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0635U -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0635U
CN209620635U CN201822231747.4U CN201822231747U CN209620635U CN 209620635 U CN209620635 U CN 209620635U CN 201822231747 U CN201822231747 U CN 201822231747U CN 209620635 U CN209620635 U CN 209620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steel
steel
lattice
adjustment section
directio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17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太
吴世红
黄世华
王新龙
赵宇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17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0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0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06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节的设置有效解决格构钢柱安装方向偏差较大的难题,使格构钢柱在基坑工程支护受力体系中可以更好的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用性较强,可以适用于格构立柱桩顶标高不一的情况,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拼装方便已操作、成本低廉等特点,可以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体系格构立柱桩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格构立柱桩在地下工程基坑施工领域中广泛应用,随着当前我国城市高层建筑的兴起和地下空间迅速的开发,基坑的开挖深度和平面尺寸、使用领域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深大基坑屡见不鲜,基坑内支护体系需格构立柱桩分割钢支撑,通过化长为短,减小钢支撑的长细比,增加钢支撑的抗压能力,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也可以提高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格构立柱桩对于保持钢支撑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个格构立柱桩失稳,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支护体系的失稳,后果相当严重,因此格构立柱桩的施工质量是内支护体系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
格构立柱桩主要包括桩基础和格构钢柱,桩基础由传统的机械成孔、钢筋笼制作、吊装下放、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形成,承担着由格构钢柱压力的传递;格构钢柱由四根角钢焊接缀板形成,在受力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格构钢柱顶面距离地面有约3m,格构钢柱吊筋长达约3m,格构钢柱方向仅靠人的感觉难以控制。之前在基坑开挖后,发现部分格构钢柱安装方向偏差较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不仅对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而且影响后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格构钢柱安装方向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后道施工工序的质量,现采用了一种调节格构钢柱安装方向的装置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格构钢柱安装方向偏差较大的难题,而且在基坑工程支护体系中促使格构钢柱可以更好的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整节、第二调整节、第三调整节、连接螺栓、测量定位木桩、钢护筒、扁担和U型吊筋;所述第一调整节包括第一纵向角钢和第一横向角钢,所述第一纵向角钢与第一横向角钢垂直焊接,所述第一纵向角钢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一横向角钢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在第一纵向角钢距离最下端15-30cm处的肢背与第一横向角钢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一横向角钢平行,所述第一纵向角钢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一横向角钢设置有八根;所述第二调整节包括第二纵向角钢和第二横向角钢,所述第二纵向角钢与第二横向角钢垂直焊接,所述第二纵向角钢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二横向角钢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第二纵向角钢下端肢背与第二横向角钢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二横向角钢对称,所述第二纵向角钢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二横向角钢设置有八根;所述第三调整节包括第三纵向角钢、第三横向角钢、钢板和吊环,所述第三纵向角钢与第三横向角钢垂直焊接,所述第三纵向角钢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三横向角钢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第三纵向角钢下端肢背与第三横向角钢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三横向角钢对称,所述第三纵向角钢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三横向角钢设置有八根,所述钢板与第三调整节上端的第三横向角钢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所述吊环焊接在钢板上端面中部;所述第一调整节上端的第一横向角钢上端面中部开设有螺栓孔,四个第一横向角钢共开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第二横向角钢外端面中部称开设有螺栓孔,八个第二横向角钢共开设有八个螺栓孔;所述第三调整节下端的第三横向角钢下端面中部开设有螺栓孔,四个第三横向角钢共开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第一横向角钢、第二横向角钢、第三横向角钢的螺栓孔开设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调整节上端与第二调整节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调整节上端与第三调整节下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角钢、第二纵向角钢、第三纵向角钢形成的外轮廓小于格构钢柱的内轮廓,所述第一横向角钢、第二横向角钢、第三横向角钢的外轮廓大于格构钢柱的外轮廓;所述钢护筒内向下开设有格构立柱桩孔,所述格构立柱桩孔内设置钢筋笼与格构钢柱,所述格构钢柱与钢筋笼焊接连接,所述第三调整节插接于格构钢柱上端,并与格构钢柱焊接连接;所述扁担搁置于钢护筒上,所述U型吊筋插入扁担并与格构钢柱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向角钢、第二纵向角钢与第三纵向角钢采用L50*5角钢;所述第一横向角钢、第二横向角钢与第三横向角钢采用L100*6角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整节长度为1.2米,所述第二调整节长度为1米,所述第三调整节长度为1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整节可设置为多节。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直径为22mm,所述连接螺栓型号为M22*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节的设置有效解决格构钢柱安装方向偏差较大的难题,使格构钢柱在基坑工程支护受力体系中可以更好的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用性较强,可以适用于格构立柱桩顶标高不一的情况,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拼装方便已操作、成本低廉等特点,可以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安装俯视图;
图3为第一调整节俯视图;
图4为第一调整节示意图;
图5为第二调整节俯视图;
图6为第二调整节示意图;
图7为第三调整节俯视图;
图8为第三调整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整节1、第二调整节2、第三调整节3、连接螺栓4、测量定位木桩5、钢护筒6、扁担7和U型吊筋8;所述第一调整节1包括第一纵向角钢14和第一横向角钢13,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4与第一横向角钢13垂直焊接,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4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一横向角钢13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在第一纵向角钢14距离最下端15-30cm处的肢背与第一横向角钢13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一横向角钢13平行,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4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一横向角钢13设置有八根;所述第二调整节2包括第二纵向角钢16和第二横向角钢15,所述第二纵向角钢16与第二横向角钢15垂直焊接,所述第二纵向角钢16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二横向角钢15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第二纵向角钢16下端肢背与第二横向角钢15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二横向角钢15对称,所述第二纵向角钢16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二横向角钢17设置有八根;所述第三调整节3包括第三纵向角钢18、第三横向角钢17、钢板19和吊环20,所述第三纵向角钢18与第三横向角钢17垂直焊接,所述第三纵向角钢18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三横向角钢17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第三纵向角钢18下端肢背与第三横向角钢17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三横向角钢17对称,所述第三纵向角钢18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三横向角钢17设置有八根,所述钢板19与第三调整节3上端的第三横向角钢17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所述吊环20焊接在钢板19上端面中部;所述第一调整节1上端的第一横向角钢13上端面中部开设有螺栓孔12,四个第一横向角钢13共开设有四个螺栓孔12;所述第二横向角钢16外端面中部称开设有螺栓孔12,八个第二横向角钢16共开设有八个螺栓孔12;所述第三调整节3下端的第三横向角钢18下端面中部开设有螺栓孔12,四个第三横向角钢18共开设有四个螺栓孔12;所述第一横向角钢13、第二横向角钢16、第三横向角钢18的螺栓孔12开设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调整节1上端与第二调整节2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调整节2上端与第三调整节3下端通过连接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3、第二纵向角钢15、第三纵向角钢17形成的外轮廓小于格构钢柱10的内轮廓,所述第一横向角钢13、第二横向角钢16、第三横向角钢18的外轮廓大于格构钢柱10的外轮廓;所述钢护筒6内向下开设有格构立柱桩孔9,所述格构立柱桩孔9内设置钢筋笼11与格构钢柱10,所述格构钢柱10与钢筋笼11焊接连接,所述第三调整节3插接于格构钢柱10上端,并与格构钢柱10焊接连接;所述扁担7搁置于钢护筒6上,所述U型吊筋8插入扁担7并与格构钢柱10焊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3、第二纵向角钢15与第三纵向角钢17采用L50*5角钢;所述第一横向角钢13、第二横向角钢16与第三横向角钢18采用L100*6角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节1长度为1.2米,所述第二调整节2长度为1米,所述第三调整节3长度为1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整节2可设置为多节。
具体实施时,先通过测量放样,确定格构立柱桩的桩心位置,安装钢护筒6,确定成孔机械施工位置后,钻格构立柱桩孔9;而后依次制作钢筋笼11、格构钢柱10,放置在格构立柱桩孔9附近,先用汽车吊吊装钢筋笼11,缓慢下放至一定深度后,用扁担7把钢筋笼11架在钢护筒6上,解开汽车吊吊钩,再用汽车吊的大勾吊装格构钢柱10,缓慢放入钢筋笼11内一定深度后,把格构钢柱10和钢筋笼11焊接成整体,移开扁担7,整体放入格构立柱孔9一定深度后,再用扁担7把格构钢柱10架在钢护筒6上,把U型吊筋8焊接在格构钢柱10上,同时把调节格构钢柱安装方向的装置用汽车吊小勾吊起,插入格构钢柱10内,解开汽车吊大勾,把大勾挂在U型吊筋8上,稍微拉升,移开扁担7,格构钢柱10和调节格构钢柱安装方向的装置整体下放至一定标高后,在格构立柱桩四周用测量仪器定出4个测量定位木桩5,在调节格构钢柱安装方向的装置上缘,通过4个测量定位木桩拉十字线,精确确定格构钢柱10的方向。通过调节格构钢柱安装方向的装置,人为缓慢调节格构钢柱10安装方向和十字线一致,用扁担7穿过 U型吊筋8固定格构钢柱在钢护筒6上,解开汽车吊大勾后拉升汽车吊小勾,使调整节与汽车吊小勾分离,等待再次重复使用。格构钢柱10安装方向调整完毕。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12直径为22mm,所述连接螺栓4型号为M22*50。
本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所指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整节(1)、第二调整节(2)、第三调整节(3)、连接螺栓(4)、测量定位木桩(5)、钢护筒(6)、扁担(7)和U型吊筋(8);所述第一调整节(1)包括第一纵向角钢(14)和第一横向角钢(13),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4)与第一横向角钢(13)垂直焊接,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4)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一横向角钢(13)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在第一纵向角钢(14)距离最下端15-30cm处的肢背与第一横向角钢(13)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一横向角钢(13)平行,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4)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一横向角钢(13)设置有八根;所述第二调整节(2)包括第二纵向角钢(16)和第二横向角钢(15),所述第二纵向角钢(16)与第二横向角钢(15)垂直焊接,所述第二纵向角钢(16)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二横向角钢(15)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第二纵向角钢(16)下端肢背与第二横向角钢(15)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二横向角钢(15)对称,所述第二纵向角钢(16)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二横向角钢(15)设置有八根;所述第三调整节(3)包括第三纵向角钢(18)、第三横向角钢(17)、钢板(19)和吊环(20),所述第三纵向角钢(18)与第三横向角钢(17)垂直焊接,所述第三纵向角钢(18)上端肢背与两个第三横向角钢(17)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第三纵向角钢(18)下端肢背与第三横向角钢(17)的肢尖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上下两排第三横向角钢(17)对称,所述第三纵向角钢(18)设置有四根,所述第三横向角钢(17)设置有八根,所述钢板(19)与第三调整节(3)上端的第三横向角钢(17)通过角焊缝焊接连接,所述吊环(20)焊接在钢板(19)上端面中部;所述第一调整节(1)上端的第一横向角钢(13)上端面中部称开设有螺栓孔(12),八个第二横向角钢(15)共开设有八个螺栓孔(12);所述第三调整节(3)下端的第三横向角钢(17)下端面中部开设有螺栓孔(12),四个第三横向角钢(17)共开设有四个螺栓孔(12);所述第一横向角钢(13)、第二横向角钢(15)、第三横向角钢(17)的螺栓孔(12)开设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调整节(1)上端与第二调整节(2)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调整节(2)上端与第三调整节(3)下端通过连接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4)、第二纵向角钢(16)、第三纵向角钢(18)形成的外轮廓小于格构钢柱(10)的内轮廓,所述第一横向角钢(13)、第二横向角钢(15)、第三横向角钢(17)的外轮廓大于格构钢柱(10)的外轮廓;所述钢护筒(6)内向下开设有格构立柱桩孔(9),所述格构立柱桩孔(9)内设置钢筋笼(11)与格构钢柱(10),所述格构钢柱(10)与钢筋笼(11)焊接连接,所述第三调整节(3)插接于格构钢柱(10)上端,并与格构钢柱(10)焊接连接;所述扁担(7)搁置于钢护筒(6)上,所述U型吊筋(8)插入扁担(7)并与格构钢柱(10)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角钢(14)、第二纵向角钢(16)与第三纵向角钢(18)采用L50*5角钢;所述第一横向角钢(13)、第二横向角钢(15)与第三横向角钢(17)采用L100*6角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节(1)长度为1.2米,所述第二调整节(2)长度为1米,所述第三调整节(3)长度为1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节(2)可设置为多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12)直径为22mm,所述连接螺栓(4)型号为M22*50。
CN201822231747.4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0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1747.4U CN209620635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1747.4U CN209620635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0635U true CN209620635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7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174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0635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0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0137U (zh) 大型灌注桩桩基钢筋笼安装定位装置
CN109853394A (zh) 拱桥缆索吊装塔扣一体化施工工法
CN109457615A (zh) 一种异形系杆拱桥拱圈的安装施工方法
CN206467667U (zh) 一种采用膨胀式固定钢筋网片的桩间挂网喷锚围护结构
CN110106881A (zh) 一种钢管桩施工导向定位架及施工方法
CN109183812A (zh) 组合式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3469803A (zh) 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95956B (zh) 膺架式水域连续梁现浇支架及其搭建方法
CN208650087U (zh) 用于逆作法的钢管柱快速定位装置
CN209620635U (zh) 一种格构钢柱方向调节装置
CN107227741A (zh) 地下室支护结构
CN204384761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塔吊桩基扶墙
CN111021343A (zh) 立柱桩的施工方法
CN206941596U (zh) 一种吊装钢筋笼的扁担梁装置
CN206289628U (zh) 桩基护筒套
CN205742249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封底型承台模板
CN213267538U (zh) 浅滩u形砂岩河床钢栈桥用引孔平台
CN211036964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N211161689U (zh) 一种便捷钢筋笼制作装置
CN106592582A (zh) 超深大直径钻孔桩施工的钢筋笼吊装定位平台
CN207538193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骨柱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CN105888076B (zh) 一种水上走廊的施工方法
CN216948382U (zh) 一种置于双壁钢围堰内壁的单吊点吊放结构
CN214116620U (zh) 一种用于永久双钢管柱精确定位的可调节支架
CN207331700U (zh) 一种可调节预应力的支护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