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6414U - 一种双层斜纹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斜纹织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36414U CN209636414U CN201920221965.1U CN201920221965U CN209636414U CN 209636414 U CN209636414 U CN 209636414U CN 201920221965 U CN201920221965 U CN 201920221965U CN 209636414 U CN209636414 U CN 2096364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rp thread
- layer
- reverse side
- positive
- backing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4934 Dacr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4933 Ter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408 am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86 chemical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636 chemic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062 hydro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0 hyd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887 hydr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997 phe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1=C([H])C([H])=C(*)C([H])=C1[H]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斜纹织物,包括正面层和反面层;正面经纱与正面纬纱交织形成该织物的正面层;反面经纱与反面纬纱交织形成该织物的反面层;正面层与反面层之间的中间层内插入不少于一根的红色警示线,红色警示线不与经纱和纬纱交织;正面纬纱引入时与缝合经纱交织外,缝合经纱还跨层与反面纬纱交织,将正面层与反面层缝合在一起。本双层斜纹织物的表层采用斜纹织物结构,织物的组织形式是以2/1斜纹组织为基础的双层复杂型组织。经纬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的正面层和反面层,又通过缝合经纱将两层斜纹织物连接起来,将整个循环进行多次镜像,便形成以斜纹为基础组织的双层复杂型斜纹织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斜纹织物,具体地是一种采用经向跨层连接的双层斜纹超高强聚乙烯扁平织带。
背景技术:
目前,化纤织带大多是用涤纶长丝织造的,织带的织物结构是以平纹为基础组织的双层织物,织物的经纬纱以平纹组织形式交织,交织方式简单,在受压、弯或受到摩擦时,经纱或者纬纱无法很好的产生抗弯、压和抗冲击变形,不具有较好的吸收能量的功能。而且,由于涤纶聚酯大分子中含有酯键,故不耐强碱,高温下容易水解;并且长时间在阳光照射涤纶强度损失较大,抗紫外线性能差,降低化纤织带的性能。因此,现有采用涤纶长丝织成的双层平纹织带,由于其织带的材料和织物结构存在上述缺点,致使织带的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织带是平纹结构,容易磨通,耐磨性差,当织带表层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操作者不易判断磨损到何种程度停止使用,如果继续使用就给起吊作业埋下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层斜纹织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双层斜纹织物,包括
正面层,所述正面层由正面经纱与正面纬纱交织而成;
反面层,所述反面层由反面经纱与反面纬纱交织而成;
缝合经纱,所述正面纬纱引入时与缝合经纱相互交织,缝合经纱跨层与反面纬纱相互交织,并将正面层与反面层缝合在一起;
红色警示线,至少一根红色警示线插入正面层与反面层之间,且红色警示线与正面层以及反面层之间互不交织。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层中的正面经纱与正面纬纱均按照2/1斜纹组织进行交织;所述反面层中的反面经纱与反面纬纱均按照2/1斜纹组织进行交织。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纬纱与缝合经纱按照1/1平纹组织进行交织;反面纬纱与缝合经纱按照1/1平纹组织进行交织。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经纱、正面纬纱、反面经纱、反面纬纱、红色警示线以及缝合经纱均采用超高强聚乙烯纤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双层斜纹织物的表层采用斜纹织物结构,织物的组织形式是以2/1斜纹组织为基础的双层复杂型组织。经纬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的正面层和反面层,又通过缝合经纱将两层斜纹织物连接起来,将整个循环进行多次镜像,便形成以斜纹为基础组织的双层复杂型斜纹织物。
2、该织物的正面层和反面层通过缝合经纱上下跨层交织,使得正面层和反面层连接在一起,正面层和反面层间又有一定的空隙,这样织物在受到外力的弯、压或者冲击时,正面层先受力,通过缝合经纱再传递给反面层,缝合经纱同时又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正面层和反面层间有一定的缓冲,增强了织物吸收能量的空能,更好的提高了抗弯抗压抗冲击性能。
3、该织物采用双层组织,两层中间均匀分布数根红色纤维的警示线,当织带正面层或反面层经纱磨损露出红色警示线时,说明该织带已经不能继续使用。
4、该织物耐磨性较好,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织物的正面组织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织物的纬纱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斜纹织物,包括正面层与反面层,正面层由正面经纱与正面纬纱交织而成;反面层由反面经纱与反面纬纱交织而成。正面纬纱引入时与缝合经纱相互交织,缝合经纱跨层与反面纬纱相互交织,并将正面层与反面层缝合在一起;至少一根红色警示线插入正面层与反面层之间,且红色警示线与正面层以及反面层之间互不交织。
本实用新型双层斜纹织物的表层采用斜纹织物结构,织物的组织形式是以2/1斜纹组织为基础的双层复杂型组织。经纬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的正面层和反面层,又通过缝合经纱将两层斜纹织物连接起来,将整个循环进行多次镜像,便形成以斜纹为基础组织的双层复杂型斜纹织物。
该织物的正面层和反面层通过缝合经纱上下跨层交织,使得正面层和反面层连接在一起,正面层和反面层间又有一定的空隙,这样织物在受到外力的弯、压或者冲击时,正面层先受力,通过缝合经纱再传递给反面层,缝合经纱同时又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正面层和反面层间有一定的缓冲,增强了织物吸收能量的空能,更好的提高了抗弯抗压抗冲击性能。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正面层的正面经纱与正面纬纱均按照2/1斜纹组织进行交织;反面层的反面经纱与正面纬纱均按照2/1斜纹组织进行交织;正面纬纱与缝合经纱按照1/1平纹组织进行交织;反面纬纱与缝合经纱按照1/1平纹组织进行交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2/1斜纹组织和1/1平纹组织均为本领域中的常规织物的织法,因此具体的织法本实用新型不作详细的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经纱、纬纱、红色警示线以及缝合经纱均采用超高强聚乙烯纤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超高强聚乙烯纤维为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常规技术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经纱、纬纱、红色警示线以及缝合经纱均采用的原材料为超高强聚乙烯纤维,此种纤维既不含苯环,也不含酰胺基,羟基或其它易于活泼化学品发生反应的化学基团,因此耐化学腐蚀,抗紫外线;纤维还具有高模量,而且柔软,具有优异的耐切割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表层的组织形式为2/1斜纹组织。经纬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正面层和反面层,又通过缝合经纱将两层斜纹织物连接起来,形成以斜纹为基础组织的双层织物。
本实施例双层斜纹织物,包括正面层、反面层;正面经纱8、正面纬纱1、3、5,反面经纱7、反面纬纱2、4、6,红色警示线9以及缝合经纱10。
正面纬纱按照正面纬纱1的引纬路线,引入正面纬纱1,按照2/1斜纹组织形式与正面经纱8进行交织;正面纬纱1引入时,经过第一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一根正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二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二根正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三根正面经纱和第四根正面经纱时均位于第三根正面经纱和第四根正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五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五根正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六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六根正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七根正面经纱和第八根正面经纱时均位于第七根正面经纱和第八根正面经纱的下方,依次类推,直至正面纬纱1交织结束;当正面纬纱1在交织过程中遇到缝合经纱10时,按照1/1平纹组织形式与缝合经纱10进行交织。
待正面纬纱1交织结束时,引入反面纬纱2,按照2/1斜纹组织形式与反面经纱7进行交织;反面纬纱2引入时,经过第一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一根反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二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二根反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三根反面经纱和第四根反面经纱时均位于第三根反面经纱和第四根反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五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五根反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六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六根反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七根反面经纱和第八根反面经纱时均位于第七根反面经纱和第八根反面经纱的上方,依次类推,直至反面纬纱2交织结束;当反面纬纱2在交织过程中遇到缝合经纱10时,按照1/1平纹组织形式与缝合经纱10进行交织。
待反面纬纱2交织结束时,引入正面纬纱3,按照2/1斜纹组织形式与正面经纱8进行交织;正面纬纱3引入时,经过第一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一根正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二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二根正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三根正面经纱和第四根正面经纱时均位于第三根正面经纱和第四根正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五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五根正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六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六根正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七根正面经纱和第八根正面经纱时均位于第七根正面经纱和第八根正面经纱的上方,依次类推,直至正面纬纱3交织结束;当正面纬纱3在交织过程中遇到缝合经纱10时,按照1/1平纹组织形式与缝合经纱10进行交织。
待正面纬纱3交织结束时,引入反面纬纱4,按照2/1斜纹组织形式与反面经纱7进行交织;反面纬纱4引入时,经过第一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一根反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二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二根反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三根反面经纱和第四根反面经纱时均位于第三根反面经纱和第四根反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五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五根反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六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六根反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七根反面经纱和第八根反面经纱时均位于第七根反面经纱和第八根反面经纱的下方,依次类推,直至反面纬纱4交织结束;当反面纬纱4在交织过程中遇到缝合经纱10时,按照1/1平纹组织形式与缝合经纱10进行交织。
待反面纬纱4交织结束时,引入正面纬纱5,按照2/1斜纹组织形式与正面经纱8进行交织;正面纬纱5引入时,经过第一根正面经纱和第二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一根正面经纱和第二根正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三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三根正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四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四根正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五根正面经纱和第六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五根正面经纱和第六根正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七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七根正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八根正面经纱时位于第八根正面经纱的下方,依次类推,直至正面纬纱5交织结束;当正面纬纱5在交织过程中遇到缝合经纱10时,按照1/1平纹组织形式与缝合经纱10进行交织。
待正面纬纱5交织结束时,引入反面纬纱6,按照2/1斜纹组织形式与反面经纱7进行交织;反面纬纱6引入时,经过第一根反面经纱和第二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一根反面经纱和第二根反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三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三根反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四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四根反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五根反面经纱和第六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五根反面经纱和第六根反面经纱的上方,经过第七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七根反面经纱的下方,经过第八根反面经纱时位于第八根反面经纱的上方,依次类推,直至反面纬纱6交织结束;当反面纬纱6在交织过程中遇到缝合经纱10时,按照1/1平纹组织形式与缝合经纱10进行交织。
本实施例中的正面纬纱1、3、5,和反面纬纱2、4、6在引入时,与缝合经纱10进行以1/1的平纹组织形式上下交织,将正面层和反面层缝合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红色警示线9在该织物的编织过程不与经、纬纱等交织,只处于正面层和反面层之间,起警示作用,就形成了该织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双层斜纹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面层,所述正面层由正面经纱与正面纬纱交织而成;
反面层,所述反面层由反面经纱与反面纬纱交织而成;
缝合经纱,所述正面纬纱引入时与缝合经纱相互交织,缝合经纱跨层与反面纬纱相互交织,并将正面层与反面层缝合在一起;
红色警示线,至少一根红色警示线插入正面层与反面层之间,且红色警示线与正面层以及反面层之间互不交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斜纹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层中的正面经纱与正面纬纱均按照2/1斜纹组织进行交织;所述反面层中的反面经纱与反面纬纱均按照2/1斜纹组织进行交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斜纹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纬纱与缝合经纱按照1/1平纹组织进行交织;反面纬纱与缝合经纱按照1/1平纹组织进行交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斜纹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经纱、正面纬纱、反面经纱、反面纬纱、红色警示线以及缝合经纱均采用超高强聚乙烯纤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21965.1U CN209636414U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双层斜纹织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21965.1U CN209636414U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双层斜纹织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36414U true CN209636414U (zh) | 2019-11-15 |
Family
ID=6849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2196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36414U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双层斜纹织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36414U (zh) |
-
2019
- 2019-02-22 CN CN201920221965.1U patent/CN2096364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577963B2 (ja) | 防護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9636414U (zh) | 一种双层斜纹织物 | |
JP2014167343A (ja) | 消防用保形ホース | |
CN112172275A (zh) | 一种韧性强不易破损的家纺面料 | |
CN215850001U (zh) | 一种阻燃面料 | |
CN207904477U (zh) | 一种多轴向耐切割芳纶织物 | |
KR100702385B1 (ko) | 고강력 복합가공사 및 그를 사용한 직물 | |
CN215792301U (zh) | 一种高强度复合牛津面料 | |
CN210634221U (zh) | 一种带pp中空纤维膜丝结构的高密度织带 | |
CN210481590U (zh) | 一种增强断裂性能的涤纶短纤维 | |
JP6012516B2 (ja) | 消防用保形ホース | |
US20090081438A1 (en) | Stab Resistant Insert for Protective Textile Product | |
CN201908183U (zh) | 编造的广角布 | |
CN216579540U (zh) | 高强力透气耐磨棉涤交织面料 | |
CN214547273U (zh) | 一种顶破强的毛衣 | |
CN215704695U (zh) | 一种具有防磨损强度高的纺织面料 | |
CN221142011U (zh) | 一种高强度耐撕咬织物 | |
CN109183249A (zh) | 一种耐顶破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213232636U (zh) | 一种高强度玻璃纤维机织单向布 | |
CN218232710U (zh) | 一种轻质高强织物 | |
CN212955551U (zh) | 一种阻燃性能好的尼龙布料 | |
CN209971722U (zh) | 一种色织全棉针织弹性面料 | |
CN220923506U (zh) | 一种抗撕拉防水牛津布面料 | |
CN217415110U (zh) | 一种高强度混纺化纤布 | |
CN215560938U (zh) | 一种轻质透气夏季服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