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1093U - 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1093U
CN209701093U CN201821730416.9U CN201821730416U CN209701093U CN 209701093 U CN209701093 U CN 209701093U CN 201821730416 U CN201821730416 U CN 201821730416U CN 209701093 U CN209701093 U CN 209701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lybag
folding
folded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04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秀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1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1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应用在塑料袋折叠机或塑料袋捆扎机上,对塑料袋的两个提手及其前面部分进行折叠。包括机架、折叠翻板、压袋弯钩、压板、压板驱动机构、滑台、压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台上还设有可调托板机构和U型推折板机构,所述的压板是一种组合式压板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缩小了推折板向两侧的运动幅度,使得整体结构紧凑,也可以使折叠起来的两个提手能够搭在一起,在捆扎后不易散开;并且通过对可调托板机构的调节,可以适应对不同宽度规格的塑料袋进行折叠。

Description

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塑料袋是指具有两个提手状态的方便袋,也称背心袋、购物袋,一般是由制袋机自动加工生产,制袋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输出一摞或两摞塑料袋,一般几十条为一摞。为便于存放、运输、销售、使用,这些成摞的塑料袋一般还需要经过三至四次折叠,最终折叠成长条状,然后进行捆扎或包装到包装袋中。塑料袋的形态及其折叠程序如图7和图8所示:塑料袋的形态如图7所示,首先需要将两个塑料袋的提手71分别在提手折叠线72的位置向中间折叠,使两个提手71搭在一起,形成如图8所示的状态,这是第一次折叠;然后再在首部折叠线73所示的位置向后折叠一次。因为经过了上述两次折叠后塑料袋的前面部分已经折叠成型,所以习惯上把上述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折叠称之为“首部折叠”,与塑料袋的首部折叠相关的结构被称之为“首部折叠装置”。在首部折叠完成后还要进行第三次折叠,对于长度较长的塑料袋还要进行第四次折叠,因为这是对塑料袋的后面部分进行折叠,所以习惯上把这种第三次折叠或第四次的折叠称之为“尾部折叠”。
对于塑料袋的折叠来说,难度最大的就是首部折叠,特别是对两个提手的折叠。因为捆扎绳只捆住塑料袋的中间位置,这就需要将两个塑料袋的提手向中间折叠并使之搭在一起,只有这样捆扎绳才能扎得住两个提手,避免塑料袋在运输、搬运过程中两个提手散开。而将塑料袋的两个提手搭在一起难度是较大的。本申请人也曾公开过专利号为201110081121名称为“塑料袋全自动折叠捆扎机的提手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的专利申请,也公开过授权公告号CN103318698B名称为“双线塑料袋折叠机的提手折叠装置”的发明专利(以下简称对比文件2);还公开过授权公告号:CN203450477U名称为“塑料袋折叠机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3)。但对比文件1、2、3所涉及的首部折叠装置是用两个推折板从塑料袋的前部两侧向中间推折的。因为推板的长度较长,每个推板的长度必须大于塑料袋宽度的二分之一,当两个推板往复运动时,致使折叠机的体积较宽,特别是与双线塑料袋折叠机的两组折叠单元的中心距太宽,这不仅需要折叠机本身需要加宽,还需要与之配合的制袋机也需相应地加宽。这造成整套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塑料袋的两个提手71在折叠时必须要相互搭在一起,即一个提手压在另一个提手上,形成如图8所示的状态,在对折叠起来的塑料袋进行捆扎时,捆扎绳就捆绑在两个提手搭在一起的中间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将两个提手同时捆住。而对比文件1、2、3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无法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授权公开号:CN207360742U还公开了一种塑料袋的一种转角式首部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4),包括滑台机构、转角折板、转角气缸等构成,对比文件4的转角折板虽然减小了推板向两侧推折的幅度问题,但也不能将两个提手搭在一起。申请公布号CN107322994A公开了一种“折袋机折袋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5)。其首部折叠装置部分主要由两个梯形前角折叠板、梯形前折板、与梯形前折板相对应的梯形压板、压袋弯钩等构成。对比文件5公开的前角折叠板虽然可以使塑料袋的两个提手搭在一起,但如果变更一下塑料袋的型号宽度时,这种结构不能方便的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应用在塑料袋折叠机上,为塑料袋折叠机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塑料袋折叠要求的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叠翻板、压袋弯钩、压板、压板驱动机构、滑台、压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台上还设有可调托板机构和U型推折板机构,所述的可调托板机构包括导轨、滑块、至少两个托板、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的导轨设置在所述的滑台上,两个托板的前部分别经滑块连接在所述的导轨上,两个托板与间距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的U型推折板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气缸、至少两个U型推折板,两个U型推折板分别经过滑块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的气缸连接在U型推折板上。
所述的滑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部,用于承载着可调托板机构和U型推折板机构相对于折叠翻板进行前后往复运动。
所述的可调托板机构主要由导轨、滑块、至少两个托板、间距调节机构构成,所述的导轨包含方轨、光轴等,所述的滑块包含直线轴承、滑动套、滑动体等,用于承载着所述的托板在所述的导轨上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导轨横向安装在所述滑台的前部,两个托板的前端经过滑块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导轨上,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连接在两个托板的前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包含一种丝杠副,所述的丝杠副包括一条正反丝丝杠和两个丝杠螺母。所述的两个丝杠螺母分别连接在所述托板的前端,所述的正反丝丝杠连接两个丝杠螺母后其两端转动连接在滑台上。
作为间距调节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是一种可调气缸,或者是一种多位置气缸。
作为间距调节机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是在所述的滑块上设置的一种定位螺丝。当需要调整两个托板的间距时,先分别松开每个滑块上的定位螺丝,然后将托板滑动到相应位置,然后再扭动定位螺丝使托板和滑块固定在所述的导轨上,或者是固定在圆轴上。虽然仅仅是安装在滑块上的一个螺丝,但却具有调节两个托板间距的功能和效果,应当属于本申请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本实施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所述的两个U型推折板是一种分别从托板两侧向中间运动的两个推折板,所述两个U型推折板的高度不一,其中一个U型推折板的后部底面高于另一个U型推折板的上表面,并且两个U型推折板在向中间推折时能够上下重叠在一起,所述两个U型推折板上分别设有U型让位缺口。用于使所述的压袋弯钩由此通过将塑料袋的首部压住在折叠翻板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U型推折板机构主要由至少两个U型推折板、导轨、滑块、两条气缸构成,所述的导轨设在滑台上,所述的两个U型推折板的前端分别通过滑块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的两条气缸分别连接在U型推折板上。
作为U型推折板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两个U型推折板分别经过滑块滑动设置在两条导轨上,所述的两条导轨一前一后平行设置在所述的滑台上。
作为U型推折板机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个U型推折板机构主要由两个U型推折板和两个滑台气缸构成,两个U型推折板分别安装至滑台气缸的滑台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板是一种组合式压板机构,所述的组合式压板机构由左右两个类似于三角形的压板组合而成,所述两个三角形压板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所述两个三角形压板的距离可调。两个三角形压板组合后形成的外部轮廓与对比文件中4和对比文件5中公开的压板的梯形形态基本一致。所述的两个三角形压板的后端分别经过滑块连接在导轨上,两个三角形压板之间连接有丝杠副或多位置气缸,所述的导轨连接在压板驱动机构上。
所述的压痕板,用于将塑料袋的首部折叠线位置下压,以利于折叠。压痕板的实施方式较多,诸如压杆、压板、定位装置、伸缩压杆等等。哪怕是任何形式的在首部折叠线位置上轻轻地压一下就会实现所述压痕板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痕板设在导杆气缸上,所述的导杆气缸设在所述压板的后部。所述的导杆气缸可以用双杆气缸、滑台气缸等替代;所述的导杆气缸可以安装在所述两个三角形压板的后部之间,也可以安装在压板的后部即压板驱动机构上。在所述的压板下移后导杆气缸再驱动压痕板下压可以缩短下压的行程,从而节省了压痕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首部折叠之后还要进行的尾部折叠,一般还要进行第三次或第四次折叠,并且尾部折叠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插板、导向板、夹持装置、折叠压板等等。本实用新型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对塑料袋的首部折叠问题,并且该首部折叠装置能够与相应的尾部折叠装置一起完成塑料袋的折叠工作,既可以应用到塑料袋折叠机中,也可以应用到塑料袋的自动折叠捆扎机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板、U型推折板、三角形压板等一般是两个构成一组,可与单通道的制袋机、冲口机等配套使用,一次只折叠一摞塑料袋。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技术解决方案,也可以将两组托板、U型推折板等横向并列叠加在一起,同一侧的两个托板和同一侧的两个U型推折板分别用连杆相连,在不需要增加气缸数量的情况下就可以构成两组折叠装置,可以与双通道的制袋机、冲口机配套使用,一次可以同时折叠两摞塑料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宽度相对较窄的U型推折板替代了对比文件1、2、3中的折叠推板,相应地向两边往复运动的幅度较小,这使得整体结构紧凑,首部折叠工作稳定可靠,都能手能够搭在一起,而且还可以根据塑料袋的宽度对两个托板和压板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宽度规格塑料袋的折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正侧视图;
图3是U型推折板机构的结构原理侧视图;
图4是U型推板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可调托板机构的结构原理侧视图;
图6是压痕板的结构原理侧视图;
图7是塑料袋的形态示意图;
图8是塑料袋的首部折叠步骤示意图;
图9至图13是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中:1-机架;11--导轨;12--滑块;13--气缸;2-托板;20--滑块;21-导轨;22-正反丝丝杠;23-滑块;24-丝杠螺母;25-连接板;26--定位螺丝;27--圆轴;3-U型推折板;31-导轨;32-滑块;33--气缸;34--U型让位缺口;4-折叠翻板;41-摆动气缸;42-压袋弯钩;5-三角形压板;51-丝杠副;50--调整孔;52-滑块;53-导轨;54-滑块;55-导轨;56-导轨;57-横梁;58-气缸;59--气缸;6-压痕板;61-导杆气缸;7--塑料袋;71-提手;72-提手折叠线;73--首部折叠线;8-尾部折叠装置;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4所示,图的左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面。为了全面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的前部安装折叠翻板4,在折叠翻板4的前面机架的两侧分别安装一条道轨11,在两条导轨11之间设置一个滑台1,在滑台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滑块12,滑台1通过其两侧的滑块12滑动安装在两条导轨11上,在滑台1的前端与机架之间连接气缸13,当气缸13工作时可驱动滑台1沿两条导轨12前后往复运动。在滑台1的上面前部横向依次安装两条导轨21和31,在导轨21上安装两个滑块23,在导轨31上安装两个滑块32。在两个滑块23上分别安装一个托板2,在两个托板2的前端通过两个丝杠螺母24连接一条正反丝丝杠22,当转动正反丝丝杠22时所述的两个托板2经过滑块23可以在导轨21上相对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托板2的相对位置。在两个滑块32上分别安装一个U型推折板3,将其中的一个U型推折板3的前部设置成“Z”字形,使两个U型推折板3的高度不一,前部为Z字形的那个U型推折板的后部底面高于另一个U型推折板的上表面,如图2、图3所示,使两个U型推折板3向中间移动后可以上下重叠在一起,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在两个U型推折板3的后部分别设置一个U型的让位缺口34,如图1所示。
在滑台1的后面机架9的两侧通过翻板转轴安装折叠翻板4,在翻板转轴的一端连接摆动气缸41;在所述折叠翻板4的前侧中间的底面位置安装一个摆动气缸,在摆动气缸的驱动轴上安装压袋弯钩42,当摆动气缸工作时可以驱动压袋弯钩42前后往复摆动,在向前摆动时压袋弯钩可以摆动到折叠翻板4的上面;在折叠翻板4的左右一侧对应的机架上安装接近开关,使折叠翻板4在处于直立状态或者说摆动至约90度左右时能够使接近开关点亮,能够给控制系统一个开关信号(关于压袋弯钩的具体实施可参考对比文件5)。
设置一条横梁57,在横梁57的中间上下安装一条气缸58,在气缸58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导向套,在两个导向套内分别滑动安装一个导杆56,将两个导杆56的下端和气缸58的缸杆安装在支架上,在支架上安装一条导轨53,在导轨53上安装两个滑块52;设置两个类似三角形的压板5,将两个三角形压板5的后端分别安装在滑块52上,在两个三角形压板5的上面分别安装一个丝杠螺母,在两个螺母上连接一条正反丝丝杠形成丝杠副,在转动丝杠时两个三角形压板5可以在导轨53上能够相对移动。在两个三角形压板5的后部安装一个导杆气缸61,在导杆气缸61的缸杆座上安装压痕板6。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如图9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先测量一下待折叠的塑料袋的宽度尺寸,然后转动正反丝丝杠22,将两个托板2的距离调整到与塑料袋的两个提手71相对应,然后再转动设在两个三角形压板5上面的丝杠副51,使两个三角形压板5两侧的斜边与塑料袋的提手折叠线72的宽度相对应。当塑料袋7被放置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位置后,塑料袋的两个提手71分别处在两个托板2的后部上面;首先,气缸59打开驱动横梁57及其两个三角形压板5前移至两个托板2之间的后部上面,接着气缸58打开驱动两个三角形压板5下移将塑料袋的首部压住在折叠翻板4上的两个托板2之间,两个三角形压板5的两个斜边分别压在提手折叠线72的位置,形成如图10所示的状态。接着其中的一个气缸33打开驱动U型推折板3从一个托板2的下面穿过将塑料袋提手71向中间推移,折叠成如图11所示的状态。接着另一个气缸33也打开驱动另一个U型推折板3从托板2的线面穿过将另一个提手71推折到另一个U型推折板3的上面,此时两个U型推折板3上下重叠在一起,两个U型推折板3上的U型让位缺口34上下对应;之后压袋弯钩42向后摆动从两个上下重叠在一起的两个U型推折板3上的U型让位缺口34中穿过将搭在一起的两个塑料袋的提手71压住在折叠翻板4上,形成如图12所示的状态。之后,设置在压板5上的气缸61打开驱动压痕板61下移将塑料袋的首部折叠线73的位置下压,使得首部折叠线73后面的部分压实,以利于折叠。之后,滑台1在气缸13的驱动下向前移动,使得两个托板2、两个U型推折板3都离开了折叠翻板4,因为此时压袋弯钩42已经将塑料袋的提手71压住固定在了折叠翻板4上,所以在两个U型推折板3随滑台1抽出的过程中不至于把两个搭在一起的提手71抽散。接着,气缸61释放压痕板61抬起,气缸58释放压板5抬起,气缸59释放压板5后移至初始位置,形成如图13所示的状态。之后,折叠翻板4在其摆动气缸41的驱动下向后摆动,在折叠翻板4摆动至90度角即直立状态之后,压袋弯钩42摆动复位,折叠翻板4将塑料袋的前面部分继续向后翻折到尾部折叠装置8上后返回,形成如图13所示的状态,至此,首部折叠装置的折叠工作完成。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所示,用两条圆轴27替代了实施例一的导轨21,滑块20是一种设有两个滑动套的滑动体,所述的滑块20上设有定位螺丝26,为便于操作定位螺丝26上设有手柄;滑台1上设有两条导轨31;两个三角形压板5的后端分别设有调整孔50,省略了丝杠副51。在滑台1的前部平行安装两条圆轴27,在两条圆轴27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滑块20,在滑块20上分别安装一个带手柄的定位螺丝26,在两个滑块20上分别安装一个托板2。当扳动手柄松开后可以将滑块20连同托板2在两条圆轴27上滑动,到达预定的位置后再向回搬动手柄将托板2固定在预定位置。在两条圆轴27的后面滑台上前后平行安装两条导轨31,在两条导轨31上分别安装一个U型推折板3,使安装在前面那条导轨上的U型推折板3的底面高于安装在后面那条导轨上的U型推折板3的上表面,两个U型推折板3在沿两条导轨31向中间滑动后设在U型推折板3上的U型让位缺口34可以上下对应、上下贯通、重叠。在两个三角形压板5的后端分别设置一个调整孔50,将两个三角形压板5用螺丝通过调整孔50安装在压板驱动机构上,当变更塑料袋的宽度时松开固定螺丝调整两个三角形压板5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毕后再将螺丝拧紧。实施例二的工作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5)

1.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叠翻板、压袋弯钩、压板、压板驱动机构、滑台、压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台上还设有可调托板机构和U型推折板机构,所述的可调托板机构包括导轨、滑块、至少两个托板、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的导轨设置在所述的滑台上,两个托板的前部分别经滑块连接在所述的导轨上,两个托板与间距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的U型推折板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气缸、至少两个U型推折板,两个U型推折板分别经过滑块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的气缸连接在U型推折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包含一种丝杠副,所述的丝杠副包括一条正反丝丝杠和两个丝杠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U型推折板是一种分别从托板两侧向中间运动的推折板,两个推折板的高度不一,其中一个推折板的后部底面高于另一个推折板的上表面,并且两个推折板在向中间推折时能够上下重叠在一起,所述两个推折板上分别设有U型让位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是一种组合式压板机构,所述的组合式压板机构由左右两个类似于三角形的压板组合而成,所述两个三角形压板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的压板驱动机构上,两个三角形压板的距离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痕板设在导杆气缸上,所述的导杆气缸设在所述压板的后部。
CN201821730416.9U 2018-09-26 2018-10-25 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Active CN2097010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9236X 2018-09-26
CN201821639236 2018-09-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1093U true CN209701093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4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0416.9U Active CN209701093U (zh) 2018-09-26 2018-10-25 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1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4120A (zh) 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CN103359339B (zh) 一种塑料袋折叠机
CN108263691A (zh) 一种塑料袋的折叠装置
CN203158286U (zh) 一种包装机的袋口张开装置
CN106144056B (zh) 一种自动扎口装置
CN106586145A (zh) 塑料袋冲口机的一种折叠装置
GB2098165A (en) Machine for filling and closing plastics bags
CN206013128U (zh) 软包装袋充填封口机
CN206466289U (zh) 塑料袋冲口机的一种折叠装置
CN107042895B (zh) 一种光电智能机器人灌装封口设备
CN209701093U (zh) 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CN202054175U (zh) 塑料袋全自动折叠捆扎机的尾部折叠装置
CN107628321A (zh) 手提塑料袋的一种折叠装置
CN109835553A (zh) 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
CN107878851A (zh) 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折叠装置
CN209535662U (zh) 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
CN109677712A (zh) 塑料方便袋的一种提手折叠装置
CN206645132U (zh) 塑料袋折叠装置
CN208149811U (zh) 一种塑料袋的折叠装置
CN209506301U (zh) 一种塑料袋的首部折叠装置
CN207404064U (zh) 手提塑料袋的一种折叠装置
CN107718708A (zh) 翻包机
CN207808631U (zh) 翻包机
CN203450934U (zh) 双线塑料袋折叠机的提手折叠装置
CN209079338U (zh) 一种制袋机折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