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4548U -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4548U
CN209634548U CN201920147865.9U CN201920147865U CN209634548U CN 209634548 U CN209634548 U CN 209634548U CN 201920147865 U CN201920147865 U CN 201920147865U CN 209634548 U CN209634548 U CN 209634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by carrier
back support
exchange structur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78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Zetai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478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4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4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4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包括座位支撑件(1),沿婴儿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具有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还包括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的靠背支撑件(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座位换向方便。采用该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能够方便地调整婴幼儿在座位内的乘坐朝向。

Description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常用产品。出行时可将婴幼儿放置在婴儿车的座靠结构内,婴儿车的座靠结构包括座位支撑件和靠背支撑件,座位支撑件用于供婴幼儿乘坐,靠背支撑件则可以在婴幼儿斜躺时支撑婴幼儿的背部。
传统婴儿车的靠背支撑件是固定连接在座位支撑件的后端,因此,婴幼儿乘坐时面部是面向前方,当大人推着婴幼儿出行时,婴幼儿与大人是面朝的同一个方向,大人很难看到婴幼儿的面部,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目前市场上有的婴儿车能够调换座靠结构的方向,当大人想与婴幼儿面对面时,就将座靠结构从婴儿车上拆下,并旋转180度后再安装到婴儿车上,这样婴幼儿就能坐在座位内并与大人面对面,而当大人需要与婴幼儿面朝同一方向时,则将座靠结构拆下,并再次旋转180度后装到婴儿车上。但是由于座靠结构一般较大较重,座位换向不方便,所以这样来调整婴幼儿在座位内乘坐朝向就非常的麻烦,费时费力,。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座位换向方便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采用该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能够方便地调整婴幼儿在座位内的乘坐朝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包括座位支撑件1,沿婴儿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具有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还包括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的靠背支撑件2。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支撑件2包括靠背底座21,所述的靠背底座21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 1a配合连接,所述的靠背底座21上连接有靠背杆22。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底座 21上设有卡合部23,所述的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均设有能与卡合部23卡合的卡位。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底座 21与座位支撑件1之间设有能够牵引靠背底座21相对座位支撑件1 运动的牵引组件3。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组件 3包括下连杆31和上连杆32,所述的下连杆31一端与座位支撑件1 铰接并形成第一铰接点A,所述的下连杆31另一端与靠背底座21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点B,所述的上连杆32一端与座位支撑件1铰接并形成第三铰接点C,所述的上连杆32另一端与靠背底座21铰接并形成第四铰接点D,并且,所述的第三铰接点C位于第一铰接点A的斜上方,所述的第四铰接点D位于第二铰接点B的斜上方。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 32弯折而呈V形。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包括座位底座11和连接在座位底座11上的座位支撑部12。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支撑件2包括至少两根靠背管24,所述的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均设有能与靠背管24下端连接或脱离的卡位。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杆 22转动连接在靠背底座21上,所述的靠背杆22与靠背底座21之间设有调节靠背杆22与座位支撑件1夹角的角度调节装置。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沿圆周方向设在靠背底座21上的多个卡合槽81,所述的靠背杆22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条形的让位孔82,所述的让位孔82内穿设有能沿靠背杆22轴向方向运动并能与卡合槽81卡合的卡合杆83,所述的靠背杆22内还设有能够对卡合杆83施加弹力而使卡合杆 83与卡合槽81保持卡合的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靠背支撑件既可以与座位前端配合连接又可以与座位后端配合连接,所以当靠背支撑件位于座位支撑件的座位后端时,婴幼儿乘坐在婴儿车内并面向前方,与推车的大人面朝同一个方向,当靠背支撑件位于座位支撑件的座位前端时,婴幼儿乘坐在婴儿车内并面向后方,此时与推车的大人面对面。因此,在需要座位换向时,不需要调整座位支撑件,只需操作靠背支撑件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底座与座位后端脱离而运动至座位前端过程中,上连杆和下连杆均相对靠背底座和座位支撑件转动,上连杆、下连杆和靠背底座实现连动,使得靠背底座在座位前端和座位后端之间改变位置时运动顺畅并且平稳。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后端向座位前端运动过程中的立体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后端向座位前端运动过程中的立体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后端向座位前端运动过程中的立体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后端运动至座位前端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位于座位后端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后端向座位前端运动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后端向座位前端运动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后端向座位前端运动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后端运动至座位前端时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靠背支撑件位于座位前端时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靠背支撑件从座位前端向座位后端运动过程中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靠背支撑件运动至座位后端时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配在婴儿车车架上的示意图之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配在婴儿车车架上的示意图之二;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以及图14和图15所示,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包括座位支撑件1,沿婴儿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的座位支撑件 1具有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还包括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的靠背支撑件2。靠背支撑件2 既可以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又可以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所以当靠背支撑件2位于座位支撑件1的座位后端1b时,婴幼儿乘坐在婴儿车内并面向前方,与推车的大人面朝同一个方向(如图14),当靠背支撑件2位于座位支撑件1的座位前端1a时,婴幼儿乘坐在婴儿车内并面向后方,此时与推车的大人面对面(如图15)。因此,在需要座位换向时,不需要调整座位支撑件1,只需操作靠背支撑件2,使靠背支撑件2在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之间交替位置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如图1至图10所示,所述的靠背支撑件2包括靠背底座21,所述的靠背底座21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所述的靠背底座 21上连接有靠背杆22。在需要座位换向而改变婴幼儿的乘坐朝向时,只需操作靠背支撑件2,使靠背底座21在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 之间交换位置即可。
如图1至图10所示,所述的靠背底座21与座位支撑件1之间设有能够牵引靠背底座21相对座位支撑件1运动的牵引组件3。所述的牵引组件3包括下连杆31和上连杆32,所述的下连杆31一端与座位支撑件1铰接并形成第一铰接点A,所述的下连杆31另一端与靠背底座21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点B,所述的上连杆32一端与座位支撑件1铰接并形成第三铰接点C,所述的上连杆32另一端与靠背底座21铰接并形成第四铰接点D,并且,所述的第三铰接点C位于第一铰接点A的斜上方,所述的第四铰接点D位于第二铰接点B的斜上方。靠背底座21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运动至座位前端1a过程中,上连杆32和下连杆31均相对靠背底座21和座位支撑件1转动,上连杆32、下连杆31和靠背底座21实现连动,使得靠背底座21在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之间改变位置时运动顺畅并且平稳。
如图10所示,所述的上连杆32弯折而呈V形,使得靠背底座 21、上连杆32和下连杆31连动时顺畅平稳。
如图1所示,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包括座位底座11和连接在座位底座11上的座位支撑部12。所述的座位支撑部12可以是支撑板、支撑管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座位支撑部12为板状的支撑板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的靠背杆22转动连接在靠背底座21上,所述的靠背杆22与靠背底座21之间设有调节靠背杆22与座位支撑件1 夹角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沿圆周方向设在靠背底座21上的多个卡合槽81,所述的靠背杆22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条形的让位孔82,所述的让位孔82内穿设有能沿靠背杆22轴向方向运动并能与卡合槽81卡合的卡合杆83,所述的靠背杆22内还设有能够对卡合杆83施加弹力而使卡合杆83与卡合槽81保持卡合的弹簧。靠背杆22能够相对座位支撑件1调整角度,这样可以便于婴幼儿躺在合适并舒适的位置。在调整靠背杆22夹角时,只需向上拉动卡合杆83,使卡合杆83从其中一个卡合槽81移动至另外一个卡合槽81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实施例2:
如图11至图13所示,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包括座位支撑件1和靠背支撑件2,沿婴儿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具有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所述的靠背支撑件2包括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的靠背底座21,所述的靠背底座21上连接有靠背杆22,所述的靠背底座22上设有卡合部23,所述的座位前端 1a和座位后端1b均设有能与卡合部23卡合的卡位。当需要座位换向时,只需使卡合部23与座位前端1a或座位后端1b位置的卡位脱离,然后将卡合部23与座位后端1b或座位前端1a位置的卡位再次卡合即可,这样就完成座位换向,能够非常方便地调整婴幼儿在座位内的乘坐朝向。在本实施例中,卡合部23为设置在靠背底座21下端的卡合柱,卡位为设置在座位支撑件1上的卡孔。当然,卡合部23 和卡位也可以是其它常用卡合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包括座位支撑件1,沿婴儿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具有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还包括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的靠背支撑件2,所述的靠背支撑件2包括至少两根靠背管24,两根所述的靠背管连接呈U形,所述的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 1b均设有能与靠背管24下端连接或脱离的卡位,所述的卡位为设在座位支撑件1上的卡孔,所述的靠背管24下端可以与卡孔插接。在需要座位换向而改变婴幼儿乘坐朝向时,需要通过将U形靠背管从座位前端1a或座位后端1b处拔出而插接到座位后端1b或座位前端1a 处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Claims (10)

1.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包括座位支撑件(1),沿婴儿车的前后方向,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具有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还包括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的靠背支撑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支撑件(2)包括靠背底座(21),所述的靠背底座(21)既能与座位前端(1a)脱离而与座位后端(1b)配合连接,又能与座位后端(1b)脱离而与座位前端(1a)配合连接,所述的靠背底座(21)上连接有靠背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底座(21)上设有卡合部(23),所述的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均设有能与卡合部(23)卡合的卡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底座(21)与座位支撑件(1)之间设有能够牵引靠背底座(21)相对座位支撑件(1)运动的牵引组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组件(3)包括下连杆(31)和上连杆(32),所述的下连杆(31)一端与座位支撑件(1)铰接并形成第一铰接点(A),所述的下连杆(31)另一端与靠背底座(21)铰接并形成第二铰接点(B),所述的上连杆(32)一端与座位支撑件(1)铰接并形成第三铰接点(C),所述的上连杆(32)另一端与靠背底座(21)铰接并形成第四铰接点(D),并且,所述的第三铰接点(C)位于第一铰接点(A)的斜上方,所述的第四铰接点(D)位于第二铰接点(B)的斜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32)弯折而呈V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包括座位底座(11)和连接在座位底座(11)上的座位支撑部(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支撑件(2)包括至少两根靠背管(24),所述的座位前端(1a)和座位后端(1b)均设有能与靠背管(24)下端连接或脱离的卡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杆(22)转动连接在靠背底座(21)上,所述的靠背杆(22)与靠背底座(21)之间设有调节靠背杆(22)与座位支撑件(1)夹角的角度调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沿圆周方向设在靠背底座(21)上的多个卡合槽(81),所述的靠背杆(22)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条形的让位孔(82),所述的让位孔(82)内穿设有能沿靠背杆(22)轴向方向运动并能与卡合槽(81)卡合的卡合杆(83),所述的靠背杆(22)内还设有能够对卡合杆(83)施加弹力而使卡合杆(83)与卡合槽(81)保持卡合的弹簧。
CN201920147865.9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Active CN209634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7865.9U CN209634548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7865.9U CN209634548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4548U true CN209634548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7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7865.9U Active CN209634548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4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1166B2 (en)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
EP2208637B1 (en) Juvenile vehicle seat with headrest-height controller
CN110682957B (zh) 移动载具及其收折方法
US20100171289A1 (en) Stroller with travel seat attachment
JPH09504218A (ja) 座部および背もたれ同期調節装置を有する作業用椅子
CN202919645U (zh) 婴童椅具的背靠调整机构
KR102356354B1 (ko) 의자용 팔걸이
CN209634548U (zh) 一种婴儿车座位换向结构
CN211336142U (zh) 一种婴儿车的座位组件
GB2564728A (en) Seat device
EP0519857B1 (en) Seat for children's pushchair
WO2023284253A1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112758165A (zh) 儿童支撑组件及婴儿载具
CN213262560U (zh) 背靠角度调整机构及其幼儿载具
CN209454828U (zh) 儿童推车座椅
CN210653263U (zh) 一种折叠方便的婴儿车
CN203698008U (zh) 儿童安全座椅靠背角度分段调节机构
CN201703406U (zh) 背靠可换向的儿童乘坐装置
CN211167060U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座椅靠背角度调整机构以及座椅
JP5022087B2 (ja) 車椅子、台車に着設する子供用座部構造体
CN220465598U (zh) 一键折叠连动高景观车
CN103315568B (zh) 一种可由座椅变成婴儿篮的调节装置
CN204862237U (zh) 多角度高脚椅
CN219008016U (zh) 形态可调的儿童车
CN216861566U (zh) 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8

Address after: 528400, 2nd Floor, Building 1, No. 11 Gangbao Road, Tongmao Industrial Avenue (West), Baili Village,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ZETAI HOUSEHOLD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433300 Jianli No.1 Middle School, Jianli Coun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i 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