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8732U -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8732U
CN209688732U CN201920848694.2U CN201920848694U CN209688732U CN 209688732 U CN209688732 U CN 209688732U CN 201920848694 U CN201920848694 U CN 201920848694U CN 209688732 U CN209688732 U CN 209688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mirror
dipped beam
area
light
f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86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智平
祝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486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8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8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8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21S41/255Lenses with a front view of circular or truncated circular out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21Optical layout thereof the reflector being a surface of revolution or a planar surface, e.g. trunc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 F21S41/365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successively reflecting the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21W2102/13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 F21W2102/135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the light having cut-off lines, i.e. clear borderlines between emitted regions and dark regions
    • F21W2102/155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high-beam region or low-beam region the light having cut-off lines, i.e. clear borderlines between emitted regions and dark regions having inclined and horizontal cutoff l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21W2102/10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 F21W2102/17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regions other than high beam or low beam
    • F21W2102/18Arrangement or contour of the emitted light for regions other than high beam or low beam for overhead sign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包括光源、透镜、透明光学元件和近光III区形成机构;所述光源、近光III区形成机构、透明光学元件和透镜沿近光III区光形形成光路依次设置;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布于所述透镜的光轴的两侧,且错位排列,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焦点,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二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一焦点重合,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的入光面,所述透镜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的出光面的正前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前照灯和车辆。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扩大III区光形的宽度。

Description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照明模组,具体地,涉及一种近光III区照明模组,此外,还涉及一种车辆前照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灯技术领域,相比传统的仅设置表面镀铝的反射镜的光学元件,近些年,透明材质的光学元件在近光或远光等车辆前照灯照明装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具有一定长度光通道的透明材质光学元件,由于具有光效高、系统构成简单、系统成本较低等综合优点,使其在近光或远光等车辆前照灯照明装置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形成前照灯照明装置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
车灯的近光,是为了近距离照明,根据车灯相关的标准(以中国标准GB25991为例)可知,近光光形中具有被称为“III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截止线上方,主要对标志牌等位于路面上方的物体起到照明作用,使驾驶员获取标志牌等信息。
对于要求AFS(自适应前大灯系统)功能的前照灯而言,左右方向上较窄(比如±10°)的III区光形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以及实际应用的需求。AFS能够根据汽车方向盘角度、车辆偏转率和行驶速度,不断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适应当前的转向角,保持灯光方向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以确保对前方道路提供最佳照明,并对驾驶员提供最佳可见度,从而显著增强了黑暗中驾驶的安全性;在路面照明差或多弯道的路况中,扩大驾驶员的视野,而且可提前提醒对方来车。实现AFS功能的前照灯的技术方案中,有一种方式是通过近光截止部光形左右移动、而III区光形固定不动实现的,这使得III区在左右方向上必须有足够的宽度,这是因为:(1)以中国的AFS法规GB T30036为例,III区中有BLL和BRR两个测试位置,BLL涉及左侧-8°~-20°,BRR涉及右侧+8°~+20°,这就使得III区光形要做到至少左右±20°;(2)AFS大灯在车辆左右旋转时,近光截止部光形会向转弯相应的方向偏移一定的角度(比如10°),而此时也要满足AFS的法规,那么III区光形不偏移的话,就要求III区光形能够覆盖一定的宽度(AFS旋转10°的话,III区光形需要到达30°才能满足法规);(3)从实际应用角度而言,也需要III区光形具有足够的宽度,用于近光截止线上方足够宽度的照明,以及车辆AFS功能下的III区足够照明,提高驾驶员的道路信息可视性。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具有一定长度光通道的透明材质光学元件的近光照明装置,其用于形成近光III区的结构为设置于这种光学元件上相应的III区形成结构,但是,仍然不能有效地增大III区光形的宽度。例如,申请日为2016年8月17日、公告号为CN106122870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其用于形成近光III区的技术方案为:设置二级反射镜,二级反射镜反射的部分光线经聚光器(即透明材质光学元件)反射和折射后从透镜射出,形成近光III区,聚光器上的III区形成结构设置于聚光器本体上方,接收来自设置于LED光源后方的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经过III区形成结构,经出光面射出后进入透镜,最终形成III区光形,形成的III区光形的左右宽度约±10°,不能够满足车辆转弯时III区相应的照明需求,不能够满足AFS法规对车辆前照灯的要求。
因此,本技术领域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III区左右照明角度较窄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该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能够有效扩大III区光形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前照灯,该车辆前照灯不仅能够有效扩大III区光形的宽度,还能够满足汽车用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标准要求及实际应用的需求。
此外,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在转弯时,近光截止部左右偏移、III区光形不偏移时,仍能提供转弯范围内的良好的III区照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包括光源和透镜,还包括透明光学元件和近光III区形成机构;所述光源、近光III区形成机构、透明光学元件和透镜沿近光III区光形形成光路依次设置;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布于所述透镜的光轴的两侧,且错位排列,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焦点,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二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一焦点重合,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的入光面,所述透镜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的出光面的正前方。
优选地,所述透明光学元件包括所述入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入光面、上表面、下表面和所述出光面围成光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入光面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所述上表面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所述出光面设置为中间凹两端凸的弧面。
更优选地,所述入光面、上表面、出光面中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皮纹。
典型地,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设置为椭球面反射镜。
具体优选地,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和一个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布于所述透镜的光轴的两侧,且错位排列,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焦点,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二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一焦点重合,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的入光面上,所述透镜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的出光面的正前方,以能够扩大近光III区光形单侧的展宽。
具体优选地,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反射镜和两个第二反射镜,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和两个所述第二反射镜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所述透镜的光轴的两侧,其中,位于所述透镜的光轴的一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二焦点与位于所述透镜的光轴的另一侧的第二反射镜的第一焦点重合,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焦点重合,且所述光源位于该第一反射镜的第一焦点,各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的入光面上,所述透镜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的出光面的正前方,以能够扩大近光III区光形两侧的展宽。
典型地,还包括近光反射镜,所述近光反射镜的第一焦点设置于所述光源。
典型地,还包括散热器,各所述第一反射镜、各所述第二反射镜和所述近光反射镜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或者与所述散热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前照灯,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前照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中,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反射进入透明光学元件,再经由透明光学元件的出光面和透镜出射,由于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分布与透镜光轴的两侧,且前后错位排布,相对现有技术,使得经由透镜出射的光线在左右方向上产生一定的大角度传播方向变化,从而使得近光III区光形在左右方向上的照明范围变大,即扩大了近光III区光形的宽度。
其中,透明光学元件的入光面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弧面能够对光线进行扩散,上表面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都能够对入光面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特别是,透明光学元件的出光面设置为中间凹两端凸的弧面,这样的设置使得从透明光学元件的出光面出射的外侧光线角度更发散,更有利于形成大角度、宽范围的近光III区光形。
另外,透明光学元件的入光面、上表面、出光面中至少一个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皮纹,其作用是使光线产生漫反射,降低光照射到有效区域的能量,从而起到调整近光III区照明强度的作用,以满足车灯的法规要求,一般法规要求III区的最大照明强度<625cd(坎德拉),也就是说,625cd对应于25m配光屏上就是1lx(勒克斯)照度。
而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应用到车辆前照灯后,特别是AFS前照灯,使得车辆在转弯时,近光截止部左右偏移、III区光形不偏移时,仍能提供转弯范围内的良好的III区照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近光光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图4中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透明光学元件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透明光学元件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线走向图及光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光线走向图及光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源 2透镜
3透明光学元件 31入光面
32出光面 33上表面
34下表面 35光通道
4第一反射镜 5第二反射镜
6近光反射镜
001近光光形 002小角度III区光形
003右侧大角度III区光形 004左侧大角度III区光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申请日为2016年8月17日、公告号为CN106122870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之所以不能够扩大III区光形的宽度,是因为如果要使得III区光形的宽度增大,对应III区的光线在截止线结构处的成像角度范围需要达到相应的宽度范围,否则经透镜投射后不能够形成较大的宽度,而上述技术方案中二级反射镜反射的III区光形是从正后方射入聚光器上III区形成结构的,这就使得入射光的角度局限在了一定的较小角度范围内,而且,III区形成结构由后向前延伸于设置在透镜焦点处的凹状出光面,III区光形基本上是集中于光轴中间位置传播的,可扩展的角度范围受到局限,凹状结构的出光面使得光线的左右扩展又受到进一步限制,使得射入透镜的光线不能够形成较宽的角度范围,形成的III区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较窄。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如图2所示,基于透镜2的光轴,光线出射端为“前”,光线入射端为“后”,沿光线出射方向的左侧为“左”,沿光线出射方向的右侧为“右”,沿光线出射方向的上方为“上”,沿光线出射方向的下方为“下”,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2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中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包括光源1、透镜2、透明光学元件3和近光III区形成机构;所述光源1、近光III区形成机构、透明光学元件3和透镜2沿近光III区光形形成光路依次设置;
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4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5,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所述第二反射镜5分布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两侧,且错位排列,即第一反射镜4位于相对应的第二反射镜5的前方,第二反射镜5位于透明光学元件3的后方,所述光源1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从而第二反射镜5位于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的后方,所述透镜2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的正前方。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光源1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之所以将相应的光学元件设置于焦点处,是为了高效利用光的能量,因为焦点处的光线是最集中的,也就是说,上述技术方案中并不是指示相应的光学元件严格和焦点重合设置,也可以具有少量偏差,以起到调整照明光形和强度的作用,少量偏差指毫米级的距离偏差,具体地,少量偏差一般在5mm以内。
可以理解的是,近光III区形成机构至少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仅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4和一个第二反射镜5,这样,可以扩大近光III区光形的单侧宽度;另一种是包括两个第一反射镜4和两个第二反射镜5,这样,可以扩大近光III区光形的双侧宽度;而且,第一反射镜4和对应的第二反射镜5可以相互面向对方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镜4的反射面与对应的第二反射镜5的反射面相互面向对方设置,这样,第一反射镜4的反射面接收到的光线被反射后,就可以经由对应的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射向该第二反射镜5的反射面,最终形成大角度、宽范围的近光III区光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光源1发出的光线先经由第一反射镜4反射,由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出射,由于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光线再经由第二反射镜5反射,由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出射,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因此光线射入透明光学元件3内,再经由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出射,最终经由透镜2出射形成近光III区光形,其中,由于第一反射镜4与第二反射镜5相对光学位置关系,以及结合第二反射镜5与透明光学元件3的光学位置关系,使得经由透镜2出射的光线在左右单侧或双侧方向上产生一定的大角度传播方向变化,从而使得近光III区光形在左右单侧或双侧方向上的照明范围变大,即扩大了近光III区光形的宽度。
参照图2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包括所述入光面31、所述出光面32、上表面33和下表面34,所述入光面31、上表面33、下表面34和所述出光面32围成光通道35。透明光学元件3由透明材质制备而成,具有光效高,能够使得系统构成简单、系统成本较低。
参照图2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3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能够对光线进行扩散,所述上表面33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能够对入光面31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针对上述入光面31和上表面33的形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择,所述出光面32设置为中间凹两端凸的弧面,使得从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出射的外侧光线角度更发散,更有利于形成大角度、宽范围的近光III区照明。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31、上表面33、出光面32中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皮纹。其中,皮纹是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状微结构,其作用是使光线产生漫反射,降低光照射到有效区域的能量,从而起到调整近光III区照明强度的作用,以满足车灯的法规要求(一般法规要求III区的最大照明强度<625cd)。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设置为椭球面反射镜。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例中,主要利用椭球面反射镜的特点:任意一个焦点发出或通过该焦点的光,经椭球面反射镜后都汇聚到另一个焦点;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想到,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车灯反射镜,例如双焦点抛物面反射镜,只要反射镜的任意一个焦点发出或通过该焦点的光,经该反射镜后都汇聚到另一个焦点即可。
参照图2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4和一个第二反射镜5,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所述第二反射镜5分布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两侧,且错位排列,即第一反射镜4位于第二反射镜5的前方,第二反射镜5位于透明光学元件3的后方,所述光源1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上,所述透镜2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的正前方,以能够使得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由第一反射镜4、第二反射镜5和透明光学元件3组成的光路,达到扩大近光III区光形单侧的展宽的效果。
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可以包括两个第一反射镜4和两个第二反射镜5,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两个所述第二反射镜5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两侧,其中,位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一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位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另一侧的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第一反射镜4位于相对应的第二反射镜5的前方,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重合,且所述光源1位于该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各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上,所述透镜2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的正前方,以能够使得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由第一反射镜4、第二反射镜5和透明光学元件3组成的光路,再经由透镜2出射,得到左右方向上的大角度、宽范围III区光形,以达到扩大近光III区光形两侧的展宽的目的。
参照图2、图3、图10至图12所示,典型地,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集成类似图2、图3、图11所示的近光主体光形的光学模组用于车辆前照灯的照明,具体地,可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近光反射镜6,使近光反射镜6的第一焦点设置于所述光源1。如此,就可以同时得到近光光形001和大角度、宽范围III区光形。此外,截止线形成结构可以直接设置在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的上边界处,从而能够形成具有截止线的近光光形001;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成截止线的方式。
典型地,还可以包括散热器,可以使得各所述第一反射镜4、各所述第二反射镜5和所述近光反射镜6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或者与所述散热器一体成型,便于生产和装配。
参照图2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包括光源1、透镜2、透明光学元件3和近光III区形成机构;所述光源1、近光III区形成机构、透明光学元件3和透镜2沿近光III区光形形成光路依次设置;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4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5,可以理解的是,近光III区形成机构至少存在两种方式,仅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4和一个第二反射镜5,第一反射镜4和所述第二反射镜5分布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两侧,且错位排列,即第一反射镜4位于相对应的第二反射镜5的前方,所述光源1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透镜2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的正前方;或者,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反射镜4和两个第二反射镜5,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两个所述第二反射镜5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两侧,其中,位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一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位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另一侧的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第一反射镜4位于相对应的第二反射镜5的前方,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重合,且所述光源1位于该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各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上;经由上述设置,使第一反射镜4、第二反射镜5和透明光学元件3形成一个能够得到大角度、宽范围III区光形的光路,达到扩大了近光III区左右方向上光形的宽度的效果,其中,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可以为椭球面反射镜;而且,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能够对光线进行扩散,其上表面33可以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能够对入光面31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出光面32可以设置为中间凹两端凸的弧面,使得从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出射的外侧光线角度更发散,更有利于形成大角度、宽范围的近光III区光形;进一步地,可以在入光面31、上表面33和出光面32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设置有皮纹,利用皮纹对光线产生漫反射的特点,调整近光III区照明强度,降低光照射到有效区域的能量,满足车灯的法规要求;另外,还可以结合本领域技术手段,增加设置近光反射镜6和散热器等,近光反射镜6能够使得模组产生近光光形001,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使散热器与第一反射镜4、第二反射镜5和近光反射镜6可拆分地安装在一起,或者,一体成型,便于生产和装配,散热器可以采用风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热管散热器等多种类型。
参照图2至图12所示,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的工作过程。
光源1发出的光线先经由第一反射镜4反射,由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出射,由于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光线再经由第二反射镜5反射,由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出射,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因此光线射入透明光学元件3内,一部分光线经上表面33反射后向出光面32照射,另一部分光线经光通道35直接向出光面32照射,光线经由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出射,最终经由透镜2出射形成近光III区光形;由于第一反射镜4与第二反射镜5相对光学位置关系,以及结合第二反射镜5与透明光学元件3的光学位置关系,使得经由透镜2出射的光线在左右单侧或双侧方向上产生一定的大角度传播方向变化,从而使得近光III区光形在左右单侧或双侧方向上的照明范围变大,即扩大了近光III区光形的宽度;其中,在入光面31、上表面33和出光面32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形成有皮纹,利用皮纹对光线产生漫反射的特点,可以调整近光III区照明强度,降低光照射到有效区域的能量,满足车灯的法规要求;另外,可以设置近光反射镜6,使得近光反射镜6的第一焦点位于光源1,如此,经由近光反射镜6反射的光线出射能够形成近光光形00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形成的III区照明范围如小角度III区光形002所示,在左右方向上一般为±10°;然而,参照图10和图12所示,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大角度、宽范围III区光形是相对现有技术而言的,由图10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实现的是左侧10°右侧30°的大角度的III区照明范围,参见图10中右侧大角度III区光形003所示,但此处并不是指示相应的III区角度是严格到30°,附图中的度数只是左右方向上的大角度、宽范围III区光形的一个示意,可以理解的是还包括其他可能,比如>30°的角度;另外,也可以进一步得到图1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左右两侧方向上均为大角度、宽范围III区光形的情况,参见图12中左侧大角度III区光形004和右侧大角度III区光形003所示,而且,左右两侧方向上的角度并非必须相等,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计;其中,所述角度是相对V-V轴所在的0°位置而言的,近光的V-V轴位置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是经过近光截止线拐点的竖直方向的轴。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前照灯的实施例可以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即采用了上述所有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及车辆前照灯尤其适用于AFS前照灯的近光III区照明。
其中,在将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应用到车辆前照灯中时,可以将第一反射镜4、第二反射镜5和近光反射镜6与散热器一体成型,便于生产和装配。
进一步地,将本实用新型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应用到AFS车辆前照灯中,使得车辆在转弯时,近光截止部左右偏移、III区光形不偏移时,仍能提供转弯范围内的良好的III区照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照灯,至少具有上述车辆前照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将上述车辆前照灯应用到车辆中,也就是说,将本实用新型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应用到车辆中,尤其是具有AFS功能的前照灯;车辆在转弯时,近光截止部左右偏移、III区光形不偏移时,仍能提供转弯范围内的良好的III区照明,使驾驶员较好地获取标志牌等路面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优选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包括光源(1)和透镜(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光学元件(3)和近光III区形成机构;所述光源(1)、近光III区形成机构、透明光学元件(3)和透镜(2)沿近光III区光形形成光路依次设置;
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反射镜(4)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射镜(5),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所述第二反射镜(5)分布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两侧,且错位排列,所述光源(1)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所述透镜(2)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的正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包括所述入光面(31)、所述出光面(32)、上表面(33)和下表面(34),所述入光面(31)、上表面(33)、下表面(34)和所述出光面(32)围成光通道(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31)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所述上表面(33)设置为平面或内凹或外凸的弧面,所述出光面(32)设置为中间凹两端凸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31)、上表面(33)、出光面(32)中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皮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设置为椭球面反射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4)和一个第二反射镜(5),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所述第二反射镜(5)分布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两侧,且错位排列,所述光源(1)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上,所述透镜(2)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的正前方,以能够扩大近光III区光形单侧的展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III区形成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反射镜(4)和两个第二反射镜(5),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4)和两个所述第二反射镜(5)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两侧,其中,位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一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二焦点与位于所述透镜(2)的光轴的另一侧的第二反射镜(5)的第一焦点重合,两个所述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重合,且所述光源(1)位于该第一反射镜(4)的第一焦点,各所述第二反射镜(5)的第二焦点设置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入光面(31)上,所述透镜(2)位于所述透明光学元件(3)的出光面(32)的正前方,以能够扩大近光III区光形两侧的展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近光反射镜(6),所述近光反射镜(6)的第一焦点设置于所述光源(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各所述第一反射镜(4)、各所述第二反射镜(5)和所述近光反射镜(6)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或者与所述散热器一体成型。
10.一种车辆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光III区照明模组。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前照灯。
CN201920848694.2U 2019-06-04 2019-06-04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Active CN209688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8694.2U CN209688732U (zh) 2019-06-04 2019-06-04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8694.2U CN209688732U (zh) 2019-06-04 2019-06-04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8732U true CN209688732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9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8694.2U Active CN209688732U (zh) 2019-06-04 2019-06-04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87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857A (zh) * 2019-06-04 2019-08-09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857A (zh) * 2019-06-04 2019-08-09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WO2020244109A1 (zh) * 2019-06-04 2020-12-10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US11608956B2 (en) 2019-06-04 2023-03-21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Low-beam zone III lighting module, vehicle headlamp and vehicle
CN110107857B (zh) * 2019-06-04 2024-04-12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7857A (zh)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JP5257665B2 (ja) 車両用前照灯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EP2182272B1 (en) Vehicular lamp unit and vehicular lamp
KR100706061B1 (ko) 차량용 조명 등기구
JP5869223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US7997778B2 (en) Vehicle light
US20100309679A1 (en) Vehicle headlight
JP2003151318A (ja) 副光学系を備える楕円形ヘッドランプ
US20120113665A1 (en) Vehicle lighting apparatus
JP2013546145A (ja) Ledランプモジュール
CN102062341A (zh) 车辆用灯具
US6367954B1 (en) Multi-lens projector lamp
WO2020232826A1 (zh)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CN108397746A (zh) 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及车灯
KR20190036807A (ko) 차량용 램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램프 어셈블리
CN207162415U (zh) 车灯用智能照明系统、车灯总成及汽车
JP2003338210A (ja) 車輌用前照灯
CN209688732U (zh) 近光iii区照明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JP2575236Y2 (ja) プロジェクタ型灯具
CN207945636U (zh) 车前灯和机动车辆
CN102367939A (zh) 折转式汽车led前照灯近光光学系统
KR102160529B1 (ko) 차량용 램프
KR102091488B1 (ko) 차량용 램프
JPH10261302A (ja) プロジェクタ型ランプ
CN212005542U (zh) 一种增强汽车近光车灯远场亮度的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