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7637U -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7637U
CN209587637U CN201920039164.3U CN201920039164U CN209587637U CN 209587637 U CN209587637 U CN 209587637U CN 201920039164 U CN201920039164 U CN 201920039164U CN 209587637 U CN209587637 U CN 209587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oad
pump
air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91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宏涛
杨集友
王文华
王一淞
王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 Qian Run Hu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 Qian Run Hu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 Qian Run Hu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 Qian Run Hu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91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7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7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7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解决了润滑油受低温影响,造成气动润滑泵吸空或者卡死的问题。所述定量油气润滑泵包括带有进油腔的泵体、设置于泵体内的泵油机构和止逆机构,所述泵油机构包括密封滑动于泵体内的活塞、安装在活塞上的柱塞杆和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外部机构的输油套,所述输油套密封安装于所述泵体内且与活塞之间形成所述进油腔,所述柱塞杆一端安装在所述活塞上,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所述输油道内,所述止逆机构安装在所述输油套的出油端上,具有单向止逆作用,用于阻止出油道内的润滑油倒逆回所述进油腔。本申请在低温高寒条件下也能够正常使用,提高泵体的性能可靠性,从而达到减小故障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背景技术
定量油气润滑泵是使用压缩气体并利用电磁阀驱动活塞在缸体内做往复运动,同时带动与气动活塞相连,且具有一定有效面积差的压油柱塞做同步往复运动,并通过油缸活塞的运动将固定剂量的润滑油或润滑脂输出泵体,使润滑油或润滑脂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形成连续细微的运动油膜,从而实现对机械部件进行润滑的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气动润滑泵包括内部形成有泵油腔201的泵体101、密封滑动于泵体内的活塞202,在泵体上开设有油道和与油道连通的吸油孔102,油道与泵体内的泵油腔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通的进油孔203,在油道内还安装有双联单向阀103,双联单向阀的一头为进油端204,另一头为导通方向与进油端相反的出油端205,泵体上的吸油孔与双联单向阀的进油端相连通,且双联单向阀的内腔与泵体上的进油孔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气动润滑泵,在工作时,外部的气源带动油缸活塞202做往复运动,油缸活塞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泵油腔体积的变化,当活塞上行泵油腔的体积变大时,会在吸油孔和双联单向阀的出油端处形成负压,一方面将润滑油吸入泵油腔内,另一方面将双联单向阀出油端处的钢球吸住,使钢球封堵住出油端,避免在吸油过程中出现润滑油回流现象;当活塞下行泵油腔的体积变小时,润滑油在活塞的推动下从泵油腔内迸入双联单向阀内,此时油压一方面会推动双联单向阀进油端处的钢球顶住进油端的通道,防止润滑油倒逆回储油桶,另一方面,油压会将双联单向阀出油端处的钢球顶开,使润滑油能够进入油道内,从而将润滑油输送到需要润滑的机械传动部件处。
但是当这种气动润滑泵在高寒地区使用时,由于润滑油受低温影响,其流动性变差,且粘性和阻力增大,因此容易堵塞双联单向阀,造成气动润滑泵吸空或者卡死,这种气动润滑泵的性能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从而导致故障高发,对润滑油粘度范围和温度适应性有较大的局限,不利于应对大温差使用环境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润滑油受低温影响,造成油气润滑泵吸空或者卡死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包括带有进油腔的泵体、设置于泵体内的泵油机构和止逆机构,所述泵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油腔连通的吸油孔;所述泵油机构包括密封滑动于泵体内的气动活塞、安装在活塞上的计量柱塞杆和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外部机构的输油套;所述输油套密封安装于所述泵体内且与活塞之间形成所述进油腔,所述输油套上具有输油道、所述输油套的侧壁上具有将所述输油道和所述进油腔连通的进油孔,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输油道连通的出油道;所述计量柱塞杆一端安装在所述活塞上,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所述输油道内;所述止逆机构安装在所述输油套的出油端上,具有单向止逆作用,用于阻止出油道内的润滑油倒逆回所述进油腔。
进一步地,所述定量油气润滑泵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泵体上用于防止所述活塞脱落的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密封嵌设于泵体内腔里且与所述输油套分别位于活塞两侧的盖板、开设于所述泵体内腔侧壁上且位于盖板远离活塞一侧的嵌槽、嵌设于所述嵌槽内用于防止所述盖板从泵体上脱落的孔孔用挡圈;所述盖板的侧壁上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装有密封圈,用于对盖板和泵体之间进行密封;所述盖板上具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盖板和活塞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压缩气体进入后推动活塞运动的气腔,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所述活塞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包括紧密滑动于进油腔内的密封圈,固定于密封圈上的弹簧座,设置于弹簧座和输油套之间用于驱使弹簧座朝向盖板运动的复位件,所述柱塞杆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弹簧座上,所述弹簧座上具有用于供所述计量柱塞杆插入的安装孔和垂直于计量柱塞杆长度方向且与安装孔相连通的销孔,所述计量柱塞杆插入安装孔内后通过销轴固定于弹簧座上;所述复位件的一端套设于弹簧座上,另一端套设于输油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进气道,所述泵体上且位于进气道的进气口处开设有将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出油道连通的泄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具有多个围绕所述调节螺纹孔分布的辅助安装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止逆机构包括安装腔、阀套和排油单向阀,所述安装腔开设于泵体上且同时与所述出油道、输油道和泄气道连通,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泄气道和出油道之间;所述阀套密封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与所述输油套的出油端密封套接,所述阀套的中部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隔有供所述泄气道内的空气通过后进入所述出油道的间隙;所述排油单向阀安装于所述阀套的内腔里且用于阻隔阀套的内腔与输油道之间的通路;所述阀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将安装腔与阀套的内腔进行连通的出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油单向阀包括螺纹连接于阀套内腔里且靠近输油套一端的单向阀螺套,开设于阀套内腔底部的活动槽和嵌设于活动槽内的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螺套上开设有与活动槽同轴心且用于将阀套内腔与输油道连通的锥形孔,所述单向阀芯与活动槽相嵌合的一端内开设有将阀套内腔与活动槽连通的排压道,所述单向阀芯靠近单向阀螺套的一端一体形成用于嵌入锥形孔内的锥形堵头,且所述锥形堵头在驱动件的驱使下抵紧在所述锥形孔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套设于所述单向阀芯上,且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抵紧在阀套的内腔底部,另一端抵紧在锥形堵头上。
优选地,所述复位件和驱动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包括壳体和油路块,所述进气道和泵油机构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止逆机构、进气道的进气口和出油道均位于所述油路块上,所述油路块密封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类似针筒注射原理的泵油机构能够降低环境条件对自身的影响,进油腔侧面开设的吸油孔最大限度地降低吸油阻力,使得这种气动润滑泵在低温高寒条件下也能够正常使用,提高泵体的性能可靠性,从而达到减小故障率的目的;
2.倒逆后通过泄气道经由出油道泄气的排气系统,一方面能够快速卸掉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活塞迅速复位,促进润滑油顺利进入进油腔,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出油道内润滑油的排净,减少泵体发生卡死的情况,从而达到进一步减小泵体故障率的目的;
3.止逆机构能够限制出油道内的润滑油倒逆回输油道内,使得柱塞杆在脱出输油道的过程中能够将进油腔内的润滑油吸入输油道内,使得输油套不容易出现吸空现象,从而又更进一步减小泵体发生故障的概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气动润滑泵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现有气动润滑泵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定量油气润滑泵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定量油气润滑泵的剖面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定量油气润滑泵中盖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定量油气润滑泵中止逆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现有气动润滑泵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现有气动润滑泵的剖面视图,结合图1和图2,现有的气动润滑泵包括内部形成有泵油腔201的泵体101、密封滑动于泵体内的活塞202,在泵体上开设有油道和与油道连通的吸油孔102,油道与泵体内的泵油腔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通的泵油孔203,在油道内还安装有双联单向阀103,双联单向阀的一头为进油端204,另一头为导通方向与进油端相反的出油端205,泵体上的吸油孔与双联单向阀的进油端相连通,且双联单向阀的内腔与泵体上的泵油孔相连通。
所述的现有气动润滑泵,在工作时,外部的气源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活塞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泵油腔体积的变化,当泵油腔的体积变大时,会在吸油孔和双联单向阀的出油端处形成负压,一方面将润滑油吸入泵油腔内,另一方面将双联单向阀出油端处的钢球吸住,使钢球封堵住出油端,避免在吸油过程中出现漏油现象;当泵油腔的体积变小时,润滑油在活塞的推动下从泵油腔内迸入双联单向阀内,此时油压一方面会推动双联单向阀进油端处的钢球顶住进油端的通道,防止润滑油倒逆回储油桶,另一方面,油压会将双联单向阀出油端处的钢球顶开,使润滑油能够进入油道内,从而将润滑油输送到需要润滑的机械传动部件处。
但是当这种现有气动润滑泵在高寒地区使用时,由于润滑油受低温影响,其流动性变差,且粘性增大,因此容易堵塞双联单向阀,造成气动润滑泵吸空或者卡死,这种气动润滑泵的性能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从而导致故障高发。
图3是本申请定量油气润滑泵的整体结构图,图4是本申请定量油气润滑泵的剖面视图,结合图3和图4,所述定量油气润滑泵包括带有进油腔412的泵体31,所述泵体包括壳体301和油路块302,壳体的中心形成有贯穿壳体两端的空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进油腔连通的吸油孔303,所述油路块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的一端,且油路块和所述壳体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加强两者密封性的O型密封圈403,在所述壳体与油路块相抵触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平行于壳体长度方向的直线气孔404,在所述壳体远离油路块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将直线气孔与壳体的内腔进行连通的注气口406,在所述油路块上开设有折形通孔405,所述折形通孔一端的开口位于油路块的侧壁上,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油路块与壳体相抵触一侧的端面上,当所述油路块与壳体相互固定时,所述折形通孔与所述直线气孔相互连通形成进气道,且进气道位于油路块侧壁上的开口为外部气源的进气口。在所述油路块的侧壁上且背对折形通孔开口的一侧还开设有与壳体的内腔相连通的出油道407,所述泵体上且位于进气道的进气口处开设有将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出油道连通的泄气道408。
所述定量油气润滑泵还包括设置于泵体内的泵油机构和止逆机构41,所述泵油机构包括密封滑动于泵体内的气动活塞43、安装在气动活塞上的计量柱塞杆409和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外部机构的输油套417,所述输油套密封安装于所述泵体内且与气动活塞之间形成所述进油腔412,所述输油套上具有输油道 418、所述输油套的侧壁上具有将所述输油道和所述进油腔连通的进油孔419,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输油道连通的出油道,所述计量柱塞杆一端安装在所述气动活塞上,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所述输油道内,所述止逆机构安装在所述输油套的出油端上,具有单向止逆作用,用于阻止出油道内的润滑油倒逆回所述进油腔。
所述泵体包括壳体和油路块,所述进气道和泵油机构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止逆机构、进气道的进气口和出油道均位于所述油路块上,所述油路块密封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将泵体分为壳体和油路块两部分,使得进气道和出油道能够分布于壳体和油路块上,这样在加工进气道和出油道时,能够分段进行加工,减少弯折段在同一个物体上的数量,从而降低加工难度;另外,分体式的泵体能够方便泵油机构的安装,在检修和清理时也能够清理得更彻底,从而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包括紧密滑动于进油腔内的密封圈411,固定于密封圈上的弹簧座413,设置于弹簧座和输油套之间用于驱使弹簧座朝向盖板运动的复位件415,所述密封圈密封滑动于壳体内,此时密封圈和油路块之间形成进油腔,所述弹簧座呈阶梯轴状,所述弹簧座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所述密封圈的中心,且通过螺母与密封圈进行固定。
所述计量柱塞杆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弹簧座上,所述弹簧座上具有用于供所述计量柱塞杆插入的安装孔410和垂直于计量柱塞杆长度方向且与安装孔相连通的销孔414,所述计量柱塞杆插入安装孔内后通过销轴416固定于所述弹簧座上。
所述复位件415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弹簧座上,另一端套设于所述输油套上,优选地,复位件可以是弹簧等具有弹性的物件,当所述复位件套设于弹簧座上时,所述柱塞杆位于复位件的中心。所述复位件可处于压缩状态,任何能够驱使活塞朝向远离输油套一侧运动的产品都能够作为复位件使用,这里选择弹簧只是因为弹簧最容易获取,制造容易,在维修更换时比较方便,同时成本也低,从而达到降低维修难度的目的。
所述输油套密封固定于壳体内远离盖板的一端,所述输油套与壳体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O型密封圈429,此时输油套与密封圈之间的空腔部分为所述进油腔能够吸油的最大容量,所述复位件远离弹簧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输油套上,且此时所述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因此所述复位件在释放弹性势能的过程中能够推动弹簧座朝向远离输油套的一侧运动,使所述活塞复位,从而将润滑油吸入所述进油腔内,所述输油道开设于所述输油套的中心且将输油套贯穿,输油道与所述出油道相连通,且所述计量柱塞杆远离所述弹簧座的一端密封穿设于输油道内,所述进油孔开设于输油套的侧壁上,从而将所述输油道和所述进油腔进行连通,且所述计量柱塞杆位于进油孔和弹簧座之间,这样才能使计量柱塞杆在输油道内回缩的过程中,将进油腔内的润滑油抽吸到输油道内。
由于活塞的计量柱塞杆密封穿设于输油套上的输油道内,且有止逆机构的单向止逆作用,因此活塞在朝向远离输油套的一侧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进油腔和输油道的体积同时变大,此时所述吸油孔和所述进油孔处均形成有强烈的负压,因此一方面外部的润滑油能够经由吸油孔被吸入所述进油腔内,另一方面进油腔内的润滑油也会经由进油孔被吸入输油道内,随后当活塞在外部气源的推动下朝向输油套运动时,所述进油腔内的润滑油受压后一部分会经由吸油孔流出进油腔,另一部分会对进油孔内的润滑油形成挤压,推动进油腔内的润滑油进入输油道内,以确保输油道内被完全填满。并且所述计量柱塞杆又会对输油道内的润滑油形成挤压,在此情况下,输油道内的润滑油会朝向止逆机构一侧运动,由于计量柱塞与活塞存在较大的截面积差,因此在输油道内能产生较高的输出压力,因此即使天气寒冷,润滑油的流动性降低,此时输油道内的润滑油也会在较大压力的作用下顶开止逆机构进入出油道,因此止逆机构不容易产生堵塞,使得润滑油能够顺利经由出油道输送给机械传动部件,并且活塞在复位的过程中,止逆机构会在负压的作用下堵住输油套的出油端,因此活塞要想能够复位,则必然要通过进油孔卸除输油道内的负压,即活塞复位时必然会将进油腔内的润滑油吸入输油道内,对输油道进行填充,使得柱塞杆再次深入输油道时又会将润滑油注入出油道,因此这种气动润滑泵能够降低环境条件对自身的影响,同时由于吸油孔处无阻碍部件,整个泵体也只有一个止逆机构,因此这种泵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吸空和卡死现象,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性能可靠性,从而达到减小故障率的目的。
进一步的,由于计量柱塞的大小和行程是固定的,因此每次的压下过程都出输出相等质量的润滑油,从而实现定量供油的目的。优选地,通过改变计量柱塞的直径和行程可获得更宽的供油范围。
图5是本申请定量油气润滑泵中盖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述定量油气润滑泵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泵体上用于防止所述活塞脱落的阻挡组件42,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密封嵌设于泵体内腔里且与所述输油套分别位于活塞两侧的盖板423,所述盖板用于阻挡活塞从泵体上脱落并与活塞上的密封圈之间形成气腔427、开设于所述泵体内腔侧壁上且位于盖板远离活塞一侧的嵌槽421、嵌设于所述嵌槽内用于防止所述盖板从泵体上脱落的孔用挡圈422,所述盖板的侧壁上具有密封槽424,所述密封槽内嵌装有O型密封圈425,用于对盖板和泵体之间进行密封。
在所述壳体的内腔里且远离油路块的一端具有阶梯台426,盖板密封嵌设于壳体内,且与阶梯台相抵触,所述阶梯台用于对所述盖板进行定位,限制盖板产生偏移,在所述盖板靠近密封圈一侧的端面上通过铣削形成有气槽501,所述进气道与壳体内腔之间连通的注气口对准气槽,从而使外部气源能够将压缩空气注入盖板和密封圈之间的气腔以推动活塞运动。
所述盖板上具有调节螺纹孔502,所述调节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 428,所述盖板和活塞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压缩气体进入后推动活塞运动的气腔,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所述活塞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具体是:所述弹簧座穿过密封圈的一端抵触在调节螺栓上,所述调节螺栓可通过旋拧来调节密封圈和盖板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活塞的运动行程。当有外部气源将压缩空气充入气腔内时,活塞会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朝向输油套的一侧运动,使得活塞能够对进油腔和输油道内的润滑油形成挤压,从而使润滑油能够被泵入出油道内。
所述盖板上具有多个围绕所述调节螺纹孔分布的辅助安装定位孔503,定位孔用于供夹子或扳手等工具嵌入,使操作人员方便借助这些工具将盖板装入壳体内,此外,盖板上的某些结构可能会在安装过程中挡到进气道与气腔之间的通道,因此这些定位孔还能方便转动盖板,使盖板上会挡到进气道的结构与进气道错开,从而使压缩空气能够顺利进入气腔内。所述嵌槽开设于壳体的内壁上,且位于盖板远离密封圈的一侧,孔用挡圈安装于嵌槽内,用于阻挡盖板脱出壳体。
所述密封圈用于提高活塞与泵体之间的密封性,弹簧座用于供柱塞杆安装,计量柱塞杆用于引导密封圈的运动,使密封圈在泵体内滑动的时候不容易产生偏斜,从而使密封圈与泵体之间能够保持较好的密封性,并且计量柱塞杆还能对输油道内的润滑油进行挤压,推动润滑油冲开锥形堵头进入输油道内,而复位件则用于驱使活塞复位,使进油腔的体积能够变大,从而使泵体能够进行吸油。
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气腔连通的进气道,所述泵体上且位于进气道的进气口处开设有将进气道与出油道连通的泄气道。进气道用于供外部气源将压缩空气充入气腔内对活塞形成推动,而泄气道这样设置则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当外部气源往气腔内充气,即活塞对润滑油进行挤压泵油时,一部分压缩空气会经由泄气道进入出油道内,带动出油道内的润滑油排出,而出油道内润滑油在流动的过程中被逐渐拉伸形成细薄连续的油膜,这样能够促使润滑油进行润滑点,有利于润滑油的输送;第二个作用是,由于壳体上没有出气的通道,因此当活塞复位吸油时,气腔内的压缩空气只能从进气道内退出,再先后经由泄气道和出油道排出泵体,这样排气的好处在于,这部分压缩空气在排出时,会推动输油道内的润滑油流出,提高输油道内润滑油的排净率,使得输油道不容易产生堵塞,因此这种气动润滑泵不容易出现卡死的现象,从而达到进一步减小泵体故障率的目的。
图6是本申请定量油气润滑泵中止逆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述止逆机构包括安装腔401、阀套402和排油单向阀61,所述安装腔开设于泵体油路块背对壳体一侧的端面上,同时与所述出油道、输油道和泄气道连通,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泄气道和出油道之间;所述阀套呈阶梯轴状,通过螺纹密封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与所述输油套的出油端密封套接,所述阀套的中部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隔有供所述泄气道内的空气通过后进入所述出油道的间隙,所述排油单向阀安装于所述阀套的内腔里且用于阻隔阀套的内腔与输油道之间的通路,所述阀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将安装腔与阀套的内腔进行连通的出油孔603。
进一步地,所述阀套与油路块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611,阀套靠近输油套的一端内形成有单向开口的内腔,阀套内腔的开口正对输油道的出油端,且在阀套中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将阀套的内腔与安装腔连通的出油孔,从而使输油道内的润滑油能够先后经由阀套的内腔和安装腔排入出油道内。
所述安装腔用于供阀套安装,阀套则作为连接部件存在,而所述排油单向阀则用于限制进入阀套内的润滑油倒流回输油道内。将排油单向阀安装于阀套上的设置,一方面,排油单向阀是承受润滑油冲击的主要部件,若直接与壳体相连,则壳体与排油单向阀相连的一端需是封闭的整体,否则容易在长期承受冲击的过程中发生漏油,但壳体与排油单向阀相连的一端若为封闭的整体,则排油单向阀安装及出现故障时的检修就非常麻烦,需要拆除整个泵油机构才能检修;在将排油单向阀设置为通过阀套安装于泵体上后,阀套可作为排油单向阀与壳体之间的连接部件存在,主要起缓冲的作用,同时在排油单向阀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拆除阀套取出排油单向阀,从而达到方便检修的目的;另一方面,润滑油在柱塞杆的压力作用下会先进入阀套的内腔,再经由阀套上的出油孔进入安装腔内,此时润滑油的运动方向被改变,其对壳体与阀套之间密封处的冲击相比起直接冲击会弱很多,因此滑油也不容易产生泄漏,从而在密封性和便携性之间做了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排油单向阀包括螺纹连接于阀套内腔里且靠近输油套一端的单向阀螺套601,开设于阀套内腔底部的活动槽604和嵌设于活动槽内的单向阀芯602,所述单向阀螺套上开设有与活动槽同轴心且用于将阀套内腔与输油道连通的锥形孔605,所述单向阀芯与活动槽相嵌合的一端内开设有将阀套内腔与活动槽连通的排压道606,所述单向阀芯靠近单向阀螺套的一端一体形成用于嵌入锥形孔内的锥形堵头607,且所述锥形堵头在驱动件608的驱使下抵紧在所述锥形孔的内壁上,所述单向阀螺套设有加强单向阀螺套密封性的O 型密封圈610。
所述单向阀螺套螺纹连接于阀套上且将阀套内腔的开口封闭,在单向阀螺套的中心开设有锥形孔,且锥形孔的直径向靠近输油套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小。所述活动槽开设于阀套内腔的底部,且与所述锥形孔同轴心。单向阀芯呈杆状,单向阀芯滑动插设于活动槽内,且在单向阀芯与活动槽相嵌合的一端内开设有将阀套内腔与活动槽进行连通的排压道。在单向阀芯靠近单向阀螺套的一端上一体化设置有锥形堵头,锥形堵头在驱动件的驱使下嵌设于锥形孔内,锥形堵头抵紧在锥形孔的内壁上,且在锥形堵头上套设有用于加强和单向阀螺套之间密封性的O型密封圈609。
所述单向阀螺套主要对所述单向阀芯起定位作用,限制所述单向阀芯产生偏斜,单向阀芯则主要起单向导通的作用,排压道能够使活动槽内外的气压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单向阀芯可以在活动槽内产生自由伸缩,并且这样设置后,进入阀套内的一部分润滑油还能进入活动槽内对阀套和单向阀芯进行润滑,使单向阀芯不容易出现卡死现象,进一步降低故障率。
当所述柱塞杆对输油道内的润滑油进行挤压时,这个压力会通过润滑油转移到单向阀芯的锥形堵头上,使锥形堵头与单向阀螺套上的锥形孔内壁产生间隙,润滑油经由这个间隙进入阀套的内腔,再经由阀套侧壁上的出油孔进入安装腔内,最终经由出油道输出,实现润滑油输出时的导通;而当柱塞杆朝向脱出输油道的一侧运动时,一方面驱动件会驱使锥形堵头贴堵在锥形孔的侧壁上,另一方面,柱塞杆缩回的过程中会在输油道内产生负压,对锥形堵头产生吸力,使其更加紧密地贴合于锥形孔的内壁上,阻挡出油道内的润滑油倒流进输油道内,从而达到更好的止逆效果。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是弹簧,所述驱动件套设于单向阀芯上,驱动件的一端抵紧在阀套内腔的底部,另一端抵紧在锥形堵头上,从而在释放弹性势能的过程中驱使锥形堵头抵紧在锥形孔的内壁上。
对于所述驱动件来说,只要是能够驱使单向阀芯抵触在单向阀螺套上的产品,都能够作为驱动件使用,这里选择弹簧只是因为弹簧最容易获取,制造容易,在维修更换时比较方便,同时成本也低,从而达到降低维修难度的目的。
这种气动润滑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活塞在复位件的驱动下朝向远离输油套的一侧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进油腔和输油道的体积同时变大,此时吸油孔和进油孔处均形成有强烈的负压,因此一方面外部的润滑油能够经由吸油孔被吸入进油腔内,另一方面进油腔内的润滑油也会经由进油孔被吸入输油道内;随后当活塞在外部气源的推动下朝向输油套运动时,进油腔内的润滑油受压后一部分会经由吸油孔流出进油腔,另一部分会对进油孔内的润滑油形成挤压,推动进油腔内的润滑油进入输油道内,以确保输油道内被完全填满。并且所述计量柱塞杆又会对输油道内的润滑油形成挤压,在此情况下,输油道内的润滑油会朝向止逆机构一侧运动,由于计量柱塞与活塞存在较大的截面积差,因此在输油道内能产生较高的输出压力,因此即使天气寒冷,润滑油的流动性降低,此时输油道内的润滑油也会在较大压力的作用下顶开止逆机构进入出油道,因此止逆机构不容易产生堵塞,使得润滑油能够顺利经由出油道输送给机械传动部件。
并且活塞在复位的过程中,单向阀芯会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堵住锥形孔,因此活塞要想能够复位,则必然要通过进油孔卸除输油道内的负压,即活塞复位时必然会将进油腔内的润滑油吸入输油道内,使得柱塞杆再次深入输油道时又会将润滑油推入阀套的内腔里,因此这种气动润滑泵能够降低环境条件对自身的影响;同时由于吸油孔处无阻碍部件,整个泵体也只在出油道和输油道之间设置有一个止逆机构,因此这种泵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吸空和卡死现象,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性能可靠性,从而达到减小故障率的目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进油腔的泵体、设置于泵体内的泵油机构和止逆机构,
所述泵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油腔连通的吸油孔;
所述泵油机构包括密封滑动于泵体内的活塞、安装在活塞上的柱塞杆和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外部机构的输油套;
所述输油套密封安装于所述泵体内且与活塞之间形成所述进油腔,所述输油套上具有输油道、所述输油套的侧壁上具有将所述输油道和所述进油腔连通的进油孔,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输油道连通的出油道;
所述柱塞杆一端安装在所述活塞上,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所述输油道内;
所述止逆机构安装在所述输油套的出油端上,具有单向止逆作用,用于阻止出油道内的润滑油倒逆回所述进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泵体上用于防止所述活塞脱落的阻挡组件,
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密封嵌设于泵体内腔里且与所述输油套分别位于活塞两侧的盖板、开设于所述泵体内腔侧壁上且位于盖板远离活塞一侧的嵌槽、嵌设于所述嵌槽内用于防止所述盖板从泵体上脱落的孔用挡圈;
所述盖板的侧壁上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装有密封圈,用于对盖板和泵体之间进行密封;
所述盖板上具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盖板和活塞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压缩气体进入后推动活塞运动的气腔,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所述活塞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紧密滑动于进油腔内的密封圈,固定于密封圈上的弹簧座,设置于弹簧座和输油套之间用于驱使弹簧座朝向盖板运动的复位件,
所述柱塞杆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弹簧座上,所述弹簧座上具有用于供所述柱塞杆插入的安装孔和垂直于柱塞杆长度方向且与安装孔相连通的销孔,所述柱塞杆插入安装孔内后通过销轴固定于弹簧座上;
所述复位件的一端套设于弹簧座上,另一端套设于输油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进气道,所述泵体上且位于进气道的进气口处开设有将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出油道连通的泄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具有多个围绕所述调节螺纹孔分布的辅助安装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机构包括安装腔、阀套和排油单向阀,
所述安装腔开设于泵体上且同时与所述出油道、输油道和泄气道连通,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泄气道和出油道之间;
所述阀套密封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与所述输油套的出油端密封套接,所述阀套的中部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隔有供所述泄气道内的空气通过后进入所述出油道的间隙;
所述排油单向阀安装于所述阀套的内腔里且用于阻隔阀套的内腔与输油道之间的通路;
所述阀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将安装腔与阀套的内腔进行连通的出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单向阀包括螺纹连接于阀套内腔里且靠近输油套一端的单向阀螺套,开设于阀套内腔底部的活动槽和嵌设于活动槽内的单向阀芯,
所述单向阀螺套上开设有与活动槽同轴心且用于将阀套内腔与输油道连通的锥形孔,所述单向阀芯与活动槽相嵌合的一端内开设有将阀套内腔与活动槽连通的排压道,所述单向阀芯靠近单向阀螺套的一端一体形成用于嵌入锥形孔内的锥形堵头,且所述锥形堵头在驱动件的驱使下抵紧在所述锥形孔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套设于所述单向阀芯上,且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抵紧在阀套的内腔底部,另一端抵紧在锥形堵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和驱动件为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意一项所述的定量油气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壳体和油路块,所述进气道和泵油机构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止逆机构、进气道的进气口和出油道均位于所述油路块上,所述油路块密封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端。
CN201920039164.3U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Active CN209587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9164.3U CN209587637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9164.3U CN209587637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7637U true CN209587637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53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9164.3U Active CN209587637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76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4930A (zh) * 2019-01-09 2019-06-07 北京承乾润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4930A (zh) * 2019-01-09 2019-06-07 北京承乾润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CN109854930B (zh) * 2019-01-09 2024-03-26 北京承乾润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7219A (en) Diaphragm pump
KR101945556B1 (ko) 열 경감을 사용하는 왕복 운동식 펌프 밸브 조립체
KR100210224B1 (ko) 다이어프램 펌프
CN103062006B (zh) 一种双缸活塞式砂浆泵
CN209587637U (zh)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CN109854930A (zh) 一种定量油气润滑泵
CN108799037B (zh) 履带式液压注水泵
US10900473B2 (en) Conveying device for conveying a flowable medium
US4681516A (en) Leakage preventing liquid supply pump
CN208652105U (zh) 一种电动油脂润滑泵
KR101153624B1 (ko) 흡입밸브와 토출밸브가 일체형으로 형성된 플런저 펌프
CN214119641U (zh) 润滑泵
CN206655791U (zh) 一种机械泵
WO1992018770A2 (en) Plunger pump
RU2560649C1 (ru) Поршневой насос-компрессор
CN114251592A (zh) 注脂泵及其泵头、柱塞副
CN102261553A (zh) 一种柱塞式润滑油脂泵
CN109488552A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人力液压泵
CN208487395U (zh) 一种柱塞式油泵
CN215489004U (zh) 一种矿用润滑泵
CN218953391U (zh) 一种紧凑型多点偏心往复式润滑脂远程高压输送装置
CN2567366Y (zh) 连续进液抽油泵
KR102254868B1 (ko) 댐퍼를 이용한 펌프의 맥동 저감 장치
CN217002178U (zh) 一种气动柱塞泵
CN211258985U (zh) 一种高压柱塞泵自润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