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2430U -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2430U
CN209592430U CN201920184048.0U CN201920184048U CN209592430U CN 209592430 U CN209592430 U CN 209592430U CN 201920184048 U CN201920184048 U CN 201920184048U CN 209592430 U CN209592430 U CN 209592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emergency
cathode
anode
connec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40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
王留阳
高繁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40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2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2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2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包括应急插头底座、盖板,插头,正极、负极连接导线,12V电池。所述插头包括正极、负极插头。应急插头底座的上端和应急插头盖板的下端贴合,应急插头底座、盖板固连在一起。应急插头盖板上设有导线过孔。应急插头底座的下端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正插头、负插头安装沉孔。正极、负极插头分别设在正插头、负插头安装沉孔内,正极、负极插头的上端分别和正插头、负插头安装沉孔的底部固连。正极、负极连接导线的下端穿过导线过孔。正极连接导线的下端和正极插头的上端电连接,负极连接导线的下端和负极插头的上端电连接,使用时正极、负极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均相应地和12V电池电相连在一起。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动汽车在因车辆其它元器件故障或者低压蓄电池本身故障导致蓄电池亏电的情况下,如无设计机械钥匙或机械钥匙损坏时是无法打开车门的。此时一般需要拆前轮罩、翼子板,找到车门中控锁线束中的解锁信号线,并外接电源,给门锁电机瞬间的蓄电池电压信号才能打开车门。这显然给车辆的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还可能不得不求助于专业施救人员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要浪费时间,另一方面还要付出必要的经济代价。而检索未发现此时除了采用“拆前轮罩、翼子板,找到车门中控锁线束中的解锁信号线,并外接电源,给门锁电机瞬间的蓄电池电压信号”来打开电动汽车车门的方法之外的可用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亏电而无法打开车门的时候的打开电动汽车车门的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包括应急插头底座、应急插头盖板、插头、正极连接导线、负极连接导线、12V电池。所述插头包括正极插头、负极插头。应急插头底座的上端和应急插头盖板的下端贴合,应急插头底座、应急插头盖板固连在一起。应急插头盖板上设有导线过孔。应急插头底座的下端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正插头安装沉孔、负插头安装沉孔。正极插头、负极插头分别设在正插头安装沉孔、负插头安装沉孔内,正极插头、负极插头的上端分别和正插头安装沉孔、负插头安装沉孔的底部固连。正极连接导线、负极连接导线的下端穿过导线过孔。正极连接导线的下端和正极插头的上端电连接,负极连接导线的下端和负极插头的上端电连接。使用时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均相应地和12V电池电相连在一起。
这里,相应的电动汽车上设有与本实用新型中的相应的应急插头底座适配的应急插座,该应急插座通过相应的、专门设置的线路和车身控制模块BCM、左前车门控制模块LBCM、右前车门控制模块RBCM 电连接在一起。所述12V电池类型没有特殊要求,体积越小越好,保存时是不与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电相连的。电动汽车上设有存放本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的地方,并且可以不用打开车门就可以拿取、存放本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本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可以设在与电动汽车现有的充电插座的同一个位置上,这样可以省去专门设计一个保护盖板,除此之外也可以设置在与电动汽车现有的充电插座不同的位置上。当无设计机械钥匙或机械钥匙损坏而无法打开电动汽车车门时,就可以取出本实用新型,然后把应急插头底座和前述应急插座相连在一起,进一步地再把正极连接导线、负极连接导线分别和所述12V电池相应地电连接在一起,这样电池就和车身控制模块BCM、左前车门控制模块LBCM、右前车门控制模块RBCM的供电端子连接在一起,给三个控制模块进行供电,这样只要按下遥控器的开锁按钮,车身控制模块BCM就会接收到解锁信号,再把接收到的解锁信号传递给车门模块,此时只需要按下车门(乘客侧)上的解锁按钮或感应到手指信号(驾驶员侧),车门就会自动弹开。需要说明的是应急插头底座和应急插头盖板的固连是在正极连接导线、负极连接导线和相应的插头电连接好后再完成的。
作为优选,应急插头底座和应急插头盖板通过螺栓固连在一起。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连接安装快捷容易、检修方便。除此之外,应急插头底座和应急插头盖板也可以通过卡接结构相连,一样具有连接安装快捷容易、检修方便的优点,但加工制造成本高,可靠性也不够高。当然,应急插头底座和应急插头盖板也通过胶结的方法固连在一起,但这样却具有连接安装不够快捷、可靠,且检修维护也不够方便。总而言之,应急插头底座和应急插头盖板通过螺栓固连在一起是一种连接安装十分容易、检修非常方便的优选方案。
作为优选,应急插头盖板的下端设有一个过线操作沉孔。应急插头底座的上端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上沉孔,所述上沉孔分别通过一个连通孔和相应的正插头安装沉孔、负插头安装沉孔连通。正极插头、负极插头的中端分别设有正极插头阻挡环、负极插头阻挡环。正极插头、负极插头的上端设有螺纹,正极插头、负极插头的上端穿过相应的连通孔,正极插头、负极插头的上端均和两个螺母相连,两个螺母中的下一个螺母用于把正极插头、负极插头和应急插头底座在一起,正极连接导线、负极连接导线的下端夹固在相应的两个螺母之间。本优选方案,加工制造容易,正极连接导线、负极连接导线和相应的插柱连接操作容易且可靠性高、检修容易。除了以上连接方案外,也可以在连通孔上制出螺纹,这样正极插头、负极插头也可以通过螺纹结构和应急插头底座螺纹连接。另外,正极连接导线和正极插头的上端之间、负极连接导线和负极插头的上端之间还可以焊接在一起,但加工制造成本高;正极连接导线也可以缠绕在正极插头的上端、负极连接导线也可以缠绕在负极插头的上端,但操作不够简便、可靠性不够高。
作为优选,应急插头盖板整体呈凸形结构,所述导线过孔设在应急插头盖板的凸起部位;相应的应急插头底座为与应急插头盖板适配的凸形立柱。应急插头底座的上端设有上端凸形沉孔,相应的应急插头盖板的下端设有和所述上端凸形沉孔适配的防转凸起。应急插头底座下端的前部设有内凹的定位凹槽。相应的,电动汽车在插接本实用新型的部位设有和本实用新型适配的连接结构。
作为优选,正极插头的下端的上、下端的直径相等,正极插头的下端的中端的直径大于正极插头的下端的上端的直径,正极插头的下端的中端和正极插头的下端的上、下端平滑过渡;负极插头的下端的上、下端的直径相等,负极插头的下端的中端的直径大于负极插头的下端的上端的直径,负极插头的下端的中端和负极插头的下端的上、下端平滑过渡。本优选方案,有利于提高正极插头、负极插头和相应插座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应急插头底座1、应急插头盖板2、插头3、正极连接导线4、负极连接导线5、图中未示出的12V电池。该12V电池类型不行,但以体积越小的为佳。所述插头3包括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应急插头底座1的上端和应急插头盖板2的下端贴合,应急插头底座1、应急插头盖板2固连在一起;应急插头盖板2上设有导线过孔2.1;应急插头底座1的下端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正插头安装沉孔1.1、负插头安装沉孔1.2,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分别设在正插头安装沉孔1.1、负插头安装沉孔1.2内,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上端分别和正插头安装沉孔1.1、负插头安装沉孔1.2的底部固连;正极连接导线4、负极连接导线5的下端穿过导线过孔2.1;正极连接导线4的下端和正极插头3.1的上端电连接,负极连接导线5的下端和负极插头3.2的上端电连接。使用时正极连接导线4和负极连接导线5的另一端均相应地和12V电池电相连在一起。
其中,应急插头盖板2整体呈凸形结构,所述导线过孔2.1设在应急插头盖板2的凸起部位;相应的应急插头底座1为与应急插头盖板2适配的凸形立柱。应急插头底座1下端的前部设有内凹的定位凹槽1.3。应急插头盖板2的下端设有一个过线操作沉孔2.2。应急插头底座1的上端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上沉孔,所述上沉孔分别通过一个连通孔和相应的正插头安装沉孔1.1、负插头安装沉孔1.2连通;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中端分别设有正极插头阻挡环3.11、负极插头阻挡环3.21;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上端设有螺纹,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上端穿过相应的连通孔,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上端均和两个螺母相连,两个螺母中的下一个螺母用于把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和应急插头底座1在一起,正极连接导线4、负极连接导线5的下端夹固在相应的两个螺母之间。应急插头底座1和应急插头盖板2通过一个螺栓6固连在一起。
作为优选,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上、下端的直径相等,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中端的直径大于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上端的直径,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中端和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上、下端平滑过渡。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上、下端的直径相等,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中端的直径大于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上端的直径,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中端和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上、下端平滑过渡。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应急插头底座(1)、应急插头盖板(2)、插头(3)、正极连接导线(4)、负极连接导线(5)、12V电池;所述插头(3)包括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应急插头底座(1)的上端和应急插头盖板(2)的下端贴合,应急插头底座(1)、应急插头盖板(2)固连在一起;应急插头盖板(2)上设有导线过孔(2.1);应急插头底座(1)的下端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正插头安装沉孔(1.1)、负插头安装沉孔(1.2),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分别设在正插头安装沉孔(1.1)、负插头安装沉孔(1.2)内,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上端分别和正插头安装沉孔(1.1)、负插头安装沉孔(1.2)的底部固连;正极连接导线(4)、负极连接导线(5)的下端穿过导线过孔(2.1);正极连接导线(4)的下端和正极插头(3.1)的上端电连接,负极连接导线(5)的下端和负极插头(3.2)的上端电连接,使用时正极连接导线(4)和负极连接导线(5)的另一端均相应地和12V电池电相连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应急插头底座(1)和应急插头盖板(2)通过螺栓(6)固连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应急插头盖板(2)的下端设有一个过线操作沉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应急插头底座(1)的上端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上沉孔,所述上沉孔分别通过一个连通孔和相应的正插头安装沉孔(1.1)、负插头安装沉孔(1.2)连通;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中端分别设有正极插头阻挡环(3.11)、负极插头阻挡环(3.21);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上端设有螺纹,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上端穿过相应的连通孔,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的上端均和两个螺母相连,两个螺母中的下一个螺母用于把正极插头(3.1)、负极插头(3.2)和应急插头底座(1)在一起,正极连接导线(4)、负极连接导线(5)的下端夹固在相应的两个螺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应急插头盖板(2)整体呈凸形结构,所述导线过孔(2.1)设在应急插头盖板(2)的凸起部位;相应的应急插头底座(1)为与应急插头盖板(2)适配的凸形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应急插头底座(1)的上端设有上端凸形沉孔,相应的应急插头盖板(2)的下端设有和所述上端凸形沉孔适配的防转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应急插头底座(1)下端的前部设有内凹的定位凹槽(1.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上、下端的直径相等,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中端的直径大于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上端的直径,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中端和正极插头(3.1)的下端的上、下端平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其特征是: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上、下端的直径相等,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中端的直径大于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上端的直径,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中端和负极插头(3.2)的下端的上、下端平滑过渡。
CN201920184048.0U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Active CN209592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4048.0U CN209592430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4048.0U CN209592430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2430U true CN209592430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54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4048.0U Active CN209592430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24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8191A (zh) * 2019-02-01 2019-05-2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8191A (zh) * 2019-02-01 2019-05-2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558B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9592430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CN110696682A (zh) 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3793141U (zh) 一种带高压互锁功能的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系统
CN212267233U (zh) 智能高压配电盒
CN20568083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源接插件
CN211167206U (zh) 一种摩托车辅助灯光装置
CN210337822U (zh) 具有双向供电功能的电源转换模块
CN109818191A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门应急开启工具
CN201623521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装置
CN115179898A (zh) 无机械钥匙车型的蓄电池亏电解锁系统及方法、汽车
WO2018098795A1 (zh) 引擎启动系统
CN110395202B (zh) 具有双向供电功能的电源转换模块
CN102104267A (zh) 一种自助式智能充电装置
CN208461056U (zh) 无线缆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载充电机
CN210316857U (zh) 一种电门锁插接头
CN21928150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备箱遥控开启的控制器
CN212085070U (zh) 一种车位锁用可输出二种电压的电池盒
CN211579659U (zh) 一种救护车电源保护管理系统
CN205723416U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电池及其外置式保险丝盒
CN209051359U (zh) 一种电动踏板控制器
CN208819825U (zh) 一种汽车用蓄电池正极保险盒
CN221900573U (zh) 支持type-C与Lightning的车载充电器
CN214046269U (zh) 一种自带翻盖止锁的高压电器盒
CN216597705U (zh) 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的维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51 1st and 6th floors, no.451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1st and 6th floors, no.451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