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1120U - 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1120U
CN209721120U CN201920448268.XU CN201920448268U CN209721120U CN 209721120 U CN209721120 U CN 209721120U CN 201920448268 U CN201920448268 U CN 201920448268U CN 209721120 U CN209721120 U CN 209721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track
buffer area
buffer
br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82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红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ish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ish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ish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ish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482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1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1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1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包括主轨道、轨道上盖、轨道上盖连接片、轨道上盖气缸、缓冲区活动门、活动门安装架和传感器,所述主轨道上部活动设有轨道上盖,所述轨道上盖的侧部通过道上盖连接片与轨道上盖气缸连接,通过轨道上盖气缸控制轨道上盖的开启或闭合;所述主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门安装架,所述活动门安装架上安装有缓冲区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安装架的上安装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通过在主轨道上安装缓冲区机构,解决了卷料过程中拉扯编带的问题,从而避免对编带和芯片造成翻转或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换盘机编带传送系统中的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测试及封带机是片式元件自动生产线的最后工序。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穿带、换卷盘等工序一直由人工完成。即每编带完一盘之后,由人工进行剪带、换盘。这种生产方式在编带速度较低的情况下,还能满足要求。然而,目前片式元件已经发展到了以0402、0201 小尺寸规格为主,对编带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有测试机的UPH已达到50K的速度,更高速的测试机已初步研制成功。
而在卷盘的卷料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编带导入速度跟不上卷盘转动速度的问题,这样卷盘转动过程中就会拉扯编带,从而导致芯片翻转或编带损坏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通过在主轨道上安装缓冲区机构,解决了卷料过程中拉扯编带的问题,从而避免对芯片和编带造成损伤。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包括主轨道、轨道上盖、轨道上盖连接片、轨道上盖气缸、缓冲区活动门、活动门安装架和传感器,所述主轨道上部活动设有轨道上盖,所述轨道上盖的侧部通过道上盖连接片与轨道上盖气缸连接,通过轨道上盖气缸控制轨道上盖的开启或闭合;所述主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门安装架,所述活动门安装架上安装有缓冲区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安装架的上安装有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上盖的宽度与主轨道的宽度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区活动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扇门,两扇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区活动门的侧部通过销轴与活动门安装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区活动门采用透明的玻璃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相对设在上部的第一缓冲传感器和设在下部的第二缓冲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区机构的一侧设有导入机构,另一侧设有中间过渡轨道和气爪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区机构与导入机构之间还设有空编带取出盖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采用了缓冲区机构,这样在编带的卷绕过程中,防止因卷绕速度过快导致的编带拉扯情况发生,从而保护了芯片和编带不受损伤;采用可控的轨道上盖结构,在设备处于待生产状态时该轨道上盖时关闭的,正常生产时轨道上盖打开使得编带可以进入到缓冲区域;采用可视化的活动门结构,方便对缓冲区域进行查看,必要时可以打开活动门;采用精准度高的传感器,且在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分别用于检测主轨道上以及上部编带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区机构与主轨道装配结构图;
图3为自动换盘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编带传送系统的总装图;
图6为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包括主轨道486、轨道上盖497、轨道上盖连接片519、轨道上盖气缸494、缓冲区活动门488、活动门安装架489和传感器,所述主轨道486上部活动设有轨道上盖497,所述轨道上盖497的侧部通过道上盖连接片519与轨道上盖气缸494连接,通过轨道上盖气缸494控制轨道上盖497的开启或闭合;所述主轨道486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门安装架489,所述活动门安装架489上安装有缓冲区活动门488,所述活动门安装架489的上安装有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上盖的宽度与主轨道的宽度适配,轨道上盖的长度不大于两根活动门安装架489之间的距离。采用可控的轨道上盖结构,在设备处于待生产状态时该轨道上盖时关闭的,正常生产时轨道上盖打开使得编带可以进入到缓冲区域,实现缓冲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区活动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扇门,两扇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在正常生产时容纳编带,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缓冲区活动门的侧部通过销轴与活动门安装架连接,缓冲区活动门上设有把手,方便打开活动门。所述缓冲区活动门采用透明的玻璃材质制成,从而方便操作者观察缓冲区域的运行情况,以便进行特殊情况的及时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相对设在上部的第一缓冲传感器493和设在下部的第二缓冲传感器494。其中第二缓冲传感器494用于监测缓冲区的主轨道上是否有编带穿过,而第一缓冲传感器493是用于监测顶部是否有编带,即表示编带处于正常弯曲状态而非拉直状态,可以进行卷绕操作,保证了芯片和编带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主轨道属于自动换盘机中编带传送系统的一部分,下面分布对自动换盘机以及编带传送系统进行具体结构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自动换盘机,包括人机界面1、收料系统2、编带传送系统4、卷盘暂存机构、机架及电气柜7,其中卷盘暂存机构包括了上料机构5和下料机构6,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一个上料机构5和一个下料机构6。由图3和图4可知,自动换盘机整体采用一种卧式的结构,电气柜7设置在整个设备的下部,在电气柜7的上部安装有机架,机架内部设有主要的工作部位,即收料系统2和卷盘暂存机构。机架的侧部安装有编带传送系统4,该编带传送系统4与收料系统2适配对接;收料系统2的前部安装上料机构5,上料机构5的侧部并排平行安装下料机构6,人机界面1通过触摸屏固定支架3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运行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或外界的异物等进入工作区域,机架上适配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观察内部运行情况。
本实施例中,自动换盘机还包括扫码机构3,该扫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位于卷盘暂存机构的上方,扫码机构3的作用是:当卷盘被抓取到上料位置时,扫码机构3会扫取卷盘上的条码,防止将编带卷到错误的卷盘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柜7的底部还相应设有万向轮和支撑脚,且支撑脚采用可调高度的结构。当需要移动设备时,可以将支撑脚调节收起,利用万向轮将整个设备进行移动;当移动到目的位置需要固定时,可将支撑脚旋转与地面接触,这时支撑脚代替万向轮作为整个设备的支撑,此时可将设备进行固定。
图5和图6为自动换盘机中的编带传送系统结构示意图,编带传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编带的自动导入,且将导入的编带通过气爪机构导入到卷盘的缺口中,以保证后续编带正常卷绕工作的进行。
编带传送系统包括主轨道486、中间过渡轨道253、缓冲区机构、气爪机构和导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安装于主轨道的一端,是编带导入的入口,所述主轨道的另一端设有中间过渡轨道,中间过渡轨道是活动式的,可以退回与主轨道对接齐平,也可以伸出将编带导入到气爪机构中的气爪轨道中,进而通过气爪轨道将编带导入到卷盘缺口中。所述气爪机构安装于中间过渡轨道的端部(远离主轨道的一端),所述缓冲区机构安装于主轨道上。
该编带传送系统中,主要部件包括:轨道上盖497、中间过渡轨道推出气缸262、压编带气缸支架273、气爪轨道587、气爪气缸592、气爪气缸安装板593、气爪推出气缸580、气爪推出气缸连接片576、中间过渡轨道253、编带压轮283、编带压轮气缸286、过渡传感器支架272、过渡轨道安装座259、缓冲区玻璃门488、轨道上盖连接片519、轨道上盖气缸494、空编带取出盖板491、编带穿入口521、主轨道486、主轨道支架、送料机构安装板602、送料机构支柱600,主轨道486通过主轨道支架固定。
其中气爪机构包括气爪轨道587、气爪气缸592、气爪气缸安装板593、气爪推出气缸580、气爪推出气缸连接片576,气爪轨道587安装于气爪气缸592上,当气爪气缸592动作时,气爪轨道587可打开或闭合,待生产状态下气爪轨道587处于打开状态;气爪气缸安装板593通过气爪推出气缸连接片576与气爪推出气缸580相连,气爪气缸安装板593底部通过导轨与送料机构安装板602固定连接,送料机构安装板602底部通过多个送料机构支柱固定在电气柜顶部,当气爪推出气缸580动作时,气爪气缸592可随气爪气缸安装板593伸出或退回,待生产状态下气爪气缸592处于退回状态;过渡传感器支架272安装于过渡轨道安装座259上,过渡传感器支架272上对称设有过渡轨道传感器,该过渡轨道传感器用于监测中间过渡轨道上是否有编带穿过。
中间过渡轨道253通过导轨与过渡轨道安装座259相连,过渡轨道安装座259底部与送料机构安装板602固定连接,中间过渡轨道253保证与主轨道486齐平,中间过渡轨道253侧部连接有中间过渡轨道推出气缸262,通过所述中间过渡轨道推出气缸262控制中间过渡轨道沿着主轨道延长方向伸出或退回。编带压轮气缸286通过压编带气缸支架273与中间过渡轨道253相连接,所述编带压轮气缸286下方连接有编带压轮283,所述编带压轮283位于中间过渡轨道253上方。当中间过渡轨道推出气缸262动作时,中间过渡轨道253可随之伸出或退回,当编带压轮气缸286动作时,编带压轮283可抬起或压下,待生产状态下编带压轮283处于抬起状态。
导入机构包括可拆卸的编带穿入口521,所述编带穿入口521与主轨道486的入口连接,编带穿入口521可根据现场情况制作成不同的长度,方便适配,且采用可拆卸结构,拆卸方便,便于更换与维护。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缓冲区机构与导入机构之间主轨道上还设有空编带取出盖板491,空编带取出盖板491通过侧面的销轴安装在主轨道486上,当空编带取出盖板491打开时,压缩空气可将空编带吹起,方便取出。
编带传送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当机器正常工作时,编带从测试机通过编带穿入口521穿入主轨道486,此时空编带取出盖板491和轨道上盖497处于关闭状态,中间过渡轨道253处于退回状态与主轨道相连,编带压轮283处于抬起状态,方便编带穿过;当编带经主轨道486穿入中间过渡轨道253时,安装于过渡传感器支架272上的过渡传感器感应到编带,中间过渡轨道推出气缸262、编带压轮气缸286、气爪推出气缸580和气爪气缸592动作,中间过渡轨道253被推出,编带压轮283落下压住编带,气爪气缸592被推出同时气爪轨道587闭合;编带继续送进,经中间过渡轨道253和气爪轨道587穿入卷盘130的缺口之中,此时自动换盘机收到测试机信号,轨道上盖497打开;由于编带头部顶到卷盘无法继续前进,因此料带在缓冲区处拱起,当缓冲区底部的缓冲传感器感应到编带时,中间过渡轨道推出气缸262、气爪推出气缸580和气爪气缸592动作,气爪轨道587打开,气爪气缸592退回,中间过渡轨道253退回;当缓冲区顶部的缓冲传感器感应到编带时,电机安装盒60中的收料电机启动,带动卷盘开始卷料,一段时间后卷料结束,收料电机停止动作;当缓冲区底部的传感器感应不到编带时,表示缓冲处异常,收料电机停止动作,机器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轨道上盖、轨道上盖连接片、轨道上盖气缸、缓冲区活动门、活动门安装架和传感器,所述主轨道上部活动设有轨道上盖,所述轨道上盖的侧部通过道上盖连接片与轨道上盖气缸连接,通过轨道上盖气缸控制轨道上盖的开启或闭合;所述主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门安装架,所述活动门安装架上安装有缓冲区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安装架的上安装有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上盖的宽度与主轨道的宽度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活动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扇门,两扇门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活动门的侧部通过销轴与活动门安装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活动门采用透明的玻璃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相对设在上部的第一缓冲传感器和设在下部的第二缓冲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机构的一侧设有导入机构,另一侧设有中间过渡轨道和气爪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机构与导入机构之间还设有空编带取出盖板。
CN201920448268.XU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 Active CN209721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8268.XU CN20972112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8268.XU CN20972112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1120U true CN209721120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90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8268.XU Active CN20972112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1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2740U (zh) 一种新型试剂瓶自动开关盖机构
CN209721120U (zh) 一种带缓冲区机构的进料轨道
CN1861511A (zh) 货运电梯升降梯防坠落装置及防坠落方法
CN108481792A (zh) 一种粉末固体压铸成型流水线
CN209374424U (zh) 一种可调节式进料机构
CN209685042U (zh) 一种自动换盘机
CN209374416U (zh) 一种伸缩式编带穿入机构
KR100500728B1 (ko) 모노레일형 자동화 운반장치
CN206068329U (zh) 半导体芯片拆卷装管设备
CN218955956U (zh) 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温度检测机构
CN209546019U (zh) 一种自动撕胶、退pin机
CN206267585U (zh) 三维无避让式立体车库
CN208830800U (zh) 一种车库巷道堆垛机
CN109625919A (zh) 桁架式物料抓取装置及熔炼加料系统
CN112832651A (zh) 一种医用清洗机的密封系统
CN210366174U (zh) 双电机恒张力废料收卷机构
CN219869696U (zh) 一种工程测量测绘用放线设备
CN112932462A (zh) 一种羊用自动化体尺测量装置
CN206801164U (zh) 一种土坑围蔽顶盖
CN215798056U (zh) 起重机械检验检测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2747842U (zh) 环境检测装置
CN215755872U (zh) 一种电梯门板组件
CN220473223U (zh) 一种聚氨酯制品用拉伸检测装置
CN109956329A (zh) 导轨钢叠钢装置
CN217505453U (zh) 夜间使用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11, Panxiang Road,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ISH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8 dandelion Road, X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Zhangzhishan Town, Tongzhou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HISH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