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6471U - 后处理支架 - Google Patents
后处理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86471U CN209586471U CN201920372754.8U CN201920372754U CN209586471U CN 209586471 U CN209586471 U CN 209586471U CN 201920372754 U CN201920372754 U CN 201920372754U CN 209586471 U CN209586471 U CN 2095864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beam
- support portion
- bandage
- post
- lug b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处理支架,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包括支梁和H型支架;H型支架包括左竖梁、右竖梁、左凸起部、右凸起部、左下绑带和右下绑带;其中,左竖梁和右竖梁位于支梁的下部,且均垂直固定于支梁;左下绑带固定连接于左竖梁的下部,右下绑带固定连接于右竖梁的下部;在第一支撑部中,左凸起部从左竖梁,右凸起部从右竖梁,均在垂直于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第二支撑部的凸起部的方向与第一支撑部的凸起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高,成本低,各零部件的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组装性和服务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支撑U型后处理设备的后处理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污染形势的加剧,国家对柴油机的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满足欧VI和国VI排放标准,需要对排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NOX(氮氧化物)、HC(碳氢化合物)和CO(一氧化碳)等含量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将DOC(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DPF(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集成在后处理装置中。国VI后处理结构设计也相对复杂,体积和重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对于后处理的支架设计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强度更高的结构设计。
就现有技术而言,传统的DOC-DPF-SCR装置仅集成了温度传感器座、氮氧传感器座、尿素喷嘴座等,并未对其相应的传感器、附件及线束等进行安装,而需要主机厂家自行装配。但是,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因国VI后处理系统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模块(五个传感器探针),两个NOx传感器模块,一个压差传感器,故安装时易出现顺序接错的问题,导致DPF无法正常再生、尿素无法正常喷射。对于复杂的国VI后处理系统,支架与后处理系统需要多个连接点,支架又需要与客户车架连接,因此现有支架设计比较复杂,支架均采用焊接及螺栓连接的复杂形式,结构强度不好,结构复杂,不方便维护。同时因为国VI后处理系统比较重,需要增加单独的吊装点,现有设计基本上都是将吊钩焊接在后处理系统上,会对后处理结构强度产生影响,或将吊钩螺栓连接到支架上,比较复杂。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U型后处理系统支架,能够多点固定后处理各个模块及整车连接固定一体化设计,支架结构强度好,占用空间小,又能够安装各种传感器模块,弥补安装时传感器易出现顺序接错的弊端,便于传感器后期的维护,同时集成整个后处理系统的吊装点,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轻量化,美观,集成整个后处理系统,便于客户装配及服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过滤器的后处理支架。本实用新型的后处理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的特点,各零部件的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组装性和服务性,是一种简单有效低成本的后处理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处理支架,具体地,该后处理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包括支梁和H型支架;H型支架包括左竖梁、右竖梁、左凸起部、右凸起部、左下绑带和右下绑带;其中,左竖梁和右竖梁位于支梁的下部,且均垂直固定于支梁;左下绑带固定连接于左竖梁的下部,右下绑带固定连接于右竖梁的下部;在第一支撑部中,左凸起部从左竖梁,在垂直于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右凸起部从右竖梁,在垂直于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在第二支撑部中,左凸起部从左竖梁,在垂直于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凸起;右凸起部从右竖梁,在垂直于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凸起。
在另一优选例中,支梁通过根固定部固定于一固定件。
在另一优选例中,H型支架包括横梁,横梁位于左竖梁和右竖梁之间,且其一端与左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竖梁固定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H型支架包括加强梁,加强梁位于左竖梁和右竖梁之间,用于加固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
在另一优选例中,该后处理支架包括传感器电路板,该传感器电路板用于安装传感器。
在另一优选例中,H型支架包括左上绑带部和右上绑带,其中,第一支撑部的左上绑带和第二支撑部的左上绑带的连接以及第一支撑部的右上绑带和第二支撑部的右上绑带的连接均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进行固定:卡扣、绑系或贴粘。
在另一优选例中,H型支架包括左上凸起部和右上凸起部;左上凸起部位于左竖梁的上端,从左竖梁,在垂直于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右上凸起部从右竖梁,在垂直于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
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一支撑部的支梁和第二支撑部的支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连接梁用于加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连接固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后处理支架包括下固定部,下固定部位于根固定部的下方,下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固定件上,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部的右竖梁以及第二支撑部的右竖梁固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一支撑部的左下绑带和第二支撑部的左下绑带的连接以及第一支撑部的右下绑带和第二支撑部的右下绑带的连接均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进行固定:卡扣、绑系或贴粘。
在另一优选例中,后处理支架包括外壳,外壳包覆后处理支架。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后处理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装载有过滤器的后处理支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第一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装载有传感器和外壳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第二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装载有传感器和外壳支撑件的第二支撑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下固定部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隔热罩的爆炸图。
各附图中,各标示如下:
1-第一支撑部;
2-第二支撑部;
3-根固定部;
4-支梁;
5-H型支架;
6-左竖梁;
7-右竖梁;
8-左凸起部;
9-右凸起部;
10-左下绑带;
11-右下绑带;
12-横梁;
13-加强梁;
14-传感器电路板;
15-左上绑带;
16-右上绑带;
17-连接梁;
18-下固定部;
19-上通道;
20-下通道;
21-隔热罩;
22-外壳固定件;
23-传感器;
24-第一圆柱;
25-第二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筛选,首次开发了一种后处理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后处理支架适用于多级过滤的过滤器的安装,该种过滤器具有更多的过滤模块,体积大,重量重,本实用新型的后处理支撑支架可以简单有效的对该种过滤器进行支撑,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处理支架,它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后处理支架,特别是用于支撑U形后处理设备,该U型后处理设备由两个圆柱组合而成。
典型地,本实用新型的后处理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对于第一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梁,所述支梁通过根固定部固定于一固定件(例如,车架等);
H型支架,所述H型支架包括左竖梁、右竖梁、左凸起部、右凸起部、左下绑带和右下绑带。
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位于所述支梁的下部,且均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梁,即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是平行的,且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间隔开一定距离。
所述左下绑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竖梁的下部,所述右下绑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右竖梁的下部。
所述左凸起部从所述左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所述左凸起部的轮廓大致呈三角形状,优选地,所述左凸起部的轮廓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状。所述左凸起部的两个腰的轮廓为圆弧,优选地,所述圆弧与后处理设备的外轮廓是相适形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左凸起部的顶端为倒角设计。
所述右凸起部从所述右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所述右凸起部与所述左凸起部是相同的结构。
对所述左凸起部和所述右凸起部的轮廓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承托住后处理设备即可。优选地,所述左凸起部和所述右凸起部的轮廓与后处理设备的外轮廓是相适形的,即与所述后处理设备的外轮廓相适形的圆弧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H型支架包括横梁。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之间,且其一端与所述左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竖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位于所述H型支架的中部,用于增加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的支撑强度以及稳定性。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H型支架是一体成形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是一体成形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根固定部是一体成形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支梁和所述根固定部是一体成形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之间,用于加固所述第一支撑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强梁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左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竖梁固定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左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梁固定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梁固定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强梁与所述支梁、所述左竖梁、所述右竖梁固定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之间设置有传感器电路板,所述传感器电路板用于安装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电路板位于所述左竖梁、所述右竖梁、所述横梁和所述支梁围成的空间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传感器电路板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传感器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H型支架还包括左上绑带部和右上绑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H型支架还包括左上凸起部和右上凸起部。所述左上凸起部位于所述左竖梁的上端,从所述左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所述左上凸起部的轮廓大致呈三角形状,优选地,所述左凸起部的轮廓大致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左上凸起部的一个直角边部固定于所述左竖梁的上端固定,所述左上凸起部的底边部呈圆弧轮廓,优选地,所述圆弧与后处理设备的外轮廓是相适形的。所述右上凸起部从所述右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所述右上凸起部与所述左上凸起部是相同的结构。
对于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结构特征几乎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同,与之不同的是,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左凸起部和右凸起部分别是从其左竖梁和右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左上凸起部和右上凸起部分别是从其左竖梁和右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凸起。
安装时,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开一定距离,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对称安装。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支梁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支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用于加强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连接固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连接梁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连接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支梁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支梁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后处理支架包括下固定部,所述下固定部位于所述根固定部的下方,用于加强所述H型支架的固定支撑。所述下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竖梁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右竖梁固定。优选地,所述下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竖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右竖梁的中部固定连接。
安装后,第一支撑部的左上绑带和第二支撑部的左上绑带通过卡扣、绑系、魔术贴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第一支撑部的右上绑带和第二支撑部的右上绑带通过卡扣、绑系、魔术贴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下绑带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左下绑带通过卡扣、绑系、魔术贴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同样的,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下绑带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右下绑带通过卡扣、绑系、魔术贴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左竖梁的上部设有绑带,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所述左竖梁的上部设有绑带固定件,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右竖梁的上部设有绑带,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所述右竖梁的上部设有绑带固定件。安装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左竖梁上部的绑带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所述左竖梁上部的绑带固定件通过卡扣、绑系、魔术贴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所述右竖梁上部的绑带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所述右竖梁上部的绑带固定件通过卡扣、绑系、魔术贴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在绑带连接完成后,所述后处理支架就形成了两个通道,即上通道和下通道,所述通道用于容纳所述后处理设备的U形部分的。其中,所述上通道是由所述竖梁的上部,所述凸起的上部以及任选的所述连接梁围成;所述下通道是由所述竖梁的下部,所述凸起的下部以及所述绑带围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后处理支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覆所述后处理支架,用于保护所述后处理支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外壳通过外壳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后处理支架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外壳为隔热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后处理支架由铸铁和不锈钢组装而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后处理支架是可拆卸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包括:
(a)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
(b)各零部件的生产工艺简单;
(c)具有良好的组装性和服务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单有效低成本的后处理支撑结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附图为示意图,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和设备的并不受所述示意图的尺寸或比例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诸如“左”、“右”、“上”、“下”、“内”、“外”等位置关系描述是以附图1中的后处理支架为参照对象,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的进行描述的位置关系,这些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以将本实用新型的后处理支架表述清楚,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位置关系,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变形。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后处理支架如图1-10所示,用于支撑U形后处理设备,该U型后处理设备两个圆柱组合而成。该后处理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
第一支撑部1包括支梁4、H型支架5、横梁12、加强梁13、传感器电路板14。
支梁4为一根横梁,其一端与根固定部3固定连接,该支梁4通过根固定部3固定在车架侧壁上。
H型支架5包括左竖梁6、右竖梁7、左凸起部8、右凸起部9、左下绑带10、右下绑带11、左上绑带15和右上绑带16。左竖梁6和右竖梁7位于支梁4的下部,且均垂直固定于支梁4,间隔开一定距离。左下绑带10固定连接于左竖梁6的下部,右下绑带11固定连接于右竖梁7的下部。左上绑带15固定连接于左竖梁6的上部,右上绑带16固定连接于右竖梁7的上部。左凸起部8与左竖梁6是一体的,其从左竖梁6,在垂直于左竖梁6和右竖梁7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2的方向凸起。左凸起部8的轮廓大致呈等腰三角形状。左凸起部8的两个腰的轮廓为与后处理设备的外轮廓是相适形的圆弧。左凸起部8的顶端为倒角设计。右凸起部9与右竖梁7是一体的,其从右竖梁7,在垂直于左竖梁6和右竖梁7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2的方向凸起。右凸起部9与左凸起部8是相同的结构。对左凸起部8和右凸起部9的轮廓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承托住后处理设备即可。优选地,左凸起部8和右凸起部9的轮廓与后处理设备的外轮廓是相适形的,即与后处理设备的外轮廓相适形的圆弧状。
在另一优选例中,可将左上绑带15替换为左上凸起部,将右上绑带16替换为右上凸起部。其中,左上凸起部位于左竖梁6的上端,从左竖梁6,在垂直于左竖梁6和右竖梁7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2的方向凸起。左凸起部8的轮廓大致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状。左上凸起部的一个直角边部与左竖梁6的上端固定,左上凸起部的底边部呈与后处理设备的外轮廓是相适形的圆弧轮廓。右上凸起部从右竖梁7,在垂直于左竖梁6和右竖梁7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二支撑部2的方向凸起。右上凸起部与左上凸起部是相同的结构。
优选地,支梁4与H型支架5是一体的。
横梁12位于左竖梁6和右竖梁7之间,且其一端与左竖梁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竖梁7固定连接,横梁12与左竖梁6和右竖梁7是一体成形的。横梁12位于H型支架5的中部,用于增加左竖梁6和右竖梁7的支撑强度以及稳定性。
本实施例设有一根加强梁13,其位于H型支架5的上部,左端与左竖梁6固定连接,右端与右竖梁7固定连接,上端与支梁4固定连接,用于加固第一支撑部1。对加强梁13的数量和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对第一支撑部1有加固作用即可。加强梁13可与H型支架5一体成型。
传感器电路板14设置在左竖梁6、右竖梁7、加强梁13和横梁12围成的空间中,其一端与左竖梁6固定连接,一端与右竖梁7固定连接。传感器电路板14上安装有多个用于监测U型后处理设备的传感器23。
第二支撑部2的结构特征几乎与第一支撑部1相同,与之不同的是,第二支撑部2的左凸起部8和右凸起部9分别是从其左竖梁6和右竖梁7,在垂直于左竖梁6和右竖梁7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一支撑部1的方向凸起。
在另一优选例中,同样可将第二支撑部2的左上绑带15替换为左上凸起部,将右上绑带16替换为右上凸起部,与第一支撑部1相对应,其中,第二支撑部2的左上凸起部和右上凸起部分别是从其左竖梁6和右竖梁7,在垂直于左竖梁6和右竖梁7所在平面,且朝向第一支撑部1的方向凸起。
安装时,第二支撑部2与第一支撑部1间隔开一定距离,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对称安装。
第一支撑部1的支梁4和第二支撑部2的支梁4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梁17,其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的支梁4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部2的支梁4上。该连接梁17用于加强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的连接固定。
后处理支架包括下固定部18,下固定部18位于根固定部3的下方,用于加强对H型支架5的固定支撑。下固定部18的一端固定于车架侧壁上,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部1的右竖梁7的中部以及第二支撑部2的右竖梁7的中部固定。
安装后,第一支撑部1的左下绑带10和第二支撑部2的左下绑带10通过卡扣进行连接固定,第一支撑部1的右下绑带11和第二支撑部2的右下绑带11通过卡扣进行连接固定。同样的,第一支撑部1的左上绑带15和第二支撑部2的左上绑带15通过卡扣进行连接固定,第一支撑部1的右上绑带16和第二支撑部2的右上绑带16通过卡扣进行连接固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一支撑部1的左竖梁6的上部设有绑带,第二支撑部2的左竖梁6的上部设有绑带固定件,第一支撑部1的右竖梁7的上部设有绑带,第二支撑部2的右竖梁7的上部设有绑带固定件。安装后,第一支撑部1的左竖梁6上部的绑带与第二支撑部2的左竖梁6上部的绑带固定件通过卡扣进行连接固定,第一支撑部1的右竖梁7上部的绑带与第二支撑部2的右竖梁7上部的绑带固定件通过卡扣进行连接固定。
对于U型后处理设备的第一圆柱24上部的固定,可以不限于以上固定方式,只要将第一圆柱24固定即可。
在绑带连接完成后,后处理支架就形成了两个通道,即上通道19和下通道20,其中,上通道19是由竖梁的上部,凸起的上部以及连接梁17围成;下通道20是由竖梁的下部,凸起的下部以及绑带围成。上通道19用于容纳后处理设备的U形部分的第一圆柱24,下通道20用于容纳后处理设备的U形部分的第二圆柱25。
后处理支架还包括外壳,外壳包覆后处理支架,用于保护后处理支架。外壳通过外壳固定件22固定在后处理支架上。外壳为隔热罩21。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支架包括
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包括支梁和H型支架;
所述H型支架包括左竖梁、右竖梁、左凸起部、右凸起部、左下绑带和右下绑带;
其中,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位于所述支梁的下部,且均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梁;所述左下绑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竖梁的下部,所述右下绑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右竖梁的下部;
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中,所述左凸起部从所述左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所述右凸起部从所述右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凸起;
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中,所述左凸起部从所述左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凸起;所述右凸起部从所述右竖梁,在垂直于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所在平面,且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梁通过根固定部固定于一固定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支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之间,且其一端与所述左竖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竖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支架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左竖梁和所述右竖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支架包括传感器电路板,所述传感器电路板用于安装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支架包括左上绑带部和右上绑带,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上绑带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左上绑带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上绑带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右上绑带的连接均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进行固定:卡扣、绑系或贴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支梁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支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用于加强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连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支架包括下固定部,所述下固定部位于所述根固定部的下方,所述下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竖梁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右竖梁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下绑带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左下绑带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下绑带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右下绑带的连接均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或其组合进行固定:卡扣、绑系或贴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支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覆所述后处理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72754.8U CN209586471U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后处理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72754.8U CN209586471U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后处理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86471U true CN209586471U (zh) | 2019-11-05 |
Family
ID=68374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72754.8U Active CN209586471U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后处理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864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91926A (zh) * | 2022-06-29 | 2022-09-0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应用于倾斜后处理器的安装结构 |
-
2019
- 2019-03-22 CN CN201920372754.8U patent/CN2095864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91926A (zh) * | 2022-06-29 | 2022-09-0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应用于倾斜后处理器的安装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744309C1 (ru) | Еди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стобработки выхлопных газов, объединяющее doc-dpf-scr | |
CN205559030U (zh) |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模块化组件 | |
EP2818659B1 (en) | Exhaust aftertreatment sensor assembly | |
US20150086433A1 (en) | Emissions Cleaning Module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s Support Unit | |
CN209586493U (zh) | 一种u型后处理系统支架 | |
US20150165378A1 (en) | Exhaust treatment system having an scr with a center inlet | |
CN209586471U (zh) | 后处理支架 | |
CN111365111A (zh) | 尾气后处理封装 | |
CN209781015U (zh) | 后背式后处理支架 | |
US20060286013A1 (en) | Engine exhaust system component having structure for accessing aftertreatment device | |
CN108412591A (zh) | 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及汽车 | |
CN208950682U (zh) | 一种前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收获机 | |
KR101550315B1 (ko) | 후륜 구동 디젤 차량용 배기장치의 고정 구조 | |
CN208718759U (zh) | 新型重卡后处理系统 | |
CN207554168U (zh) | 一种排气后处理装置 | |
CN208918632U (zh) | 一种后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收获机 | |
CN209586470U (zh) | 一种后处理端进结构 | |
CN203614174U (zh) | 双丝混合勾编的载体单元 | |
CN110173331A (zh) | 新型尿素箱安装装置及汽车 | |
CN216665721U (zh) | 支架组件及包括其的废气后处理装置 | |
CN216974978U (zh) | 一种新型导气硬管集成支架结构 | |
CN221373711U (zh) | 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后处理装置 | |
CN214196449U (zh) | 一种车载柴油机超低氮氧化合物双scr系统 | |
CN202220646U (zh) | 用于固定纤维金属载体的结构 | |
CN209483462U (zh) | 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