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3481U -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3481U
CN209703481U CN201920306094.3U CN201920306094U CN209703481U CN 209703481 U CN209703481 U CN 209703481U CN 201920306094 U CN201920306094 U CN 201920306094U CN 209703481 U CN209703481 U CN 209703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cupper
slope
drainage system
side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60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娟
刘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060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3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3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3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排水系统,包括在边坡的稳定岩体内沿边坡纵向设置的多条排水洞、将各条排水洞依次连通的至少一条联系洞,所述联系洞的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水洞在边坡的稳定岩体内自上而下分层设置;在每一条排水洞上间隔设有多条伸入边坡的不良地质体内的盲洞,且每条盲洞均与其所在的排水洞连通;所述排水洞、联系洞、以及盲洞上均设有贯通的过水孔。本实用新型将软弱结构面的地下水引入排水洞,再将各层之间的排水洞通过联系洞相连,组成有效的排水系统,从联系洞排到外界,能够排出足够的水量,可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利用原有的交通道路,降低了成本。整个系统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同时解决了多个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种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边坡中,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良地质体,如蠕变体,软弱夹层等。该不良地质体中常含有丰富的地下水。如果无法建立有效的排水措施,不良地质体覆盖的边坡就有可能会失稳,进而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现有的技术手段通常为在稳定岩体中逐层布设纵向排水洞,并在排水洞洞周设系统排水孔,局部增设排水孔,从而降低地下水位,进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为了检修和监测,需要修交通道路,现有技术的做法是沿着边坡修路,修到各排水洞洞口。但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排水孔的布设通常不具有针对性,且排水量有限,对于地下水丰富的不良地质体,常常不能有效的排出足够的水量。
2.现有技术排水洞是分层设置的,每条排水洞的出口只是简单的与外界连通,出口都设置在边坡上,排出的水自然随边坡地形往下流,排水不可控,不利于边坡稳定。
3.由于各层排水洞之间高差较大,一般相差在45m以上 ,因此到了坡面上的话就非常高陡了,为了检修和监测所修道路的难度相当大,而道路的综合坡比一般要求是8%以内,就需要修很长,造价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排出足够的水量,可有效的降低地下的水位边坡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坡排水系统,包括在边坡的稳定岩体内沿边坡纵向设置的多条排水洞、将各条排水洞依次连通的至少一条联系洞,所述联系洞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所述排水洞在边坡的稳定岩体内自上而下分层设置;
在每一条排水洞上间隔设有多条伸入边坡的不良地质体内的盲洞,且每条盲洞均与其所在的排水洞连通;
所述排水洞、联系洞、以及盲洞上均设有贯通的过水孔。
设置盲洞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可以排水;第二,由于盲洞是用混凝土砌筑而成,其设置于不良地质体内可以替代部分不良地质体,并对不良地质体起到加固的作用。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盲洞,将软弱结构面的地下水引入排水洞,再将各层之间的排水洞通过联系洞相连,组成有效的排水系统,从联系洞排到外界,有主有次,犹如人体血管,能够排出足够的水量,可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
进一步的,所述过水孔设置于排水洞、联系洞、以及盲洞的拱顶位置,且成辐射状布置。
优选的,所述过水孔分排间隔设置,每一排沿横向设置,每一排由4~5个过水孔组成,相邻排之间间隔2~3m。
优选的,相邻盲洞之间的间距为20~100m。
优选的,所述盲洞伸入不良地质体中的长度为3~5m。
为便于排水,所述排水洞、联系洞、以及盲洞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排水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洞自上而下分梯级设置,每一梯级包括水平洞和与水平洞连通的倾斜洞,下一梯级的水平洞与上一梯级的倾斜洞连通;所述排水洞与联系洞的交界处位于水平洞段。
优选的,倾斜洞内设有阶梯休息平台,以方便行走及休息。
各排水洞之间通过联系洞连接,联系洞既作为排水通道又作为用于检修和监测的通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边坡坡脚的外部交通道路系统,所述联系洞的出口与外部交通道路系统连通。
一般情况下,边坡坡脚紧邻的就是外部交通道路,之所以将联系洞的排水排到外部交通道路系统,一是为了使得排出的水可控,而不至于向传统方案那样随便直接排到边坡上;二则可以利用原有的交通道路,而不再需要沿边坡修筑道路,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将软弱结构面的地下水引入排水洞,再将各层之间的排水洞通过联系洞相连,组成有效的排水系统,从联系洞排到外界,有主有次,犹如人体血管,能够排出足够的水量,可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
2.排出的水可控,而不至于向传统方案那样随便直接排到边坡上。
3.可以利用原有的交通道路,而不再需要沿边坡修筑道路,降低了成本。
正是因为联系洞与外部交通道路系统的配合,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才使得不用额外修筑沿边坡的道路,而是利用原有的外部交通系统进入联系洞,直接通过联系洞作为入口进入到排水系统的各个部位进行监测和检修。这样既利用了现成的道路,又解决了监测和检修问题,而且联系洞还能将水汇集后排出,整个系统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同时解决了多个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排水洞、或联系洞、或盲洞的横剖视图;
图4是盲洞的纵剖面图 。
图中:1-排水洞,2-盲洞,3-联系洞,4-过水孔,5-软弱夹层,6-阶梯休息平台,7-外部交通道路系统,8-排水沟槽,9-边坡,31-水平洞,32-倾斜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横、纵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4所示,一种边坡排水系统,包括在边坡9的稳定岩体内沿边坡9纵向设置的多条排水洞1、将各条排水洞1依次连通的至少一条联系洞3。
所述排水洞1在边坡9的稳定岩体内自上而下分层设置。
在每一条排水洞1上间隔设有多条伸入边坡9的不良地质体内的盲洞2。每条盲洞2均与其所在的排水洞1连通。相邻盲洞2之间的间距为20~100m。所述盲洞2伸入不良地质体中的长度为3~5m。
本实施例所述的不良地质体为软弱夹层5(见图4)。
所述排水洞1、联系洞3、以及盲洞2上均设有贯通的过水孔4。所述过水孔4设置于排水洞1、联系洞3、以及盲洞2的拱顶位置,且成辐射状布置。
所述过水孔4分排间隔设置。每一排沿横向设置。每一排由4~5个过水孔4组成。相邻排之间间隔2~3m。
所述联系洞3自上而下分梯级设置。每一梯级包括水平洞31和与水平洞31连通的倾斜洞32。下一梯级的水平洞31与上一梯级的倾斜洞32连通。所述排水洞1与联系洞3的交界处位于水平洞31段。
倾斜洞32内设有阶梯休息平台6。
所述排水洞1、联系洞3、以及盲洞2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排水沟槽8。
还包括设置于边坡9坡脚的外部交通道路系统7。
所述联系洞3的出口与外部交通道路系统7连通。

Claims (9)

1.一种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边坡(9)的稳定岩体内沿边坡(9)纵向设置的多条排水洞(1)、将各条排水洞(1)依次连通的至少一条联系洞(3),所述联系洞(3)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所述排水洞(1)在边坡(9)的稳定岩体内自上而下分层设置;
在每一条排水洞(1)上间隔设有多条伸入边坡(9)的不良地质体内的盲洞(2),且每条盲洞(2)均与其所在的排水洞(1)连通;
所述排水洞(1)、联系洞(3)、以及盲洞(2)上均设有贯通的过水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4)设置于排水洞(1)、联系洞(3)、以及盲洞(2)的拱顶位置,且成辐射状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4)分排间隔设置,每一排沿横向设置,每一排由4~5个过水孔(4)组成,相邻排之间间隔2~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盲洞(2)之间的间距为20~10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洞(2)伸入不良地质体中的长度为3~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洞(1)、联系洞(3)、以及盲洞(2)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排水沟槽(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洞(3)自上而下分梯级设置,每一梯级包括水平洞(31)和与水平洞(31)连通的倾斜洞(32),下一梯级的水平洞(31)与上一梯级的倾斜洞(32)连通;所述排水洞(1)与联系洞(3)的交界处位于水平洞(31)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倾斜洞(32)内设有阶梯休息平台(6)。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边坡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边坡(9)坡脚的外部交通道路系统(7),所述联系洞(3)的出口与外部交通道路系统(7)连通。
CN201920306094.3U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Active CN209703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6094.3U CN209703481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6094.3U CN209703481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3481U true CN209703481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6094.3U Active CN209703481U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3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0657A (zh) * 2019-03-12 2019-05-14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0657A (zh) * 2019-03-12 2019-05-14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CN109750657B (zh) * 2019-03-12 2023-11-07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5275U (zh) 一种防积水的路面砖
CN202090639U (zh) 双螺旋单行车道地下车库
CN106050241A (zh) 一种单施工通道双线同向同站台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209703481U (zh)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CN104652214A (zh) 透水铺面的铺设方法
CN103334371A (zh) 一种路基沉陷注浆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134342U (zh) 一种大吨位单双壁结合钢围堰
CN110306591A (zh) 一种基坑工程免设临时支撑的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KR200419504Y1 (ko) 자갈흐름 방지 측구
CN105926391A (zh) 一种既有铁路路基的路肩加宽方法
CN109750657A (zh) 一种边坡排水系统
CN109555148B (zh) 岩溶地基处理跨越较大溶腔的方法及其组合桩板结构
CN110373982A (zh) 一种用于隧道路面渗水治理的施工方法
CN207109824U (zh) 混凝土栈桥与基坑连接结点构造
CN212357853U (zh) 一种城市道路装配式透水路面结构
CN212561216U (zh) 钢栈桥
CN211689725U (zh) 一种园林景观排水路面
CN104213543B (zh) 一种用于土石坝底部两墙间的粘土填筑施工方法
CN110847055B (zh) 傍山高速公路桥梁的桥墩、施工方法及傍山高速公路桥梁
CN206143898U (zh) 软土地基的雨水促渗系统
CN203049611U (zh) 一种框格式重力挡土墙
CN207420624U (zh) 一种集约化整体结构井下水仓系统
CN111794757A (zh) 一种在既有建筑物下复合地层暗挖施工的地下水处理方法
CN113718784B (zh) 高水位黄土地层多股道铁路复合架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1947751U (zh) 一种防塌陷路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