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0496U -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0496U
CN209650496U CN201822128991.8U CN201822128991U CN209650496U CN 209650496 U CN209650496 U CN 209650496U CN 201822128991 U CN201822128991 U CN 201822128991U CN 209650496 U CN209650496 U CN 209650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ebuoy
carry
motion bar
component
carry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89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保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wa International Avi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wa International Avi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wa International Avi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wa International Avi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289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0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0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0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架上,便于快速装卸,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形成组合挂载机构,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从而实现多个救生圈的组合挂载,挂载组件独立运动,使得各个挂载机构上的救生圈的承载和投放互不影响,实现根据待救援人员和地点的不同进行适应性投放救生圈的目的。具有上述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的无人机,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无人机代替人工进行作业,实现高效便捷的工作特点,目前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包括了军事行动、地质勘测、物流运输、农业应用、影视拍摄、消防抗灾以及救援巡查等诸多领域。例如,可利用无人机挂载救生圈到达相应地点进行抛投,从而实现水上的快速救援,现有的无人机通常在底部设置挂载机构,可挂载单个救生圈,或多个救生圈堆叠后统一挂载,运行到相应地点进行投放。其中,挂载单个救生圈的无人机一次救援仅能投放一个救生圈,当待救援人数较多且位置集中时,需要同时发出多个无人机进行救生圈的抛投,当无人机数量不足时,还需要进行往复运输,救援效率低;多个救生圈堆叠后统一挂载的无人机,如果进行单次抛投,则需要将多个救生圈进行统一固定后再挂载到无人机上,但抛投后不便于待救援者获取和使用,并且不适用于多个待救援人分散在不同位置的情况,适应性较差,不能根据待救援人数和地点的不同而进行相应数量救生圈的抛投,不利于快速救援。因此,需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可对多个救生圈同时挂载、分次抛投。并提供具有该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的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所述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架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架周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连接架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载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载组件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套设在上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挂载组件通过所述卡箍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载组件包括用于夹持救生圈的夹爪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爪运动的驱动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爪包括若干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竖直段,所述第一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竖直段上,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两端可沿该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端通过拉绳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拉绳可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杆摆动;所述第二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竖直段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方,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两端可沿该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端分别与一联动杆两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下端向外弯曲,用于承载救生圈;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所述弹性件具有使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往内运动的趋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抵持杆,所述抵持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直段的上端,并向外伸,用于抵持装在所述夹爪上的救生圈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元件和绕线盘,所述动力元件能驱动所述绕线盘正转或反转,所述绕线盘用于对所述拉线进行卷线或放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铰接座,每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有支撑杆可沿其铰接处向安装座的同一侧旋转
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上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挂载接口,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挂载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架上,便于快速装卸,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形成组合挂载机构,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从而实现多个救生圈的组合挂载,挂载组件独立运动,使得各个挂载机构上的救生圈的承载和投放互不影响,实现根据待救援人员和地点的不同进行适应性投放救生圈的目的。具有上述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的无人机,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中支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中支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挂载救生圈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与安装座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向安装座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图,参考图1、2,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包括连接架1、支撑架2,该支撑架2可拆卸地安装在该连接架1上,便于快速装卸,支撑架2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3,形成组合挂载机构,挂载组件3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从而实现多个救生圈的组合挂载,挂载组件3独立运动,使得各个挂载机构上的救生圈的承载和投放互不影响,实现根据待救援人员和地点的不同进行投放的目的。
连接架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支撑架2的安装座11,安装座11 对称设置在连接架1周围,支撑架2包括若干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1上,挂载组件3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1的另一端,支撑架2相对连接架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 包括两根支撑杆21,两根支撑杆21分别连接在连接架1两侧相对称的两个安装座11上。使得支撑架2整体相对连接架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便于均衡挂载重量,避免重量分布不均而影响挂载和飞行。
支撑杆21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座11上,例如支撑杆 21的端部设置外螺纹,安装座11上设置有与该支撑杆21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孔,安装时,只需将支撑杆21旋入该内螺纹孔至旋紧,即可完成安装。支撑杆21还可通过卡扣连接或者其他常规的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于安装座11上。
挂载组件3上设置有卡箍31,卡箍31套设在上支撑杆21上,紧贴支撑杆21外壁,从而实现固定连接,挂载组件3通过卡箍31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1上,便于拆装。
挂载组件3包括用于夹持救生圈的夹爪32和用于驱动夹爪32运动的驱动装置33。夹爪32包括若干支架组件321,通过支架组件321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救生圈的承载和投放,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321从救生圈的内圈向外撑开而实现救生圈的承载,将支架组件321向内收回即可释放救生圈,从而进行投放,本实施例夹爪32包括轴向均布的三个支架组件321,呈中心对称,可从三个方向支撑救生圈,从而保证救生圈的稳定承载。
图3为本实用中支架组件321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中支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 1、3、4,夹爪32包括若干支架组件321,支架组件321包括固定支架 3211和安装在固定支架3211上的第一活动杆3212、第二活动杆3213,其中:
驱动装置33包括动力元件和绕线盘(图中未示出),动力元件能驱动绕线盘正转或反转,绕线盘用于对拉绳34进行卷线或放线。
固定支架3211包括主斜段3211-1、竖直段3211-2和连接段3211-3,各固定支架3211的主斜段3211-1连接于设置在夹爪中部的固定块322 上,形成一个相对支撑杆21固定的整体,卡箍31设置在该固定块322 上,竖直段3211-2的一端与主斜段3211-1连接,并竖直向下延伸,用于插入救生圈的内孔,从而可从内孔支撑救生圈;连接段3211-3的一端与竖直段3211-2规定连接,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的固定支架。第一活动杆3212铰接在竖直段3211-2上,初始位置位于该竖直段3211-2 内,第一活动杆3212的两端可沿该铰接点转动,从而可从该竖直段 3211-2中伸出或收回,第一活动杆3212的上端通过拉绳34与驱动装置 33连接,驱动装置33驱动拉绳34可带动第一活动杆3212的上端向内摆动,相应地,第一活动杆3212的下端向外摆动从而伸出竖直段3211-2,此时,可对位于第一活动杆3212下端上的救生圈进行承托,避免其掉落;
第二活动杆3213铰接在竖直段3211-2上并位于第一活动杆3212 的下方,第二活动杆3213的两端可沿该铰接点转动,第二活动杆3213 的上端与第一活动杆3212的下端分别与一联动杆3214两端铰接,第一活动杆3212的摆动可通过该联动杆3214带动第二活动杆3213进行摆动,反之亦然,第二活动杆3213的下端向外弯曲,用于承载救生圈,初始位置时,第二活动杆3213的上端位于竖直段3211-2内侧,下端向外弯曲,用于承托位于其上的救生圈;
连接段3211-3的一端通过弹性件35连接第二活动杆3213的上端,弹性件35具有使第二活动杆3213的上端往内运动的趋势,该弹性件35 具体可为拉伸弹簧,装配完成后,拉伸弹簧内具有一定的拉力,使得第二活动杆3213的上端处于被拉的状态,而位于竖直杆的内侧,此时,第二活动杆3213的下端向外伸,从而可承托置于其上的救生圈。
因此,结合上述特征及图5,将夹爪插入叠成双层的两个救生圈中心孔,并向外撑开,即可承载两层救生圈。当启动动力件带动绕线盘卷绕拉绳34时,拉绳34拉动第一活动杆3212的上端向内摆动,相应地,第一活动杆3212的下端向外摆动而伸出竖直段3211-2,从而可对第二层的救生圈A2进行承托;此时,联动杆3214随第一活动杆3212的下端向外运动,并带动第二活动杆3213的上端向外摆动,相应地,第二活动杆3213的下端向内摆动,从而可将原承托在第二活动杆3213上的第一层救生圈A1释放,第一层救生圈A1在自重作用下掉落,完成第一层救生圈A1的投放。使动力件反转,绕线盘对拉绳34放线时,在弹性件35的作用下,第二活动杆3213的上端向内摆动回复到初始位置,相应地,第二活动杆3213的下端向外摆动,形成承托状态,同时,联动杆3214随第二活动件的上端向内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活动杆3212的下端向内摆动,使得原承托在第二活动杆3213上的第二层救生圈A2掉落到第二活动杆3213上进行承托,同理,参照上述,再一次启动动力件使绕线盘卷绕拉绳34,即可完成第二层救生圈A2的投放。由上述结构,该挂载组件3可承载的两个救生圈,并且可分两次投放。
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抵持杆3215,抵持杆3215固定安装在竖直段3211-2的上端,并向外伸,用于抵持装在夹爪32上的救生圈的上部,保证救生圈的稳定承载。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与安装座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向安装座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6~8,支撑杆21的端部与安装座11铰接,所有支撑杆21可沿其铰接处向安装座11的同一侧旋转,从而折叠在安装座的同一侧,可减小包装和储存体积,从而减小运输占用的体积空间,便于包装、储存和运输。具体的,安装座11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12,安装座的一侧设有铰接座13,支撑杆21上套设有固定环22,该固定环 22的内圈设置有与安装座11上的外螺纹12配合旋接的内螺纹221,支撑杆2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该铰接座13配合铰接的铰接耳,该安装时,将支撑杆与安装座同心对接,使铰接耳与铰接座铰接,再将固定环22 旋入安装座11的外螺纹12,从而人实现支撑杆的固定连接。需要折叠时,只需将所有支撑杆上的固定环22从安装座11上旋出,即可将支撑杆沿铰接处旋转,每个安装座11的铰接座13同侧,从而可将支撑杆21向安装座11的同一侧折叠,从而减小包装和储存体积,减小运输占用的体积空间。
安装座11上还设置有限位槽14,支撑杆21与安装座11对接的端部还设置有限位块23,支撑杆21与安装座11对接时,限位块23嵌入该限位槽14中,可防止支撑杆21周向旋转,有助于快速安装和铰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的无人机 (图中未示出),其机身上设置有挂载接口,该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通过连接架连接在挂载接口上,结合上述可知,该无人机可通过该组合挂载机构一次挂载多个救生圈,并可对单个救生圈进行分次投放,从而可根据具体的待救援人数和地点进行适应性投放,提高应性,有利于提高救援效率。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所述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架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架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连接架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组件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套设在上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挂载组件通过所述卡箍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组件包括用于夹持救生圈的夹爪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爪运动的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若干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其中,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竖直段,所述第一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竖直段上,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两端可沿该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端通过拉绳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拉绳可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杆摆动;
所述第二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竖直段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方,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两端可沿该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端分别与一联动杆两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下端向外弯曲,用于承载救生圈;
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所述弹性件具有使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往内运动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抵持杆,所述抵持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直段的上端,并向外伸,用于抵持装在所述夹爪上的救生圈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铰接座,每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有支撑杆可沿其铰接处向安装座的同一侧旋转。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挂载接口,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挂载接口上。
CN201822128991.8U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Active CN209650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8991.8U CN209650496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8991.8U CN209650496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0496U true CN209650496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7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8991.8U Active CN209650496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04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1300A (zh) * 2020-09-23 2020-12-29 雷明 一种救生圈有序落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1300A (zh) * 2020-09-23 2020-12-29 雷明 一种救生圈有序落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51669A1 (en) High altitude parafoils
US10140896B2 (en) Airframe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741733B (zh) 一种分次抛投救生圈挂载及无人机
CN107745961A (zh) 一种轮胎输送过程中的夹持装置
CN209650496U (zh)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CZ294021B6 (cs) Stavebnicová modulární jednotka vzducholodi a vzducholoď z nich postavená
CN107792348A (zh) 基于无人机无线充电设备的起落辅助装置
CN109319072A (zh) 水下滑翔机
CN106628058A (zh) 可伸缩水上急救装置
CN109653590A (zh) 一种可折叠收缩帐篷
CN206954522U (zh) 一种悬吊型载物无人机
CN207292432U (zh) 垂直抛投装置
CN204956949U (zh) 轻便折叠式无人机发射架
CN207141361U (zh) 一种机臂及无人机
CN208993926U (zh) 一种拍摄视角广的双云台无人机
CN106114861A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运输抛投机构
CN204225565U (zh) 充气式多功能帐篷
CN207232765U (zh) 一种组合协同载重飞行器
CN202196854U (zh) 便携式天线安装架的天线支架
CN208193676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飞天表演装置
CN106477046B (zh) 一种无人机软管装载单发投放装置
CN205524956U (zh) 便携式飞行器
CN206050050U (zh) 一种新型收折变形飞行器
CN20501414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落地灯
CN101392610B (zh) 多功能降落伞式帐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