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4705U -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 Google Patents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4705U
CN209644705U CN201920143771.4U CN201920143771U CN209644705U CN 209644705 U CN209644705 U CN 209644705U CN 201920143771 U CN201920143771 U CN 201920143771U CN 209644705 U CN209644705 U CN 209644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cas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nclosing
pedestal
groo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37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陈新
阮守乐
山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New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New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New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New 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37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4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4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4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壳(100)和安装在底壳(100)上的支架(300);支架(300)用于分别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200)和散热风机(310),使支架(300)和电磁感应控制板(200)配合构成隔断件,并使该隔断件用于将散热风机(310)所形成的主气流分成两股子气流;底壳(100)和支架(300)配合,以形成相互独立并分别供所述两股子气流流动的第一散热通道(130)和第二散热通道(140)。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背景技术
传统电磁感应饭煲(简称IH饭煲)的内部结构通常变型于传统的电阻发热盘式电饭煲。然而,由于电阻发热盘电饭煲控制电路不需要散热,所以没有对散热风道进行优化设计。
如图1-图3所示,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电磁感应饭煲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传统电磁感应饭煲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传统电磁感应饭煲的爆炸图。在该传统电磁感应饭煲中,散热风机设置在底部,并水平放置,其所产生的气流由下往上流动,从而将控制电路板的散热器上产生的热量带到上方。但煲体内上方为封闭空间,热量无法直接转移到煲体外部,只能拐一个大弯,绕过线圈盘从散热风机的远端挤出。同时,由于散热风机风压有限,散热器与线圈盘产生的热量只能在煲体内累积,导致煲内温度逐渐升高。这时,只能采取增大散热器、增加线圈股数等增加成本的手段来保证控制电路板在正常温度下工作。而这些手段会导致产品总成本上升;此外,控制电路板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可靠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底座,包括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支架;支架用于分别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和散热风机,使支架和电磁感应控制板配合构成隔断件,并使该隔断件用于将散热风机所形成的主气流分成两股子气流;底壳和支架配合,以形成相互独立并分别供所述两股子气流流动的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底座中,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的第一安装部,以及与第一安装部连接、用于安装散热风机的第二安装部;底壳上形成有容纳槽体;第二安装部插设在容纳槽体中,以使其上的散热风机也容纳于该容纳槽体中。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底座中,第一安装部呈平面网格状。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底座中,容纳槽体的槽底和/或侧壁开设有贯穿底壳的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底座中,第二安装部呈放射线状,插接在容纳槽体的内壁上;第二安装部和散热风机轴向安装。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底座中,电磁感应控制板上的控制板散热器位于散热风机转动所形成的回转面的切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底座中,底壳上还形成有围挡;围挡侧部开设有缺口,以供容纳槽体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伸入围挡内部以形成第二出风口;围挡顶部用于安装线圈盘组件;底壳在处于围挡内部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壳的第三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底座中,底座还包括可分离地设置在底壳上的围挡;围挡侧部开设有缺口,并通过该缺口搭在容纳槽体上,以使容纳槽体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伸入围挡内部以形成第二出风口;围挡顶部用于安装线圈盘组件;底壳在处于围挡内部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壳的第三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磁感应饭煲,包括如上所述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通过对散热风机和控制电路板之间位置的巧妙设计,构造出两个散热风道;优选地,还通过一体化设计保证了部件的安装精度,标准化安装工序。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电磁感应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传统电磁感应饭煲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传统电磁感应饭煲的爆炸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磁感应饭煲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底座的底部以及电磁感应饭煲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所示的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磁感应饭煲的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传统电磁感应饭煲中,散热风机所产生的气流会带走控制电路板的散热器上的热量;该热量通常会在煲体内累积,导致煲内温度逐渐升高。这时,只能采取增大散热器、增加线圈股数等增加成本的手段来保证控制电路板在正常温度下工作。而这些手段会导致产品总成本上升;此外,控制电路板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可靠性下降。本实用新型就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思路是:构造一种电磁感应饭煲的底座,通过对散热风机和控制电路板之间位置的巧妙设计,构造出两个散热风道;优选地,还通过一体化设计保证了部件的安装精度,标准化安装工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4-图5所示,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磁感应饭煲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底座的底部以及电磁感应饭煲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中虚线下方部分示出了底座的底部示意图;而图5中虚线上方部分示出了电磁感应饭煲内部的仰视图。该底座包括底壳100和安装在底壳100上的支架300;支架300用于分别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200和散热风机310,使支架300和电磁感应控制板200配合构成隔断件,并使该隔断件用于将散热风机310所形成的主气流分成两股子气流;底壳100和支架300配合,以形成相互独立并分别供所述两股子气流流动的第一散热通道130和第二散热通道140。可以理解,在这里,第一散热通道130和第二散热通道140相互独立,并共用隔断件来分别作为各自的壁面。在实际应用时,电磁感应控制板200上的控制板散热器210处于第二散热通道140中,而线圈盘组件400处于第一散热通道130中。同时,由主气流所分出的较大一部分的子气流进入了第二散热通道14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支架300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200的第一安装部320,以及与第一安装部320连接、用于安装散热风机310的第二安装部330。同时,底壳100上形成有容纳槽体150,第二安装部330插设在容纳槽体150中,以使其上的散热风机310也容纳于该容纳槽体150中。这样,就实现了底壳100和支架300的连接;同时,隔断件将容纳槽体150所围的通道分隔为两部分,分别用作第一散热通道130和第二散热通道140的入口。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图4所示的底座的爆炸示意图。第一安装部320呈平面网格状,通过其结构一方面便于电磁感应控制板200的固定,另一方面也能够对电磁感应控制板200散热的作用。可以理解,第一安装部320还可以呈曲面形、折面形等形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容纳槽体150的槽底开设有贯穿底壳100的进风口15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贯穿底壳100的进风口151可以开设在容纳槽体150的侧壁上。通过该进风口151,使得底壳100外的温度不高的空气进入底壳100内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330呈放射线状,插接在容纳槽体150的内壁上;同时,第二安装部330和散热风机310轴向安装。基于第二安装部330的放射线状的形状特征,第二安装部330能够更容易地与容纳槽体150安装固定。可以理解,第二安装部330还可以呈锥形状,或锥台状等。
进一步地,如图4和5所示,电磁感应控制板200上的控制板散热器210位于散热风机310转动所形成的回转面的切平面上。这样,控制板散热器210能够承受到更强的气流,同时,控制板散热器210所承受的风压也是较大的。同时,电磁感应饭煲顶部在第二散热通道140中子气流的出风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0;这样,携带控制板散热器210热量的子气流能够排出到电磁感应饭煲外部。优选地,在控制板散热器210和散热风机310之间设置有导风件500,从而使得子气流能够更精确地吹到控制板散热器210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底壳100上还形成有围挡120;同时,围挡120侧部开设有缺口121,以供容纳槽体150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121伸入围挡120内部以形成第二出风口340;围挡120顶部用于安装线圈盘组件400。在这里,围挡120与线圈盘组件400配合形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构成第一散热通道130的一部分。此外,底壳100在处于围挡120内部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壳100的第三出风口160。这样,由主气流所分出的较小一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二出风口340进入围挡120内部,然后携带走线圈盘组件400上的热量,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60离开。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围挡120和底壳100之间的结构关系。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底座的主体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底座的主体结构相同。底座包括底壳100和安装在底壳100上的支架300;支架300用于分别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200和散热风机310,使支架300和电磁感应控制板200配合构成隔断件,并使该隔断件用于将散热风机310所形成的主气流分成两股子气流;底壳100和支架300配合,以形成相互独立并分别供所述两股子气流流动的第一散热通道130和第二散热通道140。可以理解,在这里,第一散热通道130和第二散热通道140相互独立,并共用隔断件来分别作为各自的壁面。在实际应用时,电磁感应控制板200上的控制板散热器210处于第二散热通道140中,而线圈盘组件400处于第一散热通道130中。同时,由主气流所分出的较大一部分的子气流进入了第二散热通道140。
支架300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200的第一安装部320,以及与第一安装部320连接、用于安装散热风机310的第二安装部330。同时,底壳100上形成有容纳槽体150,第二安装部330插设在容纳槽体150中,以使其上的散热风机310也容纳于该容纳槽体150中。这样,就实现了底壳100和支架300的连接;同时,隔断件将容纳槽体150所围的通道分隔为两部分,分别用作第一散热通道130和第二散热通道140的入口。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20呈平面网格状,通过其结构一方面便于电磁感应控制板200的固定,另一方面也能够对电磁感应控制板200散热的作用。可以理解,第一安装部320还可以呈曲面形、折面形等形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体150的槽底开设有贯穿底壳100的进风口15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贯穿底壳100的进风口151可以开设在容纳槽体150的侧壁上。通过该进风口151,使得底壳100外的温度不高的空气进入底壳100内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330呈放射线状,插接在容纳槽体150的内壁上;同时,第二安装部330和散热风机310轴向安装。基于第二安装部330的放射线状的形状特征,第二安装部330能够更容易地与容纳槽体150安装固定。可以理解,第二安装部330还可以呈锥形状,或锥台状等。
进一步地,电磁感应控制板200上的控制板散热器210位于散热风机310转动所形成的回转面的切平面上。这样,控制板散热器210能够承受到更强的气流,同时,控制板散热器210所承受的风压也是较大的。同时,电磁感应饭煲顶部在第二散热通道140中子气流的出风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0;这样,携带控制板散热器210热量的子气流能够排出到电磁感应饭煲外部。优选地,在控制板散热器210和散热风机310之间设置有导风件500,从而使得子气流能够更精确地吹到控制板散热器210上。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地,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底座的爆炸示意图。底座还包括可分离地设置在底壳100上的围挡120;同时,围挡120侧部开设有缺口121,并通过该缺口121搭在容纳槽体150上,以使容纳槽体150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121伸入围挡120内部以形成第二出风口340;围挡120顶部用于安装线圈盘组件400。在这里,围挡120与线圈盘组件400配合形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构成第一散热通道130的一部分。此外,底壳100在处于围挡120内部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壳100的第三出风口160。这样,由主气流所分出的较小一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二出风口340进入围挡120内部,然后携带走线圈盘组件400上的热量,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60离开。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磁感应饭煲,包括如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通过对散热风机和控制电路板之间位置的巧妙设计,构造出两个散热风道;优选地,还通过一体化设计保证了部件的安装精度,标准化安装工序。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00)和安装在底壳(100)上的支架(300);支架(300)用于分别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200)和散热风机(310),使支架(300)和电磁感应控制板(200)配合构成隔断件,并使该隔断件用于将散热风机(310)所形成的主气流分成两股子气流;底壳(100)和支架(300)配合,以形成相互独立并分别供所述两股子气流流动的第一散热通道(130)和第二散热通道(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支架(300)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电磁感应控制板(200)的第一安装部(320),以及与第一安装部(320)连接、用于安装散热风机(310)的第二安装部(330);底壳(100)上形成有容纳槽体(150);第二安装部(330)插设在容纳槽体(150)中,以使其上的散热风机(310)也容纳于该容纳槽体(15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部(320)呈平面网格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容纳槽体(150)的槽底和/或侧壁开设有贯穿底壳(100)的进风口(1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部(330)呈放射线状,插接在容纳槽体(150)的内壁上;第二安装部(330)和散热风机(310)轴向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电磁感应控制板(200)上的控制板散热器(210)位于散热风机(310)转动所形成的回转面的切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壳(100)上还形成有围挡(120);围挡(120)侧部开设有缺口(121),以供容纳槽体(150)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121)伸入围挡(120)内部以形成第二出风口(340);围挡(120)顶部用于安装线圈盘组件(400);底壳(100)在处于围挡(120)内部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壳(100)的第三出风口(16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还包括可分离地设置在底壳(100)上的围挡(120);围挡(120)侧部开设有缺口(121),并通过该缺口(121)搭在容纳槽体(150)上,以使容纳槽体(150)的一部分通过该缺口(121)伸入围挡(120)内部以形成第二出风口(340);围挡(120)顶部用于安装线圈盘组件(400);底壳(100)在处于围挡(120)内部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底壳(100)的第三出风口(160)。
9.一种电磁感应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座。
CN201920143771.4U 2019-01-28 2019-01-28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Active CN209644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3771.4U CN209644705U (zh) 2019-01-28 2019-01-28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3771.4U CN209644705U (zh) 2019-01-28 2019-01-28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4705U true CN209644705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3771.4U Active CN209644705U (zh) 2019-01-28 2019-01-28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4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1456B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1848621B (zh) 散热器
CN207113183U (zh) 空调器的电控箱及空调器
CN209644705U (zh)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CN209545926U (zh) 一种微波炉的散热结构
JP7109151B2 (ja) 放熱構造、加熱モジュール及び調理設備
CN20839814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CN109041315A (zh) 一种微波炉的散热结构
CN209285144U (zh) 一种具有双风道的烤箱
CN209170703U (zh) 一种加热模组
CN107228388B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风道的电磁炉
CN209201369U (zh) 一种加热模组
CN208658908U (zh) 用于烹饪装置的电源板部装以及烹饪装置
CN208920185U (zh) 取暖器
JP5489329B2 (ja) 加熱調理器
WO2021115105A1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CN209054763U (zh) 一种接口安装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10930820U (zh) 双风扇散热锅体
CN110115526B (zh) 食物料理机
CN110366284A (zh) 一种加热模组
CN208606226U (zh) 散热好的高效低辐射电磁烹饪器具
CN208692908U (zh) 一种烹饪器
CN206831587U (zh) 电磁烹饪器具和电磁烹饪器具的风机
CN111481063A (zh) 电磁感应饭煲及其底座
CN208832521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