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0414U - 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0414U
CN209620414U CN201920036794.5U CN201920036794U CN209620414U CN 209620414 U CN209620414 U CN 209620414U CN 201920036794 U CN201920036794 U CN 201920036794U CN 209620414 U CN209620414 U CN 209620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connector body
connector
embedded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67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参
曹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S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S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S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S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DESIGNING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67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0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0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0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该钢筋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以及第二连接头本体,该第一连接头本体设置有两导柱,两导柱相对间隔设置,以使两导柱之间形成嵌入空间,第一连接头本体用于固定第一钢筋,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导柱之间的嵌入空间,第二连接头用于固定第二钢筋。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结构以及一种混凝土构件。能实现简化钢筋的连接工序,在固定连接钢筋的同时浇灌形成混凝土柱或混凝土梁,省时省力,施工费用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中,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是主要的承重结构。虽然混凝土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但其抵抗拉力的能力较差,仅为抗压能力的1/10,在受拉时容易发生断裂。为了解决混凝土抗拉能力差的问题,主要采取在混凝土里增加互相连接的若干钢筋的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抗拉能力。
然而,目前的钢筋连接方式(如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需要大量的现场工序,且施工繁琐,需要先将若干钢筋固定连接再浇灌混凝土形成柱或混凝土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项目的进度和工期造成巨大影响,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能够简化钢筋的连接工序,省时省力,且节省施工费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以及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用于固定第一钢筋,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上设有自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向上延伸的两导柱,两所述导柱相对且间隔设置,且两所述导柱之间形成嵌入空间,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所述导柱之间形成的所述嵌入空间,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用于固定第二钢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对应两所述导柱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两端的连接槽,各所述导柱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槽,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所述导柱之间的所述嵌入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远离所述导柱的一面设有第一转换接头,所述第一转换接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未嵌入所述嵌入空间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转换接头,所述第二转换接头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钢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过渡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过渡部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转换接头包括第二过渡部以及自所述第二过渡部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钢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的外周以及所述导柱的外周分设有凸起结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包括钢筋连接头、第一钢筋以及第二钢筋,所述钢筋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以及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上设有自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向上延伸的两导柱,两所述导柱相对且间隔设置,且两所述导柱之间形成嵌入空间,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所述导柱之间形成的所述嵌入空间,所述第一钢筋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二钢筋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筋、所述第二钢筋以及所述钢筋连接头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对应两所述导柱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两端的连接槽,各所述导柱分别穿设于各所述连接槽,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所述导柱之间的所述嵌入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柱与所述连接槽之间形成浇灌间隙,所述浇灌间隙用于浇灌混凝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远离所述导柱的一面设有第一转换接头,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固定有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未嵌入所述嵌入空间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转换接头,所述第二转换接头固定有所述第二钢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过渡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过渡部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有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转换接头包括第二过渡部以及自所述第二过渡部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有所述第二钢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过渡部和所述第二过渡部均为圆台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圆柱状;
所述第一过渡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过渡部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过渡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过渡部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二钢筋。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包括构件本体以及上述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钢筋连接结构,所述钢筋连接结构固设于所述构件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该钢筋连接头通过在第一连接头本体和第二连接头本体上分别固设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从而可将该钢筋连接头在工厂预制好,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将第二连接头本体嵌入第一连接头本体上的两导柱之间形成的嵌入空间,并通过混凝土固定在该嵌入空间,即可完成不同钢筋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快捷,由于该钢筋连接头可在工厂预制,因此可有效简化现场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
此外,将第二连接头本体嵌入两导柱之间的嵌入空间,可在成型混凝土构件时一并浇灌混凝土,从而使得该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更加便捷,减少项目投入的人力和时间,提高项目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钢筋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钢筋连接头应用于钢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钢筋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能简化钢筋的连接工序,省时省力,且节省施工费用。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钢筋连接头,该钢筋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10以及第二连接头本体20,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用于固定第一钢筋100,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上设有自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向上延伸的两导柱11,两导柱11相对且间隔设置,且两导柱11之间形成嵌入空间,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两导柱11之间形成的嵌入空间,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用于固定第二钢筋200。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为扁圆柱状,其顶面设有该两导柱11,其底面用于固定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为长条形圆柱状,其包括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嵌设于该两导柱之间形成的嵌入空间内,另一端则用于固定该第二钢筋200。具体地,该导柱11可一体成型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的顶面。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在该嵌入空间内的定位,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对应两该导柱11设有贯穿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两端的连接槽21,各导柱11分别穿设于各连接槽21,以使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两导柱11之间的嵌入空间。具体地,该连接槽21对该两导柱11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槽21相对设置,分别用于穿设两导柱11,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该嵌入空间时,由于第二连接头本体10转动时,两连接槽21的槽壁会分别受到两导柱11的限制,实现确定第二连接头嵌设于该嵌入空间内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的底面设有第一转换接头31,该第一转换接头31用于固定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未嵌入该嵌入空间的一端上(即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换接头32,该第二转换接头32用于固定该第二钢筋200。具体地,该第一转换接头31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可为一体成型,该第二转换接头32与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可为一体成型。
如图4所示,该钢筋连接头可应用于钢筋连接。图4中示出了该第一转换接头31可在工厂预先固定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转换接头32可在工厂预先固定该第二钢筋200,从而替代了传统的在施工现场通过绑扎或焊接的方式连接钢筋的工序,提高施工效率。更具体地,该第一转换接头31可通过焊接或机械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的方式固定该第一钢筋100。优选地,该第一转换接头3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该第一钢筋100。可以得知的是,该第二转换接头32固定该第二钢筋200的方式可参照该第一转换接头31。
进一步地,该第一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过渡部31a以及自该第一过渡部31a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31b,该第一过渡部31a设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该第一连接部31b用于固定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转换接头包括第二过渡部32a以及自该第二过渡部32a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2b,该第二过渡部32a设于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该第二连接部32b用于固定该第二钢筋200。
具体地,该第一过渡部31a和该第二过渡部32a均为圆台状,该第一连接部31b和该第二连接部32b均为圆柱状;该第一过渡部31a的直径自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向靠近该第一连接部31b的方向逐渐减小,该第一连接部31b远离该第一过渡部31a的位置用于固定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过渡部32a的直径自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向靠近该第二连接部32b的方向逐渐减小,该第二连接部32b远离该第二过渡部31b的位置用于固定该第二钢筋200。
具体地,该第一过渡部31a的一端的直径等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的直径,该第一过渡部31a的另一端的直径等于该第一连接部31b的直径;该第二过渡部32a的一端的直径等于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的直径,该第二过渡部32a的另一端的直径等于该第二连接部32b的直径。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现该第一钢筋100和第二钢筋200通过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分别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和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连接的同时,还通过第一过渡部31a、第一连接部31b和第二过渡部32a和第二连接部32b的尺寸设计减小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的体积,从而可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该第一钢筋100和该第二钢筋200的直径可相同或不同,从而可根据强度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钢筋。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钢筋连接头用于固定钢筋并进一步应用于混凝土构件,为了增加该钢筋连接头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的外周和该导柱11的外周分设有凸起结构。从而提高该钢筋连接头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粘接锚固的强度。具体地,该凸起结构可为肋条,该连接槽21的槽壁也设有该凸起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头,通过在第一连接头本体10和第二连接头本体20分别设置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分别用于固定第一钢筋100和第二钢筋200,将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第一连接头本体10上设有的导柱11之间形成的嵌入空间,实现钢筋的连接。与现有的钢筋连接方式(在施工现场绑扎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不同的是,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可分别在工厂预先固设第一钢筋100和第二钢筋200,通过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嵌入空间,实现钢筋连接。可简化施工现场的工序,减少参与连接钢筋的施工人员数量,提高钢筋连接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钢筋连接结构,该钢筋连结构包括钢筋连接头、第一钢筋100以及第二钢筋200,该钢筋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10以及第二连接头本体20,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设有自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向上延伸的两导柱11,两该导柱11相对且间隔设置,以使两导柱11之间形成嵌入空间,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两导柱11之间形成的嵌入空间,该第一钢筋100固定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该第二钢筋200固定于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
具体地,该第一钢筋100、第二钢筋200以及该钢筋连接头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为扁圆柱状,其顶面设有该两导柱11,其底面固定有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为长条形圆柱状,其包括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嵌设于该两导柱之间形成的嵌入空间内,另一端则固定有该第二钢筋200。具体地,该导柱11可一体成型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的顶面。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在该嵌入空间内的定位,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对应两该导柱11设有贯穿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两端的连接槽21,各导柱11分别穿设于各连接槽21,以使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两导柱11之间的嵌入空间。具体地,该连接槽21对该两导柱11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槽21相对设置,分别穿设两导柱11,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该嵌入空间时,由于第二连接头转动时,两连接槽21的槽壁会分别受到两导柱11的限制,实现确定第二连接头嵌设于该嵌入空间内的位置。
更进一步地,该导柱11与该连接槽21之间形成浇灌间隙,该浇灌间隙用于浇灌混凝土40。该混凝土40实现了将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固定于两导柱11之间形成的嵌入空间,还实现了为第一钢筋100和第二钢筋200的传力提供路径。具体地,钢筋受力后可通过第一连接头本体10、混凝土40以及第二连接头本体20传递到另一钢筋,实现力的传递并减弱力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的底面设有第一转换接头31,该第一转换接头31固定有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未嵌入该嵌入空间的一端(即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转换接头32,该第二转换接头32固定有该第二钢筋200。具体地,该第一转换接头31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可为一体成型,该第二转换接头32与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可为一体成型。该第一转换接头31可用于在工厂预先固定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转换接头32可用于在工厂预先固定该第二钢筋200,从而替代了传统的在施工现场通过绑扎或焊接的方式连接钢筋的工序,提高施工效率。更具体地,该第一转换接头31可通过焊接或机械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的方式固定该第一钢筋100。优选地,该第一转换接头3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该第一钢筋100。可以得知的是,该第二转换接头32固定该第二钢筋200的方式可参照该第一转换接头31。
进一步地,该第一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过渡部31a以及自该第一过渡部31a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31b,该第一过渡部31a设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该第一连接部31b固定有该第一钢筋;该第二转换接头包括第二过渡部32a以及自该第二过渡部32a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2b,该第二过渡部32a设于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该第二连接部32b固定有该第二钢筋200。
具体地,该第一过渡部31a和该第二过渡部32a均为圆台状,该第一连接部31b和该第二连接部32b均为圆柱状;该第一过渡部31a的直径自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向靠近该第一连接部31b的方向逐渐减小,该第一连接部31b远离该第一过渡部31a的位置固定有该第一钢筋100;该第二过渡部32a的直径自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向靠近该第二连接部32b的方向逐渐减小,该第二连接部32b远离该第二过渡部31b的位置固定有该第二钢筋200。
具体地,该第一过渡部31a的一端的直径等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的直径,该第一过渡部31a的另一端的直径等于该第一连接部31b的直径;该第二过渡部32a的一端的直径等于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的直径,该第二过渡部32a的另一端的直径等于该第二连接部32b的直径。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现该第一钢筋100和第二钢筋200通过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分别与该第一连接头本体10和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连接的同时,还通过第一过渡部31a、第一连接部31b和第二过渡部32a和第二连接部32b的尺寸设计减小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的体积,从而可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该第一钢筋100和该第二钢筋200的直径可相同或不同。从而可根据强度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钢筋。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钢筋连接头用于固定钢筋并进一步应用于混凝土构件,为了增加该钢筋连接头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的外周和该导柱11的外周分设有凸起结构。从而提高该钢筋连接头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粘接锚固的强度。具体地,该凸起结构可为肋条,该连接槽21的槽壁也设有该凸起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结构,通过在第一连接头本体10和第二连接头本体20分别设置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分别固定第一钢筋100和第二钢筋200,将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第一连接头本体10上设置的导柱11之间形成的嵌入空间,实现钢筋的连接。与现有的钢筋连接方式(在施工现场绑扎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不同的是,第一转换接头31和第二转换接头32可分别在工厂预先固设第一钢筋100和第二钢筋200,通过第二连接头本体20嵌设于嵌入空间,实现钢筋连接。可简化施工现场的工序,减少参与连接钢筋的施工人员数量,提高钢筋连接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此外,通过在浇灌间隙浇灌混凝土40将该第二连接头本体20固定于两导柱11之间的嵌入空间,提高第一连接头本体10和第二连接头本体20之间的连接强度,即,提高钢筋连接的强度,还为钢筋之间的传力提供了有效路径。并且,混凝土40为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取材方便。与现有的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的方式相比,无需额外提供绑扎搭接或焊接的工具。
以及,通过过渡部和连接部外形尺寸的设计,能够减小转换接头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具有实施例二公开的钢筋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构件,该混凝土构件包括该钢筋连接结构以及构件本体,该钢筋连接结构固设于该构件本体内。
具体地,该构件本体可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混凝土板等构件,该构件本体与该钢筋连接结构可为一次浇灌成型。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可分别在工厂内预先固定于该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在施工现场浇灌混凝土形成该构件本体的同时,该混凝土可进入浇灌间隙,从而将该第二连接头本体固定在两导柱之间的嵌入空间内,形成固设于该构件本体内的钢筋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该构件本体与该钢筋连接结构可一次浇灌成型。与现有的混凝土构件不同的是,现有的方式为先通过绑扎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的方式形成钢筋连接结构,再浇灌混凝土形成构件本体,而该混凝土构件仅需一次浇灌既可同时形成该钢筋连接结构和该构件本体。能够提高浇灌混凝土构件的效率,减少施工人员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施例公开的一种钢筋连接头及钢筋连接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应用了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筋连接头及钢筋连接结构与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钢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用于固定第一钢筋,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上设有自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向上延伸的两导柱,两所述导柱相对且间隔设置,且两所述导柱之间形成嵌入空间;以及
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所述导柱之间形成的所述嵌入空间,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用于固定第二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对应两所述导柱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两端的连接槽,各所述导柱分别穿设于各所述连接槽,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所述导柱之间的所述嵌入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远离所述导柱的一面设有第一转换接头,所述第一转换接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未嵌入所述嵌入空间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转换接头,所述第二转换接头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过渡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过渡部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转换接头包括第二过渡部以及自所述第二过渡部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钢筋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的外周以及所述导柱的外周分设有凸起结构。
6.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筋连接头,所述钢筋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以及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上设有自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向上延伸的两导柱,两所述导柱相对且间隔设置,且两所述导柱之间形成嵌入空间,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所述导柱之间形成的所述嵌入空间;
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以及
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所述第二钢筋以及所述钢筋连接头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对应两所述导柱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两端的连接槽,各所述导柱分别穿设于各所述连接槽,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嵌设于两所述导柱之间的所述嵌入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与所述连接槽之间形成浇灌间隙,所述浇灌间隙用于浇灌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远离所述导柱的一面设有第一转换接头,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固定有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未嵌入所述嵌入空间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转换接头,所述第二转换接头固定有所述第二钢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包括第一过渡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过渡部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有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转换接头包括第二过渡部以及自所述第二过渡部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有所述第二钢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和所述第二过渡部均为圆台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圆柱状;
所述第一过渡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过渡部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一钢筋;
所述第二过渡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过渡部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二钢筋。
13.一种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钢筋连接结构,所述钢筋连接结构固定于所述构件本体内。
CN201920036794.5U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Active CN209620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6794.5U CN209620414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6794.5U CN209620414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0414U true CN209620414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9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6794.5U Active CN209620414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0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2190B (zh) 一种干式榫接框架结构
CN108678220B (zh) 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安装的混凝土剪力墙
CN207003651U (zh) 一种装配式钢板桶型rcs空间节点
CN102587554A (zh) 跨度内应用钢筋180°弯锚连接的混凝土叠合板及连接方法
CN110107016B (zh) 拼装式预制墙板以及干湿工艺结合的墙体建造方法
CN213268318U (zh) 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CN107687210A (zh)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
CN107514083B (zh) 侧悬钢筋带抗剪键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07130715A (zh) 一种后浇齿槽连接装配式楼屋盖的施工方法
CN113638491A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09817172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干连接水平接缝单元
CN209620414U (zh) 一种钢筋连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CN209556195U (zh) 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
CN106401191B (zh) 一种钢剪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注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4833543U (zh)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组合节点
CN205444565U (zh) 一种墙板连接节点
CN210562997U (zh) 一种预制柱组件
CN211421475U (zh) 一种预制墙和梁的连接结构
CN211172507U (zh) 一种新型节能建筑墙体
CN210712505U (zh) 钢板组合梁浅槽式连接结构、钢板组合梁
CN209620413U (zh) 一种钢筋接头、钢筋连接结构及混凝土构件
CN206607689U (zh) 预制梁与墙板连接结构及建筑物
CN106121077B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的抗震连接结构
CN210530140U (zh) 一种连接预制框架楼板钢筋的槽式构件
CN113882591B (zh) 预制柱全装配式拼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