保护管的截面呈六边形;
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冷端保护管的末端连通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件的末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加热保护管的前端伸入所述圆形凹槽,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加热保护管连接;
所述加热电阻丝设置在所述加热保护管中,所述加热电阻丝的末端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前端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伸入所述冷端保护管的末端;
所述两根芯线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冷端保护管中,所述两根芯线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加热电阻丝电性连接,所述两根芯线的前端伸出所述冷端保护管的前端,用于外接电源;
所述氧化镁粉填充在冷端保护管中;
通过连接件将加热保护管和冷端保护管连接,利用加热电阻丝实现均匀加热,通过填充氧化镁粉提高导热性能,从而增加冷端的散热性。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加热电阻丝为镍铬加热电阻丝;
采用镍铬加热电阻丝易修复且可以延长微型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两根芯线为非发热体芯线;
采用非发热体芯线可以避免加热器的冷端发热,且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微型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冷端保护管的厚度为0.7mm;
冷端保护管的厚度为0.7mm时,既可以保证良好的散热性,又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为5mm;
连接件长度为5mm时,可以使冷端保护管的末端和加热保护管的前端更容易密封连接且便于填充氧化镁粉。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冷端保护管的末端内侧呈120度的尖头内腔;
避免两根芯线相互接触短路,造成微型加热器的损坏。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加热保护管为SUS316不锈钢材质;
SUS316不锈钢材质的韧性、冷变性、焊接工艺性能良好,且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第一波浪纹;
所述圆形凹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波浪纹,所述第二波浪纹与所述第一波浪纹相互啮合,使所述加热保护管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第一波浪纹与第二波浪纹啮合,使加热保护管和连接件更紧密的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加热器,包括:加热保护管、加热电阻丝、连接件、冷端保护管、两根芯线和氧化镁粉。通过连接件将加热保护管和冷端保护管连接,利用加热电阻丝实现均匀加热,通过填充氧化镁粉提高导热性能,从而增加冷端的散热性。具体来说,加热保护管的截面呈圆形,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开口,加热保护管的末端密封。设置加热保护管的目的在于保护加热电阻丝,并提高微型加热器加热端的导热性能。冷端保护管的截面呈六边形。通过压六角工艺挤压使冷端保护管的截面呈六边形,从而使氧化镁粉的填充更密实,提高微型加热器冷端的导热性能,使冷端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起到保护微型加热器的目的。其中,密封管具有耐高温和韧性高的特点,便于加工且不会造成加热电阻丝和芯线的损坏。连接件的前端与冷端保护管的末端连通且密封连接,连接件的末端设有圆形凹槽,加热保护管的前端伸入圆形凹槽,使连接件与加热保护管连接。由于加热保护管和冷端保护管的直径差别较大,且冷端保护管的截面为六边形,设置连接件可以使加热保护管和冷端保护管更容易密封。另外,连接件和加热保护管可拆卸连接使加热丝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时可以方便检修与更换。加热电阻丝设置在加热保护管中,加热电阻丝的末端连接,加热电阻丝的前端相互平行设置。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孔,加热电阻丝的前端穿过第一开孔伸入冷端保护管的末端。加热电阻丝作为发热体,相互平行设置为了避免短路,且加热电阻丝具有优良耐高温及抗氧化性能,从而提高微型加热器的使用寿命。两根芯线相互平行设置在冷端保护管中,两根芯线的末端分别与加热电阻丝电性连接,两根芯线的前端伸出冷端保护管的前端,用于外接电源。两根芯线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起到延长加热器的作用,也便于安装和线路的敷设。另外,两根芯线均相互平行设置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短路。氧化镁粉填充在冷端保护管中。氧化镁粉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及导热性能,填充氧化镁粉可以使冷端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另外,氧化镁粉还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防止两根芯线相互接触造成短路,从而解决加热不均匀和散热性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微型加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冷端保护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加热保护管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放大图;
图中编号:
1、加热保护管;11、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2、加热保护管的末端;2、加热电阻丝;3、连接件;31、圆形凹槽;32、台阶;4、冷端保护管;41、冷端保护管的前端;42、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3、尖头内腔;5、芯线;6、氧化镁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微型加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冷端保护管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加热保护管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放大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微型加热器,包括:加热保护管1、加热电阻丝2、连接件3、冷端保护管4、两根芯线5和氧化镁粉6。
其中,加热保护管1的截面呈圆形,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设有开口,加热保护管的末端12密封。具体来说,加热保护管1可以为钢材质,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加热保护管的末端12为圆形封头进行密封,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的开口用于放入加热电阻丝2,加热保护管1的具体长度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的加热范围进行定制。
其中,冷端保护管4的截面呈六边形。具体来说,冷端保护管4可以为钢材质,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和良好的柔韧性。例如,冷端保护管4可以为304不锈钢,可市购。冷端保护管4的外径为7mm,且具有一定的厚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冷端保护管4的截面可以是圆形,然后通过压六角的工艺,即通过六边形模具挤压使冷端保护管4的截面均呈六边形。冷端保护管的前端41密封设置,且设有两个与芯线5直径适配的通孔,用于两根芯线5穿过,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2设有开口,便于填充氧化镁粉。
另外,连接件3的前端与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2连通且密封连接,连接件3的末端设有圆形凹槽31,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伸入圆形凹槽31,使连接件3与加热保护管1连接。具体来说,连接件3可以为钢材质,具有耐高温和韧性高的特点。连接件3可以和冷端保护管4一体成型,或者分别成型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本实施例在此不做任何限定。连接件3的直径小于冷端保护管4的直径,且大于加热保护管1的直径。连接件3的末端设有与加热保护管1的外径适配的圆形凹槽31,圆形凹槽31的底部设有台阶32,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伸入圆形凹槽31后,与圆形凹槽31底部的台阶32抵持,使连接件3与加热保护管1可拆卸固定连接,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加热电阻丝2设置在加热保护管1中,加热电阻丝2的末端连接,加热电阻丝2的前端相互平行设置。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设有第一开孔,加热电阻丝2的前端穿过第一开孔伸入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2。具体来说,加热电阻丝2由具有较大电阻的金属丝组成,可以作为发热体。两根芯线5相互平行设置在冷端保护管4中,两根芯线5的末端分别与加热电阻丝2电性连接,两根芯线5的前端伸出冷端保护管的前端41,用于外接电源。
其中,氧化镁粉6填充在冷端保护管4中。例如,两根芯线5平行放置在冷端保护管4中,然后将氧化镁粉6填充在冷端保护管4中,通过压六角使氧化镁粉6填充更密实。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例中的微型加热器,包括:加热保护管1、加热电阻丝2、连接件3、冷端保护管4、两根芯线5和氧化镁粉6。通过连接件3将加热保护管1和冷端保护管4连接,利用加热电阻丝2实现均匀加热,通过填充氧化镁粉6提高导热性能,从而增加冷端的散热性。具体来说,加热保护管1的截面呈圆形,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设有开口,加热保护管的末端12密封。设置加热保护管1的目的在于保护加热电阻丝2,并提高微型加热器加热端的导热性能。冷端保护管4的截面呈六边形。通过压六角工艺,即通过六边形模具挤压使冷端保护管4的截面呈六边形,从而使氧化镁粉6的填充更密实,提高微型加热器冷端的导热性能,使冷端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起到保护微型加热器的目的。其中,密封管具有耐高温和韧性高的特点,便于加工且不会造成加热电阻丝2和芯线5的损坏。连接件3的前端与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2连通且密封连接,连接件3的末端设有圆形凹槽31,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伸入圆形凹槽31,使连接件3与加热保护管1连接。由于加热保护管1和冷端保护管4的直径差别较大,且冷端保护管4的截面为六边形,设置连接件3可以使加热保护管1和冷端保护管4更容易密封。另外,连接件3和加热保护管1可拆卸连接使加热丝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时可以方便检修与更换。加热电阻丝2设置在加热保护管1中,加热电阻丝2的末端连接,加热电阻丝2的前端相互平行设置。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设有第一开孔,加热电阻丝2的前端穿过第一开孔伸入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2。加热电阻丝2作为发热体,相互平行设置为了避免短路,且加热电阻丝2具有优良耐高温及抗氧化性能,从而提高微型加热器的使用寿命。两根芯线5相互平行设置在冷端保护管4中,两根芯线5的末端分别与加热电阻丝2电性连接,两根芯线5的前端伸出冷端保护管的前端41,用于外接电源。两根芯线5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起到延长加热器的作用,也便于安装和线路的敷设。另外,两根芯线5均相互平行设置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短路。氧化镁粉6填充在冷端保护管4中。氧化镁粉6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及导热性能,填充氧化镁粉6可以使冷端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另外,氧化镁粉6还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防止两根芯线5相互接触造成短路,从而解决加热不均匀和散热性性差的问题。
可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电阻丝2为镍铬加热电阻丝。镍铬加热电阻丝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高温使用下不易变形及塑性较好,采用镍铬加热电阻丝易修复且可以延长微型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两根芯线5为非发热体芯线。具体来说,两根芯线5的电阻较小,且芯线5的直径大于加热电阻丝2。采用非发热体芯线可以避免加热器的冷端发热,且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微型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冷端保护管4的厚度为0.7mm。冷端保护管4的厚度过大时,不便于冷端将多余的热量散出,冷端保护管4的厚度过小时,容易造成冷端保护管4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变形甚至破损。冷端保护管4的厚度为0.7mm时,既可以保证良好的散热性,又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长度为5mm。举例来说,连接件3的长度过长,会使加热电阻丝2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传递到冷端。连接件3长度为5mm时,可以使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2和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更容易密封连接。
可选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2内侧呈120度的尖头内腔43。本领域技术人员人员应当理解,由于两根芯线5的直径比加热电阻丝2的直径大,冷端保护管的末端42内侧呈120度尖头内腔43,可以保证两根芯线5和加热电阻丝2连接时,不会出现相互触碰,从而避免短路造成微型加热器的损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保护管1为SUS316不锈钢材质,可市购。SUS316不锈钢材质的韧性、冷变性、焊接工艺性能良好,且含有钼元素使其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设有第一波浪纹(图中未示),圆形凹槽31内壁上设有第二波浪纹(图中未示),第二波浪纹与第一波浪纹相互啮合,使加热保护管1与连接件3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的外侧设有第一波浪纹,圆形凹槽31的内侧设有第二波浪纹,在加热保护管1与圆形凹槽31插接时,使加热保护管的前端11外侧的第一波浪纹与圆形凹槽31的内侧的第二波浪纹啮合,使加热保护管1和连接件3更紧密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微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保护管、一根加热电阻丝、连接件、冷端保护管、两根芯线和氧化镁粉;
所述加热保护管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加热保护管的末端密封;
所述冷端保护管的截面呈六边形;
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冷端保护管的末端连通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件的末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加热保护管的前端伸入所述圆形凹槽,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加热保护管连接;
所述加热电阻丝设置在所述加热保护管中,所述加热电阻丝的末端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前端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伸入所述冷端保护管的末端;
所述两根芯线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冷端保护管中,所述两根芯线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加热电阻丝电性连接,所述两根芯线的前端伸出所述冷端保护管的前端,用于外接电源;
所述氧化镁粉填充在冷端保护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阻丝为镍铬加热电阻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芯线为非发热体芯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保护管的厚度为0.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保护管的末端内侧呈120度的尖头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护管为SUS316不锈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护管的前端设有第一波浪纹;
所述圆形凹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波浪纹,所述第二波浪纹与所述第一波浪纹相互啮合,使所述加热保护管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CN201821779411.5U 2018-10-31 2018-10-31 微型加热器 Active CN209731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9411.5U CN209731588U (zh) 2018-10-31 2018-10-31 微型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9411.5U CN209731588U (zh) 2018-10-31 2018-10-31 微型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1588U true CN209731588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9411.5U Active CN209731588U (zh) 2018-10-31 2018-10-31 微型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1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904C (zh) 聚合物的电阻加热元件
CN202918524U (zh) 一种复合型电加热管
CN209731588U (zh) 微型加热器
CN110736560A (zh) 用于加热炉的负极热端并联的多点式热电偶探管
CN208186831U (zh) 用于对液态合金加热的预热器
CN205305140U (zh) 一种硅胶复合加热片
CN201369839Y (zh) 自控温加热一体化铠装电加热器
CN206743575U (zh) 一种高性能电加热管
CN207802427U (zh) 一种分段连接结构的土壤环境修复电加热器
CN105271639A (zh) 一种防析晶漏料管装置
CN201119008Y (zh) 一种自控温加热管
CN108444092A (zh) 用于对液态合金加热的预热器
CN207802424U (zh) 一种单头模具加热管
KR102403908B1 (ko) 탄소 섬유 발열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보일러
CN203136197U (zh) 一种多层复合碳晶发热体
CN206905258U (zh) 集束短路式电加热器
CN211352470U (zh) 一种内部嵌入热熔断器的电热管
CN220234996U (zh) 一种可均匀加热的双层石英加热管
CN216531828U (zh) 一种带有隔热结构的电加热管
CN203279220U (zh) 一种远红外加热管及加热烘干装置
CN205088098U (zh) 一种防析晶漏料管装置
CN205142556U (zh) 液体ptc加热器
CN205561279U (zh) 一种无漏电的足浴器平板加热装置
CN209057384U (zh) 液体加热式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
CN208175014U (zh) 一种金属嵌入式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