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8879U - 一种回转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8879U
CN209558879U CN201822247085.XU CN201822247085U CN209558879U CN 209558879 U CN209558879 U CN 209558879U CN 201822247085 U CN201822247085 U CN 201822247085U CN 209558879 U CN209558879 U CN 209558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kiln
kiln
cylinder
rotary
lif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70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贵来全
金鑫
马士恒
杜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gb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gb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gb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gb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70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8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8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8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其包括倾斜设置的转窑筒体,设置在所述转窑筒体头部的窑头,设置在所述转窑筒体尾部的窑尾,驱动所述转窑筒体转动的传动装置,所述窑尾高于所述窑头,所述窑头内布置有燃烧器,所述窑尾处设置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其特征是:所述转窑筒体内壁堆砌有耐火砖层,所述耐火砖层至少有三道由沿筒体轴向并向筒体内侧突出的拱形凸起形成的扬料结构,所述扬料结构的拱形凸起突出于其侧面的耐火砖层的表面。本实用新型可使窑内的物料均匀焙烧,能降低产品的破碎率,大大提高产品性能,并且能增大产品与转窑筒体内部热气流换热面积,有效提高了陶粒产品的焙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特别是一种用于焙烧粉煤灰陶粒或污泥陶粒的回转窑。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固废的粉煤灰、城市污泥的产生不断增大,以及河道沙石的限制开采,粉煤灰陶粒、污泥陶粒等正在代替传统的建筑材料来解决这种问题。
陶粒生产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焙烧工序,现在焙烧工序多数采用回转窑。现有的回转窑大多存在热效率低、陶粒产品易破碎、窑体占地面积大等缺陷。因此,如何提高回转窑热效率以及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是一项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工效率高、陶粒破碎率低的回转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回转窑,包括倾斜设置的转窑筒体,设置在所述转窑筒体头部的窑头,设置在所述转窑筒体尾部的窑尾,驱动所述转窑筒体转动的传动装置,所述窑尾高于所述窑头,所述窑头内布置有燃烧器,所述窑尾处设置有进料口和烟气出口,其特征是:所述转窑筒体内壁堆砌有耐火砖层,所述耐火砖层至少有三道由沿筒体轴向并向筒体内侧突出的拱形凸起形成的扬料结构,所述扬料结构的拱形凸起突出于其侧面的耐火砖层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耐火砖堆砌的拱形的扬料结构,在转窑筒体旋转时通过扬料结构可以将陶粒产品提升更高的高度,当陶粒下落时,陶粒产品是沿着拱形的扬料结构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不是直接从筒壁上直接下落,可大大减少产品的破碎率;并且陶粒下落的过程中,可更直接的与热量直接接触,能大大提高热利用率,并且陶粒在通过扬料结构提升更高的高度过程中,与热量直接接触的时间也就更长,因此陶粒产品的强度得到提升。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热工效率大大提高,也因此可减少回转窑的长度,减少生产线的占地面积。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耐火砖层的稳定性,所述扬料结构由若干块楔形耐火砖堆砌而成,所述楔形耐火砖均大端朝向转窑筒体的侧壁,小端朝向转窑筒体的内侧。通过楔形耐火砖之间的挤压能够增加耐火砖之间的挤压力,提高耐火砖层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耐火砖层的稳定性,所述扬料结构设有膨胀缝。
进一步的,为了能实时监测回转窑内部陶粒的焙烧情况,及通过观察调整回转窑里的热工条件,提高陶粒的指标,还设有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探头设置在所述窑头部位。
进一步的,为了准确监测窑内温度变化及为了更加准确的监测陶粒高温段的温度,在所述转窑筒体的预热阶段、高温段、以及冷却阶段分别设置有无线测温装置,在所述高温段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的无线测温装置。采用无线测温装置不仅可以准确监测窑内的温度变化,而且无线装置可以在窑体转动的情况下实时采集及传输数据,保证温度数据准确,为窑内温度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进一步的,驱动所述转窑筒体转动的传动装置采用的传动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通过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可以根据回转窑内物料焙烧情况进行调整窑运转速度,控制陶粒在窑内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使窑内的物料均匀焙烧,能大大提高产品性能,并且能增大产品与转窑筒体内部热气流换热面积,有效提高了陶粒产品的焙烧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耐火砖堆砌的拱形的扬料结构,在转窑筒体旋转时通过扬料结构可以将陶粒产品提升更高的高度,当陶粒下落时,陶粒产品是沿着拱形的扬料结构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不是直接从筒壁上直接下落,可大大减少产品的破碎率;并且陶粒下落的过程中,可更直接的与热量直接接触,能大大提高热利用率,提高热工效率,并且陶粒在通过扬料结构提升更高的高度过程中,与热量直接接触的时间也就更长,因此陶粒产品的强度得到提升,所生产出的陶粒产品其筒压强度可以达到8MPA以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热工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提高,因此可减少回转窑的长度,能使窑长度减少一半以上,大大减少了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楔形耐火砖增加了耐火砖之间的挤压力,提高了耐火砖层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回转窑内部陶粒的焙烧情况,及通过观察调整回转窑里的热工条件,提高陶粒的指标;通过采用无线测温装置可以准确监测窑内的温度变化,而且无线装置可以在窑体转动的情况下实时采集及传输数据,使窑体转动的情况下温度数据采集及传输成为可能,可为窑内温度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可以根据回转窑内物料焙烧情况进行调整窑运转速度,控制陶粒在窑内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转窑筒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扬料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窑头,2、密封装置,3、轮带,4、转窑筒体,5、大齿轮,6、进料口,7、烟气出口,8、窑尾,9、托轮,10、小齿轮,11、减速器,12、电机,13、热电偶,14、燃烧器,15、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探头,16、耐火砖层,17、扬料结构,18、膨胀缝,19、楔形耐火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回转窑,包括转窑筒体4、窑头1、窑尾8、驱动转窑筒体4转动的传动装置,窑头1通过密封装置2设置在转窑筒体4的头部,窑尾8通过密封装置2设置在转窑筒体4尾部。转窑筒体4倾斜设置,且窑尾8高于窑头1。转窑筒体4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其下部的托轮9支撑,转窑筒体4上对应于托轮9的位置套装有轮带3,托轮9与轮带3接触。驱动转窑筒体4转动的传动装置包括电机12、与电机12输出端连接的减速机11、小齿轮10、大齿轮5,小齿轮10的齿轮轴与减速机11的输出轴连接,大齿轮5套装在转窑筒体4的外壁上,小齿轮10与大齿轮5相啮合。通过电机12、减速机11驱动小齿轮10转动,通过小齿轮10驱动大齿轮5带动转窑筒体4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驱动转窑筒体4转动的电机12为变频调速电机,可以根据回转窑内物料焙烧情况进行调整窑体运转速度,以控制陶粒在窑内停留时间。所述窑头1内布置有燃烧器14,通过燃烧器14进行窑内加热升温烘焙陶粒产品。所述窑尾8处设置有进料口6和烟气出口7,陶粒产品从上一道工序通过进料口6进入窑内,在窑尾设置引风机,将介质燃烧产生的烟气自烟气出口7引出,整个回转窑在微负压下工作。所述转窑筒体4内壁堆砌有耐火砖层16,所述耐火砖层至少有三道由沿筒体轴向并向筒体内侧突出的拱形凸起形成的扬料结构17,所述扬料结构17的拱形凸起突出于其侧面的耐火砖层的表面。扬料结构17沿窑的轴线方向贯穿整个窑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扬料结构17由若干块楔形耐火砖19堆砌而成,所述楔形耐火砖19均大端朝向转窑筒体的侧壁,小端朝向转窑筒体的内侧。楔形耐火砖19为非标耐火砖,其余部分的耐火砖层采用标准耐火砖堆砌而成。由于陶粒产品烧结成型后,强度比较高,本实施例中的耐火砖采用高强耐磨砖,耐火砖具有很高的强度、耐磨性能以及一定的热震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每隔一定距离预留膨胀缝18,以用来留出高温膨胀时空隙。本实用新型中,在转窑筒体4的预热阶段、高温段、以及冷却阶段分别设置有无线测温装置,即在整个窑体的进料处、高温段、以及中间部分、出料处分别设置无线热电偶13,热电偶13深入窑体内进行测温。通过无线测温装置对窑内的温度进行控制记录。为了更加准确的监测陶粒高温段(烧成带)的温度,优选在高温段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的无线测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探头15设置在所述窑头1部位,通过设置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能清晰的观察到回转窑内部的焙烧情况。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传动装置通过大齿轮5和小齿轮10的啮合传动驱动转窑筒体4进行旋转,转窑筒体4旋转过程中,其内部的物料在扬料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翻转。在转窑筒体4旋转时通过扬料结构17可以将陶粒产品提升更高的高度,当陶粒下落时,陶粒产品是沿着拱形的扬料结构17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不是直接从筒壁上直接下落,大大减少了产品的破碎率,并且陶粒下落的过程中,可更直接的与热量直接接触,大大提高了热利用率。陶粒在通过扬料结构17提升更高的高度过程中,与热量直接接触的时间加长,因此陶粒产品的强度得到提升。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热工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可减少回转窑的长度,能使窑长度减少一半以上,大大减少了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根据检测,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陶粒产品其筒压强度可以达到8MPA以上,容重在800,产品各方面性能均高于轻集材料标准要求。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6)

1.一种回转窑,包括倾斜设置的转窑筒体(4),设置在所述转窑筒体(4)头部的窑头(1),设置在所述转窑筒体(4)尾部的窑尾(8),驱动所述转窑筒体(4)转动的传动装置,所述窑尾(8)高于所述窑头(1),所述窑头(1)内布置有燃烧器(14),所述窑尾(8)处设置有进料口(6)和烟气出口(7),其特征是:所述转窑筒体(4)内壁堆砌有耐火砖层,所述耐火砖层至少有三道由沿筒体轴向并向筒体内侧突出的拱形凸起形成的扬料结构,所述扬料结构的拱形凸起突出于其侧面的耐火砖层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是:所述扬料结构由若干块楔形耐火砖堆砌而成,所述楔形耐火砖均大端朝向转窑筒体的侧壁,小端朝向转窑筒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是:所述扬料结构设有膨胀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是:设有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探头设置在所述窑头(1)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是:在所述转窑筒体(4)的预热阶段、高温段、以及冷却阶段分别设置有无线测温装置,在所述高温段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的无线测温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是:驱动所述转窑筒体(4)转动的传动装置采用的传动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
CN201822247085.X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回转窑 Active CN209558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7085.XU CN209558879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回转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7085.XU CN209558879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回转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8879U true CN209558879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7085.XU Active CN209558879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回转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88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777A (zh) * 2018-12-29 2019-03-29 山东京博装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
CN110822892A (zh) * 2019-11-05 2020-02-21 徐州宝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用高能效变频旋转煅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777A (zh) * 2018-12-29 2019-03-29 山东京博装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
CN110822892A (zh) * 2019-11-05 2020-02-21 徐州宝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用高能效变频旋转煅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58879U (zh) 一种回转窑
CN201666725U (zh) 一种内螺旋筒式回转窑炉
CN202030528U (zh) 一种碱活化法制活性炭的活化转炉
CN101614472A (zh) 一种内螺旋筒式回转窑炉
CN102519247A (zh) 一种微波加热高温回转窑
CN106556250A (zh) 一种加热回转窑
CN208536584U (zh) 一种分散式扬料回转窑
CN205138174U (zh) 一种加热回转窑
CN109539777A (zh) 一种回转窑
CN105036574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石灰立窑
CN205316946U (zh) 一种内热式回转窑
CN110470131A (zh) 一种套筒隔炎焙烧窑
CN203421942U (zh) 一种高温回转管式炉
CN102419086B (zh) 一种微波电混合加热高温回转窑
CN204286017U (zh) 一种干燥煅烧加工中心
CN111829337A (zh) 高温氧化铝煅烧设备
CN108645206A (zh) 一种递进式回转窑
CN204824624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石灰立窑
CN212253605U (zh) 高温氧化铝煅烧设备
CN202371990U (zh) 一种微波加热高温回转窑
CN210001748U (zh) 连续式含油污泥热解设备
CN208536585U (zh) 一种递进式回转窑
CN206572965U (zh) 一种搪瓷釉料加料机分压装置
CN206546093U (zh) 一种节能回转窑
CN206705975U (zh) 一种用于煅烧高活性轻烧氧化镁的蓄热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