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5337U -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5337U
CN209635337U CN201821785663.9U CN201821785663U CN209635337U CN 209635337 U CN209635337 U CN 209635337U CN 201821785663 U CN201821785663 U CN 201821785663U CN 209635337 U CN209635337 U CN 209635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dinner
regar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inner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56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青
涂帝
周广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Yi 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Yi 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Yi 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Yi 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56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5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5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533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该就餐台机构包括就餐台主体、就餐板机构、限位挡板和竖直传动机构,就餐台主体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口;就餐板机构用于承载容器,并沿水平方向传送容器,直至容器通过出口从外部传送至就餐台主体内部;竖直传动机构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传动限位挡板,直至容器由就餐板机构送入出口后由限位挡板限位,且容器在就餐板机构将容器向出口外侧传送的过程中,与就餐板机构分离。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将就餐台主体外部使用过的容器传送至就餐台主体内部,并使得容器与就餐板机构分离,从而自动对容器进行回收,节省大量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控制技术不断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在食品机械领域,多数工作还是通过人工完成,自动控制还没有在其中完全普及。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目前对食品容器的回收主要还是通过人工完成,即使用户能够集中将使用过的容器放置于回收台上,仍需要人工进行收纳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人工对容器进行回收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就餐台机构,所述就餐台机构包括:
就餐台主体,所述就餐台主体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口;
就餐板机构,用于承载容器,并沿水平方向传送所述容器,直至所述容器通过所述出口从外部传送至所述就餐台主体内部;
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出口的上方;
竖直传动机构,所述竖直传动机构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传动所述限位挡板,直至所述容器由所述就餐板机构送入所述出口后由所述限位挡板限位,且所述容器在所述就餐板机构将所述容器向所述出口外侧传送的过程中,与所述就餐板机构分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厨房系统,包括就餐工位,所述就餐工位包括上述的就餐台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就餐板机构和限位挡板的就餐台机构,能够自动将就餐台主体外部使用过的容器传送至就餐台主体内部,并使得容器与就餐板机构分离,从而自动对容器进行回收,节省大量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第一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中翻转及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中翻转及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中提取及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中提取及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就餐台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就餐台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存储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存储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存储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存储柜实施例中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存储柜实施例中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存储柜实施例中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10第一实施例包括配送工位100、就餐工位200和保温存储工位300,其中,配送工位100用于根据容置有食材的容器20对应的订单状态选择性地对容器20进行不同的配送操作,将容器分别传递至就餐工位200或保温存储工位300,就餐工位200用于接收容器并供用户就餐,保温存储工位用于对容器进行保温存储,以供用户在一定时间后提取。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送工位100、就餐工位200和保温存储工位300,能够根据容器对应的订单状态选择性地对容器进行不同的配送操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一并参见图2至图4,具体的,配送工位100包括配送机构110和转运机构120,自动化厨房系统10进一步包括覆膜工位400和容器支撑座510,容器支撑座510用于支撑容器20,覆膜工位400用于在位于容器支撑座510上的容器20的开口位置贴合密封膜片220,转运机构120用于将容器20从容器支撑座510转移至配送机构110。
参见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11、中控系统112、容器传送机构113、翻转及传递机构114、提取及传递机构115,其中,中控系统112、容器传送机构113、翻转及传递机构114、提取及传递机构115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111上,容器传送机构113用于承载容器20,并在中控系统112的控制下沿水平方向传送容器20,其中容器20包括容器主体210和贴合于容器20的开口位置处的密封膜片220,容器主体210内设置有中衬230,且容器主体210的底部与中衬230之间容置有食材和汤汁;翻转及传递机构114用于在中控系统112的控制下将容器传送机构113上的容器20进行翻转,以使得容器20内的食材和汤汁在中衬230的作用下分离,并传递翻转后的容器20;提取及传递机构115用于在中控系统112的控制下从容器传送机构113上提取并传递容器20;其中,中控系统112进一步根据容器20所对应的订单状态选择性地控制翻转及传递机构114翻转并传递容器20或控制提取及传递机构115传递容器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翻转及传递机构和提取及传递机构的配送机构,能够根据容器对应的订单状态选择性地对容器进行不同的配送操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能够将设有中衬的容器进行翻转,避免食材长时间浸泡在汤汁中,使得食材的口感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中控系统112在订单状态为外卖订单时控制翻转及传递机构114翻转并传递容器20,并在订单状态为堂食订单时控制提取及传递机构115传递容器20。
一并参见图6和图7,具体的,容器传送机构113包括传送带1131和传送带驱动件1132,传送带1131用于放置容器20,传送带驱动件1132与传送带1131连接,用于驱动传动带1131运转,以使得放置于传送带1131的容器20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
一并参见图8和图9,翻转及传递机构114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臂1141、夹持臂驱动件1142、第一水平传动机构1143、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44及旋转驱动件1145,夹持臂驱动件1142驱动夹持臂1141彼此并拢和张开,以在并拢状态下夹持容器20,第一水平传动机构1143和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44分别用于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传递夹持臂1141,以使得夹持臂1141运动至容器20并夹持容器20,旋转驱动件1145用于驱动夹持臂1141旋转,以使得容器20进行翻转。
具体的,容器20还包括在容器开口的外围从容器主体210向外侧延伸且呈环形设置的容器凸缘211,夹持臂1141上设有容置凹槽1141a,容器凸缘211容置于容置凹槽1141a内,以使得夹持臂1141对容器20的夹持更加稳定。
翻转及传递机构114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支架1146以及第二水平传动机构1147,其中第二固定支架1146和第二水平传动机构1147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111上,夹持臂1141、第一水平传动机构1143和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44设置于第二固定支架1146上,第一水平传动机构1143和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44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传动夹持臂1141相对于第二固定支架1146运动,第二水平传动机构1147沿水平方向传动第二固定支架1146,进而将翻转后的容器20传递至配送机构110的下游工位。
一并参见图10和图11,提取及传递机构115包括提取机构1151、第三水平传动机构1152和第二竖直传动机构1152,其中第三水平传动机构1152和第二竖直传动机构1152分别用于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传递提取机构1151,以使得提取机构1151运动至容器20并提取容器20,第三水平传动机构1152进一步在提取机构1151提取容器20后将容器20传递至配送机构110的下游工位。
具体的,提取机构1151包括相对设置的提取臂1151a和压持板1151b,提取臂1151a作用于容器主体210的外侧,压持板1151b用于压持在密封膜片220上,以将容器20稳定地固定于提取机构1151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取臂1151a作用于容器主体210的部分为对应于容器主体210外侧面的圆弧形,且圆弧形部分上还设有凸起1151c,以增大作用于容器主体210外侧面的面积,使得容器20更加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提取臂1151a作用于容器主体210的部分还可以为对应于其他形状的容器主体外侧面的形状,例如矩形,多段相连的圆弧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10第一实施例中,中控系统112进一步控制翻转及传递机构114将翻转后的容器20送入保温存储工位300,并控制提取及传递机构115将未进行翻转的容器20送入就餐工位200。
参见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二实施例包括固定支架111、容器传送机构113、翻转及传递机构114、密封检测板116,其中,固定支架111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支架111,容器传动机构113、翻转及传递机构114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容器传送机构113和翻转及传递机构114设置于固定支架111上,密封检测板116用于检测经翻转及传递机构114翻转后的容器20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检测板116设置于容器传送机构113的传送带1131上,密封检测板116上设置有多个电极1161,若容器20密封不完全,经翻转及传递机构114翻转后容器20内的汤汁漏出,使得多个电极1161之间发生短路,当密封检测板116检测到多个电极1161之间发生短路时发出提示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避免汤汁继续漏出导致浪费汤汁和损坏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检测板116还可以设置于固定支架111上,例如将传送带1131设置为网状,而密封检测板116设置于传送带1131下方,若容器20密封不完全,经翻转及传递机构114翻转后容器20内的汤汁漏出,并从传送带1131的网眼漏至密封检测板116上,进而使得密封检测板116能够检测到漏出的汤汁,从而发出提示信号。
配送机构进一步包括中控系统112、提取及传递机构115,中控系统112和提取及传递机构115的具体的结构参见上述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翻转及传递机构和密封检测板的配送机构,能够将设有中衬的容器进行翻转,避免食材长时间浸泡在汤汁中,使得食材的口感更好;并且能够实时对翻转后的容器的密封性进行检测,以防止密封不完全的容器继续进入下一步工位甚至送至用户处,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10第二实施例包括配送工位100、容器支撑座510和位于配送工位100上游的覆膜工位400,容器支撑座510用于支撑容器20,覆膜工位400用于在位于容器支撑座510上的容器20的开口位置贴合密封膜片220,配送工位100包括配送机构110和转运机构120,转运机构120用于将容器20从容器支撑座510转移至配送机构110,配送机构110用于对容器20进行配送,配送机构110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配送机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5和图10,本实用新型配送机构第三实施例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11、容器传送机构113、定位挡板1154、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53和提取及传递机构115,第一固定支架111的结构参见上述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支架111,容器传送机构113、提取及传递机构115参见上述配送机构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定位挡板1154通过第一固定支架111设于容器传送机构113的上方,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53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传动定位挡板1154,以使得定位挡板1154在被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53竖直向下传动时能够阻挡容器传送机构113上的容器20来对容器20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提取及传递机构115从容器传送机构113上提取并传递被限位后的容器20。
具体的,配送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支架1155,第二固定支架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111上,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53和定位挡板1154设置于第二固定支架1155上,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53沿竖直方向传动定位挡板1154相对于第二固定支架1155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配送机构110包括多个定位挡板1154及对应的第二固定支架1155和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53,多个定位挡板1154沿着容器传送机构113的传动方向间隔设置。配送机构110进一步包括中控系统112,中控系统112用于控制容器传送机构113传送容器20,根据容器20所对应的订单信息控制对应的第一竖直传动机构1153沿竖直方向传动与容器20的配送位置对应的定位挡板1154,并控制提取及传递机构115从容器传送机构113上提取并传递容器20。
配送机构110进一步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传感器117,传感器117对容器传送机构113进行延时控制,以在容器20由容器传送机构113传送到与定位挡板1154接触并由定位挡板1154进行定位后再控制容器传送机构113停止传送。具体的,传感器117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111上且位于传送带1131侧边,并沿传送带1131的传送方向位于定位挡板1154的前侧,当传感器117检测到容器20时,容器20与定位挡板1154之间还有一定间隔距离,中控系统112收到传感器117的检测信号后,对容器传送机构113进行延时控制,即在预定时间,例如1秒、1.5秒或2秒后控制传送带驱动件1132停止工作,使得传动带1131停止移动,容器20与定位挡板1154抵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容器传动机构和定位挡板的配送机构,能够准确对容器传动机构上的容器进行限位和提取,其可靠性高,能够节省大量人力,提高食品配送的效率。
参见图1至图3、图7,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10第三实施例包括配送工位100、位于配送工位下游的就餐工位200,配送工位100包括配送机构110,配送机构110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配送机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就餐工位200包括多个就餐台机构210,提取及传递机构115进一步用于将容器20送入对应的就餐台机构210。配送机构110进一步包括传送板118,传送板118用于与就餐台机构210抵接,以配合提取及传递机构115将容器20送入就餐台机构210。
参见图1和图12,本实用新型就餐台机构第一实施例包括就餐台主体211和就餐板机构212,就餐台主体211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口2111,就餐板机构212用于接收并承载容器20,并沿水平方向传送容器20,使得当需要提供就餐功能时,容器20能够从就餐台主体211的内部通过出口2111传送出外部,进而供用户在就餐板机构211上就餐。
一并参见图13,具体的,就餐板机构212包括支撑板2121和水平传动机构2122,支撑板2121用于承载容器20,水平传动机构2122用于沿水平方向传动支撑板2121,以使得支撑板能够伸入出口2111接收容器20,并进一步使得支撑板2121能够伸出出口2111。
就餐板机构212进一步包括支撑台213、限位挡板2141和竖直传动机构2142、回收桶215,支撑台213设置于就餐台主体的外侧,以使得支撑板2121在水平传动机构2122的传动下伸出出口2111后,支撑于支撑台213上;限位挡板2141设置于出口2111的上方,竖直传动机构2142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传动限位挡板2141,以使得容器20随支撑板2121由水平传动机构2122送入出口2111后由限位挡板2141限位,进而使得容器20在水平传动机构2122沿水平方向将支撑板2121向出口2111外侧传送的过程中,与支撑板2121分离;回收桶215对应支撑板2121位置设置于就餐台主体211的内部,且回收桶215的回收口低于支撑板2121,以使得容器20与支撑板2121分离后落入回收桶215内。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传动机构2122为基于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竖直传动机构2142为基于气缸驱动的传动机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平传动机构2122也可以为基于气缸驱动的传动机构,竖直传动机构2142也可以为基于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挡板2141上还设有刮片2141a,刮片2141a位于限位挡板2141的底侧,刮片2141a用于由竖直传动机构2142传动到与支撑板2121接触,进而在支撑板2121由水平传动机构2122传动的过程中对支撑板2121进行清洁。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挡板2141上还可以设置水和/或清洁剂输送管(图中未示出),且水和/或清洁剂输送管的开口对应支撑板2121,用于向支撑板2121输送水和/或清洁剂,以配合刮片2141a对支撑板2121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就餐板机构的就餐台机构,能够自动将承载于就餐板机构上的容器从就餐台主体的内部传送至外部,以供用户在就餐板机构上就餐,节省大量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且可靠性高。
参见图1至图3、图6、图12和图13,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10第四实施例包括就餐工位200和位于就餐工位200上游的配送工位100,配送工位100包括提取及传递机构115,提取及传递机构115用于将容器送入就餐板机构210。
具体的,就餐台主体211上进一步设有与外部连通且与出口2111对应的入口2112,配送工位200进一步包括容器传送机构113,提取及传递机构115进一步用于将容器20从容器传送机构113提取容器20,进而将容器20从入口2112送入就餐板机构210。
就餐工位200还可以包括多个就餐台机构210,配送工位100包括分别与就餐台机构210对应的多个提取及传递机构115,自动化厨房系统10进一步包括中控系统112,中控系统112用于根据容器20对应的订单信息控制对应的提取及传递机构115提取容器20并送入就餐板机构210。
参见图1、图12和图13,本实用新型就餐台机构第二实施例包括就餐台主体211、就餐板机构212、限位挡板2141和竖直传动机构2142,就餐台主体211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口2111,就餐板机构212用于承载容器20,并沿水平方向传送容器20;以使得容器20通过出口2111从外部传送至就餐台主体211内部;限位挡板2141设置于出口2111的上方;竖直传动机构2142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传动限位挡板2141,以使得容器20由就餐板机构212将容器20向出口2111外侧传送的过程中,与就餐板机构212分离。其中,就餐板机构212、限位挡板2141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就餐台机构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就餐台机构进一步包括支撑台213、回收桶215,其具体机构参见上述就餐台机构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就餐板机构和限位挡板的就餐台机构,能够自动将就餐台主体外部使用过的容器传送至就餐台主体内部,并使得容器与就餐板机构分离,从而自动对容器进行回收,节省大量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参见图14和图15,本实用新型保温存储柜310实施例包括柜体311、多个承载机构312和移载机构313,柜体311用于定义一存储空间,并在柜体31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将存储空间与外部进行连通的进货口3111;多个承载机构312设置于存储空间内,且每一承载机构312包括第一承载板3121和设置于第一承载板上的加热件3122,第一承载板3121用于承载货品30,加热件3122用于对货品30进行加热;移载机构313设置于存储空间内靠近进货口3111的一侧,并能够移动成与各承载机构312对其,进而使得承载机构312接收由移载机构313传送至承载机构312边缘的货品30,移载机构313进一步能够移动成与进货口3111对齐,并从进货口3111接收货品30。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承载机构31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承载机构312还可以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一并参见图17和图18,移载机构313包括第二承载板3131、竖直传动机构3132和水平传动机构3133,第二承载板3131用于接收并承载货品30,竖直传动机构3132沿竖直方向传动第二承载板3131,以使得第二承载板3131能够与各第一承载板3121对齐,水平传动机构3133沿水平方向传动货品30,以使得货品30由第二承载板3131转移至第一承载板3121。
在本实施例中,竖直传动机构3132为基于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水平传动机构3133为基于气缸驱动的传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传动机构3133包括传动板3133a和传动板驱动件3133b,传动板3133a设置于第二承载板3131远离第一承载板3121的一侧,传动板3133a用于推动货品30,以将货品30由第二承载板3131转移至第一承载板3121,传动板驱动件3133b用于驱动传动板3133a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得传动板3133a能够推动货品30。
保温存储柜310进一步包括与第二承载板3131同步移动的第一传感器3134,第一传感器3134用于在检测到货品30传送到第二承载板3131的预定位置后控制竖直传动机构3132开始传动第二承载板3131;保温存储柜310进一步包括沿竖直方向与第二承载板3131同步移动的第二传感器3135以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定位件3141,进而通过第二传感器3135和定位件3141对第二承载板3131进行竖直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传感器3135每检测到一个定位件3141,则记为一步,当达到预定的步数,则第二承载板3131到达预定竖直位置。其中,定位件3141设置于保温存储柜310的框架314上,且与第二传感器3135对向设置。在实现第二承载板3131竖直定位的另一实施例中,保温存储柜310包括沿竖直方向与第二承载板3131同步移动的定位件(图中未示出)以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进而通过传感器和定位件对第二承载板3131进行竖直定位。具体的,当预定竖直位置的传感器检测到定位件,则第二承载板3131到达预定竖直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温存储柜310还可以同时包括沿竖直方向与第二承载板3131同步移动的传感器和定位件,以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件和传感器,进而通过对应的传感器和定位件对第二承载板3131进行竖直定位。
一并参见图19,承载机构312进一步包括第三传感器3123,第三传感器3123用于在检测到货品30传送到第一承载板3121的预定位置后控制加热件3122开启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感器3123为对射型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承载板3121的对称两侧,当检测到货品30后,使得加热件3122开启加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传感器3123还可以为单个的其他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一承载板3121底部。
承载机构312进一步包括密封检测板3124,密封检测板3124设置于第一承载板3121上,用于检测货品30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检测板3124位于加热件3122上,以与货品30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检测板3124上设置有多个电极3124a,若货品30密封不完全,货品30内的液体漏出,使得多个电极3124a之间发生短路,则密封检测板116发出提示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避免汤汁继续漏出导致浪费液体和损坏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加热件3122中间设置凹槽(图中未示出),将密封检测板3124设置于凹槽中;或者将加热件3122设置于第一承载板3121上的中心位置,将密封检测板3124设置于第一承载板3121上且围绕加热件3122。
保温存储柜310进一步柜门机构315,柜门机构315设置于柜体311靠近承载机构312的侧壁上,柜门机构315包括多个柜门3151,其中多个柜门3151与多个承载机构312一一对应,以使得位于承载机构312的货品30能够从对应的柜门3151被取出。
柜门机构315还可以包括密码锁机构(图中未示出),密码锁机构分别与多个柜门3151连接,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密码开启对应的柜门3151,以实现货品30的提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保温存储柜内设置多个承载机构和移载机构,能够自动将从与外部连通的进货口接收的货品传送至承载机构,实现保温存储柜存储货品的自动化,使得保温存储柜的功能多样化,同时节省人力,提高存货效率。
参见图1至图3、图15,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10第五实施例包括保温存储工位300和位于保温存储工位上游的配送工位100,保温存储工位300包括保温存储柜310,保温存储柜310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保温存储柜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配送工位100包括货品传送机构和提取及传递机构,提取及传递机构用于从货品传递机构上提取货品,并将货品从进货口3111传递至承载机构312。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存储柜310存储的货品30为开口位置贴合有密封膜片的容器,容器内放置有食材,容器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配送机构实施例中的容器20,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厨房系统10可结合包括上述多个实施例中提及的工位和机构,例如,包括第一实施例中提及的配送工位100、就餐工位200和保温存储工位300,其中保温存储工位300的具体结构如第五实施例所述。
参见图20,自动化厨房系统10第六实施例除包括上述配送工位100外,还包括撕膜工位500、提取工位600、第一烹制工位700、第二烹制工位800和混合工位900。本实施例的容器20中设置有内容器。其中,容器20内放置第一食材;内容器架设在容器20内,用于放置第二食材。自动化厨房系统10用于对容器20进行操作以对容器20中的两种食材进行加工。其中,自动化厨房系统10还包括容器支撑座和一些工位之间的传递机构和提取机构,如上述容器支撑座510、转运机构120、提取及传递机构115等,用于实现将容器20以及其内容器在工位之间的传递,其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传递机构或提取机构,在此不做限定。
撕膜工位500用于撕除容器20上的第一密封膜片。在撕膜工位500完成撕膜后,通过相关传递机构将放置有容器20的第一容器支撑座传递至提取工位600。
提取工位600用于从容器20中提取出内容器,并可由相关传递和提取机构将内容器传递至第二烹制工位800。而且,通过相关传递机构将放置有容器20的第一容器支撑座传递至第一烹制工位700,并利用如上述转运机构120将容器20从第一容器支撑座转移至第一烹制工位700中的第二容器支撑座。
第一烹制工位700用于对容器内的第一食材进行烹制。
第二烹制工位800用于对内容器内的第二食材进行烹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烹制工位800对第二食材进行微波加热。进一步地,第一烹制工位700和第二烹制工位800可在至少部分时段对第一食材和第二食材进行并行烹制。
在完成烹制后,通过相关传递机构将内有烹制后的第一食物的容器20传递至混合工位900,另外,通过相关传递和提取机构将内有烹制后的第二食物的内容器传递至混合工位900。
混合工位900用于在第一食材烹制完成后将内容器内的烹制完成的第二食材倒入到容器20内。然后,利用相关传递机构将放置有容器20的第二容器支撑座传递至覆膜工位400。
覆膜工位400用于在第二食材倒入容器20后对容器20覆盖第二密封膜片,以密封容器20。其中,该第二密封膜片可与上述第一密封膜片为同一膜片,覆膜工位400具体用于利用该第一密封膜片的内圈粘合区和外圈粘合区中的在撕膜后保留的粘合区实现贴合。然后,利用相关传递和提取机构将覆膜后的容器20传递至配送工位100。
配送工位100用于对密封后的容器20配送到目的位置。另外,该覆膜工位400也可在无需对外容器进行翻转的情况下,不对外容器进行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自动化厨房系统可选择性包括上述工位和机构。例如,该自动化厨房系统可仅包括第一容器支撑座;或者包括上述除第二烹制工位外的所有工位等,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就餐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就餐台机构包括:
就餐台主体,所述就餐台主体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口;
就餐板机构,用于承载容器,并沿水平方向传送所述容器,直至所述容器通过所述出口从外部传送至所述就餐台主体内部;
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出口的上方;
竖直传动机构,所述竖直传动机构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传动所述限位挡板,直至所述容器由所述就餐板机构送入所述出口后由所述限位挡板限位,且所述容器在所述就餐板机构将所述容器向所述出口外侧传送的过程中,与所述就餐板机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餐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就餐板机构包括支撑板和水平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用于承载所述容器,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用于沿水平方向传动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容器在所述限位挡板的作用下与所述支撑板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餐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就餐台机构进一步包括回收桶,所述回收桶对应所述支撑板位置设置于所述就餐台主体的内部,且所述回收桶的回收口低于所述支撑板,当所述容器与所述支撑板分离后,所述容器落入所述回收桶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餐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就餐台机构进一步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置于所述就餐台主体的外侧,且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的传动下伸出所述出口后,支撑于所述支撑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餐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的底侧上设有刮片,所述刮片用于由所述竖直传动机构传动到与所述支撑板接触,进而在所述支撑板由所述水平传动机构传动的过程中对所述支撑板进行清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餐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为基于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竖直传动机构为基于气缸驱动的传动机构。
7.一种自动化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就餐工位,所述就餐工位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就餐台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厨房系统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就餐工位上游的配送工位,所述配送工位包括提取及传递机构,所述提取及传递机构用于将所述容器送入所述就餐板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餐工位包括多个所述就餐台机构,所述配送工位包括分别与所述就餐台机构对应的多个提取及传递机构,所述自动化厨房系统进一步包括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容器对应的订单信息控制对应的提取及传递机构提取所述容器并送入所述就餐板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厨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工位进一步包括配送机构,所述配送机构包括传送板,所述传送板用于与所述就餐板机构的支撑板抵接,以及配合所述提取及传递机构将所述容器送入所述就餐板机构。
CN201821785663.9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635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5663.9U CN20963533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5663.9U CN20963533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5337U true CN209635337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7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566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63533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5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168A (zh) * 2018-10-31 2019-03-26 长沙易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168A (zh) * 2018-10-31 2019-03-26 长沙易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N109516168B (zh) * 2018-10-31 2023-12-05 长沙易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0501A (zh) 自动化食物加工系统
CN109801437A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109677881A (zh) 一种配送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N209635337U (zh)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N210557842U (zh) 一种抓取机构及自动餐饮设备
CN109516168A (zh)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N109775348A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09635338U (zh) 一种配送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N210930922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09922333U (zh) 一种配送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N109775349A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09915569U (zh) 一种保温存储柜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N210557843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09980350U (zh) 一种微波加热自动售货机
CN111806812A (zh) 电饭煲包装生产线
CN209059999U (zh) 多锅体煎药机组系统
CN211066217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11066218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11056134U (zh) 一种传送机构及自动餐饮设备
CN210930919U (zh) 一种出餐机构及自动餐饮设备
CN211130661U (zh) 制餐系统、烹饪装置及倒料机构
CN111802414B (zh) 一种智能煎饼馃子制售机
CN209915568U (zh) 一种就餐台机构及自动化厨房系统
CN209956911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09973652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