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1961U - 一种天线反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反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1961U
CN209691961U CN201920806025.9U CN201920806025U CN209691961U CN 209691961 U CN209691961 U CN 209691961U CN 201920806025 U CN201920806025 U CN 201920806025U CN 209691961 U CN209691961 U CN 209691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ring
split body
antenna reflector
interior
sp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60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60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1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1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19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基站天线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线反射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反射器包括多个分瓣体、内连接环以及外连接环,其中,多个分瓣体拼合形成一个抛物面形的反射面,每一分瓣体设有后背筋,多个分瓣体的后背筋沿反射面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内连接环分别与多个后背筋可拆卸连接,外连接环设于内连接环外围且分别与多个分瓣体可拆卸连接,由于分瓣体可拆卸,多个分瓣体可重叠包装,大大减小包装尺寸,方便吊装和转运,大大节约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反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站天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反射器。
背景技术
工作于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波段的发射或接收天线统称为微波天线。微波主要靠空间波传播,为增大通信距离,天线架设较高。在微波天线中,抛物面天线应用最为广泛,而抛物面反射器是抛物面微波天线的主要部件之一。
大口径微波天线具有传输距离远,高增益的优势,在现代移动通信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的大口径抛物面反射器多为一体式结构形式,由于其体积大,装载运输成本很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基站天线市场已越来越没有竞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反射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大口径抛物面反射器装载运输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线反射器,包括:
多个分瓣体,拼合形成一个抛物面形的反射面,每一所述分瓣体均设有后背筋,多个所述分瓣体的后背筋沿所述反射面的周向间隔设置;
内连接环,分别与多个所述后背筋可拆卸连接;以及
外连接环,设于所述内连接环外围且分别与多个所述后背筋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后背筋均设有分别与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可拆卸连接的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分瓣体的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且朝远离所述分瓣体的方向延伸的固定板,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朝靠近所述反射面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分别贴设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所述反射面的中心线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还包括朝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延伸的支撑部,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分别抵靠在对应的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分瓣体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拼接组件还包括螺钉,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螺钉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背筋的曲率与所述分瓣体的曲率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瓣体包括位于所述内连接环远离所述外连接环的一端的弧形边,以及位于所述外连接环远离所述内连接环的一端的弧形翻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反射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连接环的远离所述外连接环一侧的后背圈,多个所述分瓣体分别与所述后背圈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反射器还包括多个呈L字型的连接片,所述后背圈通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分瓣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反射器包括六个所述分瓣体,每一所述分瓣体上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后背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反射器,包括多个分瓣体、内连接环以及外连接环,其中,多个分瓣体拼合形成一个抛物面形的反射面,每一分瓣体设有后背筋,多个分瓣体的后背筋沿反射面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内连接环分别与多个后背筋可拆卸连接,外连接环设于内连接环外围且分别与多个分瓣体可拆卸连接,由于分瓣体可拆卸,多个分瓣体可重叠包装,大大减小包装尺寸,方便吊装和转运,大大节约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反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瓣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背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连接环与外连接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背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分瓣体; 2-后背圈;
3-后背筋; 31-底座;
32-固定板; 321-支撑部;
4-内连接环; 5-外连接环;
6-连接片; 61-竖直部;
62-横向部; 711-第一安装孔;
712-第一固定孔; 721-第二安装孔;
722-第二固定孔; 731-第三安装孔;
732-第三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反射器,包括:
多个分瓣体1,多个分瓣体1拼合形成一个抛物面形的反射面(即为天线反射器的反射面),每一分瓣体1的背面均设有后背筋3,多个分瓣体1的后背筋3沿反射面的周向间隔设置,上述多个分瓣体1的后背筋3呈辐射状对称设置,其中,分瓣体1的背面指的是分瓣体1远离反射面的一面;
内连接环4,分别与多个后背筋3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但不限于是通过螺钉连接;以及
外连接环5,设于内连接环4外围且分别与多个后背筋3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但不限于是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反射器包括多个分瓣体1、内连接环4以及外连接环5,其中,多个分瓣体1拼合形成一个抛物面形的反射面,每一分瓣体1设有后背筋3,多个分瓣体1的后背筋3沿反射面的周向间隔设置,内连接环4分别与多个后背筋3可拆卸连接,外连接环5设于内连接环4外围且分别与多个分瓣体1可拆卸连接,由于分瓣体1可拆卸,多个分瓣体1可重叠包装,大大减小包装尺寸,方便吊装和转运,大大节约运输成本,同时由于每个分瓣体1分别与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连接,使得组装形成的天线反射器更加牢固。
可选地,各个分瓣体1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为了方便统一加工制作,将各个分瓣体1形状和尺寸设置为相同,使得各个分瓣体1可由同一套模具制作而成,极大地降低了分瓣体1的生产成本,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多个分瓣体1可以完全重叠在一起,可以大大减小包装尺寸,方便吊装和转运,大大节约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当分瓣体1的数量较少时,由于单个分瓣体1的体积较大,不利于进行吊装或者转运;当分瓣体1的数量过多时,则会降低现场组装效率。考虑到运输便捷性和组装效率,宜将分瓣体1的数量设置为3~8个,优选为6个,以便于运输的同时,保证良好的组装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分瓣体1的数量也可以作适当修改,例如分瓣体1的数量也可以多于8个,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6个分瓣体1中,每个分瓣体1均为六等分抛物面形,由一个完整的抛物面六等分切割而成,具体是由分别经过抛物面的中心线的六个平面切割而成,定义分瓣体1远离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一端为远心端,靠近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一端为近心端,分瓣体1的弧长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逐渐减小。
可选地,如图2所示,后背筋3可以通过连接件的方式设置在分瓣体1的背面,例如,后背筋3可以是在出厂前或者在天线反射器的安装现场通过铆钉铆接在分瓣体1的背面,而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为了省略后背筋3的组装步骤,后背筋3也可以是与分瓣体1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每一后背筋3均设有分别与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可拆卸连接的拼接组件,拼接组件包括设于分瓣体1背面的底座31,以及设于底座31且朝远离分瓣体1的方向延伸的固定板32,底座31上间隔设有两个分别对应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的固定板32,底座31上间隔设有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32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但不限于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
进一步地,固定板32朝靠近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设置,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分别贴设于对应的固定板32的远离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一侧,分瓣体1的形状特殊,分瓣体1的弧长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逐渐减小,通过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朝固定板32施加朝抛物面(反射面)的中心线的向心抵顶力,使得各个分瓣体1的侧面紧密连接,达到几乎无缝连接的效果,天线反射器的结构紧凑,大大地提高了天线反射器的机械强度。
具体地,如图3与图4所示,拼接组件还包括螺钉,可以在固定板32上设置第一固定孔712,分别在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上对应第一固定孔712设置第一安装孔711,通过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711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712螺纹连接,从而将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设置在对应的固定板32上,拆装方便,降低基站现场安装的工作量。
进一步地,固定板32还包括朝远离近心端的一侧延伸的支撑部321,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靠近分瓣体1的一端分别抵靠在对应的支撑部321的远离分瓣体1的一侧,一方面,支撑部321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得内连接环4与对应的不同固定板32的连接位置相同,外连接环5与对应的不同固定板32的连接位置相同,以保证每个固定板32受力均匀,从而使得各个分瓣体1的受到的向心抵顶力相等,有效提高天线反射器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每一分瓣体1上至少设置一个后背筋3,多个后背筋3在周向上均匀设置,以使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分别均匀地对分瓣体1施加向心抵顶力。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反射器中,一共包括6个分瓣体1,每个分瓣体1设有2个后背筋3,也即总共设有12个后背筋3,该12个后背筋3在周向上以30°的间距均匀分布,呈辐射状对称设置,有效提高天线反射器安装的稳定性及机械强度。
优选地,后背筋3的曲率与分瓣体1的曲率相同,具体为后背筋3的底座31的曲率与分瓣体1的曲率相同,当采用铆钉将后背筋3的底座31铆接在分瓣体1的背面时,底座31与分瓣体1紧密贴合,有效提高底座31与分瓣体1的铆接强度,使得后背筋3与分瓣体1稳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天线反射器还包括设于内连接环4的远离外连接环5一侧的后背圈2,该后背圈2为环形圈,形状具体可以但不限于为圆环形结构,多个分瓣体1分别与后背圈2可拆卸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天线反射器安装的稳定性及机械强度。
进一步地,天线反射器还包括多个呈L字型的连接片6,多个连接片6沿反射面的周向均匀设置,连接片6包括竖直部61,以及一端与竖直部61的一端连接的横向部62,其中,竖直部61与后背圈2铆接,横向部62分别与多个分瓣体1可拆卸连接,即后背圈2通过连接片6与分瓣体1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如图2与图5所示,连接片6的竖直部61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721,横向部62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731,后背圈2上对应多个连接片6的第二安装孔721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孔722,分瓣体1的背面对应设置多个连接片6的第三安装孔731设有第三固定孔732,多个分瓣体1的第三固定孔732沿反射面的周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铆钉穿过第二安装孔721与对应的第二固定孔722铆接,以实现竖直部61与后背圈2之间的刚性连接,有效降低基站现场安装的工作量;而采用螺钉穿过第三安装孔731与对应的第三固定孔732螺纹连接,以实现横向部62与分瓣体1的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
具体地,结合图1与图2,分瓣体1包括位于内连接环4远离外连接环5的一端的弧形边,以及位于外连接环5远离内连接环4的一端的弧形翻边,即弧形边位于分瓣体1的近心端,弧形翻边位于分瓣体1的远心端,当多个分瓣体1组合后,该多个分瓣体1的弧形边组成一个完整的圆边,以使多个分瓣体1之间相互抵顶时,均匀受力;多个弧形翻边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翻边,弧形翻边能够增加相邻分瓣体1的接触面积,使得多个分瓣体1组合得更加牢靠地组装在一起,有效提高天线反射器安装的稳定性及机械强度。
优选地,定义反射面直径最大的一个圆的直径为D,则后背圈2的直径为内连接环4的直径为外连接环5的直径为此时,多个分瓣体1组成的天线反射器的稳定性及机械强度最佳。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反射器的具体加工过程做进一步说明:
1.准备好所需零部件,包括完整的抛物面形的结构件一件、后背圈2一件、后背筋3十二件、内连接环4一件、外连接环5一件;
2.将后背筋3放置在抛物面形的结构件的背面,将内连接环4与外连接环5通过螺钉连接到后背筋3上,后背筋3上设有用于与抛物面形的结构件铆接的通孔,使用专用工装定位,通过后背筋3上的通孔在抛物面形的结构件上配做相同数量的通孔,然后用铆钉铆接;
3.将后背圈2放置在抛物面形的结构件的背面,使用专用工装定位,使后背圈2与抛物面形的结构件保持同心,后背圈2上连接有多个连接片6,通过后背圈2的连接片6上的第三安装孔731在抛物面形的结构件上配做相同数量的第三固定孔732;
4.将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拆卸下来,移走后背圈2,将抛物面形的结构件六等分割为六个分瓣体1。
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将分瓣体1、后背圈2、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运至基站现场后再进行组装。其组装过程如下:
1.将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放置在专用安装支架上,将一个分瓣体1放置在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上,将多个后背筋3的第一固定孔712分别与对应的内连接环4和外连接环5的第一安装孔711对准后,使用螺钉锁紧固定,依次将其余五个分瓣体1组装起来;
2.将后背圈2放置到六个分瓣体1拼合后组成的抛物面的背面上,将后背圈2的连接片6上的第三安装孔731与分瓣体1上的第三固定孔732对准后,用螺钉锁紧固定;
3.经上述组装工序后,六个分瓣体1拼接为一个完整抛物面形的天线反射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分瓣体,拼合形成一个抛物面形的反射面,每一所述分瓣体均设有后背筋,多个所述分瓣体的后背筋沿所述反射面的周向间隔设置;
内连接环,分别与多个所述后背筋可拆卸连接;以及
外连接环,设于所述内连接环外围且分别与多个所述后背筋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后背筋均设有分别与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可拆卸连接的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分瓣体的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且朝远离所述分瓣体的方向延伸的固定板,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朝靠近所述反射面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分别贴设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所述反射面的中心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还包括朝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延伸的支撑部,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分别抵靠在对应的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分瓣体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组件还包括螺钉,所述内连接环和所述外连接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螺钉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筋的曲率与所述分瓣体的曲率相同。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体包括位于所述内连接环远离所述外连接环的一端的弧形边,以及位于所述外连接环远离所述内连接环的一端的弧形翻边。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反射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连接环的远离所述外连接环一侧的后背圈,多个所述分瓣体分别与所述后背圈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反射器还包括多个呈L字型的连接片,所述后背圈通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分瓣体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反射器包括六个所述分瓣体,每一所述分瓣体上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后背筋。
CN201920806025.9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天线反射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91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6025.9U CN209691961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天线反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6025.9U CN209691961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天线反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1961U true CN209691961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9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602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91961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天线反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1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7694A (zh) * 2019-05-29 2019-08-16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反射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7694A (zh) * 2019-05-29 2019-08-16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反射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48236A1 (en) Segmented antenna reflector with shield
US7737903B1 (en) Stepped-reflector antenna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payloads
US6919855B2 (en) Tuned perturbation cone feed for reflector antenna
CN209691961U (zh) 一种天线反射器
CN203859231U (zh) 一种分瓣结构的微波抛物面天线反射器
US7965256B2 (en) Segmented antenna reflector
CN110137694A (zh) 一种天线反射器
CN112909591A (zh) 一种支撑件及管件连接结构
CN209691934U (zh) 一种安装支架
CN110137663A (zh) 一种安装支架及天线反射器的安装方法
CN107425264A (zh) 一种碗状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
KR101041465B1 (ko) 신속체결형 조립식 파라볼릭 안테나
CN213905606U (zh) 一种双频段多模组合馈源喇叭
CN102760637A (zh) 具有外泡和内置灯的电灯以及关联的生产方法
CN207637978U (zh) 一种绝缘垫片、低频辐射单元和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12599980A (zh) 一种双频段多模组合馈源喇叭
CN209418766U (zh) 一种新型Ku溅散板环焦天线
CN208723099U (zh) 一种组合式抛物面天线
CN109519333B (zh) 连接件、分片塔架、制造方法、塔架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9303955U (zh) 一种卫星天线骨架
CN110444901B (zh) 反射面天线
CN107528114B (zh) 一种低频辐射单元垫片和双极化基站天线
CN217281170U (zh) 一种抛物面反射器
CN214706257U (zh) 一种大口径分片结构微波天线反射体
CN205319331U (zh) 一种分块加工和拼装的大口径毫米波fzp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