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5313U - 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5313U
CN209655313U CN201920223171.9U CN201920223171U CN209655313U CN 209655313 U CN209655313 U CN 209655313U CN 201920223171 U CN201920223171 U CN 201920223171U CN 209655313 U CN209655313 U CN 209655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nipple
rotor
unloading valve
as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231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留平
常峰
冷建平
徐峰
吴城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Ta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Ta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Ta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Ta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231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5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5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5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锅炉烟道落灰斗与螺旋输送机相连,尾部烟道落灰斗与刮板输送机相连,各出灰管中依次安装有手动插板阀、弹性短节和旋转卸灰阀;旋转卸灰阀的卸灰阀筒体左右端口分别覆盖有卸灰阀封板,卸灰阀的转子包括转子中心筒和多道向外延伸的转子幅板,转子左右两端均连接在转子端板上,各转子幅板的外缘分别连接有与筒体内壁贴合的可拆卸刮板;两转子端板的中心分别连接有转子轴,两转子轴分别从卸灰阀封板的中心孔向外伸出,且转子轴通过联轴器与卸灰电机的驱动端相连,卸灰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上,电机底座的一端焊接在相应卸灰阀封板的外端面上。该组合阀可提高出灰效率,减少漏风,运行成本及维护成本低。

Description

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属于焚烧炉出灰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巨大,传统的填埋等处理方式无法持续,如何科学合理地综合处理利用垃圾,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成为共识。其中,对燃烧值较高的垃圾进行高温焚烧,运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加热产生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进行发电,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垃圾焚烧炉中,垃圾通过进料斗进入倾斜向下的炉排,炉排自上而下分为干燥区、燃烧区和燃尽区,垃圾依次通过炉排上的各个区域,直至燃尽排出炉膛。空气从炉排下部进入,从炉排之间的缝隙向上吹出,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进入多通道锅炉,对锅炉的受热面放热,锅炉的水汽系统产生蒸汽用于发电,从锅炉烟道排出的烟气温度仍然很高,蕴含很多的热量,因此在锅炉烟道出口通常连接有很长的尾部烟道,布置尾部受热面,进一步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同时烟气得到冷却,进入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出。烟气处理装置的尾部设有引风机,引风机的抽吸力使烟气处理装置、尾部烟道、锅炉烟道及炉膛均保持负压。
垃圾燃烧产生的飞灰比较多,飞灰随烟气经锅炉烟道及尾部烟道进入烟气处理装置进行捕集除尘,在锅炉烟道及尾部烟道中飞灰会有较多的沉降。锅炉烟道通常竖向布置,其底部沉降的飞灰比较多也比较集中;尾部烟道通常横向布置,由于长度比较长,需要在尾部烟道底部沿烟气流动方向布置多个尾部烟道出灰斗,各尾部烟道出灰斗的下端各自经各落灰管分别进入刮板输送机输出。
刮板输送机为非密封设备,其出口也为敞口,必然会产生漏风,因此通常在烟道出灰斗下方的落灰管中设置旋转出灰阀,各旋转出灰阀需要由电机驱动,旋转出灰阀一边转动一边出灰,且可以阻断漏风。其不足之处在于:⑴由于尾部烟道的出灰斗较多,但每个出灰斗的出灰量不大,各旋转出灰阀保持常开运行,耗电量比较大。⑵众多的旋转出灰阀同时运行仍然会产生较大的漏风量,严重时会破坏炉膛负压,导致炉墙过早被烧坏。⑶旋转出灰阀常开运行,使得转子的磨损较快,使用寿命短,设备更新费用大。⑷由于落灰管与旋转出灰阀的口径均比较大,安装时两者的法兰刚性连接且需要安装密封垫或石棉绳,难度比较大;很多安装人员在安装时,先将落灰管法兰与旋转出灰阀的法兰用螺栓连接好,然后再将落灰管法兰与落灰管焊死;使得拆装时很难将旋转出灰阀撬下,操作工通常采用锤击等方式很容易造成阀体损坏,而拆卸以后很难重新安装旋转出灰阀,更无法保证密封垫的完好,甚至无法安装密封垫或石棉绳,造成永久漏风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可提高出灰效率,减少出灰时的漏风量,易于拆装,且降低运行成本及维护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包括连接在锅炉烟道下方的锅炉烟道落灰斗和连接在尾部烟道下方的尾部烟道落灰斗,各锅炉烟道落灰斗的出口分别通过锅炉烟道出灰管与螺旋输送机的入口相连,各尾部烟道落灰斗的出口分别通过尾部烟道出灰管与刮板输送机的入口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及刮板输送机的出口分别与相应的灰渣溜槽相连,各锅炉烟道出灰管与尾部烟道出灰管中分别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手动插板阀、弹性短节和旋转卸灰阀,所述旋转卸灰阀包括轴线水平的卸灰阀筒体,所述卸灰阀筒体的左右端口分别覆盖有卸灰阀封板,所述卸灰阀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宽下窄的锥形短节;所述卸灰阀筒体的内腔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包括与筒体共轴线的转子中心筒,所述转子中心筒的外壁均匀焊接有多道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转子幅板,所述转子中心筒及各转子幅板的左右两端均连接在转子端板上,各转子幅板的外缘分别通过螺钉连接有的可拆卸刮板,各可拆卸刮板的外缘与所述卸灰阀筒体的内壁相贴合;两转子端板的中心分别连接有向外延伸的转子轴,两转子轴分别从卸灰阀封板的中心孔向外伸出,且转子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卸灰电机的驱动端相连,所述卸灰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上,所述电机底座的一端焊接在相应卸灰阀封板的外端面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⑴旋转卸灰阀通过弹性短节与手动插板阀相连接,便于旋转卸灰阀和手动插板阀的拆装,避免锤击硬撬造成设备损坏,同时便于安装各法兰之间的密封垫或石棉绳。⑵采用间隙出灰代替持续出灰,不出灰时手动插板阀关闭,旋转卸灰阀停止运行,节省运行成本,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且停运期间完全杜绝漏风。出灰时,手动插板阀打开,旋转卸灰阀启动,将落灰排出。锅炉烟道的出灰量比较大,出灰更为频繁,采用螺旋输送机将落灰送出;尾部烟道的出灰量比较小,出灰频次相对较少,采用刮板输送机将落灰送出。⑶各转子幅板的外缘通过可拆卸刮板与卸灰阀筒体进行配合,提高了配合的精度,减小了出灰时的漏风间隙;当转子与筒体之间的磨损较大时,可单独更换可拆卸刮板,避免更换整个转子,更可避免旋转卸灰阀整体报废,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⑷出灰时,卸灰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转子轴转动,从上锥形短节落下的飞灰进入转子幅板之间的,随着转子的转动从下锥形短节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插板阀包括沿竖向贯通的方形阀座和位于方形阀座中的水平插板,所述水平插板的上方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沿方形阀座的内壁延伸,所述水平插板的下方设有限位杆,各限位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在方形阀座的前后内壁上;所述水平插板的驱动端从方形阀座中穿出且通过插板销与丝杠的左端头相铰接,所述丝杠的右端头旋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可转动地嵌于固定的螺母座中,所述丝杠螺母的右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手轮。等落灰斗中积聚一定量的飞灰后,通过手轮可以转动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在螺母座中转动,使得丝杠向右伸出或,丝杠向右伸出则通过插板销牵引水平插板向右打开,方形阀座的洞口贯通,使落灰管进入出灰操作。不出灰时,通过手轮驱动丝杠向左缩回通过插板销牵引水平插板向左关闭,切断方形阀座的通路。限位条和限位杆从上下两侧对水平插板进行限位,避免其发生偏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形阀座的前后两边沿向右延伸形成相互平行的插板阀体,两插板阀体的相向内壁分别安装有插板导轨,两插板阀体的右端头通过龙门板相互连接,所述螺母座焊接在所述龙门板的中心,所述丝杠螺母的左端设有螺母外凸圈,所述螺母外凸圈抵靠在所述龙门板的左端面上。当水平插板插出时,水平插板的前后两侧嵌在插板导轨的导槽中滑动,避免水平插板打开时发生歪斜。丝杠螺母转动时,螺母外凸圈阻止丝杠螺母轴向转动,使丝杠可以顺利伸出或缩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短节包括短节上法兰和短节下法兰,所述短节上法兰的内缘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短节上管,所述短节下法兰的内缘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短节下管,所述短节上管的下部插接在所述短节下管的内腔上部,所述短节下管的外周套装有柔性密封套,所述柔性密封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短节下法兰上,所述柔性密封套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短节上法兰上。短节上法兰与上方的落灰管连接,短节下法兰与下方的落灰管连接,短节上管插接在短节下管中且可以上下滑动以调节短节的轴向总间距,便于旋转卸灰阀和手动插板阀的拆装,柔性密封套确保了弹性短节的密封且避免柔性密封套受到飞灰的侵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卸灰阀封板的中心孔中焊接有外端开口的填料函,所述转子轴从填料函中穿过,所述填料函中填充有填料与转子轴之间实现密封;所述填料函的外端口设有填料压盖,所述填料压盖的外端头呈两端窄中间宽的一字形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卸灰阀封板上。拧紧填料压盖,可以将填料压紧,使转子轴穿越卸灰阀封板处不会漏灰或漏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轴承座中,轴承座分别位于填料压盖的外侧,所述轴承座的外圆周对称连接有四个轴承座凸耳,各轴承座凸耳与卸灰阀封板之间分别支撑有轴承座支柱,四根轴承座支柱均匀分布在填料函的外周,螺钉穿过轴承座凸耳与轴承座支柱的螺栓孔将轴承座固定在卸灰阀封板上。轴承座腾空在填料压盖的外侧,且通过四根轴承座支柱支撑在卸灰阀封板上,四根轴承座支柱位于填料函的外周且位于填料压盖的小端两侧,使得同侧的轴承座与填料压盖均固定在卸灰阀封板上且不会发生相互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锥形短节均为正方形横截面,两转子端板内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上锥形短节的下端口宽度,下锥形短节的上端口宽度大于两转子端板外端面之间的间距。可以保证从上锥形短节落下的飞灰均顺利进入转子的容灰空间中,少量进入转子端板与卸灰阀封板之间的飞灰也能够顺利从转子端板与下锥形短节之间的缝隙流出,确保旋转卸灰阀不会发生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短节的前后两侧壁分别设有检修口,各检修口分别覆盖有检修盖板。拆下检修盖板,可以通过检修口对旋转卸灰阀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手动插板阀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弹性短节的主视图。
图5为图1中旋转卸灰阀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中沿A-A的剖视图。
图8为图5中沿B-B的剖视图。
图9为图5中沿C-C的剖视图。
图10为图5中转子局部的放大图。
图中:1.手动插板阀;1a.方形阀座;1b.插板阀体;1c.水平插板;1d.限位条;1e.限位杆;1f.插板销;1g.丝杠;1h.丝杠螺母;1h1.螺母外凸圈;1j.螺母座;1k.龙门板;1m.插板导轨;1n.手轮;2.弹性短节;2a.短节上法兰;2b.短节上管;2c.短节下管;2d.短节下法兰;2e.柔性密封套;3.旋转卸灰阀;3a.卸灰阀筒体;3b.卸灰阀封板;3c.锥形短节;3c1.卸灰阀法兰;3c2.检修盖板;3d.转子;3d1.转子中心筒;3d2.转子幅板;3d3.转子端板;3d4.可拆卸刮板;3d5.转子轴;3e.填料函;3e1.填料;3e2.填料压盖;3f.轴承座;3f1.轴承座凸耳;3f2.轴承座支柱;4.联轴器;5.卸灰电机;6.电机底座;6a.底座斜板;7.刮板输送机;8.锅炉烟道;9.锅炉烟道落灰斗;10.尾部烟道;11.尾部烟道落灰斗;12.螺旋输送机;G1.锅炉烟道出灰管;G2.尾部烟道出灰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包括连接在锅炉烟道8下方的锅炉烟道落灰斗9和连接在尾部烟道10下方的尾部烟道落灰斗11,左侧各锅炉烟道落灰斗9的出口分别通过锅炉烟道出灰管G1与左侧的螺旋输送机12的入口相连,左侧的螺旋输送机12的出口与左侧灰渣溜槽相连;右侧各锅炉烟道落灰斗9的出口分别通过锅炉烟道出灰管G1与右侧的螺旋输送机12的入口相连,右侧的螺旋输送机12的出口与右侧灰渣溜槽相连。
左侧各尾部烟道落灰斗11的出口分别通过尾部烟道出灰管G2与左侧的刮板输送机7的入口相连,左侧的刮板输送机7的出口分别与左侧灰渣溜槽相连;右侧各尾部烟道落灰斗11的出口分别通过尾部烟道出灰管G2与右侧的刮板输送机7的入口相连,右侧的刮板输送机7的出口分别与右侧灰渣溜槽相连。
各锅炉烟道出灰管G1与尾部烟道出灰管G2中分别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手动插板阀1、弹性短节2和旋转卸灰阀3。采用间隙出灰代替持续出灰,不出灰时手动插板阀1关闭,旋转卸灰阀3停止运行,节省运行成本,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且停运期间完全杜绝漏风。出灰时,手动插板阀1打开,旋转卸灰阀3启动,将落灰排出。锅炉烟道8及锅炉烟道落灰斗9的出灰量比较大,出灰更为频繁,采用螺旋输送机12将落灰送出。尾部烟道10及尾部烟道落灰斗11的出灰量比较小,出灰次数相对较少,采用刮板输送机7将落灰送出。
如图2、图3所示,手动插板阀1包括沿竖向贯通的方形阀座1a和位于方形阀座1a中的水平插板1c,水平插板1c的上方设有限位条1d,限位条1d沿方形阀座1a的内壁延伸,水平插板1c的下方设有限位杆1e,各限位杆1e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在方形阀座1a的前后内壁上;水平插板1c的驱动端从方形阀座1a中穿出且通过插板销1f与丝杠1g的左端头相铰接,丝杠1g的右端头旋接有丝杠螺母1h,丝杠螺母1h可转动地嵌于固定的螺母座1j中,丝杠螺母1h的右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手轮1n。等落灰斗中积聚一定量的飞灰后,通过手轮1n可以转动丝杠螺母1h,丝杠螺母1h在螺母座1j中转动,使得丝杠1g向右伸出或,丝杠1g向右伸出则通过插板销1f牵引水平插板1c向右打开,方形阀座1a的洞口贯通,使落灰管进入出灰操作。不出灰时,通过手轮1n驱动丝杠1g向左缩回通过插板销1f牵引水平插板1c向左关闭,切断方形阀座1a的通路。限位条1d和限位杆1e从上下两侧对水平插板1c进行限位,避免其发生偏斜。
方形阀座1a的前后两边沿向右延伸形成相互平行的插板阀体1b,两插板阀体1b的相向内壁分别安装有插板导轨1m,两插板阀体1b的右端头通过龙门板1k相互连接,螺母座1j焊接在龙门板1k的中心,丝杠螺母1h的左端设有螺母外凸圈1h1,螺母外凸圈1h1抵靠在龙门板1k的左端面上。当水平插板1c插出时,水平插板1c的前后两侧嵌在插板导轨1m的导槽中滑动,避免水平插板1c打开时发生歪斜。丝杠螺母1h转动时,螺母外凸圈1h1阻止丝杠螺母1h轴向转动,使丝杠1g可以顺利伸出或缩回。
如图4所示,弹性短节2包括短节上法兰2a和短节下法兰2d,短节上法兰2a的内缘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短节上管2b,短节下法兰2d的内缘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短节下管2c,短节上管2b的下部插接在短节下管2c的内腔上部,短节下管2c的外周套装有柔性密封套2e,柔性密封套2e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短节下法兰2d上,柔性密封套2e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短节上法兰2a上。短节上法兰2a与上方的落灰管连接,短节下法兰2d与下方的落灰管连接,短节上管2b插接在短节下管2c中且可以上下滑动以调节短节的轴向总间距,便于旋转卸灰阀3和手动插板阀1的拆装,柔性密封套2e确保了弹性短节2的密封且避免柔性密封套2e受到飞灰的侵蚀。
如图5至图10所示,旋转卸灰阀3包括轴线水平的卸灰阀筒体3a,卸灰阀筒体3a的左右端口分别覆盖有卸灰阀封板3b,卸灰阀筒体3a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宽下窄的锥形短节3c;锥形短节3c的端口分别设有卸灰阀法兰3c1。卸灰阀筒体3a的内腔安装有转子3d,转子3d包括与筒体共轴线的转子中心筒3d1,转子中心筒3d1的外壁均匀焊接有多道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转子幅板3d2,转子中心筒3d1及各转子幅板3d2的左右两端均连接在转子端板3d3上,各转子幅板3d2的外缘分别通过螺钉连接有的可拆卸刮板3d4,各可拆卸刮板3d4的外缘与卸灰阀筒体3a的内壁相贴合;两转子端板3d3的中心分别连接有向外延伸的转子轴3d5,两转子轴3d5分别从卸灰阀封板3b的中心孔向外伸出,且转子轴3d5一端通过联轴器4与卸灰电机5的驱动端相连,卸灰电机5固定在电机底座6上,电机底座6的一端焊接在相应卸灰阀封板3b的外端面上,电机底座6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底座斜板6a与卸灰阀封板3b相连。
旋转卸灰阀3通过弹性短节2与手动插板阀1相连接,便于旋转卸灰阀3和手动插板阀1的拆装,避免锤击硬撬造成设备损坏,同时便于安装各法兰之间的密封垫或石棉绳。出灰时,卸灰电机5通过联轴器4驱动转子轴3d5转动,从上锥形短节落下的飞灰进入转子幅板3d2之间的,随着转子的转动从下锥形短节3c排出。
各转子幅板3d2的外缘通过可拆卸刮板3d4与卸灰阀筒体3a进行配合,提高了配合的精度,减小了出灰时的漏风间隙;当转子与筒体之间的磨损较大时,可单独更换可拆卸刮板3d4,避免更换整个转子,更可避免旋转卸灰阀3整体报废,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两锥形短节3c均为正方形横截面,两转子端板3d3内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上锥形短节3c的下端口宽度,下锥形短节的上端口宽度大于两转子端板3d3外端面之间的间距。可以保证从上锥形短节落下的飞灰均顺利进入转子的容灰空间中,少量进入转子端板3d3与卸灰阀封板3b之间的飞灰也能够顺利从转子端板3d3与下锥形短节之间的缝隙流出,确保旋转卸灰阀3不会发生堵塞。
锥形短节的前后两侧壁分别设有检修口,各检修口分别覆盖有检修盖板3c2。拆下检修盖板3c2,可以通过检修口对旋转卸灰阀3进行清理。
如图8、图9所示,卸灰阀封板3b的中心孔中焊接有外端开口的填料函3e,转子轴3d5从填料函3e中穿过,填料函3e中填充有填料3e1与转子轴3d5之间实现密封;填料函3e的外端口设有填料压盖3e2,填料压盖3e2的外端头呈两端窄中间宽的一字形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卸灰阀封板3b上。拧紧填料压盖3e2,可以将填料3e1压紧,使转子轴3d5穿越卸灰阀封板3b处不会漏灰或漏风。
转子轴3d5的两端分别支撑在轴承座3f中,轴承座3f分别位于填料压盖3e2的外侧,轴承座3f的外圆周对称连接有四个轴承座凸耳3f1,各轴承座凸耳3f1与卸灰阀封板3b之间分别支撑有轴承座支柱3f2,四根轴承座支柱3f2均匀分布在填料函3e的外周,螺钉穿过轴承座凸耳3f1与轴承座支柱3f2的螺栓孔将轴承座3f固定在卸灰阀封板3b上。轴承座3f腾空在填料压盖3e2的外侧,且通过四根轴承座支柱3f2支撑在卸灰阀封板3b上,四根轴承座支柱3f2位于填料函3e的外周且位于填料压盖3e2的小端两侧,使得同侧的轴承座3f与填料压盖3e2均固定在卸灰阀封板3b上且不会发生相互干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8)

1.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包括连接在锅炉烟道下方的锅炉烟道落灰斗和连接在尾部烟道下方的尾部烟道落灰斗,各锅炉烟道落灰斗的出口分别通过锅炉烟道出灰管与螺旋输送机的入口相连,各尾部烟道落灰斗的出口分别通过尾部烟道出灰管与刮板输送机的入口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及刮板输送机的出口分别与相应的灰渣溜槽相连,其特征在于:各锅炉烟道出灰管与尾部烟道出灰管中分别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手动插板阀、弹性短节和旋转卸灰阀,所述旋转卸灰阀包括轴线水平的卸灰阀筒体,所述卸灰阀筒体的左右端口分别覆盖有卸灰阀封板,所述卸灰阀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宽下窄的锥形短节;所述卸灰阀筒体的内腔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包括与筒体共轴线的转子中心筒,所述转子中心筒的外壁均匀焊接有多道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转子幅板,所述转子中心筒及各转子幅板的左右两端均连接在转子端板上,各转子幅板的外缘分别通过螺钉连接有的可拆卸刮板,各可拆卸刮板的外缘与所述卸灰阀筒体的内壁相贴合;两转子端板的中心分别连接有向外延伸的转子轴,两转子轴分别从卸灰阀封板的中心孔向外伸出,且转子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卸灰电机的驱动端相连,所述卸灰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上,所述电机底座的一端焊接在相应卸灰阀封板的外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插板阀包括沿竖向贯通的方形阀座和位于方形阀座中的水平插板,所述水平插板的上方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沿方形阀座的内壁延伸,所述水平插板的下方设有限位杆,各限位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在方形阀座的前后内壁上;所述水平插板的驱动端从方形阀座中穿出且通过插板销与丝杠的左端头相铰接,所述丝杠的右端头旋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可转动地嵌于固定的螺母座中,所述丝杠螺母的右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手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阀座的前后两边沿向右延伸形成相互平行的插板阀体,两插板阀体的相向内壁分别安装有插板导轨,两插板阀体的右端头通过龙门板相互连接,所述螺母座焊接在所述龙门板的中心,所述丝杠螺母的左端设有螺母外凸圈,所述螺母外凸圈抵靠在所述龙门板的左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短节包括短节上法兰和短节下法兰,所述短节上法兰的内缘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短节上管,所述短节下法兰的内缘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短节下管,所述短节上管的下部插接在所述短节下管的内腔上部,所述短节下管的外周套装有柔性密封套,所述柔性密封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短节下法兰上,所述柔性密封套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短节上法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阀封板的中心孔中焊接有外端开口的填料函,所述转子轴从填料函中穿过,所述填料函中填充有填料与转子轴之间实现密封;所述填料函的外端口设有填料压盖,所述填料压盖的外端头呈两端窄中间宽的一字形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卸灰阀封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轴承座中,轴承座分别位于填料压盖的外侧,所述轴承座的外圆周对称连接有四个轴承座凸耳,各轴承座凸耳与卸灰阀封板之间分别支撑有轴承座支柱,四根轴承座支柱均匀分布在填料函的外周,螺钉穿过轴承座凸耳与轴承座支柱的螺栓孔将轴承座固定在卸灰阀封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两锥形短节均为正方形横截面,两转子端板内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上锥形短节的下端口宽度,下锥形短节的上端口宽度大于两转子端板外端面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短节的前后两侧壁分别设有检修口,各检修口分别覆盖有检修盖板。
CN201920223171.9U 2019-02-22 2019-02-22 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 Active CN209655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3171.9U CN209655313U (zh) 2019-02-22 2019-02-22 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3171.9U CN209655313U (zh) 2019-02-22 2019-02-22 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5313U true CN209655313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3171.9U Active CN209655313U (zh) 2019-02-22 2019-02-22 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5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9819B1 (en) Mill door in coal-burning utility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plant
KR101312032B1 (ko) 교체 가능한 마모 부품을 갖는 석탄 로프 분배기
CN201643893U (zh) 径流式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105233582B (zh) 一种具有自循环清灰装置的滤袋式除尘器
CN102125787A (zh) 径流式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101947484B (zh) 一种降低中速磨煤机石子煤排放量的方法
WO2020037878A1 (zh) 单风室差速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结构
CN209655313U (zh) 垃圾焚烧炉的出灰系统
KR102303897B1 (ko) 연료 공급 배관 구조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연료 분쇄 공급 시스템과, 연료 공급 배관 구조의 운용 방법
CN209483965U (zh) 焚烧炉尾部受热面的出灰组合阀
EP2802816B1 (en) Fuel head assembly with replaceable wear components
CN101435658B (zh) 炭素煅烧回转窑
CN208526803U (zh) 一种扭曲和挤压结合的磨煤机风环组件
CN201129922Y (zh) 炭素煅烧回转窑
CN2870986Y (zh) 磨机排渣装置
CN206112122U (zh) 荒煤气管道切断装置
JP6942563B2 (ja) 粉砕機の急速燃焼抑制装置及びその保守方法
CN209960521U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的炉渣清理装置
CN211436554U (zh) 一种降低通风阻力的中速磨煤机旋转喷嘴环
CN101199949A (zh) 磨机排渣装置
CN201807407U (zh) 一种中速磨煤机的改进结构
CN107187890B (zh) 矿浆分流装置
CN209196138U (zh) 一种用于细粉输送的防堵旋转阀
US20040079819A1 (en) Triple valve airlock-feeder
CN109899813A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通风炉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