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5031U - 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25031U CN209725031U CN201920364233.8U CN201920364233U CN209725031U CN 209725031 U CN209725031 U CN 209725031U CN 201920364233 U CN201920364233 U CN 201920364233U CN 209725031 U CN209725031 U CN 2097250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brake
- chamber
- valve body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行车制动气室、通气阀,所述通气阀包括阀体、调节阀一、驻车滑动腔、挡块、出气孔、活动阀块、通气挡板、行车制动过渡腔、调节阀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避免同时进行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时,制动器承受双重制动力矩;本实用新型取消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制动气室需要匹配的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降低制动系统配置成本和制动元件的维护成本,减少了制动系统失效模式,节约整车安装空间、缩短了整车制动系统的安装时间和降低整车的重量;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现防制动力叠加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率高,造价成本低,易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气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防止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同时作用,其制动管路系统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在弹簧制动气室外附带差动式继动阀的制动管路,二是在弹簧制动气室外附带双通单向阀的制动管路;这两种结构的制动管路,都是通过在管路中弹簧制动气室外安装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来实现防止制动力叠加的目的。这样的管路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在制动管路中增加了阀,造成管路连接变得复杂,增加制动系统失效模式,因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自身的故障造成制动系统的失效风险增加;且由于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的接口较多,系统的管路连接变得复杂,使维护成本也有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制动管路,能够具备防止制动力叠加的功能的同时,使制动管路连接更简便,制动系统配置更经济,失效模式更少。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一侧的行车制动气室,所述弹簧制动气室和行车制动气室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通气阀,所述通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一端贯穿弹簧制动气室与弹簧制动气室连接,所述阀体与弹簧制动气室内的驻车制动腔相通,所述阀体另一端贯穿行车制动气室与行车制动气室连接,所述阀体与行车制动气室内的行车制动腔相通,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通气挡板,所述通气挡板与阀体的内壁连接,所述阀体内位于通气挡板左侧的腔体为驻车滑动腔,所述阀体内位于通气挡板右侧的腔体为行车制动过渡腔,所述驻车滑动腔通过通气挡板内的通孔与行车制动过渡腔相通,所述驻车滑动腔上设置有调节阀一,所述调节阀一贯穿阀体与阀体连接,所述驻车滑动腔内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阀体内壁连接,所述挡块与通气挡板之间设置有活动阀块,所述活动阀块与驻车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驻车滑动腔相通,所述出气孔与通气挡板相邻,所述行车制动过渡腔上设置有调节阀二,所述调节阀二贯穿阀体与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阀设置有两组。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两组通气阀能够保证当一组通气阀损坏时另一组通气阀正常工作,有效的实现防制动力叠加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一和调节阀二为手动调节阀。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手动可调阀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通过使用手动可调阀门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阀块为T型结构。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能够便于活动阀块在驻车滑动腔内滑动,还能够有效的封闭通气挡板的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阀块由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橡胶材料具有耐腐蚀,耐摩擦,弹性好,易制作等的优点,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活动阀块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制动气室和行车制动气室连接处的通气阀,增加弹簧制动气室功能,能在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基础上实现防止行车、驻车制动力叠加的功能,从而避免同时进行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时,制动器承受双重制动力矩;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设置的通气阀减少制动管路系统元件,取消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制动气室需要匹配的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降低制动系统配置成本和制动元件的维护成本,减少了制动系统失效模式,节约整车安装空间、缩短了整车制动系统的安装时间和降低整车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阀设置于外侧便于跟换和维修,同时,还具有实现防制动力叠加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阀内设有调节阀一和调节阀二能够有效调节出气孔的开启气压大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率高,造价成本低,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气阀的剖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气阀的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10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0一侧的行车制动气室20,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0和行车制动气室20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通气阀30,所述通气阀30包括阀体31,所述阀体31一端贯穿弹簧制动气室10与弹簧制动气室10连接,所述阀体31与弹簧制动气室10内的驻车制动腔11相通,所述阀体31另一端贯穿行车制动气室20与行车制动气室20连接,所述阀体31与行车制动气室20内的行车制动腔21相通,所述阀体31内设置有通气挡板37,所述通气挡板37与阀体31的内壁连接,所述阀体31内位于通气挡板37左侧的腔体为驻车滑动腔33,所述阀体31内位于通气挡板37右侧的腔体为行车制动过渡腔38,所述驻车滑动腔33通过通气挡板37内的通孔与行车制动过渡腔38相通,所述驻车滑动腔33上设置有调节阀一32,所述调节阀一32贯穿阀体31与阀体31连接,所述驻车滑动腔33内设置有挡块34,所述挡块34与阀体31内壁连接,所述挡块34与通气挡板37之间设置有活动阀块36,所述活动阀块36与驻车滑动腔33滑动连接,所述阀体31上设置有出气孔35,所述出气孔35与驻车滑动腔33相通,所述出气孔35与通气挡板37相邻,所述行车制动过渡腔38上设置有调节阀二39,所述调节阀二39贯穿阀体31与阀体31连接。
通气阀30设置有两组,两组通气阀30能够保证当一组通气阀30损坏时另一组通气阀30正常工作,有效的实现防制动力叠加功能。
调节阀一32和调节阀二39为手动调节阀,手动可调阀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通过使用手动可调阀门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活动阀块36为T型结构,这种设置能够便于活动阀块36在驻车滑动腔33内滑动,还能够有效的封闭通气挡板37的通气孔。
活动阀块36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耐腐蚀,耐摩擦,弹性好,易制作等的优点,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活动阀块36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制动气室10和行车制动气室20连接处的通气阀30,增加弹簧制动气室10功能,能在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制动气室10的基础上实现防止行车、驻车制动力叠加的功能,从而避免同时进行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时,制动器承受双重制动力矩;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设置的通气阀30减少制动管路系统元件,取消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制动气室10需要匹配的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降低制动系统配置成本和制动元件的维护成本,减少了制动系统失效模式,节约整车安装空间、缩短了整车制动系统的安装时间和降低整车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阀30设置于外侧便于跟换和维修,同时,还具有实现防制动力叠加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通气阀30内设有调节阀一32和调节阀二39能够有效调节出气孔35的开启气压大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率高,造价成本低,易推广。
具体工作过程:行车时,弹簧制动气室10的驻车制动口12一直有气压作用在驻车制动腔11,弹簧制动气室10的储能弹簧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缩,处于驻车制动解除位置;同时驻车制动腔11的气压作用在通气阀30的驻车滑动腔33内,气压推动活动阀块36移动,使得活动阀块36堵住出气孔35和通气挡板37的通气孔。
当进行行车制动时,来自行车制动腔21的气压作用在活动阀块36上,由于驻车滑动腔33内推动活动阀块36的横截面积大于行车制动过渡腔38内推动活动阀块36的横截面积,使驻车滑动腔33与行车制动过渡腔38的孔径存在横截面积差,故活动阀块36任然堵住出气孔35和通气挡板37的通气孔,不影响正常的行车制动。
当车辆同时进行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动作时,驻车制动口12的气压被排出,驻车制动腔11的气压降低直至排空;行车制动腔21的气压作用在活动阀块36上,随着行车制动腔21气压上升,活动阀块36被推动移至挡块34处,出气孔35和通气挡板37的通气孔导通,气压经出气孔35排出,避免了行车制动力与驻车制动力的叠加;出气孔35的开启气压大小能够通过调节阀一32和调节阀二39有效的调节,可具备在车辆同时进行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动作时适当增加制动力的功能,而又不至于使制动气室全负荷双重叠加作用在制动器上。
当车辆处于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同时作用的状态,此时进行解除驻车制动动作,气压由驻车制动口12进入驻车制动腔11,并作用在活动阀块36,气压推动活动阀块36移动,使得活动阀块36堵住出气孔35和通气挡板37的通气孔。
当车辆解除制动后,处于行车状态,通气阀30恢复初始行车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5)
1.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10)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0)一侧的行车制动气室(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0)和行车制动气室(20)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通气阀(30),所述通气阀(30)包括阀体(31),所述阀体(31)一端贯穿弹簧制动气室(10)与弹簧制动气室(10)连接,所述阀体(31)与弹簧制动气室(10)内的驻车制动腔(11)相通,所述阀体(31)另一端贯穿行车制动气室(20)与行车制动气室(20)连接,所述阀体(31)与行车制动气室(20)内的行车制动腔(21)相通,所述阀体(31)内设置有通气挡板(37),所述通气挡板(37)与阀体(31)的内壁连接,所述阀体(31)内位于通气挡板(37)左侧的腔体为驻车滑动腔(33),所述阀体(31)内位于通气挡板(37)右侧的腔体为行车制动过渡腔(38),所述驻车滑动腔(33)通过通气挡板(37)内的通孔与行车制动过渡腔(38)相通,所述驻车滑动腔(33)上设置有调节阀一(32),所述调节阀一(32)贯穿阀体(31)与阀体(31)连接,所述驻车滑动腔(33)内设置有挡块(34),所述挡块(34)与阀体(31)内壁连接,所述挡块(34)与通气挡板(37)之间设置有活动阀块(36),所述活动阀块(36)与驻车滑动腔(33)滑动连接,所述阀体(31)上设置有出气孔(35),所述出气孔(35)与驻车滑动腔(33)相通,所述出气孔(35)与通气挡板(37)相邻,所述行车制动过渡腔(38)上设置有调节阀二(39),所述调节阀二(39)贯穿阀体(31)与阀体(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30)设置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一(32)和调节阀二(39)为手动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块(36)为T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块(36)由橡胶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64233.8U CN209725031U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64233.8U CN209725031U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25031U true CN209725031U (zh) | 2019-12-03 |
Family
ID=6868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6423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25031U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25031U (zh) |
-
2019
- 2019-03-21 CN CN201920364233.8U patent/CN2097250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90747B (zh) | 电空制动用中继阀结构及电空制动控制系统 | |
CN201842085U (zh) |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中继阀 | |
CN201816583U (zh) | 一种双继动阀集成阀 | |
CN209725031U (zh) | 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 |
CN204095829U (zh) | 一种铺轨机空气制动系统 | |
CN114348043B (zh) |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空重车制动力无级自动调整的装置 | |
CN209305559U (zh) | 一种组合阀 | |
CN103303296B (zh) | 一种新型挂车控制阀 | |
CN109278791B (zh) | 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 | |
CN208615935U (zh) | 缓减保证阀和气压制动系统 | |
CN208585232U (zh) | 一种挂车继动阀 | |
CN212605161U (zh) | 一种配装限压阀的手动空重车调整装置 | |
CN204279480U (zh) | 一种铁路车辆集成风缸 | |
CN107933542B (zh) | 立式多回路保护阀 | |
CN102410320B (zh) | 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 |
CN214215800U (zh) | 一种机车停放制动控制系统 | |
CN108944887A (zh) | 无级调压排水防冻紧急继动阀 | |
CN203246458U (zh) | 一种易调节的双通单向阀 | |
CN103950447B (zh) | 电控挂车紧急继动阀 | |
CN207631223U (zh) | 立式多回路保护阀 | |
CN208360159U (zh) | 适用于jz-7型空气制动机的制动阀集成装置 | |
CN201989782U (zh) | 挂车的多功能制动阀 | |
CN206856692U (zh) | 一种新型结构的快放阀 | |
CN111891174B (zh) | 一种配装限压阀的手动空重车调整装置 | |
CN101716928B (zh) | 一种紧急控制阀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