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6451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6451U
CN209726451U CN201920419916.9U CN201920419916U CN209726451U CN 209726451 U CN209726451 U CN 209726451U CN 201920419916 U CN201920419916 U CN 201920419916U CN 209726451 U CN209726451 U CN 209726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heat
substrate
air conditioner
condensation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99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永锋
吴孔祥
李宏伟
王茹翰
周柏松
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99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6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6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6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电控箱,电控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气元件;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和与热管相连接的散热结构,热管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中,蒸发段穿过壳体的壁面伸入壳体内,对应电气元件设置,冷凝段与散热结构相连接,蒸发段能够吸收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凝段和散热结构散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热管将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并通过散热结构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实现了对电控箱的有效降温。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热泵空调系统,随着功率负载的增加,其电控核心部件的发热量随之增加,而空调器电控的发热元器件相对集中,如作为主要发热元件的压缩机功率模块的发热量会随着压缩机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相关技术中的风冷散热往往不足以很好的带走这部分热量,致使空调器电控元器件的温度不断上升,超过正常运行范围将不利于元器件的高效工作,甚至会造成元器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电控箱,电控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气元件;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和与热管相连接的散热结构,热管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中,蒸发段穿过壳体的壁面伸入壳体内,对应电气元件设置,冷凝段与散热结构相连接,蒸发段能够吸收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凝段和散热结构散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电控箱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和散热结构,热管的蒸发段穿过壳体的壁面伸入电控箱内,对应电气元件设置,用于吸收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传导至冷凝段,冷凝段与散热结构相连接,通过散热结构进行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加快了电控箱内热量的散发。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热管将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并通过散热结构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实现了对电控箱的有效降温。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贴合在壳体外侧,蒸发段插入在电控箱内温度较高的区域,以将电控箱内的温度导出,并通过散热结构快速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结构包括:基板,冷凝段与基板相连接;翅片,设置在基板表面,其中,翅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结构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翅片,基板与冷凝段相连接,冷凝段将热量传递给基板,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基板上设置有翅片,进一步地增加了散热面积,以使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实现对电控箱的有效散热。其中,翅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翅片的设置增加了散热结构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基板为均热板,均热板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有利于加快电控箱的散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翅片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翅片均匀设置在基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翅片的设置提高了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在翅片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翅片均匀地设置在基板上,基板上各处的热量都能够被传导至翅片上,使得基板上各处的热量散发的更均匀,同时,多个翅片较大程度的增加了散热面积,加快了热量的散发,进而使得电控箱内的温度散发的更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凝段嵌入基板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段嵌入在基板内,也即冷凝段能够全部被基板包覆,进而增加了冷凝段与基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凝段与基板的热传递效果,进而能够将冷凝段处的热量快速地传导至基板上,并快速地扩散至整个板面进行散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凝段的轴线与基板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段呈直管型,冷凝段的轴线与基板所在的平面相平行,也即冷凝段能够水平嵌入在基板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凝段的轴线与基板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段呈直管型,冷凝段的轴线与基板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也即冷凝段能够垂直嵌入在基板内。冷凝段的具体设置情况可取决于散热装置的安装情况。
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不同的电控结构,热管可以做成L型或U型或其他异型结构,嵌入散热结构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蒸发段贴合在电气元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发段贴合在电气元件上,提高了蒸发段的吸热效果,以使电气元件尽快散热,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蒸发段和电气元件之间设置有集热器,集热器内设置有相变材料。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热器设置在蒸发段与电气元件之间,并且集热器内设置有用于储热的相变材料,能够高效地吸收热源处的热量,通过集热器吸收或储存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将热源处的热量带走,降低高温对电气元件以及空调器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风轮,风轮能够通过散热风道向散热装置吹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风轮,风轮能够通过散热风道向散热装置吹风,以提高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室外机能够与基板和翅片共用一个散热风道和风轮,也即室外机风轮的散热风道可以实现对基板和翅片以及嵌入在基板内的冷凝段的有效散热,将电控箱内部由蒸发段传递出来的热量快速带走,以对电控箱内部有效降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管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管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热管数量的多少影响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和散热效果,可在散热需求大时设置多个热管,在散热需求小时设置少量的热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中,在散热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下,散热装置在壳体上均匀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散热装置的多少影响对电控箱的散热效果,可在散热需求大时设置多个散热装置,在散热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下,散热装置均布在电控箱的壳体上,以将电控箱各处的热量均匀地导出,实现对电控箱内部的有效降温,进而提高了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装置设置在电控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装置设置在电控箱上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2热管,3散热结构,30基板,32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电控箱,电控箱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气元件;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热管2和与热管2相连接的散热结构3,热管2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中,蒸发段穿过壳体1的壁面伸入壳体1内,对应电气元件设置,冷凝段与散热结构3相连接,蒸发段能够吸收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凝段和散热结构3散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电控箱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热管2和散热结构3,热管2的蒸发段穿过壳体1的壁面伸入电控箱内,对应电气元件设置,用于高效地吸收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传导至冷凝段,冷凝段与散热结构3相连接,通过散热结构3进行散热,增加了散热面积,加快了电控箱内热量的散发。本申请提出的实施例,通过热管2将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并通过散热结构3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实现了对电控箱的有效降温。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3贴合在壳体1外侧,蒸发段插入在电控箱内温度较高的区域,以将电控箱内的温度导出,并通过散热结构3快速散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结构3包括:基板30,冷凝段与基板30相连接;翅片32,设置在基板30表面,其中,翅片3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散热结构3包括基板30和设置在基板30上的翅片32,基板30与冷凝段相连接,冷凝段将热量传递给基板30,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基板30上设置有翅片32,进一步地增加了散热面积,以使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实现对电控箱的有效散热,其中,翅片3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翅片32的设置增加了散热结构3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结构3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基板30为均热板,均热板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有利于加快电控箱的散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翅片32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翅片32均匀设置在基板30上。
在该实施例中,翅片32的设置提高了散热结构3的散热效果,在翅片32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翅片32均匀地设置在基板30上,基板30上各处的热量都能够被传导至翅片32上,使得基板30上各处的热量散发的更均匀,同时,多个翅片32较大程度的增加了散热面积,加快了热量的散发,进而使得电控箱内的温度散发的更快。
进一步地,基板30与翅片32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热管2的蒸发段伸入壳体1的内部,对应电气元件设置,利用热管2高效的热传导性质,将电控箱内的热量导出,并通过与热管2的冷凝段相连接的基板30和设置在基板30上的翅片32扩大散热面积,进而将热管2的蒸发段传递来的热量快速带走,实现对电控箱内部的有效降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冷凝段嵌入基板30内。
在该实施例中,冷凝段嵌入在基板30内,也即冷凝段能够全部被基板30包覆,进而增加了冷凝段与基板30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凝段与基板30的热传递效果,进而能够将冷凝段处的热量快速地传导至基板30上,并快速地扩散至整个板面进行散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冷凝段的轴线与基板30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冷凝段呈直管型,冷凝段的轴线与基板30所在的平面相平行,也即冷凝段能够水平嵌入在基板30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冷凝段的轴线与基板30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冷凝段呈直管型,冷凝段的轴线与基板30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也即冷凝段能够垂直嵌入在基板30内。冷凝段的具体设置情况可取决于散热装置的安装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冷凝段也能够垂直于基板30朝向壳体1的端面插入在基板30内。
具体地,如图3所示,热管2的冷凝段垂直嵌入在基板30内进行热传递,基板30上设置有多个翅片32,增加了基板30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实现了对电控箱内部的散热。
具体地,如图4所示,热管2呈L型,热管2的冷凝段水平嵌入在基板30内进行热传递,基板30上设置有多个翅片32,增加了基板30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实现了对电控箱内部的散热。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不同的电控结构,热管2可以做成L型或U型或其他异型结构,嵌入散热结构3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蒸发段贴合在电气元件上。
在该实施例中,蒸发段贴合在电气元件上,提高了蒸发段的吸热效果,以使电气元件尽快散热,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蒸发段和电气元件之间设置有集热器,集热器内设置有相变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集热器设置在蒸发段与电气元件之间,并且集热器内设置有用于储热的相变材料,能够高效地吸收热源处的热量,通过集热器吸收或储存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将热源处的热量带走,降低高温对电气元件以及空调器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风轮,风轮能够通过散热风道向散热装置吹风。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风轮,风轮能够通过散热风道向散热装置吹风,以提高散热结构3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室外机能够与基板30和翅片32共用一个散热风道和风轮,也即室外机风轮的散热风道可以实现对基板30和翅片32以及嵌入在基板30内的冷凝段的有效散热,将电控箱内部由蒸发段传递出来的热量快速带走,以对电控箱内部有效降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热管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该实施例中,热管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热管2数量的多少影响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和散热效果,可在散热需求大时设置多个热管2,在散热需求小时设置少量的热管2。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中,在散热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下,散热装置在壳体1上均匀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散热装置的多少影响对电控箱的散热效果,可在散热需求大时设置多个散热装置,在散热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下,散热装置均布在电控箱的壳体1上,以将电控箱各处的热量均匀地导出,实现对电控箱内部的有效降温,进而提高了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和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气元件;
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和与所述热管相连接的散热结构,所述热管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
其中,所述蒸发段穿过所述壳体的壁面伸入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电气元件设置,所述冷凝段与所述散热结构相连接,所述蒸发段能够吸收所述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冷凝段和所述散热结构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
基板,所述冷凝段与所述基板相连接;
翅片,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
其中,所述翅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翅片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翅片均匀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段嵌入所述基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段的轴线与所述基板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或
所述冷凝段的轴线与所述基板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段贴合在所述电气元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段和所述电气元件之间设置有集热器,所述集热器内设置有相变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轮,所述风轮能够通过散热风道向所述散热装置吹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其中,在所述散热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散热装置在所述壳体上均匀设置。
CN201920419916.9U 2019-03-29 2019-03-29 空调器 Active CN209726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916.9U CN209726451U (zh) 2019-03-29 2019-03-2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916.9U CN209726451U (zh) 2019-03-29 2019-03-2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6451U true CN209726451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9916.9U Active CN209726451U (zh) 2019-03-29 2019-03-2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6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9545A (zh) 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0581474A (zh) 一种抗压散热母线槽
CN107393891A (zh) 一种主动散热机构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07740895U (zh) 一种机械式双向温控大功率led筒灯散热装置
CN204478325U (zh) 电控板散热器、电控模块及空调器室外机
CN110518836B (zh) 一种汽车废热温差发电装置
CN104613556A (zh) 电器元件的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726451U (zh) 空调器
CN110769658B (zh) 一种功放模块散热装置和雷达
CN208766590U (zh) 一种热管式电脑散热器
CN208369932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pcba板
CN204141642U (zh) 电磁炉及用于电磁炉的散热组件
CN207690645U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薄膜电容
CN110486853A (zh) 一种空调外机
CN2121087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2419770U (zh) 电压热节能散热器的组合结构
CN210432265U (zh) 一种高发热石墨烯的散热结构
CN209515642U (zh) 芯片散热装置
CN209726452U (zh) 空调器
CN21195303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210875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1240533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机构的空调电器盒
CN203687236U (zh) 电器元件的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798020U (zh) 一种冷热辐射挂片
CN203413759U (zh) 一种利用服务器散热的室内保温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