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3941U - 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3941U
CN209683941U CN201920207552.8U CN201920207552U CN209683941U CN 209683941 U CN209683941 U CN 209683941U CN 201920207552 U CN201920207552 U CN 201920207552U CN 209683941 U CN209683941 U CN 209683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stem
regulating arm
topside
detection instrument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75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满红
胡宝珊
杨德全
裴少峰
刘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HUA SURVE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HUA SURVE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HUA SURVE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HUA SURVE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75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3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3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3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包括安装架,设在船舷上;第一调节机构,可移动地设在安装架上并与设备杆连接;第二调节机构,可移动地设在安装架上并与设备杆连接;参照组件,与设备杆连接,其包括第一参照点和第二参照点;第一调节机构带动设备杆沿第一方向移动,使第一参照点处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预定位置,第二调节机构带动设备杆沿第二方向移动,使第二参照点处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预定位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并均为水平方向;第一参照点和第二参照点分别位于第一预定位置和第二预定位置时,设备杆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通过在两个方向上来调节设备杆的垂直度而保证其安装要求,并便捷地通过参照组件判断垂直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测绘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水下探测仪器蓬勃发展,为大型湖泊、海洋水底的地形、地貌以及深水区域的水下目标的探查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水下探测常用的高精度设备主要有多波束、三维成像声呐、浅剖、声学多普勒剖面仪(ADCP)等,这些设备可以吊装于船舷上,然后将探头伸入水下进行工作。但测量设备的安装要求较为严格,需要设备杆垂直于水面。现有设备杆通常配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大多是在船舷上单点支撑设备杆,使设备杆与支架呈L型,并处于悬空状态。然而,实际工作中,船舷表面往往并不是严格水平的,如此就会造成设备杆的安装垂直度达不到要求,最终导致测量精度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地调节设备杆的垂直度以达到安装要求,并能够保证设备在水下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探测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用以将水下探测仪器的水下探头通过设备杆吊装于船舷外侧,包括:
安装架,用以设置在所述船舷上;
第一调节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连接;
第二调节机构,可移动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连接;以及
参照组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连接,且所述参照组件包括第一参照点和第二参照点;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参照点处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预定位置,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参照点处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预定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并且,当所述第一参照点和所述第二参照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和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时,所述设备杆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臂和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设备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臂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固定所述设备杆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臂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设备杆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臂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固定设备杆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板和侧向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侧向支撑板均设置于所述船舷上,且所述侧向支撑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船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垂直,所述船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法线方向即为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侧向支撑板上,且所述设备杆位于所述侧向支撑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侧向支撑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活动地穿过所述侧向支撑板上的所述滑动槽后与所述设备杆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臂上,并抵紧所述侧向支撑板而固定所述第二调节臂相对于侧向支撑板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臂为螺纹杆,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为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母。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套筒,所述第一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调节臂相对于所述套筒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第三调节臂,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臂上,并用于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设备杆的一端抵靠,以防止所述第一调节臂朝远离所述船舷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调节臂与所述设备杆活动连接,且一端用于与所述船舷抵靠,以防止所述第一调节臂朝靠近船舷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件,至少两个所述限位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臂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的相对两端,用于与所述套筒的两端抵靠。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臂为螺纹杆,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为螺母。
可选地,所述侧向支撑板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向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两侧,且所述设备杆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向支撑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臂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二调节臂分别穿过对应的一个侧向支撑板与所述设备杆连接。
可选地,两根所述第二调节臂位于同一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设备杆包括一杆身,所述杆身上设置有抱箍,所述抱箍的外壁上设有翼板,所述翼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翼板对称设置并垂直于所述侧向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三调节臂和所述第二调节臂均设置于所述翼板上。
可选地,所述翼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翼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三调节臂为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杆。
可选地,所述第三调节臂为两根,两根第三调节臂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翼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调节臂抵紧所述船舷的端部设置有抵紧盘。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侧向支撑板连接,且所述固定板远离船舷的侧边与侧向支撑板远离船舷的侧边齐平,同时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退让槽,所述设备杆设置于所述退让槽内。
可选地,所述参照组件包括第一水准管和第二水准管,所述第一水准管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水准管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参照点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准管上,所述第二参照点设置在第二水准管上;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为所述第一水准管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为所述第二水准管的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的配合作用,从两个方向上调节设备杆的垂直度,能够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并最大限度地保持设备在航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探测的精准度;
第二、结构简单,安装时不影响船体结构,对于各种探测仪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更换设备时,仅需对设备杆下端的检测探头进行拆装,无需重新调校垂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的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00-安装架;
1110-固定板,1120-侧向支撑板,1130-滑动槽,1140-退让槽;
1200-第一调节机构;
1210-连接座;
1211-套筒,1212-过渡块;
1220-第一调节臂;
1230-第一定位组件;
1231-限位件,1232-第三调节臂;1233-抵紧盘,1234-调节块;
1300-第二调节机构;
1310-第二调节臂,1320-第二定位组件;
1400-参照组件;
1410-第一水准管;1420-第二水准管;
1510-抱箍,1520-翼板,
2000-设备杆;
3000-船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吊放装置用于将水下探测仪器的水下探头通过设备杆2000吊装于船舷3000的外侧。所述吊放装置包括安装架1100,用于设置在所述船舷3000上;第一调节机构1200,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00上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2000连接;第二调节机构1300,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00上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2000连接;以及参照组件1400,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2000连接,且所述参照组件1400包括第一参照点(图中未标注)和第二参照点(图中未标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200用于带动设备杆200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参照点处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预定位置;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300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200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参照点处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预定位置。当所述第一参照点处于第一预定位置,第二参照点处于第二预定位置时,即可确保设备杆2000处于垂直状态,即设备杆2000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也即,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在两个方向上调节设备杆2000的垂直度,满足水下探测仪器的安装要求,通过两个参照点的位置能够直观地判断设备杆2000的安装状态,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其中所述第一参照点和第二参照点分别可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上运动。为便于描述,本文将这两个水平方向分别称之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例如是船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法线方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200包括有第一调节臂1220和第一定位组件1230。所述第一调节臂1220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1100上,并且所述第一调节臂1220与所述设备杆2000连接,通过第一调节臂1220带动设备杆2000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30用以将第一调节机构1200固定于安装架1100上,从而限定设备杆200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也即,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30固定第一调节臂1220相对于船舷3000的位置,从而固定设备杆200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300包括有第二调节臂1310和第二定位组件1320,所述第二调节臂1310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1100上,并且所述第二调节臂1310与所述设备杆2000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臂1310带动设备杆2000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20用以将第二调节机构1300固定于安装架1100上,从而限定设备杆2000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因此,通过第一定位组件1230和第二定位组件1320,可实现在两个方向上对设备杆2000提供固定支撑点,增强设备杆2000在航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整个测量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有效。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用以将多波束、三维成像声呐、浅剖、ADCP等设备的水下探头通过设备杆2000吊装于船舷3000的外侧,以便于水下探头伸入水中进行探测。一般地,所述设备杆2000的下端设置有法兰(图中未示出),水下探头即安装于所述法兰上,在更换探测仪器时,仅需要对法兰上的水下探头进行拆装即可。
更为具体地,所述安装架1100包括一固定板1110和两个侧向支撑板1120,所述固定板1110设置于船舷3000上(具体设置在船舷3000的上端面上),根据需要可以在固定板1110上开设若干安装孔(图中未标注),然后通过螺钉将固定板1110可拆卸地设置于船舷3000上,如此,一个安装架1100能够应用于不同的船只。当然,固定板1110也可以直接焊接于船舷3000的上端面上。
两个所述侧向支撑板1120设置于固定板1110相对的两侧边并均位于所述船舷3000的外侧,进而设备杆2000设置在两个侧向支撑板1120之间,这样便于第二调节机构在设备杆的两侧进行支撑。应知晓的是,若将船舷3000与侧向支撑板1120均投影到水平面上,当船舷3000的投影为直线时,则每个所述侧向支撑板1120的投影与之垂直;当船舷3000的投影为曲线时,则每个侧向支撑板1120的投影应与船舷3000投影的切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即为船舷3000的水平投影的法线方向。可选地,所述侧向支撑板1120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动槽1130,以便于当第一调节机构带动设备杆20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二调节机构1300也能随之沿滑动槽113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200还包括连接座1210和第一调节臂1220;所述连接座1210设置于固定板1110上;且所述第一调节臂122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1220上。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1210为套筒1211,所述套筒1211可通过过渡块1212与固定板1110固定连接。此外,所述第一调节臂1220优选为螺纹杆,其设置于套筒1211内,并能够沿套筒1211的轴线移动以使设备杆2000靠近或远离船舷30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套筒1211的内壁光滑,并且其内径较第一调节臂1220的直径略大,如此,所述第一调节臂1220在套筒1211内具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应当理解,所述第一调节臂1220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连接座1210设置于固定板11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30可包括限位件1231和第三调节臂1232。所述限位件1231优选为与第一调节臂1220相配合的螺母,其设置在第一调节臂1220上,并位于套筒1211远离设备杆2000的一侧,所述限位件1231能够抵紧套筒1211,从而限制第一调节臂1220朝向远离船舷30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与设备杆2000的杆身垂直连接,并位于第一调节臂1220的下方,同时,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还平行于侧向支撑板1120。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的一个端部朝向船舷3000延伸,该端部可以相对于设备杆2000移动,以便使其能够抵紧船舷300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300还可包括两根第二调节臂1310。两根所述第二调节臂1310同时垂直于设备杆2000和第三调节臂1232,并与设备杆2000相对的两侧连接,也即两根第二调节臂1310可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向支撑板1120。每根第二调节臂1310的一端穿过相应的侧向支撑板1120上的滑动槽1130,并延伸至该侧向支撑板1120的另一侧与设备杆2000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第二调节臂1310为螺纹杆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20优选为与之相配合的螺母,两根第二调节臂131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20,至少两个第二定位组件1320具体位于两个侧向支撑板1120相互背离的两侧,或者相互靠近的两侧,或其他位置,只要第二定位组件1320能够抵紧对应的侧向支撑板1120而限制第二调节臂1310的位置,使设备杆2000不能移动即可。作为优选,两根第二调节臂1310位于同一直线上,如此可以使设备杆2000相对的两侧受力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照组件1400包括第一水准管1410和第二水准管1420组成,所述第一水准管1410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水准管1420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水准管1410与设备杆2000连接,并垂直于第二调节臂1310设置,所述第一水准管1410的中间位置为所述的第一预定位置,所述第一水准管1410中有一气泡,该气泡即为所述的第一参照点;所述第二水准管1420与设备杆2000连接,并平行于第二调节臂1310设置,且所述第二水准管1420内也有一气泡,该气泡即为所述第二参照点,第二水准管1420的中间位置即为第二预定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水准管1410和第二水准管1420首先设置于一块连接板(图中未标注)上,然后再将所述连接板设置于设备杆2000上。
实际应用时,需组装吊放装置,然后将其安装于船舷3000上。由于船舷3000上端面不平整,造成设备杆2000未达到垂直状态。接下来利用第一调节臂1220在套筒1211中的活动自由度对设备杆2000进行调整。
首先调节第一调节臂1220,使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直至第一水准管1410中的气泡到达中间位置,然后调节限位件1231,使其抵紧套筒1211远离设备杆2000的一侧,使第一调节臂1220不能远离船舷2000;同时还需要节第三调节臂1312,使其朝向船舷3000的端部抵紧船舷3000,如此第一调节臂1220也不能靠近船舷3000,从而在第一方向上固定设备杆2000。
然后,移动第二调节臂1310,直至第二水准管1420内的气泡到达中间位置,再调节两个第二定位件1320使之抵紧对应的两块侧向支撑板1120,从而在第二方向上也固定设备杆2000。至此,设备杆2000的垂直度调校完成。
通过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调整设备杆2000的垂直度,并由第一调节机构1200和第二调节机构1300同时向设备杆2000提供多点支撑力,而将设备杆2000固定,克服因船舷2000自身原因造成缺陷,达到安装要求,提高测量精度。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第三调节臂1312的移动,使其一个端部能够抵紧船舷3000,在设备杆2000的杆身上设置有抱箍1510,通常抱箍1510的横截面与设备杆2000的杆身形状适应,例如为圆形。在抱箍1510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翼板1520,翼板1520为两个,两个翼板1520对称设置,并垂直于侧向支撑板1120。翼板1520上开设有轴线垂直于翼板1520所在平面的螺纹孔,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为与螺纹孔配合的螺杆,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即设置于所述螺纹孔中,通过转动第三调节臂1232便可调节第三调节臂1232的端部靠近或远离船舷3000。作为优选,两个翼板1520上对称地开设有螺纹孔(图中未标注),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的数量为偶数,并对称地设置于两个翼板1520上。与此同时,两个第二调节臂1310分别连接于翼板1520远离抱箍1510的的两个侧壁上,前述连接板则优选设置在抱箍1510的外壁上。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靠近船舷3000的端部设置有抵紧盘1233,由此可增大第三调节臂1232与船舷3000间的接触面积,改善定位效果。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远离船舷3000的端部还优选设置有调节块1234,调节块1234的形状为矩形、六边形等便于利用扳手调节的形状,通过扳手转动调节块1234从而带动第三调节臂1232转动,实现其移动,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第三调节臂1232和第二调节臂1310的数量,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调节臂1232和第二调节臂1310的数量还可以各为一个,如此,侧向支撑板1120的数量也为一个,且两个第二定位组件1320设置在该侧向支撑板1120的相对两侧。
而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调节臂1232并不是必须的。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30包括两个限位件1231,两个所述限位件1231均设置于第一调节臂1220上,两个所述限位件1231分别设置于套筒1211的两端,以与套筒1211的两个端部抵靠,实现第一方向上的限位。可以理解,设置在套筒1211任一侧的限位件1231也可以多于一个。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110与侧向支撑板1120为整体结构(即一体成型),并且固定板1110远离船舷3000的一侧边缘与侧向支撑板1120远离船舷3000的一侧边缘齐平,此时,所述固定板1110远离船舷3000的侧边上应当开设退让槽1140,以供设备杆2000穿过,并为设备杆2000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提供空间。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110与侧向支撑板1120也为整体结构,但所述固定板1110远离船舷3000的一侧边缘与侧向支撑板1120远离船舷3000的一侧边缘具有一定距离,且该距离足够设备杆2000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时,则可以不开设退让槽1140。
当然,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板1110和侧向支撑板1120还可以是分体结构,此时,所述固定板1110与船舷300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而所述侧向支撑板1120则需要与船舷3000的侧面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舷3000既包括船舶自身的船舷,也包括采用支架加固加宽后的船舷。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用以将水下探测仪器的水下探头通过设备杆吊装于船舷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用以设置在所述船舷上;
第一调节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连接;
第二调节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连接;以及
参照组件,用于与所述设备杆连接,且所述参照组件包括第一参照点和第二参照点;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参照点处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预定位置,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参照点处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预定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并且,当所述第一参照点和所述第二参照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和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时,所述设备杆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臂和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设备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臂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固定所述设备杆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臂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设备杆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臂用于带动所述设备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固定设备杆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板和侧向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侧向支撑板均设置于所述船舷上,且所述侧向支撑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船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垂直,所述船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法线方向即为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侧向支撑板上,且所述设备杆位于所述侧向支撑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支撑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活动地穿过所述侧向支撑板上的所述滑动槽后与所述设备杆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臂上,并抵紧所述侧向支撑板而固定所述第二调节臂相对于侧向支撑板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臂为螺纹杆,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为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套筒,所述第一调节臂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调节臂相对于所述套筒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第三调节臂,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臂上,并用于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设备杆的一端抵靠,以防止所述第一调节臂朝远离所述船舷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调节臂与所述设备杆活动连接,且一端用于与所述船舷抵靠,以防止所述第一调节臂朝靠近船舷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件,至少两个所述限位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臂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的相对两端,用于与所述套筒的两端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臂为螺纹杆,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为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母。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支撑板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向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两侧,且所述设备杆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向支撑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臂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二调节臂分别穿过对应的一个侧向支撑板与所述设备杆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第二调节臂位于同一直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杆包括一杆身,所述杆身上设置有抱箍,所述抱箍的外壁上设有翼板,所述翼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翼板对称设置并垂直于所述侧向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三调节臂和所述第二调节臂均设置于所述翼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翼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三调节臂为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臂为两根,两根第三调节臂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翼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8、13或14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臂抵紧所述船舷的端部设置有抵紧盘。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侧向支撑板连接,且所述固定板远离船舷的侧边与侧向支撑板远离船舷的侧边齐平,同时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退让槽,所述设备杆设置于所述退让槽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14、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组件包括第一水准管和第二水准管,所述第一水准管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水准管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参照点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准管上,所述第二参照点设置在第二水准管上;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为所述第一水准管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为所述第二水准管的中间位置。
CN201920207552.8U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Active CN209683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7552.8U CN209683941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7552.8U CN209683941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3941U true CN209683941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7552.8U Active CN209683941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39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203A (zh) * 2020-08-07 2020-11-27 鲁东大学 一种基于船舶水中目标定位操作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203A (zh) * 2020-08-07 2020-11-27 鲁东大学 一种基于船舶水中目标定位操作装置
CN111994203B (zh) * 2020-08-07 2021-11-19 鲁东大学 一种基于船舶水中目标定位操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6592B1 (ko) 다중빔 음향 측심기용 프레임
KR100945876B1 (ko) 다중빔 음향 측심기 거치 시스템
CN209683941U (zh) 一种水下探测仪器舷侧吊放装置
CN105443169A (zh) 航空发动机多级鼓盘式转子装配装置和装配方法
JP2008120595A (ja) 車両の位置合わせ方法およびレベリング・ベンチ装置
CN103640679B (zh) 一种移动式的方位分罗经安装支架
CN109551520B (zh) 高效率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精密测试装置
CN104155467A (zh) 一种adcp传感器水下垂直度调整装置
CN216887157U (zh) 一种水下地形测量单波束测深仪的固定装置
CN107401663B (zh) 单波束船舷快速安装组合装置
KR100475703B1 (ko) 펌프시트 위치설정용 시뮬레이션 지그
JP3128693U (ja) 測量機器用位置合わせ装置
JPH07280569A (ja) 測量機器用三脚
CN215573149U (zh) 超声波流量计的安装定位装置
CN218597220U (zh) 点位调节装置及点位传递系统
CN220690001U (zh) 一种桥梁挠度计算雷达靶标角度的工具
CN204536278U (zh) 利用摄像头进行超声探头定位的装置
CN111024131A (zh) 一种水平基准镜标校方法
KR102595519B1 (ko) 추력 측정장치
CN203894247U (zh) 一种adcp传感器水下垂直度调整装置
CN220435929U (zh) 一种工程造价测绘设备
CN215929104U (zh) 一种快速可调的测量放线点定位装置
JPS5919195Y2 (ja) 測量用ポ−ルの三脚台
CN21166850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定位测距装置
CN217634804U (zh) 一种用于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