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3695U -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 Google Patents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3695U
CN209723695U CN201920207168.8U CN201920207168U CN209723695U CN 209723695 U CN209723695 U CN 209723695U CN 201920207168 U CN201920207168 U CN 201920207168U CN 209723695 U CN209723695 U CN 209723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ing beam
building
bottom plate
club
existing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71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习朝位
史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LC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LC filed Critical Hebei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LC
Priority to CN2019202071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3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3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3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包括拉梁底板和基础拉梁,拉梁底板一侧与既有建筑基础齿合连接,相对的另一侧向外延伸超出框架柱下方的承台的外边缘,拉梁底板配设有双向钢筋网;基础拉梁设置于所述拉梁底板的上面,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之间,借助箍筋与拉梁底板箍在一起,基础拉梁的宽度小于承台的宽度,基础拉梁的中心线与相邻的两个承台的中心连线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通过条形基础拉梁与既有建筑基础的齿合连接,组合受力,使套建建筑柱底内力有效传递,套建建筑基础仅承担结构竖向力,能够减小套建建筑基础与既有建筑基础之间的间距,节约土地资源利用。

Description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套建建筑基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步伐发展迅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导致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越来越少。而在城市旧城改造中,一般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方法,拆除旧建筑带来的建筑垃圾无处排放,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为了避免大拆大建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一栋既有建筑的外部套建一栋新建建筑是一种不错的处理方式。套建建筑一般为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基础一般采用桩基础的形式,其埋深大于旧有建筑,且新建套建建筑基础与既有建筑基础之间的间距较小,不能采用常规方式保证套建建筑桩基础的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以解决套建建筑横向大跨度方向无法设置基础拉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设置于既有建筑基础的外侧,包括:
拉梁底板,一侧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齿合连接,相对的另一侧向外延伸超出框架柱下方的承台的外边缘,拉梁底板配设有双向钢筋网;
基础拉梁,设置于所述拉梁底板的上面,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之间,借助箍筋与所述拉梁底板箍在一起,所述基础拉梁的宽度小于所述承台的宽度,所述基础拉梁的中心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的中心连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齿合连接的结构为:所述拉梁底板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连接的一侧的断面形状,为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外形相配合的齿形结构,所述双向钢筋网铺设至靠近所述既有建筑基础,一体浇筑后,拉梁底板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梁底板的底部标高等于或高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的灰土基础的标高,其顶部标高不高于所述既有建筑灰土基础的砖放脚的顶标高。
进一步地,所述拉梁底板的下方铺设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一侧铺设至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的灰土基础相接,另一侧向外铺设超出所述拉梁底板的外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底部标高高于所述既有建筑的灰土基础的底部标高,且低于所述灰土基础的顶部标高。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的下方为与所述框架柱同轴并深入到地基内的扩底桩,所述承台设于所述扩底桩的上端,所述扩底桩的下端设有用于增大承载力的扩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扩底部的最大外边缘在所述既有建筑基础的灰土基础所形成的正投影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扩底部的最大外边缘超出所述拉梁底板的外边缘。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建建筑,基于所述的条形基础拉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通过条形基础拉梁与既有建筑基础的齿合连接,组合受力,有效承担扩底桩顶部的水平剪力及柱底弯矩,使套建建筑柱底内力有效传递,套建建筑基础仅承担结构竖向力,能够减小套建建筑基础与既有建筑基础之间的间距,减少土地占用,节约土地资源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与条形基础拉梁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记:
1-框架柱;2-基础拉梁;3-拉梁底板;4-扩底桩;41-扩底部;42-承台;5-既有建筑基础;51-灰土基础;52-砖放脚;6-箍筋;7-双向钢筋网;8-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进行说明。所述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设置于既有建筑基础5的外侧,包括拉梁底板3和基础拉梁2,拉梁底板3一侧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5齿合连接,相对的另一侧向外延伸超出框架柱1下方的承台42的外边缘,拉梁底板3配设有双向钢筋网7;基础拉梁2设置于拉梁底板3的上面,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42之间,借助箍筋6与所述拉梁底板3箍在一起,所述基础拉梁2的宽度小于所述承台42的宽度,所述基础拉梁2的中心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42的中心连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条形基础拉梁与既有建筑基础5的齿合连接,组合受力,有效承担扩底桩4顶部的水平剪力及柱底弯矩,使套建建筑柱底内力有效传递,套建建筑基础仅承担结构竖向力,能够减小套建建筑基础与既有建筑基础5之间的间距,减少土地占用,节约土地资源利用。
其中,位于基础拉梁2两侧的拉梁底板3内铺设的钢筋网的间距大于基础拉梁2内的钢筋的间距,节约资源。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齿合连接的结构为:所述拉梁底板3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5连接的一侧的断面形状,为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5外形相配合的齿形结构,所述双向钢筋网7铺设至靠近所述既有建筑基础5,一体浇筑后,拉梁底板3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5紧密连接。其中,既有基础包括灰土基础51和砖放脚52,其中,灰土基础51的宽度大于砖放脚52的宽度,因此,灰土基础51和砖放脚52之间形成一个台阶,也即可以形成一个齿形,灰土基础51上为外形具有台阶的砖放脚52,砖放脚52的每一个台阶即可形成一个齿形,在条形基础拉梁浇筑后,拉梁底板3的侧面即可形成与既有建筑基础5紧密啮合的齿形结构,如此组合后,条形基础拉梁可以承担水平剪力和柱底弯矩,也即分担套建建筑基础的部分内力,并提高套建建筑整体承载力;另外,采用齿合连接的方式,还可以缩短既有建筑和套建建筑基础之间的距离,减少土地占用,有效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拉梁底板3的底部标高等于或高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5的灰土基础51的标高,其顶部标高不高于所述既有建筑灰土基础的砖放脚52的顶标高。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拉梁底板3的下方铺设混凝土垫层8,所述混凝土垫层8一侧铺设至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5的灰土基础51相接,另一侧向外铺设超出所述拉梁底板3的外边缘。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混凝土垫层8的底部标高高于所述既有建筑的灰土基础51的底部标高,且低于所述灰土基础51的顶部标高。参见图2,其中,拉梁底板3的高度为H1,拉梁整体的高度为H2,混凝土垫层8的高度为H3,基础拉梁2到拉梁底板3外边缘的距离为A2,基础拉梁2到既有建筑基础5的灰土基础51的最短距离为A1,其中,A1和A2可以相等,混凝土垫层8超出拉梁底板3外边缘的宽度为A3,上述各参数,及框架柱1到既有建筑基础5中心的距离,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而定。
参阅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框架柱1的下方为与所述框架柱1同轴并深入到地基内的扩底桩4,所述承台42设于所述扩底桩4的上端,所述扩底桩4的下端设有用于增大承载力的扩底部41。通过扩底桩4,增大框架柱1的承载力,同时,利用扩底桩4,也可以缩短与既有建筑之间的距离。
请参阅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扩底部41的最大外边缘在所述既有建筑基础5的灰土基础51所形成的正投影范围内。其中,利用了扩底部41与既有建筑基础5的部分重叠,减少对周围土地的占用。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扩底桩4条形基础拉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扩底部41的最大外边缘超出所述拉梁底板3的外边缘。通过扩底部41,提高灌注桩的基础承载力,进一步提高整体建筑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建建筑,基于所述的条形基础拉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建建筑,由于通过条形基础拉梁与既有建筑基础5的齿合连接,组合受力,有效承担扩底桩4顶部的水平剪力及柱底弯矩,使套建建筑柱底内力有效传递,套建建筑基础仅承担结构竖向力,能够减小套建建筑基础与既有建筑基础5之间的间距,减少土地占用,节约土地资源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设置于既有建筑基础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梁底板,一侧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齿合连接,相对的另一侧向外延伸超出框架柱下方的承台的外边缘,所述拉梁底板配设有双向钢筋网;以及
基础拉梁,设置于所述拉梁底板的上面,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之间,借助箍筋与所述拉梁底板箍在一起,所述基础拉梁的宽度小于所述承台的宽度,所述基础拉梁的中心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的中心连线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合连接的结构为:所述拉梁底板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连接的一侧的断面形状,为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外形相配合的齿形结构,所述双向钢筋网铺设至靠近所述既有建筑基础,一体浇筑后,拉梁底板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紧密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梁底板的底部标高等于或高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的灰土基础的标高,其顶部标高不高于所述既有建筑灰土基础的砖放脚的顶标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梁底板的下方铺设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一侧铺设至与所述既有建筑基础的灰土基础相接,另一侧向外铺设超出所述拉梁底板的外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底部标高高于所述既有建筑的灰土基础的底部标高,且低于所述灰土基础的顶部标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的下方为与所述框架柱同轴并深入到地基内的扩底桩,所述承台设于所述扩底桩的上端,所述扩底桩的下端设有用于增大承载力的扩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底部的最大外边缘在所述既有建筑基础的灰土基础所形成的正投影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底部的最大外边缘超出所述拉梁底板的外边缘。
9.套建建筑,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条形基础拉梁。
CN201920207168.8U 2019-02-18 2019-02-18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Active CN209723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7168.8U CN209723695U (zh) 2019-02-18 2019-02-18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7168.8U CN209723695U (zh) 2019-02-18 2019-02-18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3695U true CN209723695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3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7168.8U Active CN209723695U (zh) 2019-02-18 2019-02-18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36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534A (zh) * 2019-02-18 2019-04-19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534A (zh) * 2019-02-18 2019-04-19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5261B (zh) 快速拼装绿色植生挡墙预制混凝土块及系统及构筑方法
CN203939288U (zh) 防风网结构
CN104294769B (zh) 一种补桩与增大台帽组合加固已建桥台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2322269A (zh) 一种盾构机超早接收支护结构及超早接收方法
CN202519697U (zh) 钢抱箍桁架式高桩承台塔吊基础结构
CN209723695U (zh)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CN203855904U (zh) 防风网立柱结构
CN206157792U (zh) 桩筏互补纠倾加固结构
CN206070724U (zh) 采用y型柱与抗拔桩结合设计大跨度深埋地铁车站的结构
CN20587519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管道基础
CN204097889U (zh) 一种补桩与增大台帽组合加固已建桥台结构
CN207728018U (zh)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109653534A (zh) 套建建筑扩底桩条形基础拉梁及套建建筑
CN112048987B (zh) 一种桥下空间受限条件下独塔空间索面地锚斜拉桥
CN107916798A (zh)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RU77878U1 (ru)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й блок для подпорной стенки и подпорная стенка
CN210712914U (zh) 一种高边坡抗滑桩和挡土墙联合支护结构
CN210134292U (zh) 高铁路基路肩悬挑z型挡墙支护结构
CN208717919U (zh) 一种基于逆作法的路改桥段基坑支护结构
CN108487303B (zh) 一种支护桩和扶壁式挡土墙的组合挡墙及施工方法
CN208869876U (zh) 用于铁路高填方路堤的箱型结构及一种铁路高填方路堤
CN209040151U (zh) 桩托三层挡土墙结构
CN202298641U (zh) 一种高桩承台塔基结构
CN208136828U (zh) 狭窄河道挡墙加固装置
CN105442615A (zh)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人字形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