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5828U - 一种排风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风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55828U CN209655828U CN201920066491.8U CN201920066491U CN209655828U CN 209655828 U CN209655828 U CN 209655828U CN 201920066491 U CN201920066491 U CN 201920066491U CN 209655828 U CN209655828 U CN 2096558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evacuation
- evacuation source
- source
- capsule road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安装在工业炉尾,包括排烟源管道、阀门、排烟源汇总管道、集气桶、引流管、引流风机和烟囱,阀门设置在排烟源管道上,排烟源管道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排烟源管道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排烟源,排烟源汇总管道与集气桶连通并穿过集气桶,引流管设置在集气桶内部,引流管的底部与引流风机连通,烟囱位于集气桶上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其安装体积小,使用动力少,通过该装置可以使连续式工业炉的排烟系统减少风机用量,大大降低投资及维修费用,减少设备本身的故障点,同时降低车间噪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式工业炉的通风排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风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炉排烟系统是指将工业炉内加温产生的废烟气排出炉外及室外的排烟管道系统,分为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自然排烟不使用动力即可将废气排出炉外,但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机械排烟使用动力强制排烟,受地理环境影响小。
一台连续式工业炉设备的排烟系统中不只有一处排烟源,往往是多处,且处于不同位置,而且有的排烟源之间距离很远,比如炉前、炉尾、炉子中心位置等等。现代化的工厂不允许烟囱林立,都要集中排放。如果每个排烟源都安装一台排烟风机,势必造成设备庞大、噪声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是单纯汇总一座烟囱,烟囱的高度和直径会很大,这对工业炉设备本身及使用厂家都是很不利的。
故急需一种安装体积小,使用动力少,将机械动力和自然排烟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排风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体积小,使用动力少,将机械动力和自然排烟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排风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安装在工业炉尾,包括排烟源管道、阀门、排烟源汇总管道、集气桶、引流管、引流风机和烟囱,所述阀门设置在排烟源管道上,所述排烟源管道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排烟源管道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排烟源,所述排烟源汇总管道与集气桶连通并穿过集气桶,所述引流管设置在集气桶内部,所述引流管的底部与引流风机连通,所述烟囱位于集气桶上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烟源管道包括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所述排烟源包括第一排烟源、第二排烟源、第三排烟源、第四排烟源和第五排烟源,所述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间隔设置在排烟源汇总管道上,并与所述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排烟源;所述第二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排烟源;所述第三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三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三排烟源;所述第四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四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四排烟源;所述第五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五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五排烟源;所述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相互平行。
上述方案中,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第三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第四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五阀门设置在第五排烟源管道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气桶为圆形或矩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或手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其安装体积小,使用动力少,通过该装置可以使连续式工业炉的排烟系统减少风机用量,大大降低投资及维修费用,减少设备本身的故障点,同时降低车间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气桶 2、排烟源汇总管道 3、第一排烟源 4、第二排烟源
5、第三排烟源 6、第四排烟源 7、第五排烟源 8、第一阀门
9、第二阀门 10、第三阀门 11、第四阀门 12、第五阀门
13、第一排烟源管道 14、第二排烟源管道 15、第三排烟源管道
16、第四排烟源管道 17、第五排烟源管道 18、引流风机
19、烟囱 20、引流管 21、引流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安装在工业炉尾,包括排烟源管道、阀门、排烟源汇总管道、集气桶、引流管、引流风机和烟囱,所述阀门设置在排烟源管道上,排烟源管道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排烟源管道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排烟源,排烟源汇总管道与集气桶连通并穿过集气桶,引流管设置在集气桶内部,引流管的底部与引流风机连通,烟囱位于集气桶上端。其中,引流风机作为动力源;集气桶是各汇总管道集气桶,连接汇总管数量可接多个,其形状不拘泥于圆形或矩形;引流管是产生引射力的管道。
进一步的,排烟源管道包括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排烟源包括第一排烟源、第二排烟源、第三排烟源、第四排烟源和第五排烟源,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间隔设置在排烟源汇总管道上,并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第一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第一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排烟源;第二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第二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排烟源;第三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第三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三排烟源;第四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第四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四排烟源;第五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第五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五排烟源;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排烟源管道上,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排烟源管道上,第三阀门设置在第三排烟源管道上,第四阀门设置在第四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五阀门设置在第五排烟源管道上。阀门用于控制炉子各排烟源的排烟量,其控制方式不拘泥于电动阀门、手动阀门及其它开关管道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以引流风机作为引流动力,以冷却风与制品换热后引流风机引出的热空气作为引流源,通过引流管的喷口喷出,对集气桶内周围环境形成负压,集气桶连接的各个排烟源汇总管道道口也产生负压,此时,打开排烟源管道上的阀门,排烟源处的废烟气就随即流入排烟源汇总管道,由汇总管道进入集气桶,从集气桶外接烟囱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使用引流风机作为动力源能够保证引流管喷出口喷出的气流稳定而强劲,也就能保证集气桶内负压的稳定,从而使各汇总管道连接的排烟源的废气顺畅地流入外接烟囱排出室外;
2、该装置安装体积小,使用动力少,通过该装置可以使连续式工业炉的排烟系统减少风机用量,大大降低投资及维修费用,减少设备本身的故障点,同时降低车间噪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安装在工业炉尾,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烟源管道、阀门、排烟源汇总管道、集气桶、引流管、引流风机和烟囱,所述阀门设置在排烟源管道上,所述排烟源管道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排烟源管道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排烟源,所述排烟源汇总管道与集气桶连通并穿过集气桶,所述引流管设置在集气桶内部,所述引流管的底部与引流风机连通,所述烟囱位于集气桶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源管道包括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所述排烟源包括第一排烟源、第二排烟源、第三排烟源、第四排烟源和第五排烟源,所述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间隔设置在排烟源汇总管道上,并与所述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排烟源;所述第二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排烟源;所述第三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三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三排烟源;所述第四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四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四排烟源;所述第五排烟源的一端与排烟源汇总管道连通,所述第五排烟源远离排烟源汇总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五排烟源;所述第一排烟源管道、第二排烟源管道、第三排烟源管道、第四排烟源管道和第五排烟源管道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第三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第四排烟源管道上,所述第五阀门设置在第五排烟源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桶为圆形或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或手动阀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66491.8U CN209655828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排风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66491.8U CN209655828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排风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55828U true CN209655828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2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66491.8U Active CN209655828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排风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55828U (zh) |
-
2019
- 2019-01-16 CN CN201920066491.8U patent/CN2096558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55828U (zh) | 一种排风引流装置 | |
CN202328292U (zh) | 一种燃煤锅炉二次风风箱的除灰装置及燃煤锅炉 | |
CN201724236U (zh) | 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锅炉的单向松动风帽 | |
CN203687066U (zh) | 带除尘功能的环保型烟囱 | |
CN106196120B (zh) | 一种防水降尘的排气装置 | |
CN202942705U (zh) | 自清洁过滤器及其组成的自清洁过滤系统 | |
CN214718423U (zh) | 一种活性炭再生料尘分离系统 | |
CN102071435A (zh) | 均分净化烟管风量的管道结构 | |
CN205261588U (zh) | 一种用于垃圾堆体上的移动火炬 | |
CN204372915U (zh) | 流化床锅炉敞开式气螺旋给煤系统 | |
CN104399321B (zh) | 列管式风冷器及密闭矿热炉烟气净化方法和管内清灰方法 | |
CN209341857U (zh) | 用于烧结余热利用烟风管道弯管处的除尘装置 | |
CN208631653U (zh) | 双烟气输送管道互联互通高效控制结构及其应用设备 | |
CN209510365U (zh) |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双用系统 | |
CN209011492U (zh) | 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废气排放管 | |
CN208074992U (zh) | 通风排烟除尘一体器 | |
CN207031344U (zh) | 捣固焦炉装煤除尘装置 | |
CN204042947U (zh) | 燃生物质炉余热回收除尘装置 | |
CN209588089U (zh) | 一种排烟效率高的燃烧锅炉 | |
CN108036368A (zh) | 燃气阀及防回火灶具 | |
CN220205786U (zh) | 一种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滴收集装置 | |
CN220125385U (zh) | 一种易燃易爆粉尘集尘机用防爆箱 | |
CN208407986U (zh) | 玻璃窑炉投料口除尘系统 | |
CN211936195U (zh) | 一种离心式降尘除雾器 | |
CN102401573A (zh) | 一种用于水泥窑旁路放风烟气余热发电的取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