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70608U -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70608U
CN209670608U CN201822139496.7U CN201822139496U CN209670608U CN 209670608 U CN209670608 U CN 209670608U CN 201822139496 U CN201822139496 U CN 201822139496U CN 209670608 U CN209670608 U CN 209670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d
rod
leading
card hole
secondary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94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锐东
吴东
茹毅
余赛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94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70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70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70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包括相互配合滑动的主导杆和副导杆,所述主导杆的活动端内侧面活动连接有星形转子,位于星形转子正下方的主导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主导杆卡孔;所述副导杆的活动端内侧面固设有挡板,位于主导杆卡孔同一侧的副导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副导杆卡孔;通过挡板、星形转子与主导杆卡孔、副导杆卡孔配合,实现主导杆和副导杆之间的锁止或解锁。副导杆沿主导杆滑动,通过对星形转子的施力而形成锁止点,实现对门的自回位式的锁止限位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杆,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背景技术
支撑杆是一种可以起到缓冲、制动、支撑、高度和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应用领域较多。客车应急门因其特殊的功能要求,需要能够快速打开,且打开后始终保持在最大开度位置,不会因为外部作用力而轻易的关闭或减小开度。在现有琳琅满目的支撑杆产品中,目前还没有符合客车应急门使用特点的支撑杆,其中有些支撑杆虽然能够实现限位功能,但是结构太过复杂,在客车上无法实现安装,且价格比较昂贵;还有一些带锁止功能的支撑杆锁止及解锁过程比较麻烦,不适用应急门紧急逃生情况下的快速响应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带有自锁和自回位功能、且锁止和解锁操作容易的机械式限位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包括相互配合滑动的主导杆和副导杆,所述主导杆的活动端内侧面活动连接有星形转子,位于星形转子正下方的主导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主导杆卡孔;所述副导杆的活动端内侧面固设有挡板,位于主导杆卡孔同一侧的副导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副导杆卡孔;通过挡板、星形转子与主导杆卡孔、副导杆卡孔配合,实现主导杆和副导杆之间的锁止或解锁。
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导杆的横截面为凹槽型,副导杆的横截面为下部开口的“凸”字形结构,所述副导杆套设在主导杆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
进一步方案,所述星形转子通过铆钉与主导杆活动铆接,使星形转子绕着铆钉进行转动;所述主导杆和星形转子之间设有塑料垫片。
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导杆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支座与门板或门框固定连接;所述副导杆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支座与门框或门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导杆的固定端开设有主导杆固定孔,所述副导杆的固定端开设有副导杆固定孔。
进一步方案,所述星形转子的轴心在主导杆卡孔所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主导杆卡孔的中心重合;所述主导杆卡孔的长度与星形转子的外径相适合,主导杆卡孔宽度不小于星形转子厚度的两倍。
进一步方案,所述副导杆卡孔的长度比主导杆卡孔的长度大1.5-2.5mm,副导杆卡孔的宽度与主导杆卡孔的宽度相等;所述副导杆卡孔的边缘距副导杆活动端的端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挡板距副导杆活动端的端部之间的最大距离相等。
进一步方案,所述挡板是副导杆卡孔上开设U型口后将其折弯成一直角结构形成的。
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支座为L型折弯板,其一端通过固定螺栓与门板或与门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主导杆或副导杆连接,所述销轴的外端用开口销进行锁止。
本装置中主、副导杆卡孔的长度设计及位置的设计是为使星形转子能更好实现转动,本装置中的星形转子是带有至少三个棱角且能绕着铆钉进行转动的星状结构,如四角星状、三角星状、五角星状等。这样星形转子在转动过程中会与挡板、副导杆卡孔之间形成锁止点,避免了其因惯性或外力情况下继续转动,实现锁止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为纯机械结构,可靠性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锁止及解锁过程,均通过推拉门体的常规开关门动作实现,无其他额外附加动作,操作极其简单;
4、本实用新型作为零部件,除了应用在客车应急门上外,还可应用到众多领域,如其它门、窗等的开度限位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导杆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导杆的仰视图,
图7为图5中C-C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副导杆的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副导杆的仰视图,
图10为图8中D-D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导杆与门板通过固定支座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应急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应急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4-a至图14-h为本实用新型主、副导杆相互作用示意图。
其中,1-主导杆,11-主导杆固定孔,12-铆钉,13-星形转子,14-塑料垫片,15-主导杆卡孔;2-副导杆,21-副导杆固定孔,22-挡板,23-副导杆卡孔;3-固定支座,31-销轴,32-开口销;4-门板,5-门框,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包括相互配合滑动的主导杆1和副导杆2,所述主导杆1的活动端内侧面活动连接有星形转子13,位于星形转子13正下方的主导杆1的侧壁上开设有主导杆卡孔15;所述副导杆2的活动端内侧面固设有挡板22,位于主导杆卡孔15同一侧的副导杆2的侧壁上开设有副导杆卡孔23;通过挡板22、星形转子13与主导杆卡孔15、副导杆卡孔23配合,实现主导杆1和副导杆2之间的锁止或解锁。
进一步方案,如图3所示,主导杆1的横截面为凹槽型,副导杆2的横截面为下部开口的“凸”字形结构,所述副导杆2套设在主导杆1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
进一步方案,如图7所示,星形转子13通过铆钉12与主导杆1活动铆接,使星形转子13绕着铆钉12进行转动;所述主导杆1和星形转子13之间设有塑料垫片14。
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导杆1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支座3与门板4或门框5固定连接;所述副导杆2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支座3与门框5或门板4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导杆1的固定端开设有主导杆固定孔11,所述副导杆2的固定端开设有副导杆固定孔21。
进一步方案,所述星形转子13的轴心在主导杆卡孔15所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主导杆卡孔15的中心重合,即图5、6中的L1=L2;所述主导杆卡孔15的长度与星形转子13的外径相适合,主导杆卡孔15宽度不小于星形转子13厚度的两倍。
进一步方案,所述副导杆卡孔23的长度比主导杆卡孔15的长度大1.5-2.5mm,副导杆卡孔23的宽度与主导杆卡孔15的宽度相等;所述副导杆卡孔23的边缘距副导杆2活动端的端部之间的最短距离L4,与挡板22距副导杆2活动端的端部之间的最大距离L3相等,如图8、9中L3=L4。
进一步方案,所述挡板22是副导杆卡孔23上开设U型口后将其折弯成一直角结构形成的。
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支座3为L型折弯板,其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与门板4或与门框5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31与主导杆1或副导杆2连接,所述销轴31的外端用开口销32进行锁止。
如图11为主导杆1与门板4通过固定支座3的连接示意图,固定支座3为L型折弯板,其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与门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31与主导杆连接,销轴31依次穿过固定支座3、主导杆1后,再通过开口销32将其锁止。
将套设在一起的主导杆1、副导杆2安装在应急门上,即将主导杆1的固定端通过固定螺栓6与门框5连接,将副导杆2的固定端通过固定螺栓6与门板4连接起来。应急门关闭状态如图12所示,主、副导杆处于解锁状,其重合度最大;应急门打开状态如图13为所示,门板4拉开,带动副导杆2沿着主导杆1伸长,当主导杆1上的星形转子13接触到副导杆2上的挡板22时,在挡板22和副导杆卡孔23相互作用下实现锁止,即主、副导杆将门板支撑在其打开最大状态。具体过程如下:
为方便描述,下面将图14中有关主、副导杆相互作用示意图旋转至水平放置,左侧为固定门板4一侧,右侧为固定门框5一侧,实际应用中一般都为如图12、13中一样的竖直状态,其随门的关闭角度而变化。
随着应急门打开到接近开启角度最大位置,副导杆2跟随门板4继续拉伸,即向左侧滑动,当副导杆2上的挡板22接触到星形转子13时,如图14-a所示位置。此时副导杆卡孔23、主导杆卡孔15相连通,副导杆2的拉力带动星形转子13逆时针旋转,直到旋转至14-b视图位置时,星形转子13的一个棱角抵住挡板22、另一个棱角依次插入副导杆卡孔23、主导杆卡孔15后,形成两个锁止点E、F,从而实现锁止,副导杆2不能继续滑动,应急门达到最大开度;
应急门达到最大开度后,当门板4受力时,则门板施力于副导杆2,使其向右滑动,此时虽然可以滑动,但当其滑动至14-c视图位置时,副导杆2下方的副导杆卡孔23的边缘接触到星形转子13,则会带动星形转子13逆时针旋转至14-d视图位置,星形转子13的相邻两个棱角完全插入重合的副导杆卡孔23、主导杆卡孔15后,由于主导杆卡孔15的长度与星形转子13的外径相适合,故形成了两个锁止点G、H,从而实现锁止,副导杆2不能继续滑动,应急门被限定在此开度位置,无法再进行关闭;又因为从14-b视图位置到14-d视图位置,副导杆2所滑动的距离很短,所以此时应急门的开度位置基本上接近最大开度位置。
如果需要关闭应急门,则沿开门方向拉动门板4,带动副导杆2向左滑动,当副导杆2上的挡板22接触到星形转子13时,如14-e视图位置,则带动星形转子13逆时针旋转,直到旋转至14-f视图位置,在锁止点I、J的共同作用下,机构锁止,副导杆2不能继续向左滑动,此时反方向推动门板(即关门方向),带动副导杆2向右滑动,当滑动至14-g视图位置时,副导杆2下方的副导杆卡孔23边缘接触到星形转子13时,则带动转子逆时针旋转,当星形转子13进一步旋转至14-h视图位置,已经无法形成对副导杆2的锁止,副导杆2则继续向右滑动,直至应急门完全关闭。此时星形转子13也恢复到14-a视图所示的初始位置,当下一次开门时则可以重复以上的锁止和解锁过程,实现对门的自回位式的锁止限位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包括相互配合滑动的主导杆(1)和副导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杆(1)的活动端内侧面活动连接有星形转子(13),位于星形转子(13)正下方的主导杆(1)的侧壁上开设有主导杆卡孔(15);所述副导杆(2)的活动端内侧面固设有挡板(22),位于主导杆卡孔(15)同一侧的副导杆(2)的侧壁上开设有副导杆卡孔(23);通过挡板(22)、星形转子(13)与主导杆卡孔(15)、副导杆卡孔(23)配合,实现主导杆(1)和副导杆(2)之间的锁止或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杆(1)的横截面为凹槽型,副导杆(2)的横截面为下部开口的“凸”字形结构,所述副导杆(2)套设在主导杆(1)的内部进行自由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转子(13)通过铆钉(12)与主导杆(1)活动铆接,使星形转子(13)绕着铆钉(12)进行转动;所述主导杆(1)和星形转子(13)之间设有塑料垫片(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杆(1)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支座(3)与门板(4)或门框(5)固定连接;所述副导杆(2)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支座(3)与门框(5)或门板(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杆(1)的固定端开设有主导杆固定孔(11),所述副导杆(2)的固定端开设有副导杆固定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转子(13)的轴心在主导杆卡孔(15)所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主导杆卡孔(15)的中心重合;所述主导杆卡孔(15)的长度与星形转子(13)的外径相适合,主导杆卡孔(15)宽度不小于星形转子(13)厚度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导杆卡孔(23)的长度比主导杆卡孔(15)的长度大1.5-2.5mm,副导杆卡孔(23)的宽度与主导杆卡孔(15)的宽度相等;所述副导杆卡孔(23)的边缘距副导杆(2)活动端的端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挡板(22)距副导杆(2)活动端的端部之间的最大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2)是副导杆卡孔(23)上开设U型口后将其折弯成一直角结构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3)为L型折弯板,其一端通过固定螺栓(6)与门板(4)或与门框(5)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31)与主导杆(1)或副导杆(2)连接,所述销轴(31)的外端用开口销(32)进行锁止。
CN201822139496.7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Active CN209670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9496.7U CN209670608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9496.7U CN209670608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70608U true CN209670608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9496.7U Active CN209670608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706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9423A (zh) * 2018-12-20 2019-05-2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9423A (zh) * 2018-12-20 2019-05-2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7651B (zh) 一种电梯同步门刀
DE102012112512B4 (de) Zwei-Stufen-Verbindungsglied-Motorhauben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05197380B (zh) 一种翻转锁止结构
CN109779423A (zh)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CN209670608U (zh)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CN108118975B (zh) 一种具有多安装方式和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207004224U (zh) 一种磁铁锁
CN108005488A (zh)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208202862U (zh)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110306891A (zh)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限位支撑杆
CN106481158B (zh) 一种地铁半高门应急门锁
CN109723295A (zh) 一种带有逃生功能的电子锁
US20160168886A1 (en) Screwless Mounted Short-Throw Lock for Sliding Windows and Doors
CN109854103B (zh) 一种自吸合机构及汽车门锁
CN209872091U (zh) 一种电梯门系统
CN206182752U (zh) 一种线控底盘
CN208927593U (zh) 汽车模型隐藏式门把手开启结构
CN206100743U (zh) 一种滑轨单人解锁机构
CN107479423B (zh) 啮合式转动件开合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6874163U (zh) 一种推拉上悬窗
CN111364842A (zh) 一种带闭门器的电控锁
CN206267639U (zh) 一种用于面板的锁联接机构
CN211287147U (zh) 一种平开窗专用的限位儿童安全锁
CN210289452U (zh) 一种客车前围检修门用锁止机构
CN209586132U (zh) 一种易于开合通风的安全防盗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