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8832U - 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8832U
CN209608832U CN201920919939.6U CN201920919939U CN209608832U CN 209608832 U CN209608832 U CN 209608832U CN 201920919939 U CN201920919939 U CN 201920919939U CN 209608832 U CN209608832 U CN 209608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ing
shell
ear
ear phone
phon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99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宇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199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8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8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8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种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耳塞结构,包括壳体及发声喇叭,壳体为中空结构,内置有空腔;发声喇叭设置于空腔内,并固定连接于壳体,发声喇叭具有至少两个发声面,且在发声喇叭固定于壳体时,发声喇叭的多个发声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距离,从而发声喇叭将空腔分隔形成多个音腔,每个音腔对应一个发声面;壳体上设置有传音孔,每个传音孔连通一个音腔。蓝牙耳机包括前述耳塞结构。上述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在佩戴时,无需将耳塞塞入耳道内,佩戴提交较为舒适,声音在耳朵周围向多个不同方向传播,而不是直接在耳道内向前传播,可以解除听诊器效应及头中效应。

Description

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的蓝牙耳机,基本都是单个音腔出声音,单个音腔直接对着耳道,一般直接塞入到耳道内或半塞入到耳道内,耳机内的喇叭发出声音后,声音直接沿着耳道向前传导。对于一些细分市场的人群来说,耳塞塞入到耳道内,佩戴体验较不舒适,甚至有人会产生耳鸣。此外,声音直接在耳道内向前传播的方式,要忍受听诊器效应,容易造成耳朵不适,并且有头中效应,听感不自然,缺少空间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蓝牙耳机对于一些细分市场的人群佩戴体验不友好,且在声音传播时有听诊器效应及头中效应的问题,提供一种耳塞结构及具有其的蓝牙耳机。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耳塞结构,包括壳体及发声喇叭,其中,
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内置有空腔;
所述发声喇叭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发声喇叭具有至少两个发声面,且在所述发声喇叭固定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发声喇叭的多个发声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距离,从而所述发声喇叭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多个音腔,每个音腔对应一个发声面;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传音孔,每个所述传音孔连通一个音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声面具有标准传声线,所述标准传声线为每个发声面的中心与该发声面对应的传音孔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多个发声面的所述标准传声线之间相交不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喇叭具有两个发声面,且两个所述发声面的标准传声线之间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声面具有标准传声线,所述标准传声线为每个发声面的中心与该发声面对应的传音孔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多个所述发声面的标准传声线中,至少三个发声面的标准传声线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音孔为弧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当所述耳塞结构挂置在耳朵旁时,所述外侧壁上的其中一个平面贴靠于人脸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壁的平面中,至少一个平面上没有设置所述传音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圆弧侧面,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圆弧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传音孔,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圆弧侧面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喇叭的发声面的面积大小相同或不同。
上述耳塞结构,发声喇叭将空腔分隔,在多个发声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多个发声面具有不同的朝向,从而,发声喇叭发出的声音由发声面向外传播时,向多个不同的方向传播,透过壳体上的传音孔传导到耳朵周围的空气中,从而被耳朵捕获,声音的空间感较强,听感自然,使耳朵在接收耳塞结构的声音时类似接收外界的声音,而不是由耳塞结构强行向耳道灌输声音,因而不具有听诊器效应及头中效应。同时,这样的声音传输方式,使得耳塞结构无需塞入到耳道中,从而不会产生耳鸣,佩戴体验较好。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佩戴构件及耳塞结构,所述佩戴构件具有两个自由端,所述耳塞结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耳塞结构分别固定于其中一个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结构为上述任一所述的耳塞结构。由于蓝牙耳机具备上述耳塞结构,因而,蓝牙耳机也相应具备同样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耳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耳塞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耳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耳塞结构的发声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各实施例的耳塞结构及具有其的蓝牙耳机,在佩戴时,无需将耳塞塞入耳道内,佩戴提交较为舒适,声音在耳朵周围向多个不同方向传播,而不是直接在耳道内向前传播,可以解除听诊器效应及头中效应。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耳塞结构及具有其的蓝牙耳机。
请参阅图1和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耳塞结构10的示意图,耳塞结构10包括壳体110及发声喇叭120,壳体110为中空结构,内置有空腔110a,发声喇叭120设置于空腔110a内,并固定连接于壳体110,发声喇叭120具有至少两个发声面121,且在发声喇叭120固定于壳体110时,发声喇叭120的多个发声面121与壳体110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距离,从而发声喇叭120将空腔110a分隔形成多个音腔,每个音腔对应一个发声面121;壳体110上设置有传音孔130,每个传音孔130连通一个音腔。
发声喇叭120在空腔110a内固定时,大致放置于空腔110a的中心位置,并至少部分与壳体110连接,从而实现固定,由此,当发声喇叭120与壳体110具有多个连接处时,发声喇叭120将空腔110a分隔,在多个发声面121与壳体110的内壁之间形成音腔,多个发声面121具有不同的朝向,从而,发声喇叭120发出的声音由发声面121向外传播时,向多个不同的方向传播,透过壳体110上的传音孔130传导到耳朵周围的空气中,从而被耳朵捕获,声音的空间感较强,听感自然,使耳朵在接收耳塞结构10的声音时类似接收外界的声音,而不是由耳塞结构10强行向耳道灌输声音,因而不具有听诊器效应及头中效应。同时,这样的声音传输方式,使得耳塞结构10无需塞入到耳道中,从而不会产生耳鸣,佩戴体验较好。
可以理解,蓝牙耳机在具有上述耳塞结构10时,较佳的适用于室内安静环境,而对嘈杂的环境较不适应。传统在室内环境听音乐时,要么选择扩音器外放,要么选择传统的入耳式或半入耳式耳机,扩音器外放声音过大,干扰环境,若调小声音时,耳朵捕获较困难,听觉体验不佳;传统的入耳式或半入耳式耳机对于一些细分市场的用户佩戴体验不友好。通过使用本申请的耳塞结构10,只需要将耳塞结构10挂置于耳朵旁,相当于在耳朵旁外放音乐,声音的捕获能力较强,可以自如的调整音量大小,声音无需外放的过大,不会造成干扰同时又不影响听觉享受。此外,由于无需入耳,因而不会造成佩戴时的耳鸣。
请参阅图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发声面121具有标准传声线123,标准传声线123为每个发声面121的中心与该发声面121对应的传音孔130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多个发声面121的标准传声线123之间相交不平行。由此,可以保证声音在向壳体110外传播时,向不同的方向传播,从而使耳塞结构10在发声时具有较好的空间感。
请参阅图1至图3,传音孔130可以是圆形孔或弧形孔。当传音孔130为圆形孔时,传音孔130的中心为圆心;弧形孔可以是圆弧形或不规则弧形,弧形孔为圆弧形时,传音孔130的中心可以为位于弧形孔内的圆弧的对称轴上的点,弧形孔为不规则弧形时,传音孔130的中心可以是该弧形的三个法向量的交点,或者,将弧形孔拉直后的中点。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传音孔130为弧形孔,有利于声音的发散传播。
请参阅图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发声喇叭120具有两个发声面121,且两个发声面121的标准传声线123之间相互垂直。从而两个发声面121的声音传播时,大体在一平面内传播,有利于音效的传播。可以理解,在上下文中,多个直线或线段的相交/垂直,可以是同一平面上的相交/垂直,也可以是异面相交/垂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多个发声面121的标准传声线123中,至少三个发声面121的标准传声线123相互垂直,从而可以构建一个立体坐标系,增强声音传播的空间感,同时,通过调整壳体110上传音孔130的开设位置,使声音向耳朵方向增强传播。
壳体110可以具有相对的外侧壁,外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从而,当耳塞结构10挂置在耳朵旁时,外侧壁上的其中一个平面可以贴靠于人脸上,方便佩戴。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外侧壁的平面中,至少一个平面上没有设置传音孔130,且在耳塞结构10挂置在耳朵旁时,该平面为靠近人体的平面。由此,避免声音直接向耳朵传播,使得耳塞结构10的发声空间感较为均匀。
例如,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10可以包括第一平面111、第二平面112及圆弧侧面113,第一平面111大体平行于第二平面112,圆弧侧面113连接第一平面111和第二平面112,壳体110上设置有两个传音孔130,其中一个设置于圆弧侧面113上,另一个设置于第二平面112上。在佩戴时,第一平面111贴靠于人脸,圆弧侧面113上的传音孔130朝向耳朵设置,从而可以具有良好的传音效果。可以理解,当发声喇叭120设置有足够的发声面121时,可以在圆弧侧面113上开设多个传音孔130,从而增强声音传播的空间感,例如,以第一平面111/第二平面112为竖直平面,在圆弧侧面113的上端、下端具可以设置传音孔130,传音孔130对应不同的发声面121,从而使声音具有多个不同的传播方向,增强空间感。
请参阅图1和图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10可以包括上壳体114和下壳体115,上壳体114固定连接于下壳体115,在上壳体114与下壳体115的彼此靠近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定位槽,当上壳体114固定连接于下壳体115时,发声喇叭120至少部分嵌入到定位槽内,从而被定位。
请参阅图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发声喇叭120的发声面121的面积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通过调整发声面121的大小,调整声音在对应方向的传播。例如,发声面121可以包括主声面,主声面的标准传声线指向外耳方向,主声面的面积大于其他发声面121的面积。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发声喇叭120具有两个发声面121,壳体110上对应设置两个传音孔130,圆弧侧面113的传音孔130对应的发声面121为主声面,主声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平面112上的传音孔130对一个的发声面121的面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发声喇叭120的形状可以为棱锥状,并将棱锥的多个表面选择性的配置为发声面121,以和多个传音孔130相对应。
可以理解,每个传音孔130均对应有发声面121,而发声面121可以没有对应的传音孔130。
请参阅图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防护罩140,防护罩140与传音孔130对应,设置于空腔110a内,并固定于壳体110的内壁,用于防止灰尘或液体进入到空腔110a内,以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耳塞结构10,发声喇叭120将空腔110a分隔,在多个发声面121与壳体110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110a,多个发声面121具有不同的朝向,从而,发声喇叭120发出的声音由发声面121向外传播时,向多个不同的方向传播,透过壳体110上的传音孔130传导到耳朵周围的空气中,从而被耳朵捕获,声音的空间感较强,听感自然,使耳朵在接收耳塞结构10的声音时类似接收外界的声音,而不是由耳塞结构10强行向耳道灌输声音,因而不具有听诊器效应及头中效应。同时,这样的声音传输方式,使得耳塞结构10无需塞入到耳道中,从而不会产生耳鸣,佩戴体验较好。
请参阅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蓝牙耳机20的结构示意图,蓝牙耳机20包括佩戴构件210及耳塞结构220,佩戴构件210具有两个自由端211,耳塞结构210设置有两个,两个耳塞结构210分别固定于其中一个自由端211,耳塞结构210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耳塞结构10。
可以理解,佩戴构件210内部设置有腔体,墙体内设置有PCB板、电池、蓝牙组件等电子元器件,PCB板上的电路用于解析蓝牙组件接收的信号,并转化为音频信号,将音频信号传递到耳塞结构210的发声喇叭。PCB板上的解析电路及蓝牙组件的工作原理与现有蓝牙耳机基本相同,并可以被直接采用。
上述蓝牙耳机,耳塞结构的发声喇叭将空腔分隔,在多个发声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多个发声面具有不同的朝向,从而,发声喇叭发出的声音由发声面向外传播时,向多个不同的方向传播,透过壳体上的传音孔传导到耳朵周围的空气中,从而被耳朵捕获,声音的空间感较强,听感自然,使耳朵在接收耳塞结构的声音时类似接收外界的声音,而不是由耳塞结构强行向耳道灌输声音,因而不具有听诊器效应及头中效应。同时,这样的声音传输方式,使得耳塞结构无需塞入到耳道中,从而不会产生耳鸣,佩戴体验较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发声喇叭,其中,
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内置有空腔;
所述发声喇叭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发声喇叭具有至少两个发声面,且在所述发声喇叭固定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发声喇叭的多个发声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距离,从而所述发声喇叭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多个音腔,每个音腔对应一个发声面;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传音孔,每个所述传音孔连通一个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声面具有标准传声线,所述标准传声线为每个发声面的中心与该发声面对应的传音孔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多个发声面的所述标准传声线之间相交不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喇叭具有两个发声面,且两个所述发声面的标准传声线之间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声面具有标准传声线,所述标准传声线为每个发声面的中心与该发声面对应的传音孔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多个所述发声面的标准传声线中,至少三个发声面的标准传声线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音孔为弧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当所述耳塞结构挂置在耳朵旁时,所述外侧壁上的其中一个平面贴靠于人脸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的平面中,至少一个平面上没有设置所述传音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圆弧侧面,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圆弧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传音孔,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圆弧侧面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喇叭的发声面的面积大小相同或不同。
10.一种蓝牙耳机,包括佩戴构件及耳塞结构,所述佩戴构件具有两个自由端,所述耳塞结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耳塞结构分别固定于其中一个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结构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塞结构。
CN201920919939.6U 2019-06-19 2019-06-19 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Active CN209608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9939.6U CN209608832U (zh) 2019-06-19 2019-06-19 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9939.6U CN209608832U (zh) 2019-06-19 2019-06-19 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8832U true CN209608832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08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9939.6U Active CN209608832U (zh) 2019-06-19 2019-06-19 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8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42690B2 (ja) ノイズプレートを有するヘッドセット
US8515115B2 (en) Audio earbud headphone with extended curvature
WO2021083326A1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US20210281939A1 (en) A Bluetooth Headset
WO2020206775A1 (zh) 一种近耳的定向出音结构及其音频眼镜
US10623842B2 (en) Sound output apparatus
CN210868165U (zh) 骨传导扬声器及骨传导耳机
CN213522326U (zh) 一种半入耳式带三麦克风的耳机
CN204425580U (zh) 一种耳机
JPH06178384A (ja) ネックスピーカ装置
CN211982111U (zh) 一种挂耳式耳机
CN209608832U (zh) 耳塞结构及蓝牙耳机
CN209693024U (zh) 一种音箱及眼镜
WO2016000380A1 (zh) 一种耳机
US11076218B2 (en) Horn assembly and dual-listening bluetooth headset
WO2021248709A1 (zh) 一种耳机
CN203608329U (zh) 具备外放功能的头戴式耳机
CN208707900U (zh) 一种降噪耳机
KR101757376B1 (ko) 멀티 스피커 내장 헤드 셋의 음향 청취를 개선한 헤드 셋
CN218783892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06024052U (zh) 耳机听筒及耳机
TWM577623U (zh) 耳塞
CN218473331U (zh) 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11089924U (zh) 一种耳机
JP2005073144A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