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8052U -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8052U
CN209638052U CN201920212512.2U CN201920212512U CN209638052U CN 209638052 U CN209638052 U CN 209638052U CN 201920212512 U CN201920212512 U CN 201920212512U CN 209638052 U CN209638052 U CN 209638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air
plate
heat dissipating
exhaus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125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明
曹康奔
徐超
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zhi New Ring Cool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zhi New Ring Cool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zhi New Ring Cool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zhi New Ring Cool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125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8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8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8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风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进风口、排风部、出风口和与进风口连接的导风板。本实用新型的排风部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离心叶轮,离心叶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中间的叶轮,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相互平行设置,叶轮的设置方向呈与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一叶轮板为环形,叶轮的旋转轨迹不超过第一叶轮板的环形区域,因而第一叶轮板能够对叶轮进行遮挡,避免在进风口处进入的沙尘在排风散热装置工作过程中与叶轮发生碰撞,不会影响叶轮的平衡,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装置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风力发电产业因其环保的特点而取得迅猛发展。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冷却系统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风力发电设施中采用的冷却系统多采用水冷系统,其包括水冷主机、管道、水泵、阀门仪表、排风散热器等。
目前,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常用的排风散热装置通常选用立式散热器,其中配置的强制通风风机为轴流风机,也就是风从芯体侧经过芯体,然后风扇叶片、电机,将风送入大气中,或者是风从电机侧经过电机、风扇叶片、芯体,排入大气中,轴流风机的风是轴向进出的。个别散热器也会配置离心式风机,风从芯体侧轴向吸入,经过离心叶轮后,从叶轮周向排出。由于风力发电芯体的安装限制,一台芯体上会配置多台离心风机,所以离心风机的出风方向多数为朝下或朝上,风、沙等容易由出风口进入到散热装置的箱体内,一旦风机运行,带来一定的危险。若将出风方向朝左或朝右设置时会使电机带来震动,影响风机的正常运行。此外,进入散热装置的箱体内的沙尘等会在风机运行时与叶轮发生碰撞,电机转速较高时,会导致叶轮直接损坏,或者导致叶轮重量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叶轮的平衡,因而影响排风散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设施、能够抵御沙尘、雨雪等恶劣天气且运行稳定的排风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风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进风口、排风部和出风口,所述排风部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离心叶轮,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离心叶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中间的叶轮,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平行于所述离心叶轮的出风流向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离心叶轮的第一叶轮板为环形,所述叶轮的旋转轨迹不超过所述第一叶轮板的环形区域。将出风口设置在离心叶轮的出风流向所在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上,既能保证经离心叶轮带动的热空气顺利排出,又能够确保装置的运行稳定,避免发生晃动,将叶轮设置于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中间,且叶轮的旋转轨迹不超过第一叶轮板的环形区域,因此叶轮能够被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有效遮挡,有效减少了灰尘等杂物与叶轮的碰撞。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围绕所述离心叶轮的第一叶轮板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因而,空气可从进风口进入后经过第一叶轮板而进入叶轮所在区域并在叶轮的旋转下被快速排出。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内径从进风口向所述壳体内部逐渐减小。因此,在导风板的作用下使得热空气更容易进入排风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在靠近进风口一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风口所固定的壳体侧壁相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上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安装部上的安装孔和壳体上相应的设置的安装孔,将导风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本排风散热装置的安装和使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叶轮板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叶轮板的方向而设置,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导风板可相互卡接。通过延伸部与导风板的卡接,使得吸入装置内的热空气全部进入排风部,提高了整个排风散热装置的密封性能,因而,确保本装置具有较高的排风散热效率。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叶轮板和所述第二叶轮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叶轮的设置方向呈与所述第一叶轮板和所述第二叶轮板垂直的方向设置。因而,在叶轮旋转时带动热空气沿着叶轮旋转的周向方向移动,使得空气快速到达排风部处。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排风散热装置的壳体的相对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侧壁均垂直于水平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上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离心叶轮上方的壳体侧壁上。将出风口设置于壳体侧壁上部可以避免雨水等进入本装置内,将出风口设置于离心叶轮的上方使得离心叶轮带动的热空气更快速的排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由多根水平方向布置的格栅条构成的格栅板,每根格栅条的底部向壳体外部倾斜,因而既可避免灰尘等进入通风散热装置内,也可防止雨水通过出风口进入本装置内,对本排风散热装置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散热装置在所述电机的底部还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呈“L”形,所述加强筋板的一条边与电机底部固定连接另一条边与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因而,电机被牢牢的固定于本排风散热装置上,确保该装置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从进风口一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从出风口一侧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导风板、离心叶轮和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进风口、31-电机、32-离心叶轮、321-第一叶轮板、3211-延伸部、322-第二叶轮板、323-叶轮、4-出风口、41-格栅板、5-导风板、51-安装部、511-安装孔、6-加强筋板、7-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排风散热装置为立式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1、进风口2、排风部、出风口4和与进风口2连接的导风板5。
在本实施例中,排风部包括电机31和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离心叶轮32,离心叶轮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叶轮板321和第二叶轮板322以及设置于第一叶轮板321和第二叶轮板322中间的叶轮323,电机31的输出轴与第二叶轮板322固定连接,叶轮323固定于第二叶轮板322上,第一叶轮板321和第二叶轮板322相互平行设置,叶轮323的呈与第一叶轮板321和第二叶轮板322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一叶轮板321为环形,叶轮323的旋转轨迹不超过第一叶轮板321的环形区域,因而第一叶轮板321能够对叶轮323进行遮挡,避免在进风口2处进入的沙尘在排风散热装置工作过程中与叶轮发生碰撞,不会影响叶轮的平衡,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叶轮板321与导风板5卡接,导风板5固定于壳体1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散热装置的出风口4设置于平行于离心叶轮32的出风流向所在的平面上,第二叶轮板322与出风口4所在的壳体侧壁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离心叶轮32的出风流向为向上或向下,壳体1的侧壁垂直于水平面,为了避免本装置进水,将出风口4设置于壳体1侧壁的上部,且位于离心叶轮32上方的壳体侧壁上,确保经过离心叶轮32排放出来的热风顺利经过出风口4而排出。第一叶轮板321还包括延伸部3211,延伸部3211朝向远离第二叶轮板322的方向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散热装置的进风口2设置于出风口4所设置的壳体1的相对侧壁上,进风口2围绕离心叶轮的第一叶轮板321而设置。本实施例的导风板5为截头圆锥形导风板5,导风板5的内径从进风口2向壳体内部逐渐减小,如图3所示。导风板5在靠近进风口2一侧设置有环形的安装部51,安装部51与进风口2所在的壳体1平面相平行设置,安装部51和其所设置的壳体1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孔511,因而导风板5可通过安装孔511固定于壳体1上。导风板5的另一端可与第一叶轮板321的延伸部3211相卡接,因而,热风经过进风口2进入后依次经过导风板5和延伸部3211后进入叶轮323所在位置,并在叶轮323旋转下向上吹出并经过出风口4排出。本实施例的电机31固定于壳体1的侧壁上,为了确保电机31更稳定的连接,在电机的底部还设置有成对设置的两个呈“L”形的加强筋板6,加强筋板6的一条边与电机31底部的支架固定连接另一条边与壳体1的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出风口4处设置有由多根水平方向布置的格栅条构成的格栅板41,每根格栅条的底部向壳体1外部倾斜,因而既可避免灰尘等进入本装置内,也可防止雨水通过出风口4进入本装置内。
本实施例的排风散热装置还包括沿着出风口4所在的壳体侧壁的两个对边处设置的角钢7,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排风散热装置时,将角钢7与风力发电系统的芯体装置连接,进风口2通过安装部51与其他装置连接,能够进一步减少杂物及雨水等通过进风口2处进入装置内部。
可以将多台本实施的排风散热装置并列使用以达到更佳的排风散热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排风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进风口、排风部和出风口,所述排风部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离心叶轮,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离心叶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中间的叶轮,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于平行于所述离心叶轮的出风流向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离心叶轮的第一叶轮板为环形,所述叶轮的旋转轨迹不超过所述第一叶轮板的环形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围绕所述离心叶轮的第一叶轮板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内径从进风口向所述壳体内部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在靠近进风口一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风口所固定的壳体侧壁相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上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板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叶轮板的方向而设置,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导风板可相互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板和所述第二叶轮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叶轮的设置方向呈与所述第一叶轮板和所述第二叶轮板垂直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排风散热装置的壳体的相对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侧壁均垂直于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上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离心叶轮上方的壳体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由多根水平方向布置的格栅条构成的格栅板,每根格栅条的底部向壳体外部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的底部还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呈“L”形,所述加强筋板的一条边与电机底部固定连接另一条边与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CN201920212512.2U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Active CN209638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2512.2U CN209638052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2512.2U CN209638052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8052U true CN209638052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93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12512.2U Active CN209638052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80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7080A (zh) * 2019-02-19 2019-05-10 苏州众志新环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7080A (zh) * 2019-02-19 2019-05-10 苏州众志新环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18877A1 (zh) 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US5439349A (en) Exhaust fan apparatus
US10052931B2 (en) Outdoor cooling unit i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09638052U (zh)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AU2016385149B2 (en) Axial fan assembly and motor home air-conditioner using same
JP2002242818A (ja) 風力発電装置
JP270160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3048536A (ja) 鉄道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9737080A (zh) 一种排风散热装置
WO2019196959A1 (zh) 风机及屋顶机
JPH05312189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852854A (zh)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斜流风扇
CN209324717U (zh) 一种屋顶离心风机及其电机腔散热的结构
CN202883468U (zh) 落地式空调器及其斜流风扇
CN212132769U (zh) 设有挡风板的hvacr系统
CN204578293U (zh) 涡流机散热系统
CN103726997B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冷却装置
CN109441863A (zh) 一种屋顶离心风机及其电机腔散热的结构及方法
CN105443445A (zh) 混流式轴流风扇组件
CN106122056B (zh) 一种负载箱散热系统及其专用的轴流风机
US20130340419A1 (en) Air handling system
US20220196033A1 (en) Housing of centrifugal fan, centrifugal fan and clothes dryer
CN218379621U (zh) 一种换热装置和空调机组
CN207935123U (zh) 一种自吸风散热的吊扇
CN218913270U (zh) 一种箱式多出风口的无蜗壳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