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2862U -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2862U
CN208202862U CN201721800215.7U CN201721800215U CN208202862U CN 208202862 U CN208202862 U CN 208202862U CN 201721800215 U CN201721800215 U CN 201721800215U CN 208202862 U CN208202862 U CN 208202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bolt
clutch
group
point portion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02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权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tl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tl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tl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tl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02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2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2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286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包括:锁壳、电子控制组件、锁舌、锁舌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锁舌包括:主舌、斜舌和保险舌;离合机构包括:离合驱动装置和离合组件,离合组件包括把手接头、离合接头、离合销、拨点板、第一拨点部、第二拨点部和第三拨点部;第一拨点部连接固定于把手接头;离合接头的设有第二拨点部;拨点板固定于离合接头,主舌、斜舌和保险舌分别与三个拨点部传动连接。智能锁具有多种锁舌,因此具有多重锁合防护,设置特殊结构的离合组件和传动机构,多个锁舌既能单独开启也能快速实现同步联动开启,面板不需要另外增加离合机构,让面板的厚度更薄。可实现自动快速开门,防止干扰室内人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房屋门禁作为家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安全防护,选择安装何种锁具变得极其重要。现有入户门禁市场消费者选择安装最多的锁具是智能锁。
现有的智能锁述为了实现开锁的智能化,会在传统的锁具面板设置离合机构,在钥匙或者密码等开启方式触发下所述离合机构实现把手和锁舌的锁合,进而让操作者转动把手可开启门锁。但是上述在面板上设置离合机构的方式,只适用于单一锁舌分别开启的锁具;如果一个智能锁具有多种锁舌,且多种锁舌出来需要独立开启的离合机构外,还需要在特殊情况下能同时联动一起快速开启,传统技术中在面板设置离合机构是无法实现的,即使可以实现,也会大大增加面板的厚度及锁具的整体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多种锁舌,且多种锁舌既能单独陆续被开启,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联动同时开启的智能锁。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包括:锁壳、电子控制组件、锁舌、锁舌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所述锁舌包括:主舌、斜舌和保险舌;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驱动装置和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把手接头、离合接头、离合销、拨点板、第一拨点部、第二拨点部和第三拨点部;所述离合接头中部设有中空的转动腔,所述把手接头设置于所述转动腔内;所述离合接头和所述把手接头的侧壁设有插销孔;
所述离合销通过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离合接头,且所述离合销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离合接头的插销孔,所述电子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离合驱动装置伸缩,所述插销孔在所述离合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分离的插入所述把手接头的插销孔,使得所述离合接头和所述把手接头实现离合状态;
所述第一拨点部连接固定于所述把手接头;所述离合接头的设有所述第二拨点部;所述拨点板固定于所述离合接头,所述拨点板设有所述第三拨点部;所述锁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拨点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斜舌连接;所述第二拨点部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舌连接;所述第三拨点部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保险舌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拨点杆、斜舌转轴、限位挡片和卡位挡片;所述拨点杆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拨点部,所述斜舌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拨点杆的另一端设有的镂空处,所述斜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斜舌连接固定;所述拨点杆与所述斜舌转轴连接的一端限位于所述限位挡片和所述卡位挡片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主舌连接座、横向拉动件和摆动杠杆;所述锁壳设有第二转动部,所述摆动杠杆中部的转动孔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主舌连接固定于所述主舌连接座,所述主舌连接座通过所述横向拉动件铰接于所述摆动杠杆的一端,所述摆动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拨点部设有的转动口铰接。
具体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纵向压杆件、两段式铰接拉杆、摆动复位杆和保险舌连接杆;所述纵向压杆件的中部设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压杆件的上端设有下压部,其下端设有铰接固定部和铰接连接部;所述保险舌连接杆的中部设有横向滑槽,所述保险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保险舌连接固定,其另一端设有拉动卡槽;
所述摆动复位杆的一端转动铰接于锁壳并设有复位弹簧,其另一端与所述拉动卡槽配合;所述摆动复位杆的中部与所述两段式铰接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两段式铰接拉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纵向压杆件的铰接连接部重合并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壳对应位置设有的转动部限位铰接;所述纵向压杆件的铰接固定部与所述锁壳另一位置设有的转动部限位铰接;使得所述摆动复位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保险舌伸出,转动所述离合接头,所述第三拨点部向下压合所述下压部,使得所述纵向压杆件带动所述摆动复位杆摆动,并带动所述保险舌收缩至锁壳内部。
具体的,所述拉动卡槽开设于所述保险舌连接杆一端的底侧,所述且所述拉动卡槽的轮廓形状左右对称,其轮廓的顶边呈直线形,侧边中部为像斜下方凹起的倾斜弧形,侧边的底端为向内收缩的倾斜直线形;所述摆动复位杆的摆动端的形状为矩形条状,且矩形条状的两个顶角处设有过渡圆弧。
更优的,还包括所述快速换向机构,所述快速换向机构包括:斜舌转轴、伸缩弹性件、限位挡片、卡位挡片和顶板组件;所述斜舌的一端为设有倾斜面的锁合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锁合端之间为限位段;所述连接端的截面比所述限位段的截面小,且使得所述连接端移动至所述伸缩口处可以自由转动,当所述锁合端和所述限位段移动至所述伸缩口时不能转动;
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顶板弹性件和斜舌顶板,所述斜舌顶板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卡合端;所述斜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斜舌的连接端连接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离合组件的第一拨点部设有的转动孔;
所述卡位挡片固定于所述斜舌转轴上远离所述斜舌的一端的端部,并位于所述第一拨点部的一侧,所述限位挡片固定于所述斜舌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一拨点部的另一侧;所述伸缩弹性件设嵌套设置于所述斜舌转轴外侧,并位于所述斜舌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一拨点部之间;所述斜舌顶板的转动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顶板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斜舌顶板和所述锁壳之间,所述斜舌顶板的卡合端可分离的顶在所述卡位挡片靠近所述第一拨点部的一侧的侧面上,使得所述斜舌转轴带动所述斜舌的限位段移动至所述伸缩口处。
更优的,斜舌顶板的转动端两侧设有向外突起的轴部,所述轴部分别与所述锁壳的两侧面设有转动孔配合。
更优的,所述斜舌顶板的两侧靠近所述卡合端位置设有摆动部,所述锁壳的两侧面对应位置有弧形摆动槽,所述摆动部穿过所述摆动槽向所述锁壳伸出,且可以沿着所述摆动槽带动所述斜舌顶板摆动。
更优的,所述顶板弹性件为复位弹簧件,其为U字形,其两端分别绕制于所述斜舌顶板的两个轴部,其中部顶压在所述锁体外壳的顶部;所述斜舌顶板的转动端在所述顶板弹性件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向下摆动顶压于所述卡位挡片。
更优的,所述伸缩弹性件为柱状弹簧,其嵌套设置于所述斜舌转轴外部;所述斜舌设有防撞舌,所述防撞舌采用消音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智能锁具有多种锁舌,因此具有多重锁合防护,设置特殊结构的离合组件和传动机构,使得不同锁舌既能单独开启也能根据需要快速实现同步联动开启,此外所述智能锁是采用电子控制组件来驱动离合驱动装置的,锁体内部增加了电机和离合组件同时可联动三个锁舌的运动,使面板不再需要对各个锁舌另外增加离合机构,让面板的厚度更薄。如果室内人员打开保险舌休息后,室外人员输入正确开锁验证信息如指纹指令后就可以可以收回保险舌等锁舌,无需要室内人员开门达到防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舌与离合机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板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舌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主舌110,保险舌120,把手接头310,离合接头320,离合销330,拨点板340,第一拨点部341,第二拨点部342,第三拨点部343,主舌连接座410,横向拉动件411,摆动杠杆412,纵向压杆件420,两段式铰接拉杆421,摆动复位杆422,保险舌连接杆423,下压部424,拉动卡槽425,锁壳10,斜舌20,斜舌转轴21,伸缩弹性件22,限位挡片23,卡位挡片24,顶板组件25,离合组件26,锁合端27,连接端28,限位段29,离合驱动装置255,斜舌顶板 250,轴部251,摆动部252,顶板弹性件253,卡合端254,防撞舌260,拨点杆3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6所示,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包括:锁壳10、电子控制组件、锁舌、锁舌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所述锁舌包括:主舌110、斜舌20 和保险舌120;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驱动装置255和离合组件26,所述离合组件26包括把手接头310、离合接头320、离合销330、拨点板340、第一拨点部341、第二拨点部342和第三拨点部343;所述离合接头320中部设有中空的转动腔,所述把手接头310设置于所述转动腔内;所述离合接头320和所述把手接头310的侧壁设有插销孔;所述离合销330通过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离合接头320,且所述离合销330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离合接头320的插销孔,所述电子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离合驱动装置255伸缩,所述插销孔在所述离合驱动装置255的驱动下可分离的插入所述把手接头310的插销孔,使得所述离合接头 320和所述把手接头310实现离合状态;所述第一拨点部341连接固定于所述把手接头310;所述离合接头320的设有所述第二拨点部342;所述拨点板340固定于所述离合接头320,所述拨点板340设有所述第三拨点部343;所述锁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拨点部 34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斜舌20连接;所述第二拨点部342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舌110连接;所述第三拨点部343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保险舌120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拨点杆360、斜舌转轴21、限位挡片23 和卡位挡片24;所述拨点杆360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拨点部341,所述斜舌转轴21的一端穿过所述拨点杆360的另一端设有的镂空处,所述斜舌转轴 21的另一端与所述斜舌20连接固定;所述拨点杆360与所述斜舌转轴21连接的一端限位于所述限位挡片23和所述卡位挡片24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主舌连接座410、横向拉动件411和摆动杠杆412;所述锁壳10设有第二转动部,所述摆动杠杆412中部的转动孔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主舌110连接固定于所述主舌连接座410,所述主舌连接座410通过所述横向拉动件411铰接于所述摆动杠杆412的一端,所述摆动杠杆4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拨点部342设有的转动口铰接。
具体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纵向压杆件420、两段式铰接拉杆421、摆动复位杆422和保险舌连接杆423;所述纵向压杆件420的中部设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压杆件420的上端设有下压部424,其下端设有铰接固定部和铰接连接部;所述保险舌连接杆423的中部设有横向滑槽,所述保险舌连接杆423一端与所述保险舌120连接固定,其另一端设有拉动卡槽425;所述摆动复位杆422 的一端转动铰接于锁壳10并设有复位弹簧,其另一端与所述拉动卡槽425配合;所述摆动复位杆422的中部与所述两段式铰接拉杆421的一端连接,所述两段式铰接拉杆421的另一端和所述纵向压杆件420的铰接连接部重合并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壳10对应位置设有的转动部限位铰接;所述纵向压杆件420的铰接固定部与所述锁壳10另一位置设有的转动部限位铰接;使得所述摆动复位杆 42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保险舌120伸出,转动所述离合接头320,所述第三拨点部343向下压合所述下压部424,使得所述纵向压杆件420带动所述摆动复位杆422摆动,并带动所述保险舌120收缩至锁壳10内部。
所述拉动卡槽425开设于所述保险舌连接杆423一端的底侧,所述且所述拉动卡槽425的轮廓形状左右对称,其轮廓的顶边呈直线形,侧边中部为像斜下方凹起的倾斜弧形,侧边的底端为向内收缩的倾斜直线形;所述摆动复位杆 422的摆动端的形状为矩形条状,且矩形条状的两个顶角处设有过渡圆弧。所述摆动复位杆422的摆动端设置成矩形条状,即带有顶角结构的轮廓,让所述摆动复位杆422利用轮廓中设置的弧形和直行顺利的将保险舌120拉动或者锁定。
所述智能锁还包括所述快速换向机构,所述快速换向机构包括:斜舌转轴 21、伸缩弹性件22、限位挡片23、卡位挡片24和顶板组件25;所述斜舌20的一端为设有倾斜面的锁合端27,另一端为连接端28,所述连接端28和所述锁合端27之间为限位段29;所述连接端28的截面比所述限位段29的截面小,且使得所述连接端28移动至所述伸缩口处可以自由转动,当所述锁合端27和所述限位段29移动至所述伸缩口时不能转动;所述顶板组件25包括:顶板弹性件253和斜舌顶板250,所述斜舌顶板250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卡合端254;所述斜舌转轴21的一端与所述斜舌20的连接端28连接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离合组件26的第一拨点部341设有的转动孔;所述卡位挡片24固定于所述斜舌转轴21上远离所述斜舌20的一端的端部,并位于所述第一拨点部341的一侧,所述限位挡片23固定于所述斜舌转轴21,并位于所述第一拨点部341的另一侧;所述伸缩弹性件22设嵌套设置于所述斜舌转轴21外侧,并位于所述斜舌20的连接端28和所述第一拨点部341之间;所述斜舌顶板250的转动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10,所述顶板弹性件253作用于所述斜舌顶板250和所述锁壳10之间,所述斜舌顶板250的卡合端254可分离的顶在所述卡位挡片24靠近所述第一拨点部341的一侧的侧面上,使得所述斜舌转轴21带动所述斜舌20 的限位段29移动至所述伸缩口处。
所述快速导向机构应在智能锁体上,如果实际安装中需要对斜舌20进行换向时,首先让在锁体处于未被开启的状态,此时斜舌20伸出所述伸缩口,所述斜舌20的限位段29正好处于所述伸缩口处,此时所述斜舌20和所述斜舌转轴 21被限位无法转动;然后摆动所述斜舌顶板250,使得所述斜舌顶板250的卡合端254绕着所述转动端摆动,并与所述卡位挡片24分离,此时所述斜舌20 和所述斜舌转轴21在所述伸缩弹性件22的弹力作用下一起穿过所述伸缩口向所述锁壳10的外部伸出,当所述卡位挡片24移动并紧贴至所述第一拨点部341 部的侧面时,所述斜舌20和所述斜舌转轴21停止移动,此时所述斜舌20的连接端28正好位于所述伸缩口处,由于所述连接端28的尺寸比较小,因此可以自由的在所述伸缩口内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斜舌20转动换向;最后转动所述斜舌20换好方向,摆起所述斜舌顶板250的卡合端254,并将所述斜舌20和所述转轴推回所述锁体内部,放下所述斜舌顶板250的卡合端254并顶住所述卡位挡片24,使得所述斜舌20的限位段29回到所述伸缩口处,即可完成所述智能锁的斜舌20的快速换向过程。
所述快速换向机构结构紧凑,所述锁体的尺寸更小,所述斜舌20分端不同尺寸设计可尽可能的减小伸缩口的开口大小,让所述锁壳10更不易变形;采用所述斜舌顶板250和所述斜舌转轴21配合的方式来实现斜舌20的转向和锁定,一方面使得所述锁体内部增加的结构更少,斜舌20收回时又所述限位挡片23 限位,所述斜舌转轴21不会打在锁体的外壳上,不会造成锁体的外壳的变形或者顶板弹开;一方面采用了扭转弹簧压住顶板;斜舌顶板250顶在斜舌20后端,作用力要小,使用寿命更长,斜舌20的换向过程操作更简单方便。
斜舌顶板250的转动端两侧设有向外突起的轴部251,所述轴部251分别与所述锁壳10的两侧面设有转动孔配合。所述斜舌顶板250的转动设置简单且稳定,使得锁体的结构进一步紧凑,同时有助于控制锁体厚度。
所述斜舌顶板250的两侧靠近所述卡合端254位置设有摆动部252,所述锁壳10的两侧面对应位置有弧形摆动槽,所述摆动部252穿过所述摆动槽向所述锁壳10伸出,且可以沿着所述摆动槽带动所述斜舌顶板250摆动。因为有所述顶板弹性件253和所述伸缩弹性件22的弹力共同作用下摆动所述斜舌顶板250 使得所述卡合端254与所述卡位挡板分离,需要一定的外力;又由于所述斜舌顶板250是位于锁体内部的,因此增设所述摆动部252和所述弧形摆动槽,能使得操作者能不打开锁体,就能很方便的让所述斜舌20挡板稳定的摆动,实现所述斜舌顶板250的卡合端254与所述限位挡板的分离。
所述顶板弹性件253为复位弹簧件,其为U字形,其两端分别绕制于所述斜舌顶板250的两个轴部251,其中部顶压在所述锁体外壳的顶部;所述斜舌顶板250的转动端在所述顶板弹性件253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向下摆动顶压于所述卡位挡片24。所述顶板弹性件253结构简单巧妙,生产和安装简单,其借助锁体的外壳将自身的复位弹力作用给所述斜舌顶板250并使之摆动,能使得所述斜舌顶板250的卡合端254始终向下摆动,有助于所述卡合端254与所述卡位挡板的长期稳定卡合。
所述伸缩弹性件22为柱状弹簧,其嵌套设置于所述斜舌转轴21外部;所述斜舌20设有防撞舌260,所述防撞舌260采用消音材料制成。防撞舌,采用消音材料制作,在关门的过程中减少锁挡板与斜舌20接触面积与接。时间,并通过杠杆原理减小门关闭的阻力,关门时既顺畅,又静音。
所述智能锁具有两种开所方式,具体如下:当所述电子控制组件未发出开锁信息时,所述离合驱动装置255不会发起驱动,所述离合组件26中的所述把手接头310和所述离合接头320时没有锁合的,两者可独立相对转动,当操作者转动所述把手接头310时,只有与其直接连接的第一拨点部341会随着转动,即所述斜舌20才会随着所述把手接头310的转动开启;当所述电子控制组件验证开锁人身份成功后,所述电子控制组件发出了开所信息,所述离合驱动装置 255接受开锁信息并驱动所述离合销330插入所述把手接头310内设有的插销孔;使得所述把手接头310和所述离合接头320锁合,此时操作者握住把手转动所述把手接头310,进而带动所述离合接头320转动,所述第一拨点部341、第二拨点部342和第三拨点部343会同时转动,并分别同时带动所述主舌110、斜舌20和保险舌120收缩,实现一个操作三个锁舌同时联动快速开启。
所述智能锁具有多种锁舌,因此具有多重锁合防护,设置特殊结构的离合组件 26和传动机构,使得不同锁舌既能单独开启也能根据需要快速实现同步联动开启,此外所述智能锁是采用电子控制组件来驱动离合驱动装置255的,锁体内部增加了电机和离合组件26同时可联动三个锁舌的运动,使面板不再需要对各个锁舌另外增加离合机构,让面板的厚度更薄。如果室内人员打开保险舌120 休息后,室外人员输入正确开锁验证信息如指纹指令后就可以可以收回保险舌 120等锁舌,无需要室内人员开门达到防干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包括:锁壳、电子控制组件、锁舌、锁舌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包括:主舌、斜舌和保险舌;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驱动装置和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把手接头、离合接头、离合销、拨点板、第一拨点部、第二拨点部和第三拨点部;所述离合接头中部设有中空的转动腔,所述把手接头设置于所述转动腔内;所述离合接头和所述把手接头的侧壁设有插销孔;
所述离合销通过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离合接头,且所述离合销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离合接头的插销孔,所述电子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离合驱动装置伸缩,所述插销孔在所述离合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分离的插入所述把手接头的插销孔,使得所述离合接头和所述把手接头实现离合状态;
所述第一拨点部连接固定于所述把手接头;所述离合接头的设有所述第二拨点部;所述拨点板固定于所述离合接头,所述拨点板设有所述第三拨点部;所述锁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拨点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斜舌连接;所述第二拨点部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舌连接;所述第三拨点部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保险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拨点杆、斜舌转轴、限位挡片和卡位挡片;所述拨点杆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拨点部,所述斜舌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拨点杆的另一端设有的镂空处,所述斜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斜舌连接固定;所述拨点杆与所述斜舌转轴连接的一端限位于所述限位挡片和所述卡位挡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主舌连接座、横向拉动件和摆动杠杆;所述锁壳设有第二转动部,所述摆动杠杆中部的转动孔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主舌连接固定于所述主舌连接座,所述主舌连接座通过所述横向拉动件铰接于所述摆动杠杆的一端,所述摆动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拨点部设有的转动口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纵向压杆件、两段式铰接拉杆、摆动复位杆和保险舌连接杆;所述纵向压杆件的中部设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压杆件的上端设有下压部,其下端设有铰接固定部和铰接连接部;所述保险舌连接杆的中部设有横向滑槽,所述保险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保险舌连接固定,其另一端设有拉动卡槽;
所述摆动复位杆的一端转动铰接于锁壳并设有复位弹簧,其另一端与所述拉动卡槽配合;所述摆动复位杆的中部与所述两段式铰接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两段式铰接拉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纵向压杆件的铰接连接部重合并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壳对应位置设有的转动部限位铰接;所述纵向压杆件的铰接固定部与所述锁壳另一位置设有的转动部限位铰接;使得所述摆动复位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保险舌伸出,转动所述离合接头,所述第三拨点部向下压合所述下压部,使得所述纵向压杆件带动所述摆动复位杆摆动,并带动所述保险舌收缩至锁壳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卡槽开设于所述保险舌连接杆一端的底侧,所述且所述拉动卡槽的轮廓形状左右对称,其轮廓的顶边呈直线形,侧边中部为像斜下方凹起的倾斜弧形,侧边的底端为向内收缩的倾斜直线形;所述摆动复位杆的摆动端的形状为矩形条状,且矩形条状的两个顶角处设有过渡圆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速换向机构,所述快速换向机构包括:斜舌转轴、伸缩弹性件、限位挡片、卡位挡片和顶板组件;所述斜舌的一端为设有倾斜面的锁合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锁合端之间为限位段;所述连接端的截面比所述限位段的截面小,且使得所述连接端移动至伸缩口处可以自由转动,当所述锁合端和所述限位段移动至所述伸缩口时不能转动;
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顶板弹性件和斜舌顶板,所述斜舌顶板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卡合端;所述斜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斜舌的连接端连接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离合组件的第一拨点部设有的转动孔;
所述卡位挡片固定于所述斜舌转轴上远离所述斜舌的一端的端部,并位于所述第一拨点部的一侧,所述限位挡片固定于所述斜舌转轴,并位于所述第一拨点部的另一侧;所述伸缩弹性件设嵌套设置于所述斜舌转轴外侧,并位于所述斜舌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一拨点部之间;所述斜舌顶板的转动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顶板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斜舌顶板和所述锁壳之间,所述斜舌顶板的卡合端可分离的顶在所述卡位挡片靠近所述第一拨点部的一侧的侧面上,使得所述斜舌转轴带动所述斜舌的限位段移动至所述伸缩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斜舌顶板的转动端两侧设有向外突起的轴部,所述轴部分别与所述锁壳的两侧面设有转动孔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顶板的两侧靠近所述卡合端位置设有摆动部,所述锁壳的两侧面对应位置有弧形摆动槽,所述摆动部穿过所述摆动槽向所述锁壳伸出,且可以沿着所述摆动槽带动所述斜舌顶板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弹性件为复位弹簧件,其为U字形,其两端分别绕制于所述斜舌顶板的两个轴部,其中部顶压在所述锁壳的顶部;所述斜舌顶板的转动端在所述顶板弹性件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向下摆动顶压于所述卡位挡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性件为柱状弹簧,其嵌套设置于所述斜舌转轴外部;所述斜舌设有防撞舌,所述防撞舌采用消音材料制成。
CN201721800215.7U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202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0215.7U CN208202862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0215.7U CN208202862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2862U true CN208202862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90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021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202862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28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488A (zh) * 2017-12-21 2018-05-08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110306882A (zh) * 2019-06-12 2019-10-08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门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488A (zh) * 2017-12-21 2018-05-08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108005488B (zh) * 2017-12-21 2022-12-06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110306882A (zh) * 2019-06-12 2019-10-08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8975B (zh) 一种具有多安装方式和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208202862U (zh)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KR101671408B1 (ko) 풀-푸시 핸들을 이용한 도어락
CN108005489A (zh) 一种智能锁
CN108204174B (zh) 一种可快速左右换向安装的智能锁体
CN107227889A (zh) 利用推拉把手的门锁
CN201802163U (zh) 一种门锁
CN108005488A (zh) 一种具有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201065689Y (zh) 微型电磁铁锁体
CN104379856B (zh) 玄关用出入口开闭装置
CN108222694A (zh) 一种智能锁的快速换向机构
CN2595957Y (zh) 一种改进的门锁
CN206301704U (zh) 开关装置的锁扣结构
CN212406391U (zh) 具有防撬功能的天地门锁
CN109025520A (zh) 一种手自一体内嵌式自动锁
CN1303302C (zh) 由撑杆机构和锁具构成的装置及带有这种装置的窗户结构
CN202000753U (zh) 一种把手
KR100943543B1 (ko) 안전형 도어록 장치
CN212562851U (zh) 一种储物柜锁具
CN201747156U (zh) 一种磁吸式多舌封双保险锁体
CN209443936U (zh) 一种手自一体内嵌式自动锁
CN207960229U (zh) 一种智能锁的快速换向机构
CN208236132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锁
CN205777975U (zh) 国标磁力锁体
CN2421377Y (zh) 锁闩可自动闭锁的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244 Guangdong province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Industrial Park East of Dongtai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uitail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44 Guangdong province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Industrial Park East of Dongtai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UTLON TECHNOLOGY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2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