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0788U -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0788U
CN209610788U CN201821591894.6U CN201821591894U CN209610788U CN 209610788 U CN209610788 U CN 209610788U CN 201821591894 U CN201821591894 U CN 201821591894U CN 209610788 U CN209610788 U CN 209610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sion cylinder
heating
heat conduction
hea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18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5918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0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0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0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容器,包括:内胆,其具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质且具有敞口的容置腔;导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导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容纳相变热传导材料的吸液芯。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加热容器的电饭煲。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不用IH加热方式,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均匀加热,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安全级别高、无电磁辐射的特点。

Description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饭煲的加热方式是加热盘加热,其原理是通过加热盘将热量传导至内胆底部,然后由内胆再将热量传递给食材,这种加热方式生产成本低,控制难度小,但加热不均匀,不能进行精确温控,这也是这种加热方式很明显的弊端。IH(电磁加热)技术则改善了这种弊端,是依靠磁力线穿透锅体进行加热,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越过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升温迅速,而且很多高端IH电饭煲引入多级线圈,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加热,实现了均匀加热。但是目前IH电饭煲技术有不足的地方:1、IH技术增加了电饭煲的成本,价格升高到1000-2000元的范围中,因此,IH电饭煲的市场扩展缓慢;2、IH电加热存在电磁辐射,电磁加热使用的高频电流,频率在15-20kHz,在大功率使用时,还是存在电磁辐射,对孕妇、儿童等人群不利;3、IH电饭煲为了保温,一般是采用壁厚和重量大的内胆(釜),增加了成本和重量;4、当加热温度过高时IH电饭煲除了报警无其他安全措施。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轻质低价高效的安全电饭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容器,其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不用IH加热方式,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均匀加热,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安全级别高、无电磁辐射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其能对米饭焖制过程实现精准程序控制,根据米饭各个加热阶段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方案,米饭口感和营养成分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加热容器,包括:
内胆,其具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质且具有敞口的容置腔;
导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导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容纳相变热传导材料的吸液芯,所述导热壳体受热前,所述加热腔为真空环境。
优选的是,还包括:
隔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导热壳体外侧壁,所述导热壳体与所述隔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环状隔热腔,所述隔热腔为真空环境。
优选的是,还包括:龙骨架,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导热壳体上设有贯通所述加热腔和所述隔热腔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热壳体上还固定连接有阀片,所述阀片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所述阀片的厚度设置为:当所述加热腔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断裂,所述加热腔与所述隔热腔贯通。
优选的是,所述阀片与所述导热壳体的材质相同,且所述阀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厚度。
优选的是,还包括保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隔热腔内部,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挤压筒,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挤压筒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挤压筒的一端通过一压簧连接于所述隔热壳体的内壁,所述挤压筒另一端在所述压簧自然伸长时抵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内径,所述挤压筒的外壁沿径向凹陷形成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依次设置,所述挤压筒的外壁未设有两个环形凹槽处凸设有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分别位于两个环形凹槽的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的下游;
保护筒,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保护筒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保护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壳体、所述隔热壳体固接,所述保护筒的内径大于所述挤压筒的外径,所述保护筒的内壁沿径向突出形成两个环形凸起,两个环形凸起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依次设置,所述保护筒的中部沿径向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位于两个环形凸起之间;
导向架,其设置在所述挤压筒与所述保护筒之间,所述导向架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筒的内壁上、位于两个环形凹槽中间处,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为环形结构,套设在所述挤压筒的外壁上、位于两个环形凸起中间处,所述导向架设置为:所述压簧被压缩至极限时,靠近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一个环形凸起与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的一个端面抵顶,所述压簧自然伸长时,靠近所述挤压筒的一端的另一个环形凸起与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的另一个端面抵顶;
其中,两个密封圈设置为:所述加热腔压力低于阈值时,两个密封圈分别与两个环形凸起封接,当所述加热腔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断裂,所述加热腔形成自内向外的气流通路,所述挤压筒沿气流方向运动,两个密封圈与两个环形凸起错位脱离。
优选的是,所述挤压筒内部为螺旋状通路结构。
一种电饭煲,包括电加热元件以及所述的加热容器,所述电加热元件与所述加热容器接触,以使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加热所述内胆。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在封闭的加热腔内设置相变热传导材料和吸液芯,在对导热壳体加热时,热量由导热壳体传递至吸液芯,相变热传导材料充满加热腔,从而对将热量均匀传递内胆,利用内胆对容置腔内的米饭等待加热物质进行充分加热,隔热腔能够对加热腔进行隔热保温作用,大幅减小热量的外泄,从而保障容置腔内的米饭的加热和保温效果;阀片的设置便于加热腔温度过高时气压冲击阀片至断裂,将压力由加热腔转移至隔热腔,安全性能大幅提高,具有以上结构的电饭煲在不用IH加热技术下,同样获得均匀加热、大火力、控制温度等特性,并且加热腔的封闭环境使得该加热容器具有良好的保温特性,大幅简化了传统的电饭煲的内胆结构,降低高端电饭煲成本,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加热充分均匀、保温性能好、无电磁辐射的特点;
第二、第一通孔、挤压筒、保护筒同轴线设置,确保加热腔升温至气压超过安全阈值时气流溢出不造成保护装置位移,压簧自然伸长时挤压筒抵顶在第一通孔上,挤压筒的端面与第一通孔发生部分重叠,使得气流推动挤压筒发生水平位移,环形凹槽使气流路径变宽,能够快速将压力转移,两个密封圈套设在挤压筒的较厚壁厚处,与保护筒的较厚壁厚处相配合,接触时形成气流通路的障碍,错位时形成气流通路,导向架引导挤压筒在气流-压簧弹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往复运动,挤压筒运动到两个极限处分别与导向架抵顶,给挤压筒稳固的支撑力,进一步确保挤压筒保持水平往复运动,气流在通路-断路-通路切换,将水平的气流转化成沿周向的气流,减小气流压力过大对隔热壳体的冲击;
第三、螺旋状通路使阀片在断裂瞬间气流全部由挤压筒入口引导至出口(挤压筒与第一通孔未发生相对位移的瞬间),单向迂回路径释放气流压力,气流到达出口时对隔热壳体冲击减小,更加安全;内胆的容置腔内盛放有大米和水等待加热物质,加热容器受热后,吸液芯内的相变热传导材料发生相变并释放热量,内胆被加热,同时加热腔的压力快速增加,假使压力增长过高导致超出预设的压力阈值,阀片由于脆性发生断裂,气流由加热腔迅速进入隔热腔,挤压筒的端面接触到气流被推动向右运动,首先进入的气流进入挤压筒内部,然后由靠近压簧处的端面至第二通孔离开,挤压筒的端面与导热壳体分离,两个密封圈与保护筒的内壁错位脱离,后续进入的气流形成分路,分别进入挤压筒的两端与保护筒的空间然后由第二通孔离开,气流推动挤压筒使压簧被压缩,压簧向挤压筒施加压力使挤压筒向反方向运动,两个密封圈再次与保护筒的内壁密封接触,气流再一次向挤压筒施加压力使挤压筒向反方向运动,挤压筒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吸收能量,并将气流分阶段转移,由第二通孔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龙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保护装置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保护装置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挤压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容器,包括:
内胆100,其具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质且具有敞口的容置腔110,内胆100的形状优选为圆柱状结构,内胆100底部为圆弧倒角过渡,便于对容置腔110内米饭底部和侧面无死角充分进行加热;
导热壳体200,优选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在受热时能够快速将热量传递给加热腔210内的吸液芯220,导热壳体200的形状优选为具有敞口的圆柱状结构,沿加热腔210中轴线方向的剖切面的形状为U形,能够同时对容置腔110的底部和侧面同时加热,满足对米饭的充分加热需求,导热壳体200底部为圆弧倒角过渡,便于对容置腔110内米饭底部和侧面无死角充分进行加热,其套设在所述内胆100外部,符合传统的电饭煲内胆100的使用形式,所述内胆100与所述导热壳体200的顶部封接形成加热腔210,封接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也可以单独焊接一块环形封闭板,所述加热腔210内设有容纳相变热传导材料的吸液芯220,相变热传导材料是现有技术中的热量增强聚合物,由液态变为气态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吸液芯220的位置为至少一部分与加热腔210底部接触,紧贴导热壳体200的内壁,对导热壳体200底部加热时,能够使吸热芯内的相变热传导材料快速受热转化气态,吸液芯220的位置优选为平铺在加热腔210底部,由于相变热传导材料非加热时为液态或固态(优选为液态)集中在吸液芯220内,吸液芯220平铺的方式进行加热可以直接使吸液芯220受热,进而使相变热传导材料受热转化为气态,并且底部加热方式符合传统的电饭煲的底部加热的结构形式,所述导热壳体200受热至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时,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发生相变并放出热量以加热所述内胆100,所述导热壳体200受热前,所述加热腔210为真空环境,使热传导更快速、更均匀,同时相变热传导材料在较低温度下便可转化为气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封闭的加热腔210内设置相变热传导材料和吸液芯220,在对导热壳体200加热时,热量由导热壳体200传递至吸液芯220,相变热传导材料充满加热腔210,从而对将热量均匀传递内胆100,利用内胆100对容置腔110内的米饭等待加热物质进行充分加热。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隔热壳体300,优选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在受热时能够快速将热量传递给导热壳体200,隔热壳体300的形状优选为环状结构,隔热壳体300底部为圆弧倒角过渡,固接于导热壳体200底部外周,不接触导热壳体200的底面,以使导热壳体200的底面直接接触电加热元件800,其套设在所述导热壳体200外侧壁,所述导热壳体200与所述隔热壳体300的顶部封接形成环形隔热腔310,封接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也可以单独焊接一块环形封闭板,所述隔热腔310为真空环境,能够达到显著的隔热效果。隔热腔310能够对加热腔210进行隔热保温作用,大幅减小热量的外泄,从而保障容置腔110内的米饭的加热和保温效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龙骨架230,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210内部。优选为图4的形状,设置在加热腔210的侧部和底部,全方位支撑内胆100,使其相对于导热壳体200不发生位移,形成稳定的一体化结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壳体200上设有贯通所述加热腔210和所述隔热腔310的第一通孔240,所述导热壳体200上还固定连接有阀片400,阀片400可以采用与导热壳体200相同的材质,此时厚度略小于导热壳体200的厚度,或者,阀片400采用相较于导热壳体200脆性更大的材质,厚度不作要求,所述阀片400覆盖所述第一通孔240的边缘,可以采用钎焊的形式,所述阀片400设置为:当所述加热腔210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400由于其材质脆性大或厚度小断裂,所述加热腔210与所述隔热腔310贯通。阀片400的设置便于加热腔210温度过高时气压冲击阀片400至断裂,将压力由加热腔210转移至隔热腔310,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阀片400与所述导热壳体200的材质相同,便于生产和焊接,且所述阀片400的厚度小于所述导热壳体200的厚度,只要加热腔210压力升高至阈值,由于阀片400的厚度小,超过阀片400的承压能力,阀片400断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当加热腔210温度升高至气压过高超过负载时可能发生爆炸,此时及时卸载多余压力能够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如图5-6所示,还包括保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隔热腔310内部,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挤压筒500,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挤压筒500与所述第一通孔240同轴设置,所述挤压筒500的一端通过一压簧510连接于所述隔热壳体300的内壁,所述挤压筒500另一端在所述压簧510自然伸长时抵顶在所述第一通孔240上,所述挤压筒500的另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240的直径大于所述挤压筒500的另一端的内径,所述挤压筒500的外壁沿径向凹陷形成两个环形凹槽520,两个环形凹槽520自所述挤压筒500的另一端向一端依次设置,所述挤压筒500的外壁未设有两个环形凹槽520处凸设有两个密封圈530,两个密封圈530分别位于两个环形凹槽520的自所述挤压筒500的另一端向一端的下游;
保护筒600,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保护筒600与所述第一通孔240同轴设置,所述保护筒6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壳体200、所述隔热壳体300固接,所述保护筒600的内径大于所述挤压筒500的外径,所述保护筒600的内壁沿径向突出形成两个环形凸起610,两个环形凸起610自所述挤压筒500的另一端向一端依次设置,所述保护筒600的中部沿径向设有多个第二通孔620,多个第二通孔620位于两个环形凸起610之间;
导向架700,其设置在所述挤压筒500与所述保护筒600之间,所述导向架700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筒600的内壁上、位于两个环形凹槽520中间处,所述导向架700的活动端为环形结构,套设在所述挤压筒500的外壁上、位于两个环形凸起610中间处,所述导向架700设置为:所述压簧510被压缩至极限时,靠近所述挤压筒500的另一端的一个环形凸起610与所述导向架700的活动端的一个端面抵顶,所述压簧510自然伸长时,靠近所述挤压筒500的一端的另一个环形凸起610与所述导向架700的活动端的另一个端面抵顶;
其中,两个密封圈530设置为:所述加热腔210压力低于阈值时,两个密封圈530分别与两个环形凸起610封接,当所述加热腔210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400断裂,所述加热腔210形成自内向外的气流通路,所述挤压筒500沿气流方向运动,两个密封圈530与两个环形凸起610错位脱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孔240、挤压筒500、保护筒600同轴线设置,确保加热腔210升温至气压超过安全阈值时气流溢出不造成保护装置位移,压簧510自然伸长时挤压筒500抵顶在第一通孔240上,挤压筒500的端面与第一通孔240发生部分重叠,使得气流推动挤压筒500发生水平位移,环形凹槽520使气流路径变宽,能够快速将压力转移,两个密封圈530套设在挤压筒500的较厚壁厚处,与保护筒600的较厚壁厚处相配合,接触时形成气流通路的障碍,错位时形成气流通路,导向架700引导挤压筒500在气流-压簧510弹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往复运动,挤压筒500运动到两个极限处分别与导向架700抵顶,给挤压筒500稳固的支撑力,进一步确保挤压筒500保持水平往复运动,气流在通路-断路-通路切换,将水平的气流转化成沿周向的气流,减小气流压力过大对隔热壳体300的冲击。
实际操作中,内胆100的容置腔110内盛放有大米和水等待加热物质,加热容器受热后,吸液芯220内的相变热传导材料发生相变并释放热量,内胆100被加热,同时加热腔210的压力快速增加,假使压力增长过高导致超出预设的压力阈值,阀片400由于脆性发生断裂,气流由加热腔210迅速进入隔热腔310,挤压筒500的端面接触到气流被推动向右运动,首先进入的气流进入挤压筒500内部,然后由靠近压簧510处的端面至第二通孔620离开,挤压筒500的端面与导热壳体200分离,两个密封圈530与保护筒600的内壁错位脱离,后续进入的气流形成分路,分别进入挤压筒500的两端与保护筒600的空间然后由第二通孔620离开,气流推动挤压筒500使压簧510被压缩,压簧510向挤压筒500施加压力使挤压筒500向反方向运动,两个密封圈530再次与保护筒600的内壁密封接触,气流再一次向挤压筒500施加压力使挤压筒500向反方向运动,挤压筒500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吸收能量,并将气流分阶段转移,由第二通孔620溢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7所示,所述挤压筒500内部为螺旋状通路结构。螺旋状通路使阀片400在断裂瞬间气流全部由挤压筒500入口引导至出口(挤压筒500与第一通孔240未发生相对位移的瞬间),单向迂回路径释放气流压力,气流到达出口时对隔热壳体300冲击减小,更加安全。
一种电饭煲,包括电加热元件800以及以上任一种技术方案中的加热容器,所述电加热元件800与所述加热容器接触,以使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加热所述内胆100。具有以上结构的电饭煲在不用IH加热技术下,同样获得均匀加热、大火力、控制温度等特性,并且加热腔210的封闭环境使得该加热容器具有良好的保温特性,大幅简化了传统的电饭煲的内胆100结构,降低高端电饭煲成本,具有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加热充分均匀、保温性能好、无电磁辐射的特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其具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质且具有敞口的容置腔;
导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导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容纳相变热传导材料的吸液芯,所述导热壳体受热前,所述加热腔为真空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壳体,其套设在所述导热壳体外侧壁,所述导热壳体与所述隔热壳体的顶部封接形成环状隔热腔,所述隔热腔为真空环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龙骨架,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上设有贯通所述加热腔和所述隔热腔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热壳体上还固定连接有阀片,所述阀片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所述阀片的厚度设置为:当所述加热腔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断裂,所述加热腔与所述隔热腔贯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与所述导热壳体的材质相同,且所述阀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热壳体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隔热腔内部,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挤压筒,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挤压筒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挤压筒的一端通过一压簧连接于所述隔热壳体的内壁,所述挤压筒另一端在所述压簧自然伸长时抵顶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内径,所述挤压筒的外壁沿径向凹陷形成两个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依次设置,所述挤压筒的外壁未设有两个环形凹槽处凸设有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分别位于两个环形凹槽的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的下游;
保护筒,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保护筒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保护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壳体、所述隔热壳体固接,所述保护筒的内径大于所述挤压筒的外径,所述保护筒的内壁沿径向突出形成两个环形凸起,两个环形凸起自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向一端依次设置,所述保护筒的中部沿径向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位于两个环形凸起之间;
导向架,其设置在所述挤压筒与所述保护筒之间,所述导向架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筒的内壁上、位于两个环形凹槽中间处,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为环形结构,套设在所述挤压筒的外壁上、位于两个环形凸起中间处,所述导向架设置为:所述压簧被压缩至极限时,靠近所述挤压筒的另一端的一个环形凸起与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的一个端面抵顶,所述压簧自然伸长时,靠近所述挤压筒的一端的另一个环形凸起与所述导向架的活动端的另一个端面抵顶;
其中,两个密封圈设置为:所述加热腔压力低于阈值时,两个密封圈分别与两个环形凸起封接,当所述加热腔压力达到阈值时,所述阀片断裂,所述加热腔形成自内向外的气流通路,所述挤压筒沿气流方向运动,两个密封圈与两个环形凸起错位脱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内部为螺旋状通路结构。
8.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元件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容器,所述电加热元件与所述加热容器接触,以使所述相变热传导材料达到工作温度加热所述内胆。
CN201821591894.6U 2018-09-28 2018-09-28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Active CN209610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1894.6U CN2096107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1894.6U CN2096107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0788U true CN209610788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1894.6U Active CN2096107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0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4081A (zh) * 2018-09-28 2018-12-21 李子京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4081A (zh) * 2018-09-28 2018-12-21 李子京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4081A (zh)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CN107440482A (zh) 一种可保鲜冷藏的电煲
CN106361138A (zh) 集油水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CN209610788U (zh) 加热容器及电饭煲
CN205041207U (zh) 一种豆浆机杯体组件及豆浆机
CN202723634U (zh) 电烤炉
CN20510738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CN205625577U (zh) 一种烹饪器皿及具有其的煎烤机
CN204909058U (zh) 具有快速升温功能的银壶
WO2017036145A1 (zh) 可控制油烟的炒锅及其生产方法
CN204765025U (zh) 一种快速高效制冷电水壶
CN207928184U (zh) 锅具和厨房器具
CN203053017U (zh) 一种热水器用液体加热装置
CN204635974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2723641U (zh) 电磁加热安全扒炉
CN208211917U (zh) 一种发热管电极结构
CN207455655U (zh) 电陶炉
CN207428927U (zh)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CN201578037U (zh) 采用陶瓷-金属高温共烧发热元件的电热水壶
CN208404202U (zh) 一种节能加热盘
CN202136002U (zh) 一种电磁加热超导液采暖椅
CN204889691U (zh) 一种电磁灶锅具保温装置
CN205094068U (zh) 加热保温杯
CN103330473A (zh) 一种蓄热定向导流的电饭煲
CN210718126U (zh) 一种即热式水加热器防干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