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4391U - 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4391U
CN209614391U CN201920070989.1U CN201920070989U CN209614391U CN 209614391 U CN209614391 U CN 209614391U CN 201920070989 U CN201920070989 U CN 201920070989U CN 209614391 U CN209614391 U CN 209614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cutting means
blade
slot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09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超伦
陈贵青
王学敬
潘伊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Aimeijia Magne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NTAID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NTAID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NTAID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709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4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4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4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该裁切装置包括:第一刀具,所述第一刀具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一裁切槽,所述第一裁切槽的槽口处形成有第一刀刃;第二刀具,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上,所述第二刀具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刃配合的第二刀刃;裁切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刀具相连,带动所述第二刀具绕所述第一刀具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一刀刃配合裁切所述裁切料。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便于连续裁切等优点。

Description

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背景技术
圆柱电池模组主要是由若干电池及若干连接电池的镍片组成的;电池与电池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焊接到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上镍片进行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其中,镍片的上料是圆柱电池模组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市场上的镍片基本上是通过人工上料,人工上镍片的效率极其低,极大的影响圆柱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市场非常迫切的需要一款能够自动上镍片并能够自动裁切镍片的设备。
并且,现在技术中镍片上料的主要形式还是采用前端拉着镍片往前送料。这样会导致送料机构跟圆柱电池干涉,并且其设备整体结构庞大,输出的镍片易变形;而且无法精准的定量输出镍片。现在技术中镍片裁切的主要形式还是采用上下切刀裁切或者采用气动剪刀裁切;不仅不能够连续裁切,而且其结构非常庞大,根本无法应用到圆柱电池与电池之间的焊接系统中。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连续裁切的裁切装置成为目前务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连续裁切的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包括:
第一刀具,所述第一刀具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一裁切槽,所述第一裁切槽的槽口处形成有第一刀刃;
第二刀具,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上,所述第二刀具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刃配合的第二刀刃;
裁切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刀具相连,带动所述第二刀具绕所述第一刀具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一刀刃配合裁切所述裁切料。
优选地,所述裁切驱动部件包括:
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刀具的第二端相连;
伸缩驱动件,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铰接相连;通过所述伸缩驱动件推动所述连接臂绕所述第一刀具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刀具绕所述第一刀具转动。
优选地,所述伸缩驱动件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铰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抱箍部;所述第一抱箍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刀具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具呈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第二刀具包括:呈圆筒状的第二刀具本体及自所述第二刀具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设置的裁切凸起;所述裁切凸起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刀具本体的内周壁平齐,所述裁切凸起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刀具本体的外周壁平齐;所述裁切凸起的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还连接设置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内侧壁形成所述第二刀刃。
优选地,所述第一裁切槽的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一刀具的外周面在所述第一裁切槽的出料槽口处形成所述第一刀刃;所述第二槽壁与所述第一刀具的外周面在所述第一裁切槽的出料槽口处形成第三刀刃,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第三刀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裁切槽的出料槽口处的位置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具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二裁切槽,所述第二裁切槽与所述第一裁切槽相互交错;所述第一裁切槽与所述第二裁切槽均经所述第一刀具的轴心线设置。
优选地,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
第一固定座,延伸设置有第二抱箍部,所述第二抱箍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的第二端。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送料设备,包括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为上述所述的裁切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所述裁切装置包括:第一刀具,所述第一刀具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一裁切槽,所述第一裁切槽的槽口处形成有第一刀刃;第二刀具,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上,所述第二刀具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刃配合的第二刀刃;裁切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刀具相连,带动所述第二刀具绕所述第一刀具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一刀刃配合裁切所述裁切料;在第一刀刃与所述第二刀刃对所述镍片裁切后,连接供料端的镍片仍然位于所述第一裁切槽内,便于继续供料进行裁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裁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连续裁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设备装载有镍片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镍片上料装置装载有镍片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装载有镍片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包括:
第一刀具31,所述第一刀具31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一裁切槽31a,所述第一裁切槽31a的槽口处形成有第一刀刃31b;
第二刀具32,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31上,所述第二刀具32的第一端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刃31b配合的第二刀刃32a;
裁切驱动部件33,与所述第二刀具32相连,带动所述第二刀具32绕所述第一刀具31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刀刃32a与所述第一刀刃31b配合裁切所述裁切料。在第一刀刃31b与所述第二刀刃32a对所述镍片50裁切后,连接供料端的镍片50仍然位于所述第一裁切槽31a内,便于继续供料进行裁切。因此,所述裁切装置3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连续裁切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裁切驱动部件33包括:
连接臂34,所述连接臂3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刀具32的第二端相连;
伸缩驱动件35,与所述连接臂34的第二端铰接相连;通过所述伸缩驱动件35推动所述连接臂34绕所述第一刀具3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刀具32绕所述第一刀具31转动。因此,所述裁切装置3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便于拆装维护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驱动件35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35a与所述连接臂34的第二端铰接相连。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驱动件35也可以是电动推杆、液压伸缩杆等伸缩驱动装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因此,所述裁切装置3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3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抱箍部36;所述第一抱箍部36套设在所述第二刀具32的第二端。因此,所述裁切装置3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结构稳固,便于装配调试,便于拆装维护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抱箍部36包括与所述连接臂34相连的抱箍本体36a、箍圈36b及锁固耳36c;所述箍圈36b位置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抱箍本体36a及所述锁固耳36c相连,通过贯穿所述锁固耳36c与所述抱箍本体36a螺纹紧固连接的调节螺栓调节所述锁固耳36c与所述抱箍本体36a之间的间隙,进而调节所述箍圈36b的内径大小,以使所述第一抱箍部36能够稳固的固定在所述第二刀具32上。因此,所述裁切装置3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结构稳固,便于装配调试,便于拆装维护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具31呈圆柱状。因此,所述裁切装置30具有便于制造等优点。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具31也可以呈椭圆柱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刀具32包括:呈圆筒状的第二刀具本体32b及自所述第二刀具本体32b的第一端延伸设置的裁切凸起32c;所述裁切凸起32c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刀具本体32b的内周壁平齐,所述裁切凸起32c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刀具本体32b的外周壁平齐;所述裁切凸起32c的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还连接设置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内侧壁形成所述第二刀刃32a。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凸起32c直接在圆筒状的所述第二刀具32的一端切削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凸起32c也可以是焊接在所述第二刀具本体32b上的凸起;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因此,所述裁切装置30具有便于制造,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裁切槽31a的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一刀具31的外周面在所述第一裁切槽31a的出料槽口处形成所述第一刀刃31b;所述第二槽壁与所述第一刀具31的外周面在所述第一裁切槽31a的出料槽口处形成第三刀刃31c,所述第一刀刃31b与所述第三刀刃31c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裁切槽31a的出料槽口处的位置相对的两侧。同时,在所述第一裁切槽31a的进料槽口处亦形成有两个备用刀刃。在所述第一刀刃31b及所述第三刀刃31c磨损后,只需将所述第一刀具31绕其轴心转动180°,即可将原来的进料槽口与出料槽口对调,使得两个所述备用刀刃位于新的出料槽口处,替换原来的所述第一刀刃31b及所述第三刀刃31c继续工作。因此,只需要在所述第一刀具31上切削所述第一裁切槽31a即可形成4个刀刃,以便于在其中一个刀刃磨损后切换至另一个刀刃工作。因此,所述裁切装置30具有便于制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具31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二裁切槽31d,所述第二裁切槽31d与所述第一裁切槽31a相互交错;所述第一裁切槽31a与所述第二裁切槽31d均经所述第一刀具31的轴心线设置,并于所述第一刀具31的轴心线处相连通。以在所述第一刀具31上形成更多的备用刀刃。
优选地,所述裁切装置30还包括:
第一固定座37,固定在所述底板19上,所述第一固定座37延伸设置有第二抱箍部37a,所述第二抱箍部37a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3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抱箍部37a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抱箍部36的结构类似,在此不赘述。
第二固定座38,固定在所述底板19上;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35b与所述第二固定座38铰接相连。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送料设备,包括裁切装置30,所述裁切装置30为上述所述的裁切装置30。
优选地,所述自动送料设备还包括:
第一立板11,设置有第一条形孔11a;
第二立板12,与所述第一立板11层叠设置;所述第二立板12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柱12a;所述第一限位柱12a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条形孔11a内;以使所述第一立板11能够平稳地沿所述第一条形孔11a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立板12滑动。
第一调节座13,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板12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座13沿所述第一条形孔11a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图中未示出);
第一调节螺杆14,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11相连;
第三立板15,设置有第二条形孔15a,所述第二条形孔15a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条形孔11a的长度方向相互交错;所述第二立板12与所述第三立板15层叠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立板11与所述第三立板15之间,因而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所述第二立板12还设置有限位柱固定孔(图中未示出)及第二限位柱12b,所述第二限位柱12b插设在所述限位柱固定孔内;所述第二限位柱12b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条形孔15a内;以使所述第二立板12能够沿所述第二条形孔15a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三立板15滑动。
第二调节座16,设置于所述第三立板15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座16沿所述第二条形孔15a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图中未示出);
第二调节螺杆17,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二调节螺杆1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板12相连。因此,所述自动送料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调节镍片输出位置等优点。
较佳地,所述第二条形孔15a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条形孔11a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4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持凸环14a;所述第一立板11设置有与所述卡持凸环14a配合的T形槽11b;所述卡持凸环14a卡持在所述T形槽11b内。因此,所述自动送料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装及维护,便于调节镍片输出位置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板11上还设置有第三条形孔11c,所述第三条形孔11c与所述第一条形孔11a并排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柱12b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三条形孔11c内。以避免所述第二限位柱12b与所述第一立板11相互干涉,同时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一立板11、所述第二立板12及所述第三立板15运行更加平稳,稳固。因此,所述自动送料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固,便于第二限位柱12b的安装,便于调节镍片输出位置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4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调节螺杆17的第二端均设置有调节手轮18;以便于手动转动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4及所述第二调节螺杆17。
优选地,所述自动送料设备1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立板11垂直相连的底板19、用于定量输送镍片50的镍片上料装置20及设置在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的输出处的裁切装置30;所述底板19、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及所述裁切装置30均位于所述第一立板11背向所述第二立板12的一侧。以便于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4,带动所述第一立板11沿所述第一条形孔11a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立板12滑动;以调节所述自动送料设备10的镍片输出位置。因此,所述自动送料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调节镍片输出位置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包括:
基板21,垂直设置在底板19上,并与第一立板11平行设置;
主动轮22,设置在所述基板21的第一侧,并与所述基板21活动连接;所述裁切装置30位于所述基板21的第二侧;
从动轮23,与所述基板21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主动轮22的一侧;所述主动轮22的外周面与所述从动轮23的外周面共同夹持镍片50;
限位组件24,设置在所述基板21的第一侧,并位于所述主动轮22的镍片输出侧;通过所述限位组件24导引所述镍片输出至所述裁切装置30;
上料驱动部件25,与所述主动轮22传动连接,带动所述主动轮2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镍片50经所述裁切装置30输出;直至所述镍片50的自由端到达预设位置,通过所述裁切装置30断开所述镍片50。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镍片上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定量输出并自动裁断镍片50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还包括:
铰接臂26,所述铰接臂26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板21的第一侧;所述从动轮23活动连接于所述铰接臂26的第二端;
弹性组件27,与所述铰接臂26的第二端相连;以使所述从动轮23始终具有朝向所述主动轮22的运动趋势。以使所述从动轮23与所述主动轮22能够紧紧地与夹持所述镍片50,增大摩擦力,避免所述镍片50与所述主动轮22相对滑动,影响所述镍片50的输出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27包括:
光轴27a,连接于所述铰接臂26的第二端,并位于所述从动轮23背向所述主动轮22的一侧;
所述底板19与所述基板21的底部相连,所述光轴27a位于所述底板19与所述铰接臂26之间;所述底板19设置有与所述光轴27a对应的让位孔27b,所述让位孔27b的直径大于所述光轴27a的外径;
弹簧(图中未示出),套设在所述光轴27a上;所述弹簧位置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铰接臂26及所述底板19相抵持;以避免所述弹簧脱离的问题。因此,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27也可以是直接设置在所述底板19与所述铰接臂26之间的橡胶垫。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22的外周面及所述从动轮23的外周面均设置有相互交错的摩擦凹槽22a。以增大所述主动轮22与所述镍片5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所述镍片50与所述主动轮22相对滑动,影响所述镍片50的输出精度。
优选地,所述上料驱动部件25包括:
传动轴(图中未示出),贯穿所述基板21,并与所述基板2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动轮22相连;
第一带轮25b,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上,并位于所述基板21的第二侧;
驱动电机25c,与所述基板21相连,并位于所述主动轮22背向所述限位组件24的一侧;
第二带轮(图中未示出),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25c的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基板21的第二侧;
传送皮带25d,套设在所述第一带轮25b及所述第二带轮上;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5c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轮22转动。因此,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5c包括伺服电机。因此,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具有镍片输出控制精准等优点。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5c也可以是步进电机、混合伺服电机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24包括:
输入导引件24a,设置于所述基板21的第一侧;所述输入导引件24a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导引槽(图中未示出)及第一腰形孔24b,所述第一腰形孔24b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导引槽的导向,以便于调节所述第一导引槽的位置,便于装配及调试;所述第一导引槽的导向位于所述主动轮22及所述从动轮23的切线方向上;以避免所述镍片输出时弯曲变形,影响使用。因此,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镍片输出变形小,输出精准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24还包括:
第二导引件24c,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引槽的输出槽口处;所述第二导引件24c设置有第二导引槽24d,所述第二导引槽24d的输入槽口与所述第一导引槽的输出槽口相对应,以便于所述输出槽口摩擦损耗后的更换。因此,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镍片输出变形小,输出精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24还包括:
连接座24e,与所述基板21相连,并位于所述输入导引件24a的下方;所述连接座24e设置有第二腰形孔f及与所述第一导引槽的导向平行的装配平面g,所述第二导引件24c安装在所述装配平面g上,以便于所述输出槽口摩擦损耗后的更换;所述第二腰形孔f水平横向设置,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座24e。所述连接座24e通过贯穿所述第二腰形孔f的固定螺丝与所述底板19相连,进而与所述基板21固定相连。以便于调节所述镍片50的输出端口。
优选地,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还包括:
第三导引件24h,设置在所述基板21的第一侧,并位于所述主动轮22的镍片输入侧;通过所述第三导引件24h导引所述镍片输入。因此,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第三导引件24h设置有第三导引槽24j及第四导引槽24k;所述第三导引槽24j与所述第四导引槽24k相连通;所述第三导引槽24j的槽底与所述第四导引槽24k的槽口平齐,所述第四导引槽24k的槽底与所述第三导引槽24j的槽口平齐;所述第三导引槽24j位于所述第四导引槽24k远离所述主动轮22的一端,所述第三导引槽24j用于托举所述镍片50,所述第四导引槽24k避免所述镍片50上翘;因此,所述镍片上料装置2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轻巧,运行平稳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裁切装置30及具有该裁切装置30的自动送料设备;所述裁切装置30包括:第一刀具31,所述第一刀具31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一裁切槽31a,所述第一裁切槽31a的槽口处形成有第一刀刃31b;第二刀具32,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31上,所述第二刀具32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刃31b配合的第二刀刃32a;裁切驱动部件33,与所述第二刀具32相连,带动所述第二刀具32绕所述第一刀具31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刀刃32a与所述第一刀刃31b配合裁切所述裁切料;在第一刀刃31b与所述第二刀刃32a对所述镍片50裁切后,连接供料端的镍片50仍然位于所述第一裁切槽31a内,便于继续供料进行裁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裁切装置3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连续裁切等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包括:
第一刀具,所述第一刀具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一裁切槽,所述第一裁切槽的槽口处形成有第一刀刃;
第二刀具,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上,所述第二刀具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刃配合的第二刀刃;
裁切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刀具相连,带动所述第二刀具绕所述第一刀具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一刀刃配合裁切所述裁切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驱动部件包括:
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刀具的第二端相连;
伸缩驱动件,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铰接相连;通过所述伸缩驱动件推动所述连接臂绕所述第一刀具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刀具绕所述第一刀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件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铰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抱箍部;所述第一抱箍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刀具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具呈圆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具包括:呈圆筒状的第二刀具本体及自所述第二刀具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设置的裁切凸起;所述裁切凸起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刀具本体的内周壁平齐,所述裁切凸起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刀具本体的外周壁平齐;所述裁切凸起的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还连接设置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内侧壁形成所述第二刀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槽的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一刀具的外周面在所述第一裁切槽的出料槽口处形成所述第一刀刃;所述第二槽壁与所述第一刀具的外周面在所述第一裁切槽的出料槽口处形成第三刀刃,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第三刀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裁切槽的出料槽口处的位置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具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用于供裁切料通过的第二裁切槽,所述第二裁切槽与所述第一裁切槽相互交错;所述第一裁切槽与所述第二裁切槽均经所述第一刀具的轴心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
第一固定座,延伸设置有第二抱箍部,所述第二抱箍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刀具的第二端。
10.一种自动送料设备,包括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裁切装置。
CN201920070989.1U 2019-01-16 2019-01-16 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Active CN209614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0989.1U CN209614391U (zh) 2019-01-16 2019-01-16 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0989.1U CN209614391U (zh) 2019-01-16 2019-01-16 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4391U true CN209614391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0989.1U Active CN209614391U (zh) 2019-01-16 2019-01-16 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4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78368B2 (ja) 油圧成形機及び金属ボール成形機
CN103831955B (zh) 水口剪切设备
CN110842053B (zh) 一种铜带生产用分条收卷设备
CN209614391U (zh) 裁切装置及具有该裁切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CN201372353Y (zh) 一种多轴向经编机分切刀装置
CN203124848U (zh) 一种圆锯机
CN108311933B (zh) 切割设备
CN201872079U (zh) 轴承滚子超精研磨机
CN212217258U (zh) 一种钢管定距智能分段剪切系统
EP3928930B1 (en) Clamp and saw cutting device
CN208341878U (zh) 一种电气机械用工件切断装置
CN208810969U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的多冲头冲压设备
CN207577200U (zh) 一种普通冲床用小圆钢棒多支冲切机构
CN201525047U (zh) 预浸料裁剪装置
CN209867726U (zh) 镍片上料装置及具有该镍片上料装置的自动送料设备
CN209867727U (zh) 送料设备
CN205152560U (zh) 一种缝纫机自动剪线刀盘
CN209111217U (zh) 一种橡胶裁断机
CN210060172U (zh) 镍片自动送料设备
CN207658548U (zh) 一种对心式规正挡料机构
CN208628957U (zh) 一种两工位的自定心夹具装置
CN208034402U (zh) 一种自动对心式铸件上料装置
CN215431738U (zh) 一种可更换型固定剪切块
CN216859120U (zh) 一种绕线机递进式自调整换磨石机构
CN214867650U (zh) 一种极片切边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3

Address after: 516006 No. 8, Songlin Road, community 6, Songshan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Patentee after: Huizhou Aimeijia magne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7th Floor, C707, Yinxing Technology Building, Guanlan Street Office,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UNTAIDE AUTO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