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3191U -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3191U
CN209683191U CN201822272996.8U CN201822272996U CN209683191U CN 209683191 U CN209683191 U CN 209683191U CN 201822272996 U CN201822272996 U CN 201822272996U CN 209683191 U CN209683191 U CN 209683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ifting assembly
main
linkage unit
delivery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29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慧峰
杨梦其
杨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29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3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3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3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包括纵向布置的打标装置机架、输送轨道机构、打标定位机构和印后检测机构,所述输送轨道机构包括纵向布置的可调输送轨道和纵向布置的固定输送轨道,所述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分别设置于打标装置机架的顶面的左右两段,沿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的长度方向自前至后将其依次划分为待上料区域、打标区域、印后检区域和待下料区域,每相邻两个区域之间均设置有挡块组件,每个区域内设置有独立的传送皮带组,所述打标定位机构设置于打标区域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能够快速精准定位、可自动调节输送轨道的宽度、减轻工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打标是在封装体上打印信息以便客户采购、使用,传统的激光打标设备没有确切的定位基准,每打印一个产品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校准,无法实现快速化定位,当针对不同型号、不同宽度的产品时,需要人工确认产品宽度后,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其输送轨道宽度,才能进行对不同型号、不同宽度的产品进行打印,其中间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并且多次变化后重复精度无法保证,无法实现高度自动化,导致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的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能够快速精准定位、可自动调节输送轨道的宽度、减轻工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包括纵向布置的打标装置机架、输送轨道机构、打标定位机构和印后检测机构,所述输送轨道机构包括纵向布置的可调输送轨道和纵向布置的固定输送轨道,所述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分别设置于打标装置机架的顶面的左右两段,沿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的长度方向自前至后将其依次划分为待上料区域、打标区域、印后检区域和待下料区域,每相邻两个区域之间均设置有挡块组件,每个区域内设置有独立的传送皮带组,所述打标定位机构设置于打标区域处。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轨道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主调节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多个沿打标装置机架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支撑组件固定座,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分别位于可调输送轨道的外侧和固定输送轨道的外侧,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座的底部与打标装置机架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连接轴,所述支撑组件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调节组件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的中段,所述主调节组件包括主调节组件安装板、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主调节组件丝杆、主调节组件连接块,所述主调节组件安装板的顶面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左右布置,且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丝杆通过轴承连接于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主调节组件丝杆上设置有主调节组件螺母,所述主调节组件连接块的下段套装于主调节组件螺母上且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连接块的顶部依次穿过主调节组件安装板、打标装置机架与可调输送轨道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座、伺服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的前侧,所述电机座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的外侧,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套装有传动组件同步带。
更进一步的,所述打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提升组件和激光器,所述定位组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定位组件底板、定位组件升降气缸、定位组件升降板、定位组件浮动板、定位组件压板,所述定位组件底板的内侧面与可调输送轨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伸缩端向上安装于定位组件底板与定位组件升降板之间,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固定端与定位组件底板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伸缩端与定位组件升降板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底板的顶面设置有四个竖向布置的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四个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呈矩阵布置于定位组件升降气缸的四周,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板的底面的中段设置有四个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升降轴,四个定位组件升降轴分别与四个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板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第二直线轴承,所述定位组件浮动板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浮动轴,两个定位组件浮动轴分别与两个定位组件第二直线轴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压板的左段的中部与定位组件浮动板的右段的中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压板的右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向下延伸的定位针。
更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组件托板、提升组件支撑座、提升组件升降板、提升组件浮动板、提升组件连接块、提升组件升降气缸、提升组件固定座、两个提升组件直线轴承,所述提升组件支撑座位于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之间,且提升组件支撑座的底部与打标装置机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托板放置于提升组件支撑座上,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气缸的伸缩端向上放置通过提升组件固定座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的下方,所述提升组件固定座顶部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浮动板位于提升组件升降气缸的上方,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设置有提升组件浮动接头,所述提升组件浮动接头通过提升组件连接块与提升组件浮动板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板位于提升组件浮动板与打标装置机架之间,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板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提升组件浮动轴,所述提升组件浮动轴的下段插装于提升组件浮动板的前后两段,所述提升组件浮动轴中段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两个提升组件直线轴承前后布置安装于提升组件升降板与打标装置机架之间,所述提升组件直线轴承的顶部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直线轴承内设置有提升组件升降轴,两个提升组件升降轴的顶端均依次穿过打标装置机架、提升组件支撑座分别与提升组件托板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固定连接,两个提升组件升降轴的底端分别与提升组件升降板的顶面的前后两段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调节组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副调节组件,两个副调节组件分别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的前后两段,所述副调节组件与主调节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主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主联动组件,所述副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副联动组件,所述主联动组件与副联动组件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所述主联动组件包括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主联动组件转动轴、主联动组件连接板,所述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左右对称布置安装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的底面的右段,所述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的底部通过主联动组件连接板连接,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于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上套装有主联动组件第一同步带轮和主联动组件第二同步带轮,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与主调节组件丝杆之间设置有主联动组件联轴器,所述主联动组件联轴器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和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上;
所述副联动组件与主联动组件的区别在于副联动组件转动轴上只套装有一个同步带轮,其他结构均相同,主联动组件第一同步带轮与前侧的副联动组件上的同步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一联动同步带,主联动组件第二同步带轮与后侧的副联动组件上的同步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二联动同步带。
更进一步的,位于打标区域处的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纵向布置的限位条。
更进一步的,其用于组装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所述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还包括上料平台装置、上料移动手臂装置、下料移动手臂装置、第一下料平台装置和第二下料平台装置,所述上料平台装置用于存放未打标产品,所述第一下料平台装置和第二下料平台装置用于存放打标之后的产品,所述上料移动手臂装置用于将未打标的产品送至打标装置中,打标之后的产品通过下料移动手臂装置送至第一下料平台装置中或者直接输送至第二下料平台装置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包括输送轨道机构和打标定位机构,该输送轨道机构通过支撑组件、传动组件、主调节组件、副调节组件、主联动组件和副联动组件组装而成,可根据不同宽度的产品实现自动化调节输送轨道的宽度,简化调节过程、减少人工操作;该打标定位机构通过定位组件和提升组件组装而成,能够快速精准定位、有效进行打标工作、安全系数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打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送轨道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输送轨道机构的仰视图。
图6为输送轨道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7为打标定位机构的俯视图。
图8为打标定位机构的仰视图。
图9为打标定位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其中:
上料平台装置100、上料平台装置机架101、上料平台装置托盘102
上料移动手臂装置200、上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201、印前检测机构202、第一上料移动机构203、第二上料移动机构204
打标装置300
打标装置机架301、导向槽301.1
输送轨道机构302、可调输送轨道302.1、固定输送轨道302.2、
支撑组件302.3、支撑组件固定座302.3.1、支撑组件连接轴302.3.2、支撑组件轴承302.3.3、主调节组件302.4、主调节组件安装板302.4.1、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302.4.2、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302.4.3、主调节组件丝杆302.4.4、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主调节组件螺母302.4.6、主调节组件导向槽302.4.7、主调节组件感应片302.4.8、主调节组件传感器302.4.9、传动组件302.5、电机座302.5.1、伺服电机302.5.2、主动轮302.5.3、从动轮302.5.4、副调节组件302.6、主联动组件302.7、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302.7.1、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302.7.2、主联动组件转动轴302.7.3、主联动组件连接板302.7.4、主联动组件联轴器302.7.5、主联动组件第一同步带轮302.7.6、主联动组件第二同步带轮302.7.7、副联动组件302.8、第一废料平台302.9、第二废料平台302.10、挡块组件302.11
打标定位机构303、定位组件303.1、定位组件底板303.1.1、定位组件升降气缸303.1.2、定位组件升降板303.1.3、定位组件浮动板303.1.4、定位组件压板303.1.5、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303.1.6、定位组件升降轴303.1.7、定位组件第二直线轴承303.1.8、定位组件浮动轴303.1.9、定位针303.1.10、定位组件第一传感器303.1.11、定位组件感应片303.1.12、定位组件第二传感器303.1.13、提升组件303.2、提升组件托板303.2.1、提升组件支撑座303.2.2、提升组件升降板303.2.3、提升组件浮动板303.2.4、提升组件连接块303.2.5、提升组件升降气缸303.2.6、提升组件固定座303.2.7、提升组件直线轴承303.2.8、提升组件浮动接头303.2.9、提升组件升降轴303.2.10、提升组件浮动轴303.2.11、激光器303.3、限位条303.4
印后检测机构304
下料移动手臂装置400、下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401、第一下料移动机构402、第二下料移动机构403
第一下料平台装置500、第一下料平台装置机架501、第一下料平台装置托盘502
第二下料平台装置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9,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包括上料平台装置100、上料移动手臂装置200、打标装置300、下料移动手臂装置400、第一下料平台装置500和第二下料平台装置600;
所述打标装置300包括纵向布置的打标装置机架301、输送轨道机构302、打标定位机构303和印后检测机构304,所述打标装置机架30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三个镂空式的导向槽301.1,三个导向槽301.1分别位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输送轨道机构302包括纵向布置的可调输送轨道302.1、纵向布置的固定输送轨道302.2、支撑组件302.3、主调节组件302.4、传动组件302.5,所述可调输送轨道302.1与固定输送轨道302.2分别设置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顶面的左右两段,所述导向槽301.1位于可调输送轨道302.1与固定输送轨道302.2之间,沿可调输送轨道302.1与固定输送轨道302.2的长度方向自前至后将其依次划分为待上料区域、打标区域、印后检区域和待下料区域,每相邻两个区域之间均设置有挡块组件302.11,每个区域内设置有独立的传送皮带组,通过安装在打标装置机架301上的传动机构驱动每个区域的传送皮带组进行输送产品,所述待上料区域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废料平台302.9,所述待下料区域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废料平台302.10,所述第一废料平台302.9和第二废料平台302.10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所述支撑组件302.3设置为三个,分别位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顶面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支撑组件302.3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支撑组件固定座302.3.1,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302.3.1分别位于可调输送轨道302.1的外侧和固定输送轨道302.2的外侧,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座302.3.1的底部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302.3.1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连接轴302.3.2,所述支撑组件连接轴302.3.2的两端分别穿过可调输送轨道302.1和固定输送轨道302.2与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302.3.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连接轴302.3.2通过支撑组件轴承302.3.3与可调输送轨道302.1连接;
所述主调节组件302.4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底面的中段,所述主调节组件302.4包括主调节组件安装板302.4.1、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302.4.2、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302.4.3、主调节组件丝杆302.4.4、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所述主调节组件安装板302.4.1的顶面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安装板302.4.1上开设有镂空式的主调节组件导向槽302.4.7,所述主调节组件导向槽302.4.7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中段的导向槽301.1位置对应,所述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302.4.2和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302.4.3分别位于主调节组件导向槽302.4.7的左右两侧,且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302.4.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丝杆302.4.4通过轴承连接于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302.4.2和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302.4.3之间,所述主调节组件丝杆302.4.4上设置有主调节组件螺母302.4.6,所述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的下段套装于主调节组件螺母302.4.6上且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的顶部依次穿过主调节组件导向槽302.4.7、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导向槽301.1与可调输送轨道302.1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302.5包括电机座302.5.1、伺服电机302.5.2、主动轮302.5.3和从动轮302.5.4,所述伺服电机302.5.2通过电机座302.5.1设置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302.4.1的前侧,所述电机座302.5.1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02.5.2的输出端与主动轮302.5.3相连接,所述从动轮302.5.4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302.4.2的外侧,所述主动轮302.5.3与从动轮302.5.4之间套装有传动组件同步带;
所述主调节组件302.4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副调节组件302.6,两个副调节组件302.6分别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底面的前后两段,所述副调节组件302.6与主调节组件302.4的结构相同;
所述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主调节组件感应片302.4.8,所述主调节组件感应片302.4.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主调节组件传感器302.4.9,所述主调节组件传感器302.4.9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底面,用来检测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的移动位置;
所述主调节组件302.4的右侧设置有主联动组件302.7,所述副调节组件302.6的右侧设置有副联动组件302.8,所述主联动组件302.7与副联动组件302.8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所述主联动组件302.7包括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302.7.1、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302.7.2、主联动组件转动轴302.7.3、主联动组件连接板302.7.4,所述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302.7.1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302.7.2左右对称布置安装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302.4.1的底面的右段,所述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302.7.1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302.7.2的底部通过主联动组件连接板302.7.4连接,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302.7.3通过轴承连接于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302.7.1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302.7.2之间,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302.7.3上套装有主联动组件第一同步带轮302.7.6和主联动组件第二同步带轮302.7.7,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302.7.3与主调节组件丝杆302.4.4之间设置有主联动组件联轴器302.7.5,所述主联动组件联轴器302.7.5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302.4.3和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302.7.1上;
所述副联动组件302.8与主联动组件302.7的区别在于副联动组件转动轴上只套装有一个副联动组件同步带轮,其他结构均相同,主联动组件第一同步带轮302.7.6与前侧的副联动组件302.6上的同步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一联动同步带,主联动组件第二同步带轮302.7.7与后侧的副联动组件302.6上的同步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二联动同步带。
所述输送轨道机构302的工作原理:PLC触发信号至伺服电机302.5.2,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302.5.2转动,以此带动主动轮302.5.3,主动轮302.5.3通过传动组件同步带带动从动轮302.5.4,与从动轮302.5.4相连接的主调节组件丝杆302.4.4转动,带动主调节组件螺母302.4.6及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左右移动,带动与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固定连接的可调输送轨道302.1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调节轨道宽度的目的。在主调节组件丝杆302.4.4转动过程中,通过主联动组件联轴器302.7.5带动主联动组件转动轴302.7.3转动,使得主联动组件转动轴302.7.3上套装的主联动组件第一同步带轮302.7.6和主联动组件第二同步带轮302.7.7同时转动,通过第一联动同步带、第二联动同步带分别带动前后两侧的副联动组件同步带轮转动,进而带动副联动组件转动轴转动,通过副联动组件联轴器带动副调节组件丝杆转动,使得副调节组件螺母及副调节组件连接块左右移动,从而辅助主调节组件连接块302.4.5带动调输送轨道302.1左右移动。
所述打标定位机构303设置于打标区域处,所述打标定位机构303包括定位组件303.1、提升组件303.2和激光器303.3,所述定位组件303.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定位组件底板303.1.1、定位组件升降气缸303.1.2、定位组件升降板303.1.3、定位组件浮动板303.1.4、定位组件压板303.1.5,所述定位组件底板303.1.1的内侧面与可调输送轨道302.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303.1.2伸缩端向上安装于定位组件底板303.1.1与定位组件升降板303.1.3之间,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303.1.2固定端与定位组件底板303.1.1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303.1.2伸缩端与定位组件升降板303.1.3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底板303.1.1的顶面设置有四个竖向布置的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303.1.6,四个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303.1.6呈矩阵布置于定位组件升降气缸303.1.2的四周,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板303.1.3的底面的中段设置有四个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升降轴303.1.7,四个定位组件升降轴303.1.7分别与四个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303.1.6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板303.1.3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第二直线轴承303.1.8,所述定位组件浮动板303.1.4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浮动轴303.1.9,两个定位组件浮动轴303.1.9分别与两个定位组件第二直线轴承303.1.8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压板303.1.5的左段的中部与定位组件浮动板303.1.4的右段的中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压板303.1.5的右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向下延伸的定位针303.1.10;
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板303.1.3的顶面上设置有定位组件第一传感器303.1.11,所述定位组件浮动板303.1.4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感应片303.1.12和定位组件第二传感器303.1.13,定位组件第一传感器303.1.11与定位组件感应片303.1.12配合使用,用来检测定位组件浮动板303.1.4的上浮情况,从而判定定位组件压板303.1.5对产品是否精准定位,定位组件第二传感器303.1.13用来检测定位组件压板303.1.5是否安装无误;
所述提升组件303.2包括提升组件托板303.2.1、提升组件支撑座303.2.2、提升组件升降板303.2.3、提升组件浮动板303.2.4、提升组件连接块303.2.5、提升组件升降气缸303.2.6、提升组件固定座303.2.7、两个提升组件直线轴承303.2.8,所述提升组件支撑座303.2.2位于可调输送轨道302.1与固定输送轨道302.2之间,且提升组件支撑座303.2.2的底部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托板303.2.1放置于提升组件支撑座303.2.2上,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气缸303.2.6的伸缩端向上放置通过提升组件固定座303.2.7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下方,所述提升组件固定座303.2.7顶部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浮动板303.2.4位于提升组件升降气缸303.2.6的上方,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气缸303.2.6的伸缩端设置有提升组件浮动接头303.2.9,所述提升组件浮动接头303.2.9通过提升组件连接块303.2.5与提升组件浮动板303.2.4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板303.2.3位于提升组件浮动板303.2.4与打标装置机架301之间,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板303.2.3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提升组件浮动轴303.2.11,所述提升组件浮动轴303.2.11的下段插装于提升组件浮动板303.2.4的前后两段,所述提升组件浮动轴303.2.11中段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两个提升组件直线轴承303.2.8前后布置安装于提升组件升降板303.2.3与打标装置机架301之间,所述提升组件直线轴承303.2.8的顶部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直线轴承303.2.8内设置有提升组件升降轴303.2.10,两个提升组件升降轴303.2.10的顶端均依次穿过打标装置机架301、提升组件支撑座303.2.2分别与提升组件托板303.2.1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固定连接,两个提升组件升降轴303.2.10的底端分别与提升组件升降板303.2.3的顶面的前后两段固定连接;
所述激光器303.3的动力端位于打标定位机构303的左方,所述激光器303.3的打印端位于打标区域的正上方,位于打标区域处的可调输送轨道302.1与固定输送轨道302.2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纵向布置的限位条303.4。
所述打标定位机构303的工作原理:产品达到打印区域后,定位组件升降气缸303.1.2下压,带动定位组件升降板303.1.3、定位组件浮动板303.1.4、定位组件压板303.1.5下降,随后提升组件升降气缸303.2.6上顶,带动提升组件浮动板303.2.4、提升组件升降板303.2.3、提升组件托板303.2.1上升,托起打印区域中的产品,使得产品夹持在提升组件托板303.2.1与限位条303.4之间,在此过程中,定位组件压板303.1.5上的三根定位针303.1.10会分别插入产品上的特征孔内,从而完成定位动作;若三根定位针303.1.10未插入产品上的特征孔内,而是顶在产品表面,在产品被托起过程中,会使得定位组件浮动板303.1.4上浮,定位组件感应片303.1.12脱离定位组件第一传感器303.1.11的感应区域,此种情况表示产品未放置正确或者未定位好,此时则不能进行打标。
所述印后检测机构304位于印后检区域处的打标装置机架301的顶面上,所述印后检测机构304的检测端位于印后检区域的正上方。
所述上料平台装置100位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后段(待上料区域)的右方,所述上料平台装置100包括上料平台装置机架101,所述上料平台装置机架101上沿其长度方向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上料单元、备料单元和保护膜收料单元,所述上料单元、备料单元和保护膜收料单元中均设置有上料平台装置托盘102,所述上料平台装置机架101的下方设置有上料平台装置升降组件,通过上料平台装置升降组件控制上料平台装置托盘102上下移动;
所述第一下料平台装置500位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后段(待下料区域)的右方,所述第一下料平台装置500包括第一下料平台装置机架501,所述第一下料平台装置机架501上沿其长度方向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下料单元、第一备用单元和第一保护膜出料单元,所述第一下料单元、第一备用单元和第一保护膜出料单元中均设置有第一下料平台装置托盘502,所述第一下料平台装置机架5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料平台装置升降组件,通过第一下料平台装置升降组件控制第一下料平台装置托盘502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下料平台装置600位于打标装置机架301的后侧;
所述上料移动手臂装置200包括横向布置的上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201,所述上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201位于打标装置机架301和上料平台装置机架101的前段,所述上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201上设置有印前检测机构202、第一上料移动机构203、第二上料移动机构204,所述印前检测机构202位于待上料区域的正上方,所述印前检测机构202与上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201的上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料移动机构203、第二上料移动机构204与上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201的下横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料移动机构203位于第二上料移动机构204的左侧,所第一上料移动机构203与第二上料移动机构20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上料移动机构203与第二上料移动机构204上设置有多个向下延伸的上料吸嘴。
所述下料移动手臂装置400包括横向布置的下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401,所述下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401上设置有第一下料移动机构402和第二下料移动机构403,所述第一下料移动机构402、第二下料移动机构403与下料移动手臂装置机架4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料移动机构402位于第二下料移动机构403左侧,所述第一下料移动机构402与第二下料移动机构40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下料移动机构402与第二下料移动机构403上设置有多个向下延伸的下料吸嘴;
所述上料平台装置100与第一下料平台装置500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所述上料移动手臂装置200与下料移动手臂装置400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所述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的操作过程为:将多件产品叠加放置于上料单元的托盘中,上料平台装置升降组件中的传感器感应到产品后,上料平台装置升降组件中的电机转动抬升上料单元的托盘,将上料单元的托盘升至吸料位后停止动作,第二上料移动机构移至上料单元的托盘上方,将覆盖产品表面的保护膜吸起,送至保护膜收料单元中,此时第一上料移动机构移至上料单元的托盘上方,将产品吸起,移至待上料区域的上方,通过印前检测机构对打标之前的产品进行检测,若产品不合格则放置于第一废料平台中,若产品合格则放置于待上料区域内;
随后产品被输送至打标区域内,当打标完成后,将产品输送至印后检区域内进行检测打印效果,之后将产品输送至待下料区域内,若产品打印不合格则通过第一下料移动机构将产品吸起送至第二废料平台中,若产品打印合格,根据不同客户要求,则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通过第一下料移动机构将产品吸起送至第一下料单元的托盘中,此时第二移动机构移至第一保护膜出料单元的上方,将保护膜吸起并送至第一下料单元中,将其覆盖于该产品的表面上,每放置一件产品,第一下料单元的托盘通过第一下料平台装置升降组件中的电机下降一格,以便后序多件产品可以堆叠放置;第二种方式,直接将产品输送至第二下料平台装置中,进行成品包装;
根据上述步骤反复循环操作,从而实现连续式全自动化加工生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布置的打标装置机架、输送轨道机构、打标定位机构和印后检测机构,所述输送轨道机构包括纵向布置的可调输送轨道和纵向布置的固定输送轨道,所述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分别设置于打标装置机架的顶面的左右两段,沿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的长度方向自前至后将其依次划分为待上料区域、打标区域、印后检区域和待下料区域,每相邻两个区域之间均设置有挡块组件,每个区域内设置有独立的传送皮带组,所述打标定位机构设置于打标区域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主调节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多个沿打标装置机架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支撑组件固定座,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分别位于可调输送轨道的外侧和固定输送轨道的外侧,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座的底部与打标装置机架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连接轴,所述支撑组件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组件固定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调节组件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的中段,所述主调节组件包括主调节组件安装板、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主调节组件丝杆、主调节组件连接块,所述主调节组件安装板的顶面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左右布置,且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丝杆通过轴承连接于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主调节组件丝杆上设置有主调节组件螺母,所述主调节组件连接块的下段套装于主调节组件螺母上且固定连接,所述主调节组件连接块的顶部依次穿过主调节组件安装板、打标装置机架与可调输送轨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座、伺服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座设置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的前侧,所述电机座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调节组件第一轴承座的外侧,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套装有传动组件同步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提升组件和激光器,所述定位组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定位组件底板、定位组件升降气缸、定位组件升降板、定位组件浮动板、定位组件压板,所述定位组件底板的内侧面与可调输送轨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伸缩端向上安装于定位组件底板与定位组件升降板之间,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固定端与定位组件底板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气缸伸缩端与定位组件升降板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底板的顶面设置有四个竖向布置的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四个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呈矩阵布置于定位组件升降气缸的四周,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板的底面的中段设置有四个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升降轴,四个定位组件升降轴分别与四个定位组件第一直线轴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升降板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第二直线轴承,所述定位组件浮动板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组件浮动轴,两个定位组件浮动轴分别与两个定位组件第二直线轴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压板的左段的中部与定位组件浮动板的右段的中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压板的右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向下延伸的定位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组件托板、提升组件支撑座、提升组件升降板、提升组件浮动板、提升组件连接块、提升组件升降气缸、提升组件固定座、两个提升组件直线轴承,所述提升组件支撑座位于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之间,且提升组件支撑座的底部与打标装置机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托板放置于提升组件支撑座上,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气缸的伸缩端向上放置通过提升组件固定座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的下方,所述提升组件固定座顶部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浮动板位于提升组件升降气缸的上方,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设置有提升组件浮动接头,所述提升组件浮动接头通过提升组件连接块与提升组件浮动板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板位于提升组件浮动板与打标装置机架之间,所述提升组件升降板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提升组件浮动轴,所述提升组件浮动轴的下段插装于提升组件浮动板的前后两段,所述提升组件浮动轴中段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两个提升组件直线轴承前后布置安装于提升组件升降板与打标装置机架之间,所述提升组件直线轴承的顶部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组件直线轴承内设置有提升组件升降轴,两个提升组件升降轴的顶端均依次穿过打标装置机架、提升组件支撑座分别与提升组件托板的底面的前后两段固定连接,两个提升组件升降轴的底端分别与提升组件升降板的顶面的前后两段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调节组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副调节组件,两个副调节组件分别安装于打标装置机架的底面的前后两段,所述副调节组件与主调节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主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主联动组件,所述副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副联动组件,所述主联动组件与副联动组件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所述主联动组件包括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主联动组件转动轴、主联动组件连接板,所述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左右对称布置安装于主调节组件安装板的底面的右段,所述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的底部通过主联动组件连接板连接,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于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和主联动组件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上套装有主联动组件第一同步带轮和主联动组件第二同步带轮,所述主联动组件转动轴与主调节组件丝杆之间设置有主联动组件联轴器,所述主联动组件联轴器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主调节组件第二轴承座和主联动组件第一轴承座上;
所述副联动组件与主联动组件的区别在于副联动组件转动轴上只套装有一个同步带轮,其他结构均相同,主联动组件第一同步带轮与前侧的副联动组件上的同步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一联动同步带,主联动组件第二同步带轮与后侧的副联动组件上的同步带轮之间套装有第二联动同步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打标区域处的可调输送轨道与固定输送轨道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纵向布置的限位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用于组装一种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所述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还包括上料平台装置、上料移动手臂装置、下料移动手臂装置、第一下料平台装置和第二下料平台装置,所述上料平台装置用于存放未打标产品,所述第一下料平台装置和第二下料平台装置用于存放打标之后的产品,所述上料移动手臂装置用于将未打标的产品送至打标装置中,打标之后的合格产品通过下料移动手臂装置送至第一下料平台装置中或者直接输送至第二下料平台装置中。
CN201822272996.8U 2018-12-31 2018-12-31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Active CN209683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2996.8U CN209683191U (zh) 2018-12-31 2018-12-31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2996.8U CN209683191U (zh) 2018-12-31 2018-12-31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3191U true CN209683191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2996.8U Active CN209683191U (zh) 2018-12-31 2018-12-31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31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007A (zh) * 2018-12-31 2019-03-26 江阴新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007A (zh) * 2018-12-31 2019-03-26 江阴新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CN109515007B (zh) * 2018-12-31 2023-10-20 江阴新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5009A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
CN106040531B (zh) 一种在线全视觉高速精密点胶机
CN103743975B (zh) 软板自动测试设备及软板自动化测试方法
US20080000756A1 (en) High speed linear pick-and-place
CN109515010A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定位机构
CN105766078A (zh) 用于自动调整配给器的配给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CN211047765U (zh) 一种双工位led灯带贴片机
CN209683192U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
CN205797661U (zh) 一种在线全视觉高速精密点胶机的点胶调节结构
CN208245088U (zh) 一种在线点胶机
CN103112163A (zh) 一种自动对位热熔机
CN209683191U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CN108955468A (zh) 一种三分度圆液力变矩器螺孔自动检测装置
CN209683193U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输送轨道机构
CN209683194U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定位机构
CN108689156A (zh) 流体涂布装置
CN109515007A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装置
CN110223931A (zh) 一种pl检测机及检测方法
CN203643535U (zh) 软板自动测试设备
CN208666459U (zh) 流体涂布装置
CN215067045U (zh) 全自动在线测试设备
CN205797683U (zh) 一种在线全视觉高速精密点胶机的在线输送结构
CN109515008A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输送轨道机构
CN105540185A (zh) 传送装置及具有其的传送机
CN207447766U (zh) 一种用于流水线的高精度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