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5230U - 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其的触摸窗及触摸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其的触摸窗及触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5230U
CN209625230U CN201790001095.6U CN201790001095U CN209625230U CN 209625230 U CN209625230 U CN 209625230U CN 201790001095 U CN201790001095 U CN 201790001095U CN 209625230 U CN209625230 U CN 209625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dhesive layer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apparatus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0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圭璘
方晶焕
崔镕在
金敏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5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52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9Protecting the fingerprint sensor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the fing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实施例涉及一种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其的触摸窗及触摸装置,所述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基板;槽,所述槽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用于识别指纹的区域中;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槽中;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粘结层上;基底基板,所述基底基板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上;以及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基板上,其中,所述基底基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模块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大于所述槽的高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的高度的高度处。

Description

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其的触摸窗及触摸装置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其的触摸窗及触摸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传感器用于检测人的指纹,不仅广泛用于传统的门锁装置,而且广泛用于电子装置以确定该电子装置的电源的开/关或者睡眠模式的解除。
当将指纹传感器应用到触摸窗时,指纹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指纹传感器盖的一个表面上。
然而,存在由于指纹传感器的布置所引起的指纹传感器盖的总厚度减小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接收部形成在指纹传感器盖的一个区域中,并且指纹传感器模块插入接收部内。
然而,存在设置在接收部中的指纹传感器模块被外界冲击等损坏,从而降低可靠性的问题。
因此,需要具有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结构的指纹感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具有提高的可靠性的指纹感测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基板;槽(groove),所述槽形成在所述基板的用于识别指纹的区域中;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槽中;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粘结层上;基底基板,所述基底基板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上;以及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基板上,其中,所述基底基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模块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大于所述槽的高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的高度的高度处。
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固定指纹传感器、基底基板和支撑层的第一粘结层可以设置成高于槽的高度,同时与指纹传感器、基底基板和支撑层的侧表面相接触。
因此,可以增强设置在基板的指纹感测区域上的指纹传感器、基底基板和支撑层的固定力。
另外,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设置在形成于基板上的指纹感测区域的槽上的基底基板和/或支撑层的尺寸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的尺寸。
因此,第二粘结层可以设置在台阶部上,台阶部形成在基底基板和设置于基底基板上的指纹传感器中,使得基底基板和指纹传感器之间的粘结力可以通过第二粘结层得到提高。
此外,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可以将基底基板和/或保护层的尺寸与指纹传感器芯片的尺寸之比控制在恒定的比率。
因此,能够防止指纹传感器遭受集中在指纹传感器芯片上的外部冲击而损坏。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可以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的平面图。
图3至图8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模块的平面图。
图10至图15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另一截面图。
图16是根据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模块的另一平面图。
图17至图20是用于说明各种类型的触摸窗的视图,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应用到该触摸窗。
图21至图23是示出触摸装置的视图,在该触摸装置中,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应用到触摸窗,该触摸窗与显示面板相结合。
图24是示出触摸装置组件的示例的视图,根据实施例的触摸装置应用到该触摸装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者结构被称为在另一基板、另一层(或膜)、另一区域、另一焊盘或另一图案“上”或“下”时,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另一基板、层(或膜)、区域、焊盘或者图案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层的这种位置已参照附图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当预定部分“包括”预定组件时,除非有相反指示,该预定部分不排除其他组件,而是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组件。
为了方便或简洁的目的,可以对图中所示的每个层(膜)、区域、图案或者结构的厚度和尺寸进行修改。另外,层(膜)、区域、图案或者结构的尺寸不完全反映真实尺寸。
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
参照图1和图2,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可以包括基板100。
基板100可以是刚性的或柔性的。例如,基板100可以包括玻璃。详细地,基板100可以包括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示例中,基板100可以包括化学钢化/半钢化玻璃,例如钠钙玻璃或者铝硅酸盐玻璃。
另外,基板100可以是可弯曲的以具有部分弯曲的表面。换言之,基板 100可以是可弯曲的使得基板的一部分具有平坦表面并且基板的另一部分具有曲面。详细地,基板100的端部可以弯曲以具有曲面或者可以弯曲或折弯以具有拥有随机曲率的表面。
此外,基板100可以是具有柔性特性的柔性玻璃板。
另外,基板100可以是弯曲(curved)或弯折(bended)的基板。也就是说,包括基板100的指纹感测装置可以形成为具有柔性、弯曲或弯折的特性。因此,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可以易于携带并且可以改为各种设计。
基板100的厚度T可以为约1000μm或更小。详细地,基板100的厚度T 可以限定为从基板100的一个表面100a到基板100的另一个表面100b的距离,并且可以为约1000μm或更小。更详细地,基板100的厚度T可以在约 300μm至约1000μm的范围内。
参照图2,有源区AA和无源区UA限定在基板100上。
无源区UA可以设置为包围有源区AA。另外,有源区AA的面积可以大于无源区UA的面积。
图像可以显示在有源区AA中,并且图像可以不显示在围绕有源区AA设置的无源区UA中。
例如,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可以设置在有源区AA上。详细地,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可以沿不同方向在有源区AA上延伸。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可以沿不同方向延伸而彼此互不接触。
此外,多个接线电极可以设置在无源区UA上。详细地,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一接线电极和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接线电极可以设置在无源区UA上。
此外,可以在有源区AA和无源区UA中的至少一个中感测输入装置(例如手指或手写笔)的位置。详细地,当输入装置(例如手指)触摸玻璃板100 时,在由输入装置触摸的部分处发生电容变化,并且发生了这种变化的所述部分可以被检测为接触位置。
基板100可以包括指纹感测区域FA。指纹感测区域FA可以是用于识别指纹的区域。指纹感测区域FA的面积可以小于无源区UA的面积。指纹感测区域FA的位置可以与无源区UA的位置重叠。详细地,指纹感测区域FA可以位于无源区UA上。
指纹感测区域FA可以是用于识别手指的指纹等的区域。
此外,基板100可以具有包括长边和短边的矩形形状,并且指纹感测区域FA可以相比长边更接近短边。
此外,指纹感测区域FA的面积可以小于基板100的面积。详细地,指纹感测区域FA的面积可以为基板总面积的约0.5%至约5%
参照图3至图6,槽可以形成在指纹感测区域FA中。详细地,基板100 可以包括一个表面100a和面对该一个表面100a的另一个表面100b,并且槽可以形成在基板100的该一个表面100a中。也就是说,槽可以形成在基板100 上的用于识别指纹的区域中。
基板100的一个表面100a可以是其上设置有指纹传感器200的表面。基板100的另一个表面100b可以是由诸如手指的输入装置触摸的表面。
当诸如手指的输入装置触摸基板100的另一个表面100b(即基板100的与指纹感测区域FA相对应的另一个表面100b)时,设置在形成于基板100 的一个表面100a上的槽中的指纹传感器可以响应于输入装置的接触进行操作。
槽可以包括内表面S和连接内表面S的底表面L。也就是说,基板100 可以包括由槽限定的内表面S和底表面L。
内表面S可以在相对于底表面倾斜的同时进行延伸。例如,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自底表面至基板的一个表面100a逐渐增大。
因此,槽可以具有短宽度和长宽度。
详细地,槽的短宽度可以限定为槽的内径(IR)。也就是说,槽的短宽度可以限定为底表面L的宽度。
此外,槽的长宽度可以限定为槽的外径(OR)。也就是说,槽的长宽度可以限定为内表面之间的最长距离。
底表面L和内表面S之间的接触以及内表面S和基板的一个表面100a之间的接触可以是成角度的或弯曲的。
例如,底表面L和内表面S之间的接触以及内表面S和基板的一个表面 100a之间的接触可以是成角度的。
或者,底表面L和内表面S之间的接触可以是弯曲的,并且内表面S和基板的一个表面100a之间的接触可以是成角度的。
另外,底表面L和内表面S之间的接触可以是成角度的,并且内表面S 和基板的一个表面100a之间的接触可以是弯曲的。
此外,底表面L和内表面S之间的接触以及内表面S和基板的一个表面 100a之间的接触可以是弯曲的。
参照图3和图4,指纹传感器210可以设置在形成于基板100中的槽中。例如,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槽中,并且指纹传感器210可以设置在第一粘结层310上。第一粘结层310可以支撑指纹传感器210。第一粘结层310 可以保护指纹传感器210。第一粘结层310可以固定指纹传感器210。
基底基板220可以设置在指纹传感器210上。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可以相互连接。
指纹传感器210可以包括指纹感测电极图案和连接到指纹感测电极图案的指纹传感器芯片。例如,指纹传感器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腔的模具单元 (mold unit),以及设置在腔中的指纹感测电极图案和指纹传感器芯片。
指纹传感器210的厚度可以在约400μm至约600μm的范围内。
基底基板220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基底基板22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基底基板210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
基底基板220的厚度可以在约20μm至约100μm的范围内。
基底基板220还可以包括延伸部。例如,基底基板220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与槽相对应的区域中,另一部分可以设置在指纹感测区域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基底基板220可以延伸至槽的外侧以传输接收自指纹传感器210 的信号。
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可以彼此连接。例如,焊膏可以设置在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之间,并且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 可以通过焊膏彼此电连接。
第一粘结层310可以包括透明材料。例如,第一粘结层310可以包括透明树脂材料。
可以在填充槽的内部的同时设置第一粘结层310。也就是说,指纹传感器 210和基底基板22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浸渍到第一粘结层310中。
第一粘结层310可以仅设置在槽中。或者,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槽外侧。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可以从槽的内侧延伸,并且可以设置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即基板的未形成槽的一个表面上。
例如,基板的一个表面可以限定其中形成有槽的第一区域1A和除了第一区域1A以外的第二区域2A。
第一粘结层310可以仅设置在第一区域1A上。或者,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2A上。
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可以限定为与槽的底表面相接触的接触面和与接触面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3,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2可以大于槽的高度h1。另外,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2可以等于或小于基底基板220的上表面220a的高度h3。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侧表面220b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另外,第一粘结层310可以不设置在基底基板220的上表面220a上。
因此,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可以牢固地固定在槽的内侧。
参照图4,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2可以大于槽的高度h1。第一粘结层 310的高度h2可以大于或等于基底基板220的上表面220a的高度h3。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侧表面220b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此外,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基底基板的上表面220a上。
因此,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可以牢固地固定在槽的内侧,并且可防止可能渗入基底基板的上表面的外部杂质。
尽管图3和图4示出第一粘结层310与前侧相接触,但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侧表面的一部分相接触。
参照图5和图6,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详细地,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更详细地,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
例如,参照图9,基底基板220的横向宽度W1和纵向宽度W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即,基底基板220的宽度W1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W3。或者,基底基板220的纵向宽度W2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纵向宽度W4。或者,基底基板220的横向和纵向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横向和纵向宽度。
或者,基底基板220的面积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
基底基板220的面积可以比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大预定的面积比。
详细地,基底基板220的面积可以大约为指纹传感器210面积的两倍或更小。
更具体地,基底基板220的面积与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之比可以在约 1.64:1至约2:1的范围内。
当基底基板220的面积与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之比小于约1.64:1时,粘结材料可能无法充分渗透到基底基板的暴露的表面和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使得基底基板与指纹传感器之间的粘附力可能变差。
此外,当基底基板220的面积与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之比大于约2:1时,基底基板和指纹传感器之间的粘附力可能变的过强,使得外部冲击被完全传递至指纹传感器,对指纹传感器造成损坏。
参照图5,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1可以大于槽的高度h2。此外,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1可以等于或小于基底基板220的上表面220a的高度h3。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侧表面220b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此外,第一粘结层310可以不设置在基底基板220的上表面220a上。
或者,参照图6,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1可以大于槽的高度h2。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1可以大于或等于基底基板220的上表面220a的高度h3。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侧表面220b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此外,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基底基板的上表面220a上。
尽管图5和图6示出第一粘结层310与前侧相接触,但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侧表面的一部分相接触。
另外,参照图5和图6,第二粘结层320可以进一步设置在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c和第一粘结层310之间。即,由于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所以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可以形成阶差(step difference),并且由于该阶差,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c可暴露。第二粘结层32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c相接触。
因此,可以提高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之间的粘附力,并且可以防止指纹传感器210从基底基板220剥离。
此外,第二粘结层320还可以设置在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c和第一粘结层310之间。即,由于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可以形成阶差,并且由于该阶差,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c可暴露。第二粘结层32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c相接触。
因此,可以提高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之间的粘附力,并且可以防止指纹传感器210从基底基板220剥离。
第二粘结层320可以包括透明材料。例如,第二粘结层320可以包括透明树脂材料。
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第一粘结层310 和第二粘结层320可以设置成彼此接触。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 可以一体地形成。
因此,可以防止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被剥离,并且可以防止水分或空气穿过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
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可以由不同的工序形成。例如,在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之间的台阶部上首先形成第二粘结层320后,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槽内侧,并且第一粘结层310可以浸渍有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
或者,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可以由相同的工序形成。例如,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槽中,并且第一粘结层310可以浸渍有基底基板 220和指纹传感器210,从而在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之间的台阶部上形成第二粘结层320。
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可以根据指纹传感器的尺寸而变化。
参照图7和图8,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槽的长宽度或短宽度。
参照图7,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并且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槽的长宽度,即小于或等于槽的外径。
此外,参照图8,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并且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槽的短宽度,即小于或等于槽的内径。
参照图3至图8,指纹传感器220和槽的底表面L之间的距离d可以在约 10μm至约40μm的范围内。
当指纹传感器220和底表面L之间的距离小于约10μm时,第一粘结层不能充分设置在指纹传感器210和底表面L之间,使得指纹传感器和基板之间的粘结力可能降低。
另外,当指纹传感器220和底表面L之间的距离大于约40μm时,指纹传感器220和基板100的另一个表面100b(其与诸如手指的输入装置相接触) 之间的距离可能增大,使得感测灵敏度可能降低。
此外,参照图3至图8,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槽内的显示构件350和装饰层400。
显示构件350可以设置在槽的内表面上。例如,显示构件350可以设置成与槽的内表面相接触。
显示构件350可以包括非导电环形金属。
由于显示构件350,可以从外部识别设置指纹传感器200的区域。即,由于显示构件350,可以从外部识别指纹感测区域(FA)。
另外,装饰层400可以设置在槽的底表面上。例如,装饰层400可以设置成与槽的底表面相接触。
装饰层400可以防止指纹传感器从外部在视觉上被识别。
下面将参照图10至图15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在对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的描述中,将省略在先前实施例中描述过的描述,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分配给相同的组件。
参照图10至图15,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底基板220上的支撑层230。
也就是说,指纹传感器210、设置在指纹传感器210上的基底基板220以及设置在基底基板220上的支撑层230可以插入形成在基板100中的槽中。
支撑层230可以设置在暴露于外部的基底基板220上以便保护基底基板。支撑层230可以包括金属。例如,支撑层230可以包括不锈钢(SUS)。
支撑层的厚度可以在约100μm至约200μm的范围内。
参照图10和图11,不同于以上参照图3和图4所描述的指纹感测装置,该指纹感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在基底基板220上的支撑层230。
可以在填充槽的内部的同时设置第一粘结层310。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 310可以浸渍有指纹传感器210、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粘结层310可以仅设置在槽内侧。或者,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槽外侧。即,第一粘结层从槽的内侧延伸,并且设置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即基板的未形成槽的一个表面上。
例如,基板的一个表面可以限定其中形成有槽的第一区域1A和除了第一区域1A以外的第二区域2A。
第一粘结层310可以仅设置在第一区域1A上。或者,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2A上。
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可以限定为与槽的底表面相接触的接触面和与接触面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0,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1可以大于槽的高度h2。另外,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支撑层230的上表面230a的高度h4。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侧表面220b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另外,第一粘结层310可以不设置在支撑层的上表面230a上。
因此,指纹传感器210、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可以牢固地固定在槽的内侧。
或者,参照图11,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1可以大于槽的高度h2。另外,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1可以等于或大于支撑层的上表面230a的高度 h4。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侧表面220b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此外,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支撑层的上表面230a上。
因此,指纹传感器210、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可以牢固地固定在槽的内侧,同时防止外界杂质渗入支撑层的上表面。
尽管图10和图11示出第一粘结层310与前侧相接触,但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侧表面的一部分相接触。
参照图12和图13,指纹传感器210、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详细地,指纹传感器210、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更具体地,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
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可以等于支撑层230的宽度。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可以对应于支撑层230的宽度。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基底基板220 和支撑层230的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且可以彼此不同。
例如,参照图16,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横向宽度W1和纵向宽度W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即,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横向宽度W1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横向宽度W3。或者,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纵向宽度W2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纵向宽度W4。或者,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横向宽度和纵向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横向宽度和纵向宽度。
或者,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面积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
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面积可以比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大预定的面积比。
详细地,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面积可以大约是指纹传感器210 的面积的两倍或更小。
更具体地,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面积与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之比可以在约1.64:1至约2:1的范围内。
当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面积与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之比小于约1.64:1时,粘结材料可能无法充分渗入基底基板的暴露表面和指纹传感器 210的侧表面,使得基底基板与指纹传感器之间的粘附力可能降低。
另外,当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面积与指纹传感器210的面积之比超过约2:1时,基底基板和指纹传感器之间的粘附力可能变的过强,使得外部冲击可能被完全传递至指纹传感器,对指纹传感器造成损坏。
参照图12,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2可以大于槽的高度h1。另外,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2可以等于或小于支撑层的上表面220a的高度h4。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侧表面220b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另外,第一粘结层310可以不设置在支撑层的上表面230a上。
或者,参照图13,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2可以大于槽的高度h1。另外,第一粘结层310的高度h2可以等于或大于支撑层的上表面223a的高度 h4。也就是说,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b和基底基板的侧表面220b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此外,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支撑层的上表面230a上。
另外,参照图12和图13,第二粘结层320还可以设置在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a、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b和第一粘结层310之间。即,由于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 可以形成阶差,并且由于该阶差,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a和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b可暴露。第二粘结层32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a 和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b相接触。
尽管图12和图13示出第一粘结层310与前侧相接触,但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成与侧表面的一部分相接触。
因此,可以提高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之间的粘附力,并且可以防止指纹传感器210从基底基板220剥离。
另外,第二粘结层320还可以设置在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a、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b和第一粘结层310之间。即,由于基底基板220的宽度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可以形成阶差,并且由于该阶差,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a和基底基板的下表面220b可暴露。第二粘结层320可以设置成与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210a和基底基板的下表面 220b相接触。
因此,可以提高指纹传感器210和基底基板220之间的粘附力,并且可以防止指纹传感器210从基底基板220剥离。
第二粘结层320可以包括透明材料。例如,第二粘结层320可以包括透明树脂材料。
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第一粘结层310 和第二粘结层320可以设置成彼此接触。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 可以一体地形成。
因此,可以防止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被剥离,并且可以防止水分或空气穿过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
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可以由不同的工序形成。例如,在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之间的台阶部上首先形成第二粘结层320后,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槽内侧,并且第一粘结层310可以浸渍有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
或者,第一粘结层310和第二粘结层320可以由相同的工序形成。例如,第一粘结层310可以设置在槽中,并且第一粘结层310可以浸渍有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从而在基底基板220和指纹传感器210之间的台阶部上形成第二粘结层320。
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宽度可以根据指纹传感器的尺寸而变化。
参照图14和图15,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槽的长宽度。
参照图14,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 的宽度,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槽的长宽度,即小于或等于槽的外径。
或者,参照图15,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宽度可以大于指纹传感器210的宽度,并且基底基板220和支撑层230的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槽的短宽度,即小于或等于槽的内径。
参照图10至图15,指纹传感器220和槽的底表面L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约 10μm至约40μm的范围内。
当指纹传感器220和底表面L之间的距离小于约10μm时,第一粘结层可能无法充分设置在指纹传感器210和底表面L之间,使得指纹传感器和基底基板之间的粘结力降低。
另外,当指纹传感器220和底表面L之间的距离超过约40μm时,指纹传感器220和与诸如手指的输入装置接触的基板100之间的距离可能增加,使得感测灵敏度可能降低。
此外,参照图10至图15,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构件350和设置在槽内的装饰层400。
显示构件350可以设置在槽的内表面上。例如,显示构件350可以设置成与槽的内表面相接触。
显示构件350可以包括非导电环形金属。
由于显示构件350,设置有指纹传感器200的区域可从外部得以识别。即,由于显示构件350,指纹感测区域(FA)可从外部得以识别。
另外,装饰层400可以设置在槽的底表面上。例如,装饰层400可以设置成与槽的底表面相接触。
装饰层400可以防止指纹传感器从外部在视觉上被识别。
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固定指纹传感器、基底基板和支撑层的第一粘结层可以设置成高于槽的高度,同时与指纹传感器、基底基板和支撑层的侧表面相接触。
因此,可以增强设置在基板的指纹感测区域上的指纹传感器、基底基板和支撑层的固定力。
另外,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设置在形成于基板上的指纹感测区域的槽上的基底基板和/或支撑层可以具有比指纹传感器的尺寸更大的尺寸。
因此,第二粘结层可以设置在台阶部上,该台阶部形成在基底基板和设置于基底基板上的指纹传感器中,使得基底基板和指纹传感器之间的粘结力可通过第二粘结层得以提高。
此外,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可以将基底基板和/或保护层的尺寸与指纹传感器芯片的尺寸之比控制在恒定的比率。
因此,能够防止指纹传感器遭受集中在指纹传感器芯片上的外部冲击而损坏。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指纹感测装置可以提高可靠性。
下文将参照图17至图20描述各种类型的触摸窗,这些触摸窗包括指纹感测装置,并且根据设置在基板上的触摸电极的位置得以分类。
参照图17至图20,触摸电极可以设置在基板的有源区上,并且指纹感测装置可以设置在基板的无源区上。
图像可以显示在有源区上,图像可以不显示在设置成围绕有源区的无源区上。
参照图17,根据实施例的触摸窗包括:第一感测电极510,第一感测电极510设置在基板100的有源区AA上,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感测电极520,第二感测电极520在不同于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第一感测电极510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单元电极,第二感测电极52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单元电极。第二感测电极520可以包括用于将单元电极彼此连接的桥接电极530。详细地,桥接电极530可以布置为跨越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单元电极被连接的区域,并且绝缘层530可以插设在第一感测电极 510和桥接电极530之间以防止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彼此电连接。
第一接线电极610和第二接线电极620可以设置在无源区UA上。详细地,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510的第一接线电极610和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520 的第二接线电极620可以设置在无源区UA上。
装饰层400可以设置在无源区UA上以防止从外部看见接线电极。
或者,参照图18,另一类型的触摸窗可以包括基板100、第一基板110、在基板上的第一感测电极510、以及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二感测电极520。
详细地,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510和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 510的第一接线电极610可以设置在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在与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520和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二接线电极620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10的一个表面上。
或者,感测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10的两侧,而不设置在基板100 上。
详细地,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510和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 510的第一接线电极610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在与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520和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二接线电极620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10的另一个表面上。
参照图19,另一类型的触摸窗可以包括基板100、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在第一基板110上的第一感测电极510、以及在第二基板120上的第二感测电极520。
详细地,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510和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 510的第一接线电极610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在与第一感测电极510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520和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二接线电极620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120的一个表面上。
参照图20,另一类型的触摸窗可以包括基板100、在基板上的第一感测电极51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520。
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可以设置在基板100的相同表面上。例如,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可以在基板100的相同表面上彼此间隔开。
另外,触摸窗可以包括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510的第一接线电极610和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520的第二接线电极620。第一接线电极610可以设置在基板100的有源区和无源区上,并且第二接线电极620可以设置在基板100 的无源区上。
上述触摸窗可以与显示面板结合应用于触摸装置。例如,触摸窗可以通过粘结层耦接到显示面板。
参照图21,根据实施例的触摸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800上的触摸窗。
详细地,参照图21,可以通过将基板100和显示面板800耦接到一起形成触摸装置。基板100和显示面板800可以通过粘结层700彼此结合。例如,基板100和显示面板800可以通过包含光学透明黏合剂(OCA、OCR)的粘结层700彼此结合。
显示面板80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
当显示面板8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800可以包括具有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810,以及具有滤色器层的第二基板820,其中液晶层插设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结合以形成显示面板。
另外,显示面板800可以是具有晶体管上滤色器(COT)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薄膜晶体管、滤色器以及黑矩阵形成在第一基板810上,通过将液晶层插设在第二基板820和第一基板810之间将第二基板820结合到第一基板810。也就是说,薄膜晶体管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810上,保护膜可以形成在薄膜晶体管上,并且滤色器层可以形成在保护膜上。另外,与薄膜晶体管接触的像素电极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810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开口率和简化掩模工艺,可以省略黑矩阵,并且公共电极可以形成为用作黑矩阵。
另外,当显示面板800是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从显示面板800的背表面提供光的背光单元。
当显示面板800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800可以包括不需要单独光源的自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800中,薄膜晶体管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910上,并且可以形成与薄膜晶体管接触的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发光装置可以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的有机发光层。另外,用作用于封装的封装基板的第二基板820还可以设置在有机发光装置上。
参照图22,根据实施例的触摸装置可以包括与显示面板800一体形成的触摸窗。即,可以省略支撑至少一个感测电极的基板。
详细地,至少一个感测电极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80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即,至少一个感测电极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感测电极可以形成在设置于上部的基板的上表面上。
参照图22,第一感测电极510可以设置在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另外,可以设置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510的第一布线。此外,第二感测电极52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800的一个表面上。另外,可以设置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 520的第二布线。
粘结层700可以设置在基板100和显示面板800之间,使得基板和显示面板800可以彼此结合。
另外,基板100还可以包括在基板100下方的偏光板。偏光板可以是线性偏光板或者防外光反射偏光板。例如,当显示面板800是液晶显示面板时,偏光板可以是线性偏光板。另外,当显示面板800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时,偏光板可以是防外光反射偏光板。
根据实施例的触摸装置可以省略至少一个支撑感测电极的基板。因此,可以形成具有薄的厚度和轻的重量的触摸装置。
参照图23,根据实施例的触摸装置可以包括与显示面板900一体形成的触摸窗。即,可以省略支撑至少一个感测电极的基板。
例如,设置在有源区中且用作用于感测触摸的传感器的感测电极以及用于将电信号施加到感测电极的布线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的内侧上。详细地,至少一个感测电极或者至少一个布线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内侧。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二感测电极52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之间。即,至少一个感测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参照图23,第一感测电极510可以设置在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另外,可以设置连接到第一感测电极510的第一布线。此外,第二感测电极520和第二布线可以形成在第一基板810和第二基板820之间。即,第二感测电极 520和第二布线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内侧上,并且第一感测电极510和第一布线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外侧上。
第二感测电极520和第二布线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810的上表面上或第二基板820的后表面上。
此外,偏光板还可以设置在基板100的下方。
当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时,在第二感测电极形成在第一基板810的上表面上的情况下,感测电极可以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FT)或者像素电极。另外,当第二感测电极520形成在第二基板820的后表面上时,滤色器层可以形成在感测电极上,或者感测电极可以形成在滤色器层上。当显示面板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时,在第二感测电极520形成在第一基板810的上表面上的情况下,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形成有薄膜晶体管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
根据实施例的触摸装置可以省略至少一个支撑感测电极的基板。因此,可以形成具有薄的厚度和轻的重量的触摸装置。另外,感测电极和布线可以与形成在显示面板上的元件一起形成,从而简化了工序并且降低了成本。
下文将参照图24描述将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触摸窗应用到显示装置的示例。
参照图24,示出作为触摸装置的示例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有源区AA和无源区UA。有源区AA可以响应于手指等的触摸而检测触摸信号,并且命令图标图案部分(command icon pattern part)和徽标(logo)可以形成在无源区上。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效果等提供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必限制于仅仅一个实施例。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实施例中示出的特征、结构、效果等进行组合和修改。因此,应当理解,这些组合和修改可以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虽然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已经具体说明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理解各种修改和应用能够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可以修改和实施实施例中具体说明的每个组件。应当理解,这些修改和应用可以落入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40)

1.一种指纹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槽,所述槽形成在所述基板的用于识别指纹的区域中;
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槽中;
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粘结层上;
基底基板,所述基底基板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上;以及
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基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位于大于所述槽的高度的高度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基板和所述支撑层中的至少一个的宽度大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宽度,
所述槽内还设置有第二粘结层,并且
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所述基底基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成彼此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包括相同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层的宽度对应于所述基底基板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基板和所述支撑层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槽的长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基板和所述支撑层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槽的短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成与所述基底基板的侧表面和所述支撑层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包括由所述槽限定的底表面和内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底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底表面和所述指纹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10μm至40μm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内表面在相对于所述底表面倾斜的同时延伸,并且
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底表面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金属。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大于所述槽的高度且等于或小于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的高度的高度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大于所述槽的高度和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的高度的高度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的所述上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基板和所述支撑层的面积大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面积,并且
所述基底基板和所述支撑层的面积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面积之比在1.64:1至2:1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构件,所述显示构件与所述槽的所述内表面相接触;以及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与所述槽的所述底表面相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可弯曲以具有部分平坦部和部分弯曲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有源区和无源区,并且
所述槽与所述无源区重叠。
20.一种指纹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槽,所述槽形成在所述基板的用于识别指纹的区域中;
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槽中;
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粘结层上;以及
基底基板,所述基底基板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上,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位于大于所述槽的高度的高度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基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宽度,
所述槽内还设置有第二粘结层,并且
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侧表面、所述基底基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成彼此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包括相同的材料。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基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槽的长宽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基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槽的短宽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成与所述基底基板的侧表面相接触。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包括由所述槽限定的底表面和内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底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底表面和所述指纹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10μm至40μm的范围内。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内表面在相对于所述底表面倾斜的同时延伸,并且
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底表面逐渐增大。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大于所述槽的高度且等于或小于所述基底基板的上表面的高度的高度处。
3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大于所述槽的高度和所述基底基板的上表面的高度的高度处。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基板的所述上表面上。
3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底基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面积,并且
所述基底基板的面积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面积之比在1.64:1至2:1的范围内。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构件,所述显示构件与所述槽的所述内表面接触;以及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与所述槽的所述底表面相接触。
3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可弯曲以具有部分平坦部和部分弯曲部。
3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有源区和无源区,并且
所述槽与所述无源区重叠。
37.一种触摸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有源区、无源区和指纹感测区域;
触摸电极,所述触摸电极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内;以及
设置在所述指纹感测区域中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触摸窗,其中,所述触摸电极包括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
39.一种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触摸窗,所述触摸窗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其中,所述触摸窗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有源区、无源区和指纹感测区域;
触摸电极,所述触摸电极设置在所述有源区中;以及
设置在所述指纹感测区域中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感测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触摸装置,其中,所述触摸电极包括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
CN201790001095.6U 2016-07-01 2017-06-27 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其的触摸窗及触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52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83664 2016-07-01
KR1020160083664A KR20180003904A (ko) 2016-07-01 2016-07-01 지문센싱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PCT/KR2017/006752 WO2018004228A1 (ko) 2016-07-01 2017-06-27 지문센싱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5230U true CN209625230U (zh) 2019-11-12

Family

ID=60785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09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5230U (zh) 2016-07-01 2017-06-27 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其的触摸窗及触摸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180003904A (zh)
CN (1) CN209625230U (zh)
WO (1) WO20180042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46718B1 (ko) 2018-11-16 2024-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KR102539064B1 (ko) 2018-12-12 2023-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전성 패턴이 실장된 지문인식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3022B1 (ko) * 2012-11-20 2014-10-22 크루셜텍 (주) 지문센서 모듈,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기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06316B1 (ko) * 2013-05-01 2015-03-27 이상대 지문인식센서 패키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317247B1 (ko) * 2013-06-11 2013-10-10 (주)드림텍 지문인식 기능을 가지는 홈키 제조방법
CN105468187A (zh) * 2014-06-18 2016-04-0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
CN208044621U (zh) * 2014-12-11 2018-11-02 韩国科泰高科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覆盖窗口一体型指纹传感器模块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04228A1 (ko) 2018-01-04
KR20180003904A (ko) 2018-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5387B1 (e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ssembly, display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EP3629227B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457907B1 (ko) 표시 장치
US10551951B2 (en) Input assembly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hip arranged between a touch panel an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N107765919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556829B1 (ko) 터치 기능을 갖는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5404424B (zh)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显示模组
CN109389901A (zh) 显示装置
CN103885631A (zh) 具可挠性电路模块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16968A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EP3667404B1 (en) Display panel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739886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9656410A (zh) 窄边框触摸显示器
CN110321022A (zh) 印刷电路板封装件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209625230U (zh) 指纹感测装置、包括其的触摸窗及触摸装置
KR20180005994A (ko)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터치 디바이스
KR20170087010A (ko) 지문센서커버 및 지문센서장치
CN207182346U (zh)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9265407U (zh) 指纹传感器盖、指纹感测装置及包括其的触摸装置
CN106446752A (zh) 电子产品
CN209170433U (zh) 移动终端
CN205581822U (zh)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显示模组
CN107766804A (zh) 终端
CN207305189U (zh) 盖板组件、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KR20150069707A (ko) 터치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