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2068U - 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2068U
CN209692068U CN201920042110.2U CN201920042110U CN209692068U CN 209692068 U CN209692068 U CN 209692068U CN 201920042110 U CN201920042110 U CN 201920042110U CN 209692068 U CN209692068 U CN 209692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ion terminal
wall
terminal
connec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421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建佳
尹豪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421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2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2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2068U/zh
Priority to KR2020200000094U priority patent/KR20200001612U/ko
Priority to JP2020000058U priority patent/JP3225606U/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2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position or shape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壁,所述端子壁围成一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沿所述端子壁的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所述端子壁具有依次相连的插接段和支撑段;所述插接段由两片以上的弹片组成,所述弹片具有弹性地设置,所述两片以上的弹片沿圆周分布,围成所述插接孔;所述支撑段的外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突出于所述支撑段的外壁设置。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端子在壳体内可活动地设置,插接段由弹片组成可以提供弹性,即使与对配端子错位,可以借助连接端子的活动及弹片的弹性而实现与对配端子的对配插接,可以避免连接端子与对配端子错位无法对齐而造成无法插接。

Description

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由于客户端相关元器件的复杂装配关系及公差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连接器产生累计公差问题此问题易造成连接器偏位,从而生产包括密封,壳体错位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连接端子对位的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壁,所述端子壁围成一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沿所述端子壁的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
所述端子壁具有依次相连的插接段和支撑段;所述插接段由两片以上的弹片组成,所述弹片具有弹性地设置,所述两片以上的弹片沿圆周分布,围成所述插接孔;
所述支撑段的外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突出于所述支撑段的外壁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段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支撑段的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接段还包括一收紧段;所述插接孔在所述收紧段的径向尺寸小于其它部位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凸台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台数目为两个以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腔及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容腔连通;
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端子壁,所述端子壁围成插接孔;
所述连接端子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插接孔与所述进口相对;所述进口与所述插接孔相对位置设置使得对配端子可通过所述进口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可沿所述壳体径向活动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在任意的径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依次相连的插接段和支撑段;所述插接孔贯穿所述插接段与所述支撑段;所述插接段由两片以上的弹片组成,所述弹片具有弹性地设置;所述两片以上的弹片沿圆周分布,围成所述插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段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支撑段的缺口。
所述插接段还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括一收紧段;所述插接孔在所述收紧段的径向尺寸小于其它部位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依次相连的插接段和支撑段;所述插接孔贯穿所述插接段与所述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外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突出于所述支撑段的外壁;所述凸台数目为两个以上,所述凸台支撑在所述壳体的容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凸台支撑在所述支撑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下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将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壳体钩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凸台下方,所述凸台支撑在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挂钩钩挂在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所述凸台与所述挂钩分别从上下方向夹持所述支撑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挂钩端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部分或全部挂钩沿径向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位置与所述凸台位置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沿径向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所述卡接块具有卡接部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至少自一个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卡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接部的侧表面设置有台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贯穿端面的缺口,使得所述壳体沿圆周方向分割为两片以上的弹性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片弹性片的内壁设置有支撑台,外壁设置有卡接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口具有一引导面;所述引导面自所述进口的端部至壳体内部逐渐收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口沿所述壳体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所述进口与所述壳体通过支撑块连接;所述支撑块为一块,环绕所述进口设置或者所述支撑块为多块、围绕所述进口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套装在所述壳体之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导体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所述卡接块具有卡接部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至少自一个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卡接部;所述开口卡设于所述卡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侧壁设置有卡勾;所述卡接部侧表面设置有台阶;所述卡勾卡接于所述台阶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导体上端设置有弹性卡接片;所述弹性卡接片数目为多个,围绕所述壳体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各个所述多个弹性卡接片沿径向可独立偏置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卡接片包括依次相连的支撑部和卡接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外导体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卡接部为L型设置;所述弹性卡接片受压时可朝壳体方向收缩至卡接部搭靠在壳体端部地设置。
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线路板,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对配连接器,所述对配连接器包括对配壳体和对配端子;所述对配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插拔地插接;所述对配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可插拔地插接。
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连接器组件,以及
摄像头;
底座,所述底座容纳并支撑所述连接器组件和所述摄像头。
上盖;
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分别用于容纳支撑所述连接器和对配连接器;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盖合设计;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两者之一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可防止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横向相对移动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连接端子在壳体内可活动地设置,插接段由弹片组成可以提供弹性,即使与对配端子错位,可以借助连接端子的活动及弹片的弹性而实现与对配端子的对配插接,可以避免连接端子与对配端子错位无法对齐而造成无法插接。由于连接端子可以活动、具有弹性,因此可以避免连接端子生产时累积误差造成的错位而影响对插的问题,确保机械连接及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利用凸台与支撑台相配合,可方便地将连接端子可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结构简单且组装方便。凸台及支撑台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可使连接端子具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度,更加方便与对配端子插接。当连接端子与对配端子错位对插时,连接端子可以一个或两个凸台为支点旋转,以此可吸收一定的浮动公差。挂钩与凸台上下方向夹持支撑台,可增强连接端子与壳体的连接强度,确保组装、插拔过程中的牢固性。壳体的进口设置有引导面,对配插接时可将对配端子导正,引导对配端子与连接端子顺利对配。壳体下部具有弹性地设置,方便壳体与连接端子组装。支撑台侧表面为斜面,可在连接端子组装时引导连接端子组装到位,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摄像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的摄像头组件爆炸图。
图2B为图1中的摄像头组件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壳体及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图4中的壳体与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6为壳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导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对配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与对配连接器配合关系正视图。
图12为图1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摄像头组件100,其包括上盖110、底座111、摄像头112以及线路板120和连接器130。上盖110与底座111盖合设置,用于支撑摄像头112、线路板120、对配端子121、对配连接器122和连接器130。底座111边缘处设置有台阶114。上盖110扣合在台阶114处。台阶114可阻止上盖110与底座111横向上的相对移动。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摄像头112设置在底座111上。线路板120、对配端子121和连接器130设置在上盖110和底座111内部。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上盖110上可以设置有引出端子。摄像头 112通过线路板120与连接器130电连接。连接器130与对配端子121可插拔地插接。对配端子121与引出端子插接实现电连接。作为替代的实施例,也可以不设置引出端子,而是设置对配端子121穿过上盖110。利用导线可实现摄像头 112与其它装置比如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其它的摄像功能所需的其他部件,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130,其包括壳体131和连接端子150。壳体131为沿轴向延伸一定长度的圆管状结构。壳体131设置有容腔 1301及进口132,所述进口132与所述容腔1301连通。所述进口132径向尺寸小于容腔1301的径向尺寸。进口132沿轴向延伸一定的长度。所述进口132与所述壳体131通过支撑块133连接;所述支撑块133为一块,环绕所述进口132 设置或者所述支撑块133为多块、围绕所述进口间隔分布。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支撑块133为三块,围绕进口132间隔设置。支撑块133一端与进口132 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31连接。进口132的内壁为引导面134,所述引导面134 自所述进口132的端部至壳体131内部逐渐收缩,使进口形成一圆台状。引导面134为圆滑的曲面,以引导对配端子121顺利进入壳体131内部。
壳体131下端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贯穿端面的缺口135,缺口135数目为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将壳体131下部沿圆周方向分割为两片以上的弹性片136。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缺口135数目为三个,将壳体131下部分割为三片弹性片136。壳体131的外壁137设置有卡接块138。所述卡接块138突出于所述壳体131的外壁137设置。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卡接块138数目为三个,分别设置在三个弹性片136上。卡接快138沿径向突出于壳体131的外壁137。所述卡接块138具有依次相连的卡接部1381和阻挡部1382,且阻挡部1382设置在卡接部1381外侧,所述阻挡部1382至少自一个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卡接部1381。当其它结构与卡接部1381相卡接时,阻挡部1382可在径向上阻挡其它结构,避免其它结构与卡接部1381脱离。所述卡接部1381的侧表面1384设置有台阶 1383。台阶1383用于与其它结构卡接连接,台阶1383可阻止其它结构与卡接部1381在上下方向脱离连接。
壳体131的内壁139设置有支撑台141。支撑台141突出于内壁139,伸入容腔1301内。支撑台141用于支撑连接端子150。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支撑台141数目为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优选地是,支撑台141数目为三个,分别设置在弹性片136上。支撑台141的上表面142用于支撑连接端子150,下表面143用于钩挂住连接端子150上的挂钩。支撑台141的下表面143设置有容纳槽144。容纳槽144用于容纳挂钩的端部。支撑台141的侧表面145为自下而上的斜面。所述壳体131还设置有通孔146,通孔146自外壁137贯穿至内壁139。穿过通孔146,可对容腔1301内的连接端子150施加作用力,以便组装或拆卸。优选地是,所述通孔146的下端与支撑台141的上表面142对齐。
如图7所示,连接端子150为母端子,其包括端子壁1501。端子壁1501围成插接孔151。插接孔151用于容纳对配端子121。插接孔151沿连接端子150 的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插接孔151沿端子壁1501的轴向贯穿所述端子壁1501。对配端子121插置于插孔151内后,连接端子150夹持对配端子121,以实现连接端子150与对配端子121的电连接。沿轴向方向,所述端子壁1501具有依次相连的插接段152和支撑段153。所述插接孔151贯穿所述插接段152与所述支撑段153。插接段152与支撑段153各自的长度可视具体使用要求确定。沿圆周方向,所述插接段152由两片以上的弹片154组成,所述弹片154具有弹性地设置。所述两片以上的弹片154沿圆周分布,围成所述插接孔151。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弹片154数目为三片。每片弹片154一端连接在支撑段153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插接段152具有一收紧段155。所述插接孔151在所述收紧段155的径向尺寸小于其它部位的尺寸,以便更紧固地夹持对配端子121。连接端子的外壁156设置有凸台157。凸台157用于与支撑台 141相配合,将连接端子150支撑在容腔1301内。凸台157突出于连接端子的外壁156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凸台157数目优选为三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凸台157为冲压而成。连接端子150的下端设置有挂钩 158。挂钩158用于将连接端子150与壳体131钩挂连接。挂钩158呈L型设置。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有三个挂钩158。每个挂钩158与凸台157上下相对,可以从上下方向共同夹持住支撑台141。连接端子150为冲压件,具有一沿轴向贯穿的缺口159,因此使得连接端子150具有一定的弹性。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组装时,连接端子150设置在容腔1301内。插接孔151与进口132相接,上下对齐。凸台157支撑在支撑台141的上表面 142上。挂钩158挂在支撑台141的下表面143上,其中两个挂钩158端部位于容纳槽144内。凸台157与挂钩158上下夹持支撑台141。其中一个挂钩158延长至沿径向突出于壳体131的外壁137,用于与线路板120焊接连接,并实现连接端子150与线路板120电连接。
所述连接端子的外壁156与所述壳体131的内壁139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所述连接端子15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腔1301内。所述连接端子150可沿所述壳体131径向活动地设置,或者以其中一个或两个支撑台157为支点转动。优选是连接端子150在容腔1301内任意的径向均可活动地设置。
如图3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连接器130还包括外导体160。所述外导体160为管状,套装在所述壳体131之外,所述外导体131与所述壳体131连接。所述外导体160下端设置有开口161,开口161沿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所述开口161的侧壁设置有卡勾162。卡勾162与卡接部138的台阶1383相配合,将外导体160与壳体131卡接连接。所述外导体160的上端设置有弹性卡接片164;所述弹性卡接片164数目为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各个弹性卡接片164可独立地沿径向偏置。所述弹性卡接片164包括依次相连的支撑部165和卡接部166,所述支撑部165与所述外导体160连接;所述支撑部165与所述卡接部166为L型形状。外导体160下端设置有焊脚167。焊脚 167数目为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焊脚167与线路板120焊接连接。
如图3所示,线路板120上设置有电路图形(图中未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线路板120设为印刷线路板,其上设置有印刷线路图形。
如图9所示,对配连接器122包括对配端子121和对配壳体123。对配端子121安装在对配壳体123上。对配端子121为公端子,可插置于插孔151内。对配连接器122与连接器130连接。对配壳体123套装在壳体131之外。三个弹性卡接片164围绕壳体131设置,弹性卡接片164受压时向壳体131方向收缩。
如图10至12所示,对配壳体123将弹性卡接片164的卡接部166压靠在壳体131端部。对配端子121插入连接端子150的插孔151内。焊脚167与线路板120焊接连接。连接端子150抵压支撑台141的侧表面145。侧表面145为斜面,可方便地引导连接端子150进入容腔1301内。由于弹性片136具有一定的弹性,连接端子150组装过程中,凸台157可向外抵顶支撑台141,可将弹性片136向外撑开,方便组装。凸台157越过支撑台141后,凸台157支撑在支撑台141的上表面142上。其中两个挂钩158钩挂在支撑台141的下表面143 的容纳槽144内。其中一个挂钩158端部与线路板120焊接连接。外导体160 自壳体131上方套装在壳体131外部,将弹性卡接片164向内压迫收缩。对配端子121插入插孔151内,并与弹片154接触电连接。外导体160的焊脚167 与线路板120焊接连接。线路板120安装在底座111上,线路板120与摄像头 112电连接。上盖110盖合在底座111上,边缘环绕台阶114。对配壳体123及对配端子121贯穿上盖110并延伸至上盖110之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连接端子在壳体内可活动地设置,插接段由弹片组成可以提供弹性,即使与对配端子错位,可以借助连接端子的活动及弹片的弹性而实现与对配端子的对配插接,可以避免连接端子与对配端子错位无法对齐而造成无法插接。由于连接端子可以活动、具有弹性,因此可以避免连接端子生产时累积误差造成的错位而影响对插的问题,确保机械连接及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利用凸台与支撑台相配合,可方便地将连接端子可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结构简单且组装方便。凸台及支撑台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可使连接端子具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度,更加方便与对配端子插接。当连接端子与对配端子错位对插时,连接端子可以一个或两个凸台为支点旋转,以此可吸收一定的浮动公差。挂钩与凸台上下方向夹持支撑台,可增强连接端子与壳体的连接强度,确保组装、插拔过程中的牢固性。壳体的进口设置有引导面,对配插接时可将对配端子导正,引导对配端子与连接端子顺利对配。壳体下部具有弹性地设置,方便壳体与连接端子组装。支撑台侧表面为斜面,可在连接端子组装时引导连接端子组装到位,使用方便。
本发明所述的轴向,为图2B所示的上下方向,径向为垂直于轴向的方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34)

1.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壁,所述端子壁围成一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沿所述端子壁的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
所述端子壁具有依次相连的插接段和支撑段;所述插接段由两片以上的弹片组成,所述弹片具有弹性地设置,所述两片以上的弹片沿圆周分布,围成所述插接孔;
所述支撑段的外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突出于所述支撑段的外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支撑段的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段还包括一收紧段;所述插接孔在所述收紧段的径向尺寸小于其它部位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凸台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数目为两个以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腔及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容腔连通;
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端子壁,所述端子壁围成插接孔;
所述连接端子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插接孔与所述进口相对;所述进口与所述插接孔相对位置设置使得对配端子可通过所述进口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可沿所述壳体径向活动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在任意的径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依次相连的插接段和支撑段;所述插接孔贯穿所述插接段与所述支撑段;所述插接段由两片以上的弹片组成,所述弹片具有弹性地设置;所述两片以上的弹片沿圆周分布,围成所述插接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设置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支撑段的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段还包括一收紧段;所述插接孔在所述收紧段的径向尺寸小于其它部位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依次相连的插接段和支撑段;所述插接孔贯穿所述插接段与所述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外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突出于所述支撑段的外壁;所述凸台数目为两个以上,所述凸台支撑在所述壳体的容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凸台支撑在所述支撑台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下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将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壳体钩挂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凸台下方,所述凸台支撑在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挂钩钩挂在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所述凸台与所述挂钩分别从上下方向夹持所述支撑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挂钩端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挂钩沿径向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壁。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位置与所述凸台位置相对。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沿径向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所述卡接块具有卡接部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至少自一个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卡接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侧表面设置有台阶。
2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贯穿端面的缺口,使得所述壳体沿圆周方向分割为两片以上的弹性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片弹性片的内壁设置有支撑台,外壁设置有卡接块。
2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具有一引导面;所述引导面自所述进口的端部至壳体内部逐渐收缩。
2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沿所述壳体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所述进口与所述壳体通过支撑块连接;所述支撑块为一块,环绕所述进口设置或者所述支撑块为多块、围绕所述进口间隔分布。
2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套装在所述壳体之外。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所述卡接块具有卡接部和阻挡部,所述卡接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阻挡部的尺寸;所述开口卡设于所述卡接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壁设置有卡勾;所述卡接部侧表面设置有台阶;所述卡勾卡接于所述台阶处。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上端设置有弹性卡接片;所述弹性卡接片数目为多个,围绕所述壳体间隔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多个弹性卡接片沿径向可独立偏置地设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片包括依次相连的支撑部和卡接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外导体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卡接部为L型设置;所述弹性卡接片受压时可朝壳体方向收缩至卡接部搭靠在壳体端部地设置。
32.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3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线路板,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配连接器,所述对配连接器包括对配壳体和对配端子;所述对配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插拔地插接;所述对配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可插拔地插接。
34.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以及摄像头;
底座,所述底座容纳并支撑所述连接器组件和所述摄像头;
上盖;
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分别用于容纳支撑所述连接器和对配连接器;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盖合设计;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两者之一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可防止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横向相对移动地设置。
CN201920042110.2U 2019-01-10 2019-01-10 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Active CN209692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2110.2U CN209692068U (zh) 2019-01-10 2019-01-10 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KR2020200000094U KR20200001612U (ko) 2019-01-10 2020-01-08 연결 단자, 커넥터, 및 카메라 조립체
JP2020000058U JP3225606U (ja) 2019-01-10 2020-01-09 接続端子、コネクター、及びカメラ・アッセンブ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2110.2U CN209692068U (zh) 2019-01-10 2019-01-10 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2068U true CN209692068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42110.2U Active CN209692068U (zh) 2019-01-10 2019-01-10 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25606U (zh)
KR (1) KR20200001612U (zh)
CN (1) CN2096920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4352B (zh) * 2020-01-16 2021-07-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式導引插入連接器
CN114643447A (zh) * 2022-05-10 2022-06-2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机器人定点焊接辅助装置
US11831103B1 (en) * 2021-01-14 2023-11-2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elf-aligning connector assemb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751328U (zh) 2020-09-23 2021-03-19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推拉式同轴连接器
WO2023092597A1 (zh) * 2021-11-29 2023-06-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件、固持装置及相机
JP2023134094A (ja) 2022-03-14 2023-09-2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JP2023178582A (ja) * 2022-06-06 2023-1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同軸コネクタ
CN117673800A (zh) * 2022-09-07 2024-03-08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4352B (zh) * 2020-01-16 2021-07-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式導引插入連接器
US11831103B1 (en) * 2021-01-14 2023-11-2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elf-aligning connector assembly
CN114643447A (zh) * 2022-05-10 2022-06-2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机器人定点焊接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01612U (ko) 2020-07-20
JP3225606U (ja)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92068U (zh) 连接端子、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摄像头组件
US4795352A (en) Microcoaxial connector family
US7651375B2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outer cover robustly supported
US7137848B1 (en) Modular connector family for board mounting and cable applications
WO2005077453A3 (en) Psa cable and connector for quadripolar lead terminal
KR20130099894A (ko) 캡 몸체 절연 변위 커넥터
CN104916936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8970787U (zh) 接插件
CN103166026A (zh) 一种弹性插针接触件
CN2938518Y (zh) 一种电缆分支接头
CN110350345A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组件
CN112542709A (zh) 插接件、电连接机构和电子产品
CN210074330U (zh) 排插式接插件
CN202196898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09626571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210075755U (zh) 继电器熔断器复用插孔模块及车辆电气控制器
CN217522310U (zh) 一种二次接插件
CN220492378U (zh) 自动化双向集成插头线缆
CN22006620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9801282U (zh) 数据中心线缆用的大电流插头
CN212725808U (zh) 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
CN218472438U (zh) 一种连接稳固的连接器外导体
CN216958573U (zh) 一种电源插头内架
CN216085595U (zh) 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电插接件
CN221041613U (zh) 一种防松脱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