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8823U -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 - Google Patents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18823U CN209718823U CN201920113293.2U CN201920113293U CN209718823U CN 209718823 U CN209718823 U CN 209718823U CN 201920113293 U CN201920113293 U CN 201920113293U CN 209718823 U CN209718823 U CN 2097188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olymer chain
- chain structure
- electrostatic
- compoun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涉及金属材料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包括镀锌钢板基层,镀锌钢板基层的两侧各复合有一层无铬钝化层,一无铬钝化层的外表面,由内至外复合有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涂覆有静电粘性层、冲压层、PE层,另一无铬钝化层的外表面复合有环氧树脂层;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的表面由静电粘性层、冲压层和PE层共同复合形成静电保护膜。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胶水进行处理,采用静电吸附的原理与物体进行相贴合,解决了PCM复合钢板在低温环境下PCM板材易造成成型开裂,在模具冲压过程中易造成保护膜涂层开裂,保护膜冲压后碎膜,起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
背景技术
钢板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复合钢板的应用比较广泛,汽车、冰箱、洗衣机、高档家具、厨房设备、工业和民用建筑等都需要使用,并且复合钢板使用的环境也越来越特殊和越来越广泛。PCM又称为相变材料,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最常见的相变材料是水,当温度低至0℃时,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结冰)。当温度高于0℃时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溶解)。在结冰过程中吸入并储存了大量的冷能量,而在溶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量
在一定的特殊环境下,如低温环境下,当温度低于-15℃普通的PCM板材易造成成型开裂,在模具冲压过程中易造成保护膜涂层开裂,保护膜冲压后碎膜,起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通过提供一种改善型由更长分子链的涂料,增加漆膜的柔软度,同时提供一种由静电粘性体、聚乙烯泡沫塑料、PE材料粒子融合吹塑形成的保护膜结构,无需通过胶水进行处理,静电吸附的原理与物体进行相贴合,解决了PCM复合钢板在低温环境下PCM板材易造成成型开裂,在模具冲压过程中易造成保护膜涂层开裂,保护膜冲压后碎膜,起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包括镀锌钢板基层,所述镀锌钢板基层的两侧各复合有一层无铬钝化层,一所述无铬钝化层的外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复合有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涂覆有静电粘性层、冲压层、PE层,另一所述无铬钝化层的外表面复合有环氧树脂层;
位于所述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的表面由静电粘性层、冲压层和PE层共同复合形成静电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PE层、冲压层、涂覆有静电粘性层、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无铬钝化层、镀锌钢板基层、环氧树脂层的厚度比为5:3:2:1:1:1:5:3。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和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均采用分子链较长的涂料,包括溶剂型合成高分子涂料、水乳型合成高分子涂料、反应型合成高分子涂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改善型由更长分子链的涂料,增加漆膜的柔软度,同时提供一种由静电粘性体、聚乙烯泡沫塑料、PE材料粒子融合吹塑形成的保护膜结构,无需通过胶水进行处理,静电吸附的原理与物体进行相贴合,具有有效防止PCM复合钢板在低温环境下PCM板材易造成成型开裂,在模具冲压过程中易造成保护膜涂层开裂,保护膜冲压后碎膜,起翘的优点,耐低温能力强的优点。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步骤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镀锌钢板基层,2-无铬钝化层,3-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4-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5-涂覆有静电粘性层,6-冲压层,7-PE层,8-环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外表面”、“从内至外”、“两侧”、“厚度”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包括镀锌钢板基层1,镀锌钢板基层1的两侧各复合有一层无铬钝化层2,一无铬钝化层2的外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复合有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涂覆有静电粘性层5、冲压层6、PE层7,另一无铬钝化层2的外表面复合有环氧树脂层8;
位于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的表面由静电粘性层5、冲压层6和PE层7共同复合形成静电保护膜。
其中,PE层7、冲压层6、涂覆有静电粘性层5、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无铬钝化层2、镀锌钢板基层1、环氧树脂层8的厚度比为5:3:2:1:1:1:5:3。
其中,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和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均采用分子链较长的涂料,均采用溶剂型合成高分子涂料。
一种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钢板的外表面进行镀锌,采用热镀锌的方式,制备镀锌钢板基层1;
S02:在镀锌钢板基层1的两侧面通过无铬钝化液进行钝化处理,使镀锌钢板基层1的两侧面产生带有铬/基体金属混合氧化物膜的无铬钝化层2;
S03:在位于镀锌钢板基层1一侧面的无铬钝化层2的表面依次涂刷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和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形成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和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
S04:在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上表面覆盖由静电粘性体构成的静电粘性层5、由聚乙烯泡沫塑料构成的缓冲层6、由PE材料粒子构成的PE层7共同融合,并通过吹塑机在160℃下吹塑形成静电保护膜;
S05:在镀锌钢板基层1另一侧面的无铬钝化层2的表面复合由环氧树脂构成的环氧树脂层8;
S06:控制温度在80℃,进行合模动作后冷却,完成PCM复合钢板的制造。
其中,静电保护膜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构成:
静电粘性体 15份
聚乙烯泡沫塑料 15份
PE材料粒子 70份。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包括镀锌钢板基层1,镀锌钢板基层1的两侧各复合有一层无铬钝化层2,一无铬钝化层2的外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复合有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涂覆有静电粘性层5、冲压层6、PE层7,另一无铬钝化层2的外表面复合有环氧树脂层8;
位于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的表面由静电粘性层5、冲压层6和PE层7共同复合形成静电保护膜。
其中,PE层7、冲压层6、涂覆有静电粘性层5、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无铬钝化层2、镀锌钢板基层1、环氧树脂层8的厚度比为5:3:2:1:1:1:5:3。
其中,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和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均采用分子链较长的涂料,采用反应型合成高分子涂料。
一种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钢板的外表面进行镀锌,采用电镀锌的方式,制备镀锌钢板基层1;
S02:在镀锌钢板基层1的两侧面通过无铬钝化液进行钝化处理,使镀锌钢板基层1的两侧面产生带有铬/基体金属混合氧化物膜的无铬钝化层2;
S03:在位于镀锌钢板基层1一侧面的无铬钝化层2的表面依次涂刷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和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形成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和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
S04:在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上表面覆盖由静电粘性体构成的静电粘性层5、由聚乙烯泡沫塑料构成的缓冲层6、由PE材料粒子构成的PE层7共同融合,并通过吹塑机在220℃下吹塑形成静电保护膜;
S05:在镀锌钢板基层1另一侧面的无铬钝化层2的表面复合由环氧树脂构成的环氧树脂层8;
S06:控制温度在80℃,进行合模动作后冷却,完成PCM复合钢板的制造。
其中,静电保护膜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构成:
静电粘性体 18份
聚乙烯泡沫塑料 18份
PE材料粒子 64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改善型由更长分子链的涂料,增加漆膜的柔软度,同时提供一种由静电粘性体、聚乙烯泡沫塑料、PE材料粒子融合吹塑形成的保护膜结构,无需通过胶水进行处理,静电吸附的原理与物体进行相贴合,具有有效防止PCM复合钢板在低温环境下PCM板材易造成成型开裂,在模具冲压过程中易造成保护膜涂层开裂,保护膜冲压后碎膜,起翘的优点,耐低温能力强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包括镀锌钢板基层(1),其特征在于:
所述镀锌钢板基层(1)的两侧各复合有一层无铬钝化层(2),一所述无铬钝化层(2)的外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复合有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涂覆有静电粘性层(5)、冲压层(6)、PE层(7),另一所述无铬钝化层(2)的外表面复合有环氧树脂层(8);
位于所述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的表面由静电粘性层(5)、冲压层(6)和PE层(7)共同复合形成静电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E层(7)、冲压层(6)、涂覆有静电粘性层(5)、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无铬钝化层(2)、镀锌钢板基层(1)、环氧树脂层(8)的厚度比为5:3:2:1:1: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链结构聚氨酯底漆层(3)和高分子链结构聚酯面漆层(4)均采用分子链较长的涂料,包括溶剂型合成高分子涂料、水乳型合成高分子涂料、反应型合成高分子涂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13293.2U CN209718823U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13293.2U CN209718823U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18823U true CN209718823U (zh) | 2019-12-03 |
Family
ID=68680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13293.2U Active CN209718823U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188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7032A (zh) * | 2019-01-23 | 2019-04-26 | 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2019
- 2019-01-23 CN CN201920113293.2U patent/CN2097188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7032A (zh) * | 2019-01-23 | 2019-04-26 | 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77055B (zh) | 金属表面处理剂以及利用该处理剂进行处理而得到的金属材料 | |
CA2898584C (en) | Shaped and coated metallic material,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aped and coated metallic material and composite | |
TWI473908B (zh) | A surface treatment film, a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and a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 |
CN209718823U (zh) |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 | |
CN109677032A (zh) | 耐低温特效pcm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755379A (zh) | 拉深减薄罐用树脂包覆金属板、拉深减薄罐以及拉深减薄罐的制造方法 | |
CN101680095A (zh) | 无铬黑色多层涂层 | |
KR20170073152A (ko) | 단면 내식성이 우수한 친환경 라미네이션 강판의 제조방법 | |
CN111936307B (zh) | 金属-碳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复合体以及金属-碳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 |
KR20150015162A (ko) | 오렌지 필 스트럭쳐 무늬를 갖는 피씨엠 도장강판의 제조방법 | |
TWI510571B (zh) | 塗裝金屬成型原材料 | |
JP6023827B2 (ja) | 塗装金属帯の製造方法 | |
CN110920171A (zh) | 一种聚酯覆铁膜的制备方法以及覆膜金属容器 | |
US20210371644A1 (en) | Polyester film for coating iron and film-coated metal plate | |
CN211710223U (zh) | 活化分子系列vcm复合钢板 | |
JP5905745B2 (ja) | 塗装ステンレス鋼板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成形体とが接合された複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0550832B1 (ko) | 폴리에틸렌폼, 폴리스틸렌폼, 폴리우레탄폼과 부착성이있는 아연 또는 아연-알루미늄합금 강판용 고내식성박막형 수용성 유기피막제 및 이를 피복한 강판의 제조방법 | |
CN211467761U (zh) | 高附着力耐腐蚀pet复合板 | |
JP7381852B2 (ja) | ジョイ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被覆金属素形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 |
CN114717499A (zh) | 复合式密封型耐指纹镀锌板 | |
KR101936088B1 (ko) | 아연도금철강의 부분박리를 위한 이형 조성물 | |
TW201617222A (zh) | 塗裝金屬帶的製造方法 | |
WO2006004324A1 (en) | Reflector plate for lcd backligh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 |
Hinge et al. | Towards durable surface coatings | |
CN112410710A (zh) | 抗腐蚀高强度的镀锌板和镀锌板制备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