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1934U - 一种安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1934U
CN209691934U CN201920799861.9U CN201920799861U CN209691934U CN 209691934 U CN209691934 U CN 209691934U CN 201920799861 U CN201920799861 U CN 201920799861U CN 209691934 U CN209691934 U CN 209691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groove
slot
mounting bracket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98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998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1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1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19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基站天线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两个支撑板,其中,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一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井”字形的安装支架,每一支撑板上均依次间隔设有用于辅助组装天线反射器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简化了天线反射器的安装制程,提高了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站天线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大口径微波天线具有传输距离远,高增益的优势,在现代移动通信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的大口径抛物面反射器多为一体式,由于其体积大,装载运输成本很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基站天线市场已越来越没有竞争优势。而将一体化抛物面反射器分割为六分瓣结构形式,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由此也带来了天线反射器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支架,旨在解决分瓣结构式天线反射器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两个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井”字形的安装支架,每一所述支撑板上均依次间隔设有用于辅助组装天线反射器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别对应两个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对应两个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二插槽,每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插槽的第三插槽,以及对应所述第二插槽的第四插槽,所述第三插槽卡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中,所述第四插槽卡设于对应的第二插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设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三插槽以及所述第四插槽设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一端设有第一斜边,所述第三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斜边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斜边连接的第二斜边,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二斜边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第三插槽的一边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斜边与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第三插槽的一边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平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两个所述支撑板呈角度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以及所述支撑板均为胶合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长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以及所述支撑板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两个支撑板,其中,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一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井”字形的安装支架,每一支撑板上均依次间隔设有用于辅助组装天线反射器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分瓣式天线反射器包括多个分瓣体,以及分别与多个分瓣体可拆卸连接的内连接环、外连接环以及后背圈,安装天线反射器时,先将外连接环、内连接环以及后背圈分别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上,将多个分瓣体安装在外连接环、内连接环以及后背圈上,完成天线反射器的安装,使多个分瓣体拼装为一个完整的抛物面,简化了天线反射器的安装制程,提高了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反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瓣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背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连接环与外连接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背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的步骤S1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的对应步骤S2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与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的对应步骤S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支撑板; 11-第一斜边;
111-第三凹槽; 12-第二斜边;
121-第一凹槽; 122-第二凹槽;
131-第三插槽; 132-第四插槽;
2-第一固定板; 231-第一插槽;
3-第二固定板; 332-第二插槽;
4-内连接环; 41-第一安装孔;
5-外连接环; 6-分瓣体;
61-第三固定孔; 7-后背圈;
71-第二固定孔; 8-后背筋;
81-底座; 82-固定板;
821-第一固定孔; 822-支撑部;
9-连接片; 91-竖直部;
911-第二安装孔; 92-横向部;
921-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支架,用于辅助组装天线反射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两个支撑板1,其中,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一支撑板1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井”字形的安装支架,两个支撑板1上分别依次间隔设有用于辅助组装天线反射器的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以及第三凹槽1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支架拆装方便,在拆卸后,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两个支撑板1可以重叠包装,占用空间小,大大节约运输成本。如图3所示,天线反射器包括多个分瓣体6、外连接环5、内连接环4以及后背圈7,其中,多个分瓣体6拼合形成一个抛物面形的反射面,每一分瓣体6设有后背筋8,多个分瓣体6的后背筋8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内连接环4分别与多个后背筋8可拆卸连接,外连接环5设于内连接环4外围且分别与多个后背筋8可拆卸连接,后背圈7设于内连接环4远离外连接环5的内侧且分别与多个分瓣体6的背面可拆卸连接,上述背面指的是分瓣体6远离反射面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两个支撑板1,其中,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一支撑板1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井”字形的安装支架,每一支撑板1上均依次间隔设有用于辅助组装天线反射器的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以及第三凹槽111,安装天线反射器时,首先,如图10所示,在轴向上均匀设置多个安装支架,先将外连接环5、内连接环4以及后背圈7分别放置在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以及第三凹槽111上;然后,如图11与图12所示,将多个分瓣体6安装在外连接环5、内连接环4以及后背圈7上,完成天线反射器的安装,使多个分瓣体6拼装为一个完整的抛物面,简化了天线反射器的安装制程,提高了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2分别对应两个支撑板1设有第一插槽231,第二固定板3分别对应两个支撑板1设有第二插槽332,相应地,每一支撑板1上设有对应第一插槽231的第三插槽131,以及对应第二插槽332的第四插槽132,第三插槽131卡设于对应的第一插槽231中,第四插槽132卡设于对应的第二插槽332中,从而实现支撑板1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可拆卸连接,两个支撑板1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交叉对插,相互对插到位后,四块板组合为一个“井”字形的安装支架,可平稳地放置于地面,为天线反射器的拼装提供稳定的支撑,该安装支架结构紧凑,无需借用工具,拆装方便,装配效率较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的使用,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实现支撑板1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板1中,第三插槽131与第四插槽132间隔设于支撑板1靠近第一固定板2(或第二固定板3)的一端,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以及第三凹槽111间隔设于支撑板1远离第一固定板2(或第二固定板3)的一端,以便于将外连接环5、内连接环4以及后背圈7分别放置在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以及第三凹槽111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的平行方向上,第一固定板2的长度小于第二固定板3的长度,两个支撑板1呈角度设置,使得两个支撑板1与第一固定板2(或第二固定板3)形成类似三角形的结构,提高安装支架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支撑板1均为胶合板,胶合板的成本低廉,采用胶合板制作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支撑板1有利于降低安装支架的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支撑板1,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降低安装支架的生产成本,可以设置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支撑板1的厚度相同,使得同一块胶合板可以同时制作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支撑板1,不需要多种厚度的胶合板,既提高了原料的使用率,又降低了原料成本,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安装支架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的形状均为长方形,支撑板1的形状大致呈三角形,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1对应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以及第三凹槽111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斜边11与第二斜边12,第二斜边12的一端与第一斜边11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一凹槽121与第二凹槽122设于第二斜边12上,第三凹槽111设于第一斜边11上,并且,第一斜边11与支撑板1设有第三插槽131的一边的夹角小于第二斜边12与支撑板1设有第三插槽131的一边的夹角,当将多个分瓣体6放置在安装支架上时,多个分瓣体6具有朝反射面的中心线的方向的向心抵顶力,使得相邻的分瓣体6紧紧抵靠在一起,有利于天线反射器的安装。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8所示,同时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包括:
步骤S1、如图1与图2所示,提供至少三个如上所述的安装支架;
步骤S2、如图3与图10,提供外连接环5与内连接环4,分别将外连接环5和内连接环4放置于对应的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中;
步骤S3、如图4、图11与图12所示,提供多个分瓣体6,依次将多个分瓣体6安装在外连接环5和内连接环4上,使得多个分瓣体6组装形成一个抛物面形的反射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采用上述安装支架辅助安装天线反射器,简化了天线反射器的安装制程,提高了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9所示,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提供至少三组用于组装安装支架的板件,每一组板件均包括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以及两个支撑板1;
步骤S12、将第一固定板2的两个第一插槽231分别卡设在对应的支撑板1的第三插槽131,将第二固定板3的两个第二插槽332分别卡设在对应的支撑板1的第四插槽132,从而分别将每一组板件组装形成“井”字形安装支架;
步骤S13、将至少三个安装支架以圆周均布的方式放置于水平面上,每一安装支架中,第一固定板2均位于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3中,分瓣体6设有后背筋8,将每一分瓣体6的后背筋8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在外连接环5和内连接环4上,以将多个分瓣体6安装在外连接环5和内连接环4上。
可选地,如图4所示,后背筋8可以通过连接件的方式设置在分瓣体6的背面,例如,后背筋8可以是在出厂前或者在天线反射器的安装现场通过铆钉铆接在分瓣体6的背面,而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为了省略后背筋8的组装步骤,后背筋8也可以是与分瓣体6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每一后背筋8设有分别与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可拆卸连接的拼接组件,拼接组件包括设于分瓣体6背面的底座81,以及设于底座81且朝远离分瓣体6的方向延伸的固定板82,底座81上间隔设有两个分别对应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的固定板82,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82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但不限于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
进一步地,固定板82朝靠近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设置,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分别贴设于对应的固定板82的远离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一侧,由于分瓣体6的形状特殊,分瓣体6的弧长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逐渐减小,通过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朝固定板82施加朝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向心抵顶力,使得各个分瓣体6的侧面紧密连接,达到几乎无缝连接的效果,天线反射器的结构紧凑,大大地提高了天线反射器的机械强度。
具体地,拼接组件还包括螺钉,可以在固定板82上设置第一固定孔821,分别在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上对应第一固定孔821设置第一安装孔41,通过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41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821螺纹连接,从而将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设置在对应的固定板82上,拆装方便,降低基站现场安装的工作量。
进一步地,固定板82还包括朝固定板82远离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一侧延伸的支撑部822,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分别抵靠在对应的支撑部822的远离分瓣体6的一侧,一方面,支撑部822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得内连接环4与对应的不同固定板82的连接位置相同,外连接环5与对应的不同固定板82的连接位置相同,以保证每个固定板82受力均匀,从而使得各个分瓣体6的受到的向心抵顶力相等,有效提高天线反射器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组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还包括提供后背圈7,以及将后背圈7放置在第三凹槽111中的步骤;步骤S3还包括分别将多个分瓣体6安装在后背圈7上的步骤。由于将多个分瓣体6安装在内连接环4与外连接环5上后,此时即使撤离安装支架,多个分瓣体6、内连接环4以及外连接环5也不会散架,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也可以在步骤S3后,撤离安装支架,将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分瓣体6、内连接环4以及外连接环5一起翻转,然后将后背圈7安装在多个分瓣体6的背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后背圈7上铆接有L字型的连接片9;步骤S3中,分瓣体6通过螺钉与连接片9连接,从而将分瓣体6安装在后背圈7上。
具体地,连接片9包括竖直部91,以及一端与竖直部91的一端连接的横向部92,其中,竖直部91铆接在后背圈7上,横向部92分别与多个分瓣体6可拆卸连接,即后背圈7通过连接片9与分瓣体6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如图4与图7所示,连接片9的竖直部91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911,横向部92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921,后背圈7上对应多个连接片9的第二安装孔911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孔71,分瓣体6上对应多个连接片9的第三安装孔921设有第三固定孔61,多个分瓣体6的第三固定孔61沿周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铆钉穿过第二安装孔911与第二固定孔71铆接,以实现竖直部91与后背圈7刚性连接,降低基站现场安装的工作量;通过采用螺钉穿过第三安装孔921与第三固定孔61螺纹连接,以实现横向部92与分瓣体6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两个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井”字形的安装支架,每一所述支撑板上均依次间隔设有用于辅助组装天线反射器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别对应两个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对应两个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二插槽,每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插槽的第三插槽,以及对应所述第二插槽的第四插槽,所述第三插槽卡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中,所述第四插槽卡设于对应的第二插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设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三插槽以及所述第四插槽设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一端设有第一斜边,所述第三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斜边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斜边连接的第二斜边,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二斜边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第三插槽的一边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斜边与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第三插槽的一边的夹角。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平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两个所述支撑板呈角度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以及所述支撑板均为胶合板。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长方形。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以及所述支撑板的厚度相同。
CN201920799861.9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安装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91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9861.9U CN209691934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安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9861.9U CN209691934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安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1934U true CN209691934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986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91934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安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19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7663A (zh) * 2019-05-29 2019-08-16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架及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7663A (zh) * 2019-05-29 2019-08-16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架及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
CN110137663B (zh) * 2019-05-29 2024-02-02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架及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91934U (zh) 一种安装支架
CN110137663A (zh) 一种安装支架及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
CN205986393U (zh) 转子及其磁钢固定结构、电机
CN204084215U (zh) 反射片固定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09691961U (zh) 一种天线反射器
CN204771530U (zh) 一种活塞连杆部件装配线
CN208576720U (zh) 一种无人机机架及包含其的无人机
CN105328380B (zh) 一种骑士车试样车架中部段结构加工方法
CN211984287U (zh) 一种分体式桌脚架结构
CN211967509U (zh) 一种车载天线生产专用打点装置
CN210034060U (zh) 一种树木紧固用抱箍
CN203130712U (zh) 隐形拆装家具结合件
CN113162341A (zh) 无刷转子合装单机
CN208602333U (zh) 电池管理单元连接支架及车辆
CN207539018U (zh) 一种泵体安装结构
CN209401668U (zh) 电池管理单元支架及具有该电池管理单元支架的车辆
CN209023063U (zh) 一种牢固型定位稳定连接板
CN212343487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壳
CN208774685U (zh) 电池管理单元安装支架
CN110497869A (zh) 一种用于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相连接的安装支架
CN208602335U (zh) 电池管理单元支架及车辆
CN202971464U (zh) 一种货架的管连接接头
CN20546883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储物盒及中控台的左安装支架
CN110315497A (zh) 可调式简易搁物架、搁物盘调整方法、横档调整方法
CN219505944U (zh) 一种汽车显示屏中框固定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