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1176U - 顶升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顶升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1176U
CN209651176U CN201822245195.2U CN201822245195U CN209651176U CN 209651176 U CN209651176 U CN 209651176U CN 201822245195 U CN201822245195 U CN 201822245195U CN 209651176 U CN209651176 U CN 209651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e
connecting rod
jacking
drive connecting
follow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51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云高
李建礼
林伟通
曹品
贾开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ichuang Hua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Jiangsu Five Ocean Parking Industr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Guangdong Wei Gen Five Y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Wei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ichuang Hua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Jiangsu Five Ocean Parking Industr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Guangdong Wei Gen Five Y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Wei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ichuang Hua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Jiangsu Five Ocean Parking Industr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Guangdong Wei Gen Five Y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Wei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ichuang Hua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51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1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1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1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其包括机架、升降架和安装于升降架上的旋转机构以及安装于机架的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主动连杆、从动连杆和安装于机架的驱动装置,主动连杆与从动连杆结构相同,从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升降架,从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机架,主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升降架,主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主动连杆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驱动装置枢转并连动从动连杆同步的相对机架枢转,以使得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共同同步的抵顶升降架上升。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旋转装置能够避免机械卡死并具有升降平稳、转动灵活、结构简单且成本少的优点。

Description

顶升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的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升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家用空调以及空气清新机的检漏测试,往往需要先将产品从流水线上顶升起来,再将产品旋转,从而便于作业人员对产品的检测,目前常用的旋转顶升装置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利用气缸直接顶升机器旋转,然而这种利用气缸直接顶起机器旋转的方式常常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出现机器卡死的现象,另一种是利用电机将输送线整体旋转,然而这种能够旋转整个输送线的设备往往整体体积大,而且,在作业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这两种旋转顶升装置都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顶升旋转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升旋转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其能够防止机械卡死并具有升降平稳、转动灵活、结构简单且成本少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其包括机架、升降架和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的旋转机构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主动连杆、从动连杆和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驱动装置,所述主动连杆与从动连杆结构相同,所述从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升降架,所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升降架,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主动连杆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所述驱动装置枢转并连动所述从动连杆同步的相对所述机架枢转,以使得所述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共同同步的抵顶所述升降架上升。
较佳的,所述主动连杆包括连杆主体和延伸部,所述连杆主体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枢接,所述延伸部由所述连杆主体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升降架与所述延伸部枢接。
较佳的,所述从动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和延长部,所述连杆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机架枢接,所述延长部由所述连杆本体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升降架与所述延长部枢接。
较佳的,所述主动连杆与所述从动连杆呈间隔开的布置于所述升降架的底部并共同围成四边形结构。
较佳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升降架旋转的转盘,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升降架。
具体的,所述升降架上安装有支撑轴承,所述转盘向外延伸形成抵顶边缘,所述抵顶边缘承载于所述支撑轴承上。
具体的,所述转盘的侧面开设有导向凹槽,所述升降架上安装有与所述导向凹槽配合的导向轴承。
较佳的,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还包括用于传输产品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升降架上升的过程中托起承载于所述传输机构上的产品。
具体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滚筒,所述输送滚筒与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
具体的,所述旋转机构开设有穿置孔,所述输送滚筒分别位于所述穿置孔内和/或所述旋转机构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旋转装置由于设置了升降架、旋转机构和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主动连杆、从动连杆和安装于机架的驱动装置,主动连杆与从动连杆结构相同,主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升降架,主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主动连杆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驱动装置枢转,从而实现主动连杆抵顶升降架上升,又由于从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升降架,从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机架,从动连杆在主动连杆抵顶升降架上升的过程中受到连动而相对机架枢转,从而实现从动连杆抵顶升降架上升,进而实现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共同同步的抵顶升降架上升;与此同时,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的结合能够提高顶升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机械卡死的现象;另外,又由于升降架上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可在升降架上升后实现对产品的旋转,从而满足生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旋转装置还具有升降平稳、转动灵活、结构简单且成本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旋转装置且传输机构处于对产品进行传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旋转装置且传输机构处于对产品进行顶升并旋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顶升旋转装置在侧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顶升旋转装置在隐藏旋转机构和传输机构后在俯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顶升旋转装置在隐藏升降架和顶升机构后在俯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旋转装置100包括机架1、升降架2、旋转机构3、顶升机构4和用于传输产品的传输机构7,旋转机构3安装于升降架2上,顶升机构4安装于机架1,顶升机构4包括主动连杆41、从动连杆42和安装于机架1的驱动装置43,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结构相同,从动连杆42的一端枢接于升降架2,从动连杆42的另一端枢接于机架1,主动连杆41的一端枢接于升降架2,主动连杆41的另一端枢接于驱动装置43的输出端,主动连杆41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相对驱动装置43沿箭头P所指方向进行枢转并连动从动连杆42同步的相对机架1沿箭头O所指方向进行枢转,箭头P和箭头O所指方向相同,以使得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共同同步的抵顶升降架2上升(抵顶前状态见图1,抵顶后状态见图2),换句话说,主动连杆41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相对驱动装置43枢转,从而实现主动连杆41抵顶升降架2上升,由于升降架2的长度是固定的,从动连杆42在主动连杆41抵顶升降架2上升的过程中受到连动而相对机架1枢转,从而实现从动连杆42抵顶升降架2上升,进而实现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共同同步的抵顶升降架2上升,升降架2的上升带动升降架2上的旋转机构3上升;传输机构7安装于机架1,旋转机构3在升降架2上升的过程中托起承载于传输机构7上的产品,从而使得产品离开传输机构7,这样就可以在旋转产品的过程中使得传输机构7的直线传输运动与旋转机构3的旋转运动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当产品旋转完毕后,旋转机构3在升降架2下降的过程中重新将产品放回传输机构7,以便传输机构7将产品传输至下一工位。较优的是,驱动装置43为气缸,结构简单且成本少。更为具体的,如下:
请参阅图1-4所示,主动连杆41与从动连杆42呈间隔开的布置于升降架2的底部并共同围成四边形结构,于本实施例中,主动连杆41设置有一个,从动连杆42设置有三个,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共同围成四边形结构从而实现对升降架2的稳定抵顶,当然,生产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的数量,故不限于此。具体的,主动连杆41包括连杆主体411和延伸部412,连杆主体411的一端与驱动装置43的输出端枢接,延伸部412由连杆主体411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升降架2与延伸部412枢接,连杆主体411与延伸部412之间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从而形成一弯折部,连杆主体411和延伸部412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生产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不仅使得主动连杆41的枢转更稳定,而且能够使得各部件之间更为紧凑,与此同时,连杆主体411和延伸部412所形成的弯折部能够在升降架2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对升降架2实现抵顶,从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从动连杆42包括连杆本体421和延长部422,连杆本体421的一端与机架1枢接,延长部422由连杆本体421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升降架2与延长部422枢接,连杆本体421与延长部422之间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从而形成一弯折部,连杆本体421和延长部422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生产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不仅使得从动连杆42的枢转更稳定,而且能够使得各部件之间更为紧凑,与此同时,连杆本体421和延长部422所形成的弯折部能够在升降架2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对升降架2实现抵顶,从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4所示,旋转机构3包括可相对升降架2旋转的转盘31,转盘31安装于升降架2,从而实现对转盘31所承载的产品进行旋转。具体的,升降架2上安装有支撑轴承5,转盘31向外延伸形成抵顶边缘311,抵顶边缘311承载于支撑轴承5上,从而使得转盘31稳定的承载于升降架2上以提高转盘31转动的稳定性,较优的是,支撑轴承5沿转盘31的轴向呈间隔开布置,相邻支撑轴承5之间的间距相等,从而实现稳定支撑和提高转动稳定性。转盘31的侧面开设有导向凹槽312,升降架2上安装有与导向凹槽312配合的导向轴承6,导向凹槽312和导向轴承6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转盘31在导向轴承6的导向下做更稳定的旋转,从而提高转动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1-2以及图5所示,传输机构7包括驱动件72、主动轮73、从动轮74、传送件75和输送滚筒71,输送滚筒71与传输机构7的传输方向垂直(图5中箭头Q所指方向为输送滚筒71的传输方向),主动轮73安装于驱动件72的输出端,从动轮74安装于输送滚筒71,传送件75绕设于主动轮73和从动轮74之间,从而实现输送滚筒71的转动,较优的是,主动轮73和从动轮74为链轮,传送件75为链条,驱动件72为旋转电机,但不限于此。旋转机构3开设有穿置孔32,输送滚筒71分别位于穿置孔32内或旋转机构3外,于本实施例中,输送滚筒71位于穿置孔32内和旋转机构3外,从而实现对产品的良好传输,所有输送滚筒71呈间隔开布置且相邻两输送滚筒71之间的间隔相等。
结合图1到图5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旋转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做一详细说明:
当需要对产品进行旋转时,传输机构7沿箭头Q所指方向将产品传输至旋转机构3的转盘31上(升降架2上升前状态见图1),主动连杆41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相对驱动装置43沿箭头P所指方向枢转,从而实现主动连杆41抵顶升降架2上升,由于升降架2的长度是固定的,从动连杆42在主动连杆41抵顶升降架2上升的过程中受到连动而相对机架1沿箭头O所指方向枢转,从而实现从动连杆42抵顶升降架2上升,进而实现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共同同步的抵顶升降架2上升(升降架2上升后状态见图2),旋转机构3在升降架2上升的过程中托起承载于传输机构7上的产品,从而使得产品离开传输机构7,转动转盘31从而实现产品的旋转,当产品旋转完毕后,主动连杆41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相对驱动装置43沿箭头P的反方向枢转,从而实现主动连杆41抵顶升降架2下降,从动连杆42在主动连杆41抵顶升降架2下降的过程中受到连动而相对机架1沿箭头O的反方向枢转,从而实现从动连杆42抵顶升降架2下降,进而实现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共同同步的抵顶升降架2下降,旋转机构3在升降架2下降的过程中重新将产品放回传输机构7,传输机构7将产品传输至下一工位。
由于设置了升降架2、旋转机构3和顶升机构4,顶升机构4包括主动连杆41、从动连杆42和安装于机架1的驱动装置43,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结构相同,主动连杆41的一端枢接于升降架2,主动连杆41的另一端枢接于驱动装置43的输出端,主动连杆41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相对驱动装置43枢转,从而实现主动连杆41抵顶升降架2上升,又由于从动连杆42的一端枢接于升降架2,从动连杆42的另一端枢接于机架1,从动连杆42在主动连杆41抵顶升降架2上升的过程中受到连动而相对机架1枢转,从而实现从动连杆42抵顶升降架2上升,进而实现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共同同步的抵顶升降架2上升;与此同时,主动连杆41和从动连杆42的结合能够提高顶升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机械卡死的现象;另外,又由于升降架2上设有旋转机构3,旋转机构3可在升降架2上升后实现对产品的旋转,从而满足生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旋转装置100还具有升降平稳、转动灵活、结构简单且成本少的优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升降架和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的旋转机构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主动连杆、从动连杆和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驱动装置,所述主动连杆与从动连杆结构相同,所述从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升降架,所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升降架,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主动连杆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所述驱动装置枢转并连动所述从动连杆同步的相对所述机架枢转,以使得所述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共同同步的抵顶所述升降架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连杆包括连杆主体和延伸部,所述连杆主体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枢接,所述延伸部由所述连杆主体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升降架与所述延伸部枢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和延长部,所述连杆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机架枢接,所述延长部由所述连杆本体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升降架与所述延长部枢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连杆与所述从动连杆呈间隔开的布置于所述升降架的底部并共同围成四边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升降架旋转的转盘,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升降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上安装有支撑轴承,所述转盘向外延伸形成抵顶边缘,所述抵顶边缘承载于所述支撑轴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侧面开设有导向凹槽,所述升降架上安装有与所述导向凹槽配合的导向轴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传输产品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升降架上升的过程中托起承载于所述传输机构上的产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滚筒,所述输送滚筒与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开设有穿置孔,所述输送滚筒分别位于所述穿置孔内和/或所述旋转机构外。
CN201822245195.2U 2018-12-28 2018-12-28 顶升旋转装置 Active CN209651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5195.2U CN209651176U (zh) 2018-12-28 2018-12-28 顶升旋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5195.2U CN209651176U (zh) 2018-12-28 2018-12-28 顶升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1176U true CN209651176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9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5195.2U Active CN209651176U (zh) 2018-12-28 2018-12-28 顶升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1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3888B (zh) 十字顶升旋转机
CN201116900Y (zh) 双套圈旋转轴承试验机轴系结构
CN209651176U (zh) 顶升旋转装置
CN108190499A (zh) 搬运装置
CN106629105B (zh) 一种倒装分离型桶式撒料装置
CN208775820U (zh) 用于风塔自锁器上的长管运输装置
CN103439196A (zh) 电源线与插头连接部弯曲强度检测装置
CN106498661A (zh) 减振支撑机构及滚筒洗衣机
CN108083149A (zh) 钢丝绳导向装置及旋挖钻机
CN103628202B (zh) 玻璃丝原丝筒的平行涨紧装置
CN207604471U (zh) 雪糕插签机棒签交接机构
CN205271385U (zh) 一种阀芯内弹簧压装机构
CN104976749B (zh) 空调导风机构升降驱动组件及空调
CN104634490A (zh) 三轴可调复合型测功机加载、驱动装置
CN204330196U (zh) 三轴可调复合型测功机加载、驱动装置
CN204080041U (zh) 圆形坯料出钢机
CN108483025A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
CN104129732B (zh) 具有姿态正交变换功能的举升机构
CN207824928U (zh) 一种旋转和升降双联机械臂
CN103846361A (zh) 一种将直线运动转变为回转摆动的斜辊矫直机进料拨料机构
CN208613074U (zh) 一种自动绕线检测机
CN207961972U (zh) 一种无人云台用摆动臂支撑关节
CN208651476U (zh) 一种多模离合器
CN107363135B (zh) 一种用于材料处理的弯折装置
CN206645510U (zh) 钢板推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