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7890U - 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7890U
CN209687890U CN201920124895.8U CN201920124895U CN209687890U CN 209687890 U CN209687890 U CN 209687890U CN 201920124895 U CN201920124895 U CN 201920124895U CN 209687890 U CN209687890 U CN 209687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element
ontology
support frame
bindiny mechanism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48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安
秦业恒
段大鹏
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ko Precision Part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ko Precision Par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ko Precision Part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ko Precision Par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248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7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7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7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rrors, Picture Frames, Photograph Stands, And Related Fasten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容置有自本体的第一侧面装入的支撑架,所述本体在安装孔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处形成有能与所述支撑架抵接的第一台阶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螺纹件,所述螺纹件朝向所述待装产品的一端具有能与待装产品锁紧的连接部,所述螺纹件朝向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的端面在螺纹件与待装产品处于锁紧状态时不突出于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在锁紧状态时,所述螺纹件的头部隐藏在本体内,保证整体的美观性,且在分离状态时,所述螺纹件能够始终与支撑架连接,保证螺纹件不脱落。

Description

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连接机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机械零部件之间的配合通常是采用连接件将两者进行配合,根据两者之间的配合要求不同,连接件的结构也对应不同。目前普遍采用的连接件有卡扣、螺栓、磁铁等,对于将零部件锁紧在固定位置时,通常采用的还是螺栓的锁紧方式。
目前的机械设备或通讯设备都采用集成化处理,尽量减小整体体积,且讲究外形美观,而采用螺栓的,螺栓的头部通常在锁紧后裸露在外部,影响整体的美观,且在后续对设备表面处理的过程中,增强整体的难度。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其在锁紧状态时,所述螺栓的头部隐藏在连接本体内,保证整体的美观性,且在分离状态时,所述螺栓能够始终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保证螺栓不脱落。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机构,用于安装在待装产品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待装产品,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容置有自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装入且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本体在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处形成有能与所述支撑架抵接的第一台阶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架上并能相对所述支撑架移动的螺纹件,所述螺纹件朝向所述待装产品的一端具有能与所述待装产品锁紧的连接部,所述螺纹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螺纹件朝向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的端面在所述螺纹件与所述待装产品处于锁紧状态时不突出于所述本体第二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螺纹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通过压铆连接或螺纹或焊接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件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固定后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装入所述安装孔;或,所述螺纹件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安装孔的最小横截面积,从而使所述螺纹件能与所述支撑架一并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装入所述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在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第二侧面此处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螺纹件能与所述第二台阶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套接在所述螺纹件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件的头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弹簧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螺纹件逐向所述待装产品靠近,所述弹簧被压缩且所述螺纹件锁紧所述待装产品,当弹簧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螺纹件与所述待装产品脱离,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推动下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采用喷涂处理。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有安装孔和容置在所述安装孔中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是由靠近所述待装产品的第一侧面装入所述安装孔中,改变了原有的从背离所述待装产品的第二侧面装入的安装形式,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之间采用压铆连接或螺纹或焊接连接方式,从而能保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结构优化;
2、通过设置有螺纹件,所述螺纹件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一方面能够实现螺纹件朝向所述待装产品方向运动以使所述螺纹件锁紧所述待装产品;另一方面,通过配合弹性件,在螺纹件与所述待装产品处于脱离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螺纹件施加复位力,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所述螺纹件始终能够与所述支撑架接触,防止所述螺纹件脱落;
3、由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之间采用压铆连接或螺纹或焊接连接方式,在两者连接的过程中能够控制所述支撑架容入所述安装孔的深度,又由于支撑架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螺纹件连接,进而能够控制所述螺纹件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外部的高度,通过调节螺纹件的旋入深度,即可保证所述螺纹件在与所述待装产品锁紧后,所述螺纹件隐藏在所述安装孔中,保证连接机构表面的美观性;
4、在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采用喷涂处理,能够使所述连接机构表面的表现形式与所述待装产品相似,保证整体表面的美观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与所述待装产品锁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与所述待装产品锁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第一侧面;2、第二侧面;3、本体;4、安装孔;5、支撑架;6、螺纹件;7、弹性件;8、第一台阶面;9、第二台阶面;10、待装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连接机构,用于安装在待装产品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面1和第二侧面2的本体3,所述本体3的第一侧面1朝向所述待装产品10。所述本体3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侧面1和第二侧面2的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内容置有自所述本体4的第一侧面1装入且于所述本体3固定连接的支撑架5。所述本体3在所述安装孔4朝向所述第一侧面1处形成有能与所述支撑架5抵接的第一台阶面8。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有安装孔4和容置在所述安装孔4中的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是由靠近所述待装产品10的第一侧面1装入所述安装孔4中,改变了原有的从背离所述待装产品10的第二侧面2装入的安装形式,且通过设置的第一台阶面8,能够对所述支撑架5的安装进行定位,保证连接机构在安装过程中的精准性。所述支撑架5与所述本体3之间采用压铆连接或螺纹或焊接连接方式,从而能保证所述支撑架5与所述本体3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结构优化。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5设置在所述安装孔4内,且位于临近所述待装产品10的位置。采用上述的设置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本体3的安装空间,以缩小所述本体3整体的结构,保证整体的连接机构小巧化,适应性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3的第一侧面1能够与所述待装产品10的表面相适配,且能够抵接在所述待装产品10的表面上。所述本体3为呈矩形状的板材,所述第一侧面1平行于所述第二侧面2,所述板材可采用不锈钢等材质制成。当然,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3还可以为呈三角形状、梯形状等其他形状;所述板材可根据应用场合选用树脂、塑料材质,此处对于本体3的形状和板材的的材质不做限制和累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4呈圆柱状,且所述安装孔4的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1和第二侧面2。所述支撑架5包括沿所述安装孔4的径向延伸的抵接部、沿所述安装孔4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贯通的连接孔。所述本体3在所述安装孔4朝向所述第一侧面1处形成有第一台阶面8,所述支撑架5的抵接部在安装的过程中能与所述第一台阶面8抵接。由于所述支撑架5通过压铆连接或螺纹或焊接的连接方式和本体3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台阶面8,由于支撑架5的抵接部能与所述第一台阶面8抵接,能够较好地在铆接或者螺纹连接的过程中,保证所述支撑架5的连接到位,进而保证整体连接机构的安装精准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面8关于所述安装孔4的轴线对称设置,由于所述支撑架5容置于所述安装孔4中,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台阶面8抵接,在保证第一台阶面8形成的腔体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4的轴线共线,能够保证支撑架5安装的精准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架5上并能相对所述支撑架5移动的螺纹件6,所述螺纹件6朝向所述待装产品10的一端具有能与所述待装产品10锁紧的连接部。所述螺纹件6与所述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所述螺纹件6朝向所述本体3的第二侧面2在所述螺纹件6与所述待装产品10处于锁紧状态时不突出于所述本体3第二侧面2。此处的“不突出”,例如当连接机构位于待装产品10的上方时,所述螺纹件6的端面低于第二侧面2。当连接机构位于待装产品10的下方时,所述螺纹件6的端面高于所述第二侧面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件6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的连接部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支撑架5的连接孔连接。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实现螺纹件6朝向所述待装产品10方向运动以使所述螺纹件6锁紧所述待装产品10;另一方面,通过配合弹性件7,在螺纹件6与所述待装产品10处于脱离状态时,所述弹性件7对所述螺纹件6施加复位力,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所述螺纹件6始终能够与所述支撑架5接触,防止所述螺纹件6脱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的头部上具有与外界接触的受力部,根据受力部不同的结构性状,可将所述螺栓分为内六角螺栓、内梅花螺栓、内十字螺栓、一字槽螺栓等表现形式。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支撑架5与所述本体3之间采用压铆连接或螺纹或焊接连接方式,在两者连接的过程中能够控制所述支撑架5容入所述安装孔4的深度;又由于支撑架5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螺纹件6连接,进而能够控制所述螺纹件6位于所述本体3的第二侧面2外部的高度,通过调节螺纹件6的旋入深度,即可保证所述螺纹件6在与所述待装产品10锁紧后,所述螺纹件6隐藏在所述安装孔4中,保证连接机构表面的美观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件6还可以包括螺杆、螺钉等其他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随时切换不同的表现形式,此处不做限制和累述。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3在所述安装孔4朝向所述第二侧面2此处形成有第二台阶面9,所述螺栓的头部能与所述第二台阶面9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台阶面9距离所述第二侧面2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螺栓头部的尺寸,这样能够保证所述螺栓在锁紧状态时,所述螺栓的头部能与所述第二侧面2齐平或低于所述第二侧面2,以保证连接机构表面的美观性,结构优化。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件6与所述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优选地,所述弹性件7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螺栓的连接部上,并且所述弹簧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螺栓的头部抵接,在所述待装产品10与所述螺栓分离时,所述弹簧能够对所述螺栓施加复位力。具体地,所述弹簧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弹簧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螺纹件6向所述待装产品10靠近,所述弹簧被压缩且所述螺纹件6锁紧所述待装产品10,当弹簧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螺纹件6与所述待装产品10脱离,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推动下复位。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的部分套接在所述连接部上,在弹簧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连接部的侧壁能有与所述弹簧抵接,进而能够对所述弹簧起到限位作用,保证弹簧形变过程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4的侧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螺栓的头部进行抵接、或与所述螺栓的连接部进行抵接,能够在所述待装产品10与所述螺栓分离时,对所述螺栓施加复位力即可。本申请对此处弹簧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和累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件6在所述支撑架5与所述本体3固定后从所述本体3的第二侧面2装入所述安装孔4。具体地,首先将所述支撑架5采用压铆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本体3的安装孔4中,将所述弹簧从所述本体3的第二侧面9装入所述安装孔4中,并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5上,再将所述螺栓的连接部从所述本体3的第二侧面9装入所述安装孔4中,进而使得所述螺栓的连接部穿设所述弹簧,且所述连接部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支撑架5的连接孔连接。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件6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安装孔4的最小横截面积,从而使所述螺纹件6能与所述支撑架5一并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1装入所述安装孔4。具体地,首先将所述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上,在将所述螺栓的连接部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和所述支撑架5的连接孔连接,最后将上述连接后的元件一并从所述本体3的第一侧面2装入所述安装孔4。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首先将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5上,再将所述支撑架5采用压铆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本体3的安装孔4中,最后再将所述螺栓的连接部从所述本体3的第二侧面2装入所述安装孔4中,进而使得所述螺栓的连接部穿设所述弹簧,且所述连接部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支撑架5的连接孔连接。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采用喷涂处理。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能够使所述连接机构表面的表现形式与所述待装产品10相似,保证整体表面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连接机构,用于安装在待装产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具有相背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待装产品,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容置有自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装入且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本体在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处形成有能与所述支撑架抵接的第一台阶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架上并能相对所述支撑架移动的螺纹件,所述螺纹件朝向所述待装产品的一端具有能与所述待装产品锁紧的连接部,所述螺纹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螺纹件朝向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的端面在所述螺纹件与所述待装产品处于锁紧状态时不突出于所述本体第二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通过压踏或压并或C簧或垫片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螺纹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通过压铆连接或螺纹或焊接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本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件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固定后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装入所述安装孔;或,
所述螺纹件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安装孔的最小横截面积,从而使所述螺纹件能与所述支撑架一并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装入所述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在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处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支撑架能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抵接;所述本体在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第二侧面此处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螺纹件能与所述第二台阶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套接在所述螺纹件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件的头部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弹簧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螺纹件逐向所述待装产品靠近,所述弹簧被压缩且所述螺纹件锁紧所述待装产品,当弹簧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螺纹件与所述待装产品脱离,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推动下复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的表面采用喷涂处理。
CN201920124895.8U 2019-01-24 2019-01-24 连接机构 Active CN209687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4895.8U CN209687890U (zh) 2019-01-24 2019-01-24 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4895.8U CN209687890U (zh) 2019-01-24 2019-01-24 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7890U true CN209687890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0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4895.8U Active CN209687890U (zh) 2019-01-24 2019-01-24 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78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2482A (zh) * 2019-01-24 2019-05-28 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连接机构及连接机构用的安装方法
CN115013400A (zh) * 2021-03-04 2022-09-06 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隐藏式紧固机构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2482A (zh) * 2019-01-24 2019-05-28 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连接机构及连接机构用的安装方法
CN115013400A (zh) * 2021-03-04 2022-09-06 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隐藏式紧固机构及方法
CN115013400B (zh) * 2021-03-04 2024-03-22 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隐藏式紧固机构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7890U (zh) 连接机构
CN206405271U (zh) 一种五金端子冲压模具
CN109812482A (zh) 连接机构及连接机构用的安装方法
CN208163009U (zh) 一种瓶盖与瓶身压合设备
CN208288918U (zh) 铆钉机用打铆钉装置
CN207325872U (zh) 一种传感器螺杆用自动铆接装置
CN206937140U (zh) 一种pmi泡沫材料固定装置
CN2845955Y (zh) 无辅料铆接装置
CN206597832U (zh) 手表条盒轮冲压夹具
CN209077609U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折弯机器人自动换模的模具夹钳机构
CN108581896A (zh) 一种板材固定装置
CN209131686U (zh) 一种新型的微型惯性敏感器件封装装置
CN208880203U (zh) 用于笔记本电脑零件加工的支撑结构
CN103521977A (zh) 简易勾销
CN217682617U (zh) 一种建筑抗震支架用抗震连接件
CN205630415U (zh) 一种用于缸体的夹具
CN206936210U (zh) 一种冲压卸料装置
CN206215779U (zh) 伺服压铆机
CN202005228U (zh) 一种全自动茶叶压缩成型机
CN206356432U (zh) 自动化精密组合模具
CN214320860U (zh) 一种活性炭磨粉机
CN207710692U (zh) 一种快速的活塞座压装机
CN109047620A (zh) 自冲铆钉
CN209520982U (zh) 一种冲切模具缓冲结构及冲切模具
CN109940896A (zh) 一种应用于玩具连接件的自动铆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