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1265U - 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1265U
CN209611265U CN201821719047.3U CN201821719047U CN209611265U CN 209611265 U CN209611265 U CN 209611265U CN 201821719047 U CN201821719047 U CN 201821719047U CN 209611265 U CN209611265 U CN 209611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sides
synthetism
knochenbruch
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90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Guik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Gui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Guik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Gui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90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1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1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1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能解决使用现有的、由接骨板和螺丝组合的骨折内固定装置进行手术时,不仅手术切口大、创伤大、出血量大、固定螺丝打眼损伤患骨、断骨愈合慢,而且手术耗时长的技术问题。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接骨夹包括夹体,夹体为弯曲的板状结构并具有弹性,夹体能够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夹体能够在松开后通过自身弹性将断骨两端包裹、夹持、固定。夹体打开形成使断骨通过的开口,然后夹体松开,通过自身弹性将断骨两端包裹、夹持、固定,从而避免了螺丝的使用,减小手术切口、减少患骨进一步创伤,实现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断骨愈合快。

Description

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骨折内固定用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背景技术
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肋骨、锁骨、腰椎骨、胸椎股和颈椎骨的骨折内固定多采用接骨板和螺丝,其手术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断骨部位形成手术切口,暴露断骨两端,并对肌肉、骨膜等进行处理,使其与骨分离;
S2、两端断骨生理复位;
S3、植入接骨板,使接骨板与两端断骨表面贴合,并用螺丝将接骨板与断骨固定连接;
S4、缝合。
由于步骤S3需要在两段断骨上分别打上与接骨板配合的螺丝孔,为确保有效打眼和拧入螺丝,即暴露钻孔部位并避免钻孔方向上组织干涉,需要至少将切口打开至与接骨板相当长度,手术切口大、创伤大、出血量大、固定螺丝打眼损伤患骨、断骨愈合慢,同时,平均每颗螺丝从比划打眼位置、实际打眼至拧入,平均耗时10分钟,四颗螺丝即耗时40分钟,有时还需要根据螺丝安装部位的骨尺寸将螺丝钳短,整体手术时间很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能解决使用现有的、由接骨板和螺丝组合的骨折内固定装置进行手术时,不仅手术切口大、创伤大、出血量大、固定螺丝打眼损伤患骨、断骨愈合慢,而且手术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为弯曲的板状结构并具有弹性,所述夹体能够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所述夹体能够在松开后通过自身弹性将断骨两端包裹、夹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夹体的内表面上设有齿。
更进一步的,所述齿与所述夹体一体成型,所述齿朝向两端断骨的结合处。
进一步的,所述夹体弯曲形成的内腔在夹体打开后能够与断骨外形匹配。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体在展开状态下的宽度与断骨周长的比值范围为2/3~1。
进一步的,所述夹体上分布有贯穿夹体内、外表面的第一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夹体上开设有贯穿夹体内、外表面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供各椎骨的突起部位穿过并且避免在夹体包裹椎骨的过程中与突起部位发生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接骨夹还包括打开机构,所述打开机构与所述夹体活动连接并且能够使所述夹体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打开机构包括一对压臂,所述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压臂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配合部、抵持部和按压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配合部的配合使得所述压臂能够与所述夹体活动连接,使用时,一对压臂分设于所述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压臂的连接部与夹体的连接配合部连接、抵持部抵靠夹体侧部,按压一对压臂的按压部使得夹体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打开机构包括一个连接杆和一对分设于连接杆长度方向两侧的压臂,所述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压臂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配合部、抵持部和按压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配合部的配合使得所述压臂能够与所述夹体活动连接,一对所述压臂的抵接部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用时,一对压臂分设于所述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压臂的连接部与夹体的连接配合部连接、抵持部抵靠转轴,按压一对压臂的按压部使得夹体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配合部为插装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孔,所述连接配合部为柱体;
或者,所述连接配合部为孔,所述连接部为柱体;
所述柱体能够插装于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夹体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臂包括一对前臂和一个后臂,所述前臂的端部设有所述连接配合部,一对所述前臂分别弹性连接于所述后臂两侧并与所述夹体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连接部配合。
更进一步的,一对所述前臂和所述后臂铰接并且通过锁止件固定相对位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前臂设有前铰接孔,所述后臂设有后铰接孔,所述锁止件为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前铰接孔、所述后铰接孔后通过螺母锁紧。
更进一步的,所述前臂、所述压臂的端部形成有向内的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夹体的内表面和/或内部设置有药物。
本实用新型的接骨夹,夹体是将断骨两端包裹、夹持、固定,具体是沿断骨的周向与之贴合夹紧,相较于传统钢板的固定方式,在单位骨长度内,夹体与断骨贴合的面积更大,故能够确保有效的夹持,接骨夹在使用时,具体在手术步骤S3中,夹体打开形成使断骨通过的开口,然后夹体松开,通过自身弹性将断骨两端包裹、夹持,从而避免了螺丝的使用,一方面,无需钻孔,不仅不破坏骨组织、不穿过髓腔,减小患骨进一步创伤,断骨愈合快,而且对钻孔部位、方向没有要求,无需将手术切口打开至与夹子长度一致,夹体可倾斜的进入体内,通过电视X光机或类似装置以提供视野,实现进行摆正,能够有效减小手术切口,即实现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另一方面,相应的省略了钳短螺丝、比划打眼位置、打眼和拧螺丝的操作,大幅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打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下的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齿与断骨结合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夹体;11-开口;12-第一连接部;13-缺口;14-齿;20-打开机构;21、21’-压臂;22-后臂;22’-连接杆;23-前臂;23’-转轴;24-折弯;25-连接配合部;30-断骨;31-断骨一端;32-断骨另一端;33-断裂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接骨夹包括夹体10,夹体10为弯曲的板状结构并具有弹性,夹体10能够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11并能使得断骨两端收容于夹体10弯曲形成的内腔,夹体10能够在松开后通过自身弹性将断骨两端包裹、夹持、固定,夹体10弯曲形成的内腔在夹体打开后能够与断骨外形匹配,具体的,夹体打开过程一般内腔是过度张开进而收容断骨两端,在夹体松开后,夹体因自身弹性恢复变形,内腔逐步收缩直至夹体包裹于断骨表面,此时,夹体的内腔形状、尺寸和弧度与自然生长的人体解剖学相应骨骼的外形、尺寸和弧度一致,尺寸包括断骨的宽度、厚度、直径等,弧度包括外抛面弧度、自然弯曲弧度等,并且夹体未完全恢复变形,仍处于打开状态,具有恢复变形的趋势,即具有弹性,使得夹体10与断骨贴合,确保夹体10对断骨两端有效包裹、夹持,夹体10在展开状态下的宽度与断骨周长的比值范围为2/3~1,即夹体10在自然状态下为类似C形的结构,以进一步确保夹体10对断骨两端有效包裹、夹持、固定。
其中,夹体可通过医用高弹性金属材质的选择(例如医用钛合金钢板或高弹性钢板),或者通过增加、减少夹体弹性变形部位的厚度,以使得夹体对断骨的夹持、固定效果达到临床医学要求的骨骼内固定要求;同时,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例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分别设置不同厚度、不同弹性大小的夹体。
夹体10的内表面上设有齿14,夹体10在夹紧过程中,齿14嵌入骨质以增加夹体10与断骨的结合力,优选地,如图7所示,齿14与夹体10一体成型,齿14朝向两端断骨的结合处,即夹体10与断骨两端结合的齿是相向设置,避免两端断骨分离,而靠近骨断裂处33也可以不设置齿,避免齿对骨断裂部位强度的影响。
夹体10上分布有贯穿夹体10内、外表面的第一穿孔15,第一穿孔15的设置保证了断骨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微循环,创造断骨愈合的良好环境,促进断骨生长、愈合。
夹体10上开设有贯穿夹体内、外表面的第二穿孔,第二穿孔未在图中示出,第二穿孔供各椎骨的突起部位穿过并且避免在夹体包裹椎骨的过程中与突起部位发生干涉,即夹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个供棘突贯穿的第二穿孔A,两侧部位开设有与供横突、副突等贯穿的第二穿孔B,并且第二穿孔B优选延伸至与开口11连通,夹体位于第二穿孔B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夹臂(类似于张开并弯曲的食指和中指),使得夹体在松开后的弹性复位过程中避免与横突、副突等发生干涉,并能确保有效夹持、固定。
接骨夹还包括打开机构20,打开机构20与夹体10活动连接并且能够使夹体10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11,具体的,打开机构20包括一对压臂21,夹体10的开口方向两侧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部,13为连接部外周的缺口,压臂21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配合部25、抵持部和按压部,连接部为柱体,连接配合部25为孔,柱体能够插装于孔内,连接部和连接配合部25为插装配合,使得压臂21能够与夹体10快速活动连接,使用时,一对压臂21分设于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压臂21的连接部与夹体10的连接配合部25连接、抵持部抵靠夹体10侧部(参见图3,即压臂21与及夹体10侧部接触的部位),抵持部相当于支点,利用杠杆原理,按压一对压臂21的按压部使得夹体10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11,松开一对压臂21,夹体10通过自身弹性将断骨两端包裹、夹持;其中,对按压部的按压,可通过人力实现,也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
连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于夹体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2沿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有效降低连接部的设置对夹体厚度的影响,使得断骨与周围组织距离更短,利于物质交换,进一步保证了断骨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微循环;每个压臂21包括一对前臂23和一个后臂22,前臂23的端部设置连接配合部25、中间部位充当抵持部,一对前臂23分别弹性连接于后臂22两侧并与夹体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2配合,后臂22充当按压部,一对前臂的设置,使得夹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同时受力、同步打开,确保夹体的开口11的张开程度,同时,前臂23与后臂22为弹性连接,两前臂23克服弹性作用力向外打开(即两前臂23之间的夹角扩张),使得连接配合部25与第一连接部12相对,松开两前臂23并在弹性作用下向内回收(即两前臂23之间的夹角缩小),使得夹体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2能够插装于两前臂23相应的连接配合部25。
前臂23的端部形成有向内的折弯24,能够避免夹体10外形的干涉,使得连接配合部25能够顺利的与连接部配合。
一对前臂23和后臂22铰接并且通过锁止件固定相对位置,前臂23设有前铰接孔,后臂22设有后铰接孔,锁止件为螺栓和螺母,螺栓贯穿前铰接孔、后铰接孔后通过螺母锁紧,松开锁止件,前臂23能够相对于后臂22调整方位、朝向,使得连接配合部25能够顺利的与连接部配合。
夹体10的内表面设有药物涂层或者内部填充有药物制剂,该药物涂层或药物制剂可以是缓释药物,能够实现断骨恢复期间的局部缓释给药,促进断骨愈合。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打开机构包括一个连接杆22’和一对分设于连接杆长度方向两侧的压臂21’,夹体10的开口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压臂21’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配合部、抵持部和按压部,连接部与连接配合部的配合使得压臂能够与夹体活动连接,一对压臂的抵接部与连接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用时,一对压臂分设于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压臂的连接部与夹体的连接配合部连接、抵持部抵靠转轴,按压一对压臂的按压部使得夹体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

Claims (17)

1.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为弯曲的板状结构并具有弹性,所述夹体能够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所述夹体能够在松开后通过自身弹性将断骨两端包裹、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的内表面上设有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齿与所述夹体一体成型,所述齿朝向两端断骨的结合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弯曲形成的内腔在夹体打开后能够与断骨外形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在展开状态下的宽度与断骨周长的比值范围为2/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上开设有贯穿夹体内、外表面的第一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上开设有贯穿夹体内、外表面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供各椎骨的突起部位穿过并且避免在夹体包裹椎骨的过程中与突起部位发生干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夹还包括打开机构,所述打开机构与所述夹体活动连接并且能够使所述夹体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机构包括一对压臂,所述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压臂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配合部、抵持部和按压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配合部的配合使得所述压臂能够与所述夹体活动连接,使用时,一对压臂分设于所述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压臂的连接部与夹体的连接配合部连接、抵持部抵靠夹体侧部,按压一对压臂的按压部使得夹体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机构包括一个连接杆和一对分设于连接杆长度方向两侧的压臂,所述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压臂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配合部、抵持部和按压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配合部的配合使得所述压臂能够与所述夹体活动连接,一对所述压臂的抵接部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用时,一对压臂分设于所述夹体的开口方向两侧,压臂的连接部与夹体的连接配合部连接、抵持部抵靠转轴,按压一对压臂的按压部使得夹体打开形成供断骨通过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配合部为插装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孔,所述连接配合部为柱体;
或者,所述连接配合部为孔,所述连接部为柱体;
所述柱体能够插装于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夹体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臂包括一对前臂和一个后臂,所述前臂的端部设有所述连接配合部,一对所述前臂分别弹性连接于所述后臂两侧并与所述夹体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连接部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前臂和所述后臂铰接并且通过锁止件固定相对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设有前铰接孔,所述后臂设有后铰接孔,所述锁止件为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前铰接孔、所述后铰接孔后通过螺母锁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的端部形成有向内的折弯。
17.根据权利要求1-10、13-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的内表面和/或内部设置有药物。
CN201821719047.3U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Active CN209611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9047.3U CN209611265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9047.3U CN209611265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1265U true CN209611265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0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9047.3U Active CN209611265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1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1922A (zh) * 2018-10-23 2019-01-11 无锡市贵鲲科技有限公司 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1922A (zh) * 2018-10-23 2019-01-11 无锡市贵鲲科技有限公司 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WO2020083262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无锡市贵鲲科技有限公司 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85865B2 (ja) 破断した人間の胸骨の部分を捕捉し、位置決めし、整列する外科の装置
US8900278B2 (en) Method for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unstable pelvic ring injuries with an internal anterior fixator and posterior iliosacral screws
DE602004013281T2 (de) Artikulierbares implantatsystem
US20060015102A1 (en) Fastener implant for osteosynthesis of fragments of a first metatarsal bone that is broken or osteotomized in its proximal portion and a corresponding osteosynthesis method
JP2008500114A (ja) 水平に破断した人間の胸骨の部分を捕捉し、位置決めし、整列する外科の装置
JP2011515172A (ja) ヒト患者の足首用の関節固定システム
CN106913368B (zh) 微创难复性顺粗隆间骨折复位钳
CN209611265U (zh) 一种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CN208838126U (zh) 一种椎板成形支撑装置
CN109171922A (zh) 骨折内固定用的接骨夹
CN211023023U (zh) 一种跟骨环及跟骨外固定装置与跟骨正畸装置
US20150335419A1 (en) Cortical loop fixation system for ligament and bone reconstruction
CN206934156U (zh) 一种骨折复位器
CN112971956B (zh) 新股骨内侧解剖万向锁定钢板
CN208659528U (zh) 一种棘突固定捆扎式椎板成形支持装置
CN219661872U (zh) 一种前内侧股骨颈解剖骨板
CN214285118U (zh) 用于胫腓骨骨折微创手术的万向牵引撑开复位支架
CN215349376U (zh) 一种用于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的锁定板
CN214414898U (zh) 一种用于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的接骨板组
CN205411306U (zh) 一种跟骨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CN205924138U (zh) 改进型胫腓骨联合环抱器
CN220423949U (zh) 一种用于胫骨骨折的外固定架
CN219147866U (zh) 一种骨折手术用复位固定钳
CN216570165U (zh) 一种用于畸形矫正骨科用定位装置
CN212261487U (zh) 用于肩峰骨折的解剖型接骨板及包含其的内固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