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5741U - 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5741U
CN209605741U CN201920532873.5U CN201920532873U CN209605741U CN 209605741 U CN209605741 U CN 209605741U CN 201920532873 U CN201920532873 U CN 201920532873U CN 209605741 U CN209605741 U CN 209605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tested
personal computer
sensor
industrial pers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328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军
张丽英
朱玉宝
郭盼
徐婷
李丽艳
梁龙凯
何文超
吕绪浩
弓馨
苏广义
何平
李�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cience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cience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cience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cience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5328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5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5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5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轮检测系统,包括:控制飞轮检测启停并显示检测结果的操作台;固定被测飞轮的工件台;当被测飞轮旋转时,在目标检测点检测被测飞轮的各项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并将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传送至工控机的传感器组;连接工件台、工控机以及传感器组,根据工控机的控制信号驱动传感器组移动至目标检测点以及驱动被测飞轮旋转的驱动装置;连接操作台、传感器组以及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至驱动装置,以及分析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得到被测飞轮的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传送至操作台的工控机。该飞轮检测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飞轮检测效率,保障飞轮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组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飞轮作为发动机输出曲轴与变矩器之间的关键连接组件,其质量直接关乎车辆的动力传输特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因此,对飞轮进行检测,以保障飞轮质量尤为重要。目前,针对飞轮检测的装置各异,如利用端面跳动检测装置检测飞轮的端面跳动误差;通过轮盘边缘检测装置获取飞轮的外缘信息;等。而无论采取哪种检测方案,每次所检测的飞轮的参数少,仅能够实现1至3个飞轮参数的检测,如需对飞轮的各项参数均进行检测则需要多台不同功能的检测装置共同完成,从而严重影响了飞轮的检测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飞轮检测效率,保障飞轮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轮检测系统,能够提高飞轮检测效率,保障飞轮检测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飞轮检测系统,包括:
控制飞轮检测启停并显示检测结果的操作台;
固定被测飞轮的工件台;
当所述被测飞轮旋转时,在目标检测点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各项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并将所述形位参数与所述孔位参数传送至工控机的传感器组;
连接所述工件台、所述工控机以及所述传感器组,根据所述工控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传感器组移动至所述目标检测点以及驱动所述被测飞轮旋转的驱动装置;
连接所述操作台、所述传感器组以及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以及分析所述形位参数与所述孔位参数得到所述被测飞轮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检测结果传送至所述操作台的所述工控机。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
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齿顶跳动的第一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齿圈上轮廓的第二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齿圈下轮廓的第三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信号齿端面的第四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内凸台跳动的第五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外凸台跳动的第六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信号齿个数的光电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螺钉孔位与弹簧室孔位的图像传感器。
可选的,各位移传感器具体为GT2系列位移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具体为IVM-30图像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所述传感器组的各传感器移动至所述目标检测点的驱动缸以及驱动所述被测飞轮旋转的伺服电机驱动电路。
可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
伺服驱动卡、接口板、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伺服电机;其中,所述伺服驱动卡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及所述接口板相连,所述接口板与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相连,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
可选的,所述操作台包括显示器、电源开关、照明开关、报警器、急停开关、启动按钮以及校对按钮;其中,所述显示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工控机相连;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照明开关连接于所述飞轮检测系统的电源电路;所述急停开关、所述启动按钮以及所述校对按钮经由输入接口板与所述工控机相连;所述报警器经由输出接口板与所述工控机相连。
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输出24V直流电源的第一直流输出支路,输出5V直流电源的第二直流输出支路,输出220V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出支路以及插座。
可选的,连接所述工控机的所述插座的电源输入侧设置有滤波器。
可选的,所述交流输出支路设置有隔离变压器。
本申请所提供的飞轮检测系统,包括:控制飞轮检测启停并显示检测结果的操作台;固定被测飞轮的工件台;当所述被测飞轮旋转时,在目标检测点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各项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并将所述形位参数与所述孔位参数传送至工控机的传感器组;连接所述工件台、所述工控机以及所述传感器组,根据所述工控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传感器组移动至所述目标检测点以及驱动所述被测飞轮旋转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操作台、所述传感器组以及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以及分析所述形位参数与所述孔位参数得到所述被测飞轮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检测结果传送至所述操作台的所述工控机。
可见,在工件台固定被测飞轮、操作台启动飞轮检测的基础上,本申请所提供的飞轮检测系统能够利用驱动装置驱动被测飞轮旋转,并在被测飞轮旋转的过程中通过传感器组的各传感器对被测飞轮的各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进行检测,达到通过一个飞轮检测系统对被测飞轮各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进行检测的目的,而无需借助多台检测设备或多个检测系统合作以共同完成被测飞轮的各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的检测,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保障飞轮检测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飞轮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操作台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传感器与工控机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信号电气接线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电路接线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飞轮检测系统,能够提高飞轮检测效率,保障飞轮检测质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飞轮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参考图1,该飞轮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台10、工件台20、传感器组30、驱动装置40以及工控机50;
具体的,操作台10主要负责进行飞轮检测启、停等控制以及显示飞轮检测的检测结果。
其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操作台10包括:显示器、电源开关K01、照明开关K02、报警器、急停开关K03、启动按钮K04以及校对按钮K05;其中,显示器通过数据线与工控机50相连;电源开关K01与照明开关K02与飞轮检测系统的电源电路相连;急停开关K03、启动按钮K04以及校对按钮K05经由输入接口板与工控机50相连;报警器经由输出接口板与工控机50相连。
具体的,请参考图2与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操作台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参考图2与图3,本实施例中,操作台10具体设置有显示器、电源开关K01、照明开关K02、报警器、急停开关K03、启动按钮K04以及校对按钮K05。其中,显示器通过数据线直接与工控机50相连,以通过数据线接收工控机50发送的被测飞轮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显示。电源开关K01连接于飞轮检测系统的电源电路的主电源电路,照明开关K02连接于电源电路的照明支路,以分别对应控制主电源电路以及照明支路的通断。急停开关K03、启动按钮K04以及校对按钮K05分别连接于输入接口板的相应管脚上,进一步通过电缆与工控机50建立连接。对于输入接口板的具体类型,本申请不做唯一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差异性设置,例如可以为PCLD-782输入接口板。进一步,以PCLD-782输入接口板为例,急停开关K03、校对按钮K04以及启动按钮K05可分别连接于PCLD-782输入接口板的0H管脚、1H管脚与2H管脚。另外,PCLD-782输入接口板的3L管脚可连接有电机原位开关K06,PCLD-782输入接口板的4L管脚可连接有齿圈检测开关K07。
报警器作为输出信号与输出接口板相连,并进一步通过电缆与工控机50建立连接。对于输出接口板的具体类型,本申请同样不做唯一限定,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即可,例如可以为PCLD-785输出接口板。以PCLD-785输出接口板为例,报警器可具体连接于PCLD-785输出接口板的N00管脚,从而当工控机50输出控制信号至此N00管脚时,报警器即进行报警提醒。
工件台20用于放置并固定被测飞轮,且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40相连,以在驱动装置40的驱动作用下使被测飞轮旋转。其中,对于上述传动机构的具体类型,本申请不做限定,可参考现有传动机构的任意一种。如减速机轴套齿轮等。
传感器组30与工控机50及驱动装置40相连,在驱动装置40的驱动下,传感器组30的各传感器分别移动至各自的目标检测点,并在被测飞轮旋转的过程中,在目标检测点检测被测飞轮的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实现对被测飞轮的各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的检测。进一步,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参数传送至工控机50,以使工控机50进行参数分析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组30包括检测被测飞轮的齿顶跳动的第一位移传感器;检测被测飞轮的齿圈上轮廓的第二位移传感器检测被测飞轮的齿圈下轮廓的第三位移传感器;检测被测飞轮的信号齿端面的第四位移传感器;检测被测飞轮的内凸台跳动的第五位移传感器;检测被测飞轮的外凸台跳动的第六位移传感器;检测被测飞轮的信号齿个数的光电传感器;检测被测飞轮的螺钉孔位与弹簧室孔位的图像传感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组30具体包括六路位移传感器、一路光电传感器以及一路图像传感器,从而被测飞轮旋转一周即可利用各位移传感器实现对被测飞轮的齿顶跳动的检测、齿圈跳动的检测、信号齿端面的检测以及凸台平行度的检测,利用光电传感器实现对被测飞轮的信号齿个数的检测,利用图像传感器实现对被测飞轮的螺钉孔位与弹簧室孔位的检测。
进一步,对应于上述传感器组的具体实施例,其中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可设置于工作台左侧外边缘,当被测飞轮固定后,驱动装置将第一位移传感器驱动送至被测飞轮的齿顶外边缘进行齿顶跳动检测。第二位移传感器与第三位移传感器可分别设置于工作台上方和下方,当驱动装置动作后,第二位移传感器与第三位移传感器移动并与被测飞轮的信号齿接触,进而进行齿圈跳动检测。光电传感器与第四位移传感器可设置于工件台面靠后侧边缘的位置,且位置固定。第五位移传感器与第六位移传感器的目标检测点可分别设置于工作台与被测飞轮的接触面上和被测飞轮上表面上。图像传感器可悬挂于工作台上方,且位置固定。
进一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位移传感器具体为GT2系列位移传感器。
具体的,GT2位移传感器具有防油、防尘、高精度等优势,且集成有传感器放大模块,故而本实施例具体选用GT2系列位移传感器进行被测飞轮的齿顶跳动的检测、齿圈跳动的检测、信号齿端面的检测以及凸台平行度的检测,以更好的保障位移传感器的工况适应性与检测准确性。
进一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图像传感器具体为IVM-30图像传感器。
具体的,鉴于IVM-30图像传感器所采集的图像分辨率高、成像清晰,抗干扰能力强,因此,本实施例具体选用IVM-30图像传感器采集被测飞轮的螺钉孔位与弹簧室孔位的图像,实现被测飞轮的螺钉孔位与弹簧室孔位的高精度检测。
此外,上述光电传感器可以具体选用PR-MB30N3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上述各传感器与工控机50的连接方式可以如下: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传感器与工控机的电气连接示意图;结合图4,各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依次分别对应连接于PCLD-8170接线板卡的AI0至AI5管脚,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于PCLD-8170接线板卡的AI6管脚,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于PCLD-8170接线板卡的AI7管脚。各传感器的模拟地分别对应连接于PCLD-8170接线板卡的AIGND管脚,电源线与地线对应连接于24V的直流电源。另外,PCLD-8170接线板卡通过PCL总线与连接工控机50的PCI-1716采集卡相连。
驱动装置40与工件台20、工控机50以及传感器组30相连,一方面用于驱动传感器组30中各传感器分别移动至各自的目标检测点;另一方面用于驱动被测飞轮旋转。
其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40包括:驱动传感器组30的各传感器移动至目标检测点的驱动缸以及驱动被测飞轮旋转的伺服电机驱动电路。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驱动缸驱动传感器组30的各传感器移动至各自的目标检测点,并且对应于传感组包括六路位移传感器、一路图像传感器以及一路光电传感器的情况,可设置多个驱动缸。其中,齿顶跳动驱动缸DT1连接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驱动第一位移传感器移动至目标检测点对被测飞轮的齿顶跳动进行检测;齿圈跳动驱动缸DT2连接于第二位移传感器与第三位移传感器,用于驱动第二位移传感器与第三位移传感器移动至目标检测点对被测飞轮的齿圈上轮廓与齿圈下轮廓进行检测;凸台跳动缸DT3连接于第四位移传感器与第五位移传感器,用于驱动第四位移传感器与第五位移传感器移动至目标检测点对被测飞轮的内、外凸台跳动进行检测;下夹紧缸DT5连接图像传感器,用于通过控制继电器触点闭合的方式驱动图像传感器工作进行图像采集;上夹紧缸DT4经由输出接口板与工控机相连,且当上夹紧缸夹紧后工控机50输出控制信号至伺服电机驱动电路。
以输出接口板为PCLD-785输出接口板为例,各驱动缸与输出接口板的连接方式可以如下: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信号电气接线的示意图;参考图5,齿顶跳动驱动缸DT1、齿顶跳动驱动缸DT2以及下夹紧缸采用直接控制的连接方式,凸台跳动缸DT3与上夹紧缸采用间接控制的连接方式,具体而言,即齿顶跳动驱动缸DT1直接与PCLD-785接口板的N01管脚相连,从而当工控机50输出控制信号至此N01管脚,如当此第一管脚为高电平时,齿顶跳动驱动缸DT1工作并驱动第一位移传感器移动;齿圈跳动驱动缸DT2直接与PCLD-785输出接口板的N02管脚相连,从而当工控机50输出控制信号至此N02管脚时,齿圈跳动驱动缸DT2工作并驱动第二位移传感器与第三位移传感器移动;下夹紧缸DT5与PCLD-785输出接口板的N05管脚相连,当工控机50输出控制信号至此N05管脚时,下夹紧缸DT5可通过驱动继电器触点闭合实现驱动图像采集传感器工作的目的。连接凸台跳动缸DT3的继电器J1与PCLD-785输出接口板的N03管脚相连,当工控机50输出控制信号至此N03管脚时,继电器J1闭合,使凸台跳动缸DT3工作,驱动第四位移传感器与第五位移传感器移动。连接上夹紧缸DT4的继电器J2与PCLD-785输出接口板的N04管脚相连,当工控机50输出控制信号至此N04管脚时,继电器J2闭合,使上夹紧缸DT4动作,并当上夹紧缸DT4动作,即夹紧后,工控机50输出控制信号至伺服电机驱动电路,使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工作。进而,伺服电机驱动电路驱动被测飞轮旋转,传感器组30在被测飞轮旋转的过程中对被测飞轮进行检测。
其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伺服驱动电路包括:伺服驱动卡、接口板、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伺服电机;其中,伺服驱动卡分别与工控机50及接口板相连,接口板与伺服电机控制器相连,伺服电机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相连。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伺服驱动电路结构,包括伺服驱动卡、接口板、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伺服电机。伺服控制卡分别连接于工控机50与接口板,接口板进一步与伺服电机控制相连,伺服电机控制器进一步与伺服电机相连。其中,伺服控制卡具体可以为PCI-1240控制卡,接口板具体可以为ADAM-3952接口板,伺服电机控制器具体可以为MADKT1507E控制器,伺服电机具体可以为MSMJ022GU伺服电机。针对伺服控制卡为PCI-1240控制卡,接口板为ADAM-3952接口板,伺服电机控制器为MADKT1507E控制器的情况,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电路接线示意图,结合图6,PCI-1240控制卡、ADAM-3952接口板以及MADKT1507E控制器的连接方式如下:PCI-1240控制卡与ADAM-3952接口板的XECAP管脚及XECAN管脚相连;ADAM-3952接口板的XECAP管脚及XECAN管脚通过双绞屏蔽线与MADKT1507E控制器的OA管脚+及OA-管脚对应相连;ADAM-3952接口板的XECBP管脚及XECBN管脚通过双绞屏蔽线与MADKT1507E控制器的OB+管脚及OB-管脚对应相连;ADAM-3952接口板的XINOP管脚及XINON管脚通过双绞屏蔽线与MADKT1507E控制器的OZ+管脚及OZ-管脚对应相连;ADAM-3952接口板的XP+P管脚及XP+N管脚通过双绞屏蔽线与MADKT1507E控制器的PULS1管脚及PULS2管脚对应相连;ADAM-3952接口板的XP-P管脚及XP-N管脚通过双绞屏蔽线与MADKT1507E控制器的SIGN1管脚及SIGN2管脚对应相连。另外,ADAM-3952接口板的EMG管脚可与PCLD-785输出接口板的第八管脚(N08)相连,以接收紧急停止信号。MADKT1507E控制器的SRV-ON管脚可与PCLD-785输出接口板的第六管脚(N06)相连,以接收伺服使能信号;MADKT1507E控制器的A-CLR管脚可与PCLD-785输出接口板的第七管脚(N07)相连,以接收伺服报警清除信号。此外,MADKT1507E控制器的S-RDY-管脚与COM-管脚相连;MADKT1507E控制器的S-RDY+管脚可与PCLD-782输入接口板的3L管脚相连,以输出伺服准备好信号;MADKT1507E控制器的ALM+管脚可与PCLD-782输入接口板的4L管脚相连,以输出伺服控制器报警信号。
工控机50与操作台10、传感器组30以及驱动装置40均相连,用于根据操作台10的操作信号控制检测启动、急停等,以及发送控制信号至驱动装置40,以使驱动装置40驱动传感器移动以及驱动被测飞轮旋转,并分析传感器组30检测到的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得到被测飞轮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提供的飞轮检测系统的电源电路具体包括:输出24V直流电的第一直流输出支路;输出5V直流电的第二直流输出支路;输出220V交流电的交流输出支路以及插座。
具体的,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电路可以提供220V的交流电以及24V直流电与5V直流电,满足工控机50以及各类板卡的供电需要。具体而言,电源电路的主电源电路接入电网的220V交流电,进而主电源电路引出两路直流支路,即第一直流输出支路与第二直流输出支路。其中,第一直流输出支路的电压转化器T01将220V的交流电转化为5V/3A的直流电后输出。第二直流输出支路的电压转化器T02将220V的交流电转化为24V/2A的直流电后输出。另外,主电源电路引出一路交流输出支路以及插座,以通过此交流支路输出220V的交流电给伺服电机以及通过此插座输出220V的交流带你给工控机50。其中上述插座的个数可以具体为2个,插座P01与插座P02,且插座P01用于插接其他负载,插座P02用于插接工控机50。当然,上述插座个数可以不限于两个,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相适应的扩展。此外,电源电路还可设置多个控制开关,以控制相关电路的通断,如图7所示的控制开关F01至F07。
进一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工控机50的插座的电源输入侧设置有滤波器。
具体的,为防止伺服电机等大型用电设备启停带来的浪涌干扰以及输电网上的电源扰动,连接工控机50的插座的电源输入侧还设置有滤波器FR01,从而经过此滤波器FR01滤波处理后,将220V的交流电输出至插座,进而输出至插接与此的工控机50。
进一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交流输出支路设置有隔离变压器。
具体的,为避免输电网的电源扰动对伺服电机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交流输出支路设置有隔离变压器T1,即主电源电路输出的220V交流电经隔离变压器T1处理后输出至伺服电机。
另外,为防止各电路间的相互干扰,本申请通过接线端子将和电路分开,并设置接地引线端。请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示意图;1L+与1L-间的电源即为第二直流输出支路输出的5V的直流电源,通过1L+与1L-接线端子接口将各需要5V的直流电源的电路分开,保障各电路的正常运作。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基本原理下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多个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飞轮检测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飞轮检测启停并显示检测结果的操作台;
固定被测飞轮的工件台;
当所述被测飞轮旋转时,在目标检测点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各项形位参数与孔位参数,并将所述形位参数与所述孔位参数传送至工控机的传感器组;
连接所述工件台、所述工控机以及所述传感器组,根据所述工控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传感器组移动至所述目标检测点以及驱动所述被测飞轮旋转的驱动装置;
连接所述操作台、所述传感器组以及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以及分析所述形位参数与所述孔位参数得到所述被测飞轮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将所述检测结果传送至所述操作台的所述工控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
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齿顶跳动的第一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齿圈上轮廓的第二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齿圈下轮廓的第三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信号齿端面的第四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内凸台跳动的第五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外凸台跳动的第六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信号齿个数的光电传感器;检测所述被测飞轮的螺钉孔位与弹簧室孔位的图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位移传感器具体为GT2系列位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具体为IVM-30图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所述传感器组的各传感器移动至所述目标检测点的驱动缸以及驱动所述被测飞轮旋转的伺服电机驱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
伺服驱动卡、接口板、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伺服电机;其中,所述伺服驱动卡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及所述接口板相连,所述接口板与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相连,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包括显示器、电源开关、照明开关、报警器、急停开关、启动按钮以及校对按钮;其中,所述显示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工控机相连;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照明开关连接于所述飞轮检测系统的电源电路;所述急停开关、所述启动按钮以及所述校对按钮经由输入接口板与所述工控机相连;所述报警器经由输出接口板与所述工控机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输出24V直流电源的第一直流输出支路,输出5V直流电源的第二直流输出支路,输出220V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出支路以及插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工控机的所述插座的电源输入侧设置有滤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输出支路设置有隔离变压器。
CN201920532873.5U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Active CN209605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2873.5U CN209605741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2873.5U CN209605741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5741U true CN209605741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0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32873.5U Active CN209605741U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57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22673A (zh) * 2023-10-11 2024-01-19 盐城市日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飞轮制造的飞轮加工缺陷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22673A (zh) * 2023-10-11 2024-01-19 盐城市日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飞轮制造的飞轮加工缺陷检测方法
CN117422673B (zh) * 2023-10-11 2024-04-05 盐城市日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飞轮制造的飞轮加工缺陷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1910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総合検知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149310B (zh) 汽车电动座椅噪音和电机电流检测装置
CN202317866U (zh) 一种单片微机夹具压力监控仪
CN101592712B (zh) 运行一种装置的方法
CN102866323B (zh) 一种plc模块接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699825A (zh) 一种汽车静态电流检测设备及方法
CN209605741U (zh) 一种飞轮检测系统
CN112710358B (zh) 一种智能机床状态监测装置及其状态监测方法
CN1321328C (zh) 电动机早期故障小波诊断系统及其诊断电动机故障的方法
CN209372414U (zh) 一种行星齿轮故障诊断系统
CN101762787A (zh) Pg电机测试仪
CN102707656B (zh) 抛丸机智能控制器
CN205941600U (zh) 车辆轮速传感器检测装置
CN104034369B (zh) 一种故障诊断分析仪
CN106324287A (zh) 车辆轮速传感器检测装置
CN202815473U (zh) 抛丸机智能控制器
CN202057357U (zh) 牵引电机综合试验台
CN204359871U (zh) 一种电缆绝缘检测装置
CN209432320U (zh) 电机扭矩自动检测机
CN208766281U (zh) 一种马达老化测试机及马达检测系统
CN203551740U (zh) 一种新型硅胶按键导电性能的测试系统
CN203929124U (zh) 一种故障诊断分析仪
CN202177822U (zh) 一种基于arm单片机的汽车ecu检测装置
CN206058863U (zh) 一种改进的半自动测架
CN202676429U (zh) 起升高度限制器模拟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