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4843U - 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4843U
CN209554843U CN201920082629.3U CN201920082629U CN209554843U CN 209554843 U CN209554843 U CN 209554843U CN 201920082629 U CN201920082629 U CN 201920082629U CN 209554843 U CN209554843 U CN 209554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end cap
water purification
shell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26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26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4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4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48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该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包括: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多根管式滤膜、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其中,壳体为空心圆柱体,左端盖与右端盖分别螺纹连接壳体两端,左端盖设有多个进水口,右端盖设有多个污水出口,对应的进水口与对应的污水出口位于同一轴线上,管式滤膜呈空心圆柱状位于壳体内部,连通进水口和污水出口,壳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净水出口和第二净水出口,第一出水阀安装在第一净水出口,第二出水阀安装在第二净水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实现废水回用的目的,以及对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单独控制。该废水处理设备可以实现单独控制、提高净水效率。

Description

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加上工业用水需求,使得水资源愈发匮乏,与此同时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对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进行处理。
传统的废水处理首先在反应器中进行生物降解,其后是净化工艺,也称沉淀过程,这种废水处理方式占用面积大,处理时间长,最后净化的水达不到回用水质量,且无法单独控制。
因此,本发明人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及废水处理设备,提高回用水的质量,实现单独控制、提高净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能够实现废水回用目的、实现单独控制、提高净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包括: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多根管式滤膜、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
所述壳体为空心圆柱体;
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所述左端盖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右端盖设有多个污水出口,对应的进水口与对应的污水出口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管式滤膜呈空心圆柱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管式滤膜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污水出口;
所述壳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净水出口和第二净水出口,所述第一净水出口和所述第二净水出口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一净水出口、所述第二净水出口和所述壳体呈十字形;
所述第一出水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芯和第一手柄;
所述第一阀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净水出口;
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一阀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一阀体密封配合;
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一阀芯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阀芯旋转;
所述第一阀芯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净水出口的通断;
所述第二出水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芯和第二手柄;
所述第二阀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净水出口;
所述第二阀芯位于所述第二阀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二阀体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阀芯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阀芯旋转,所述第二阀芯用以控制所述第二净水出口的通断。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观察孔;
所述观察孔与所述壳体连通;
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还包括:密封盖;
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观察孔螺纹连接,用以密封所述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以对过滤后的废水进行采样,观察所述管式滤膜是否出现堵塞、破裂等现象,亦可通过所述观察孔排出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提高净水效率。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十字形管式微滤膜还包括: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支撑架;
各所述支撑架设有多个支撑通孔,各所述管式滤膜分别穿过所述支撑通孔;
各所述支撑架还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用于流通净水。
所述支撑件用以支撑所述管式滤膜,阻止所述管式滤膜在水的重力作用下才生形变,提高净水效率。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支撑件设有滑台,所述壳体设有滑槽;
所述滑台与所述滑槽相抵持,用以阻止所述支撑件转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十字形管式微滤膜还包括:两个密封圈;
所述两个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所述左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所述右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密封圈用以保证过滤后的废水在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内部流动,防止发生外泄现象。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在所述壳体上形成两个环形凹槽;
所述环形槽用以放置连接螺栓,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均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用于供两个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首尾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且多个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矩形阵列分布;
左右相邻的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以进水口和污水出口首尾连通,上下相邻的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以第一净水出口和第二净水出口上下连通,从而提高了净水效率。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包括: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多根管式滤膜、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通过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将所述管式滤膜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左端盖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右端盖设有多个污水出口,对应的进水口与对应的污水出口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管式滤膜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污水出口。废水从所述进水口进入该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一部分废水通过所述管式滤膜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从所述壳体的第一净水出口或第二净水出口流出,从而实现废水回用的目的,未过滤的废水直接从废水出口流出,所述第一出水阀安装在所述第一净水出口,所述第二出水阀安装在所述第二净水出口,所述第一出水阀和所述第二出水阀用以控制过滤后的水的流向,当过滤后的废水不能满足废水回用时,关闭所述第一出水阀和所述第二出水阀,从而实现了单独控制十字形管式微滤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出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废水处理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废水处理设备中左右相邻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的连接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废水处理设备中上下相邻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的连接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壳体;11、环形凹槽;12、观察孔;13、密封盖;14、第一净水出口;15、第二净水出口;16、滑槽;2、左端盖;21、进水口;3、右端盖;31、污水出口;4、管式滤膜;5、第一出水阀;51、第一阀体;52、第一阀芯;53、第一手柄;6、第一出水阀;61、第二阀体;62、第二阀芯;63、第二手柄;7、支撑件;71、滑台;8、连接螺栓;9、十字形管式微滤膜;10、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出水阀5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包括:壳体1、左端盖2、右端盖3、多根管式滤膜4、第一出水阀5和第二出水阀6。壳体1为空心圆柱体,壳体1两端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左端盖2和右端盖3分别设有外螺纹,左端盖2和右端盖3分别螺纹连接于壳体1的两端,左端盖2设有多个进水口21,右端盖3设有多个污水出口31,对应的进水口21与对应的污水出口31位于同一轴线上,管式滤膜4呈空心圆柱状,位于壳体1内部,且管式滤膜4的一端连接进水口21,另一端连接污水出口31,壳体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净水出口14和第二净水出口15,第一净水出口14的呈空心圆柱形,第一净水出口14的直径大于进水口21,且小于壳体1的直径,第一净水出口14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用以连接第一出水阀5。第二净水出口15呈空心圆柱形,第二净水出口15的直径大于进水口21,且小于壳体1的直径,第二净水出口15的表面设有外螺纹,用以连接第二出水阀6。第一净水出口14和第二净水出口15在同一轴线上,且第一净水出口14、第二净水出口15和壳体1呈十字形,便于相邻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的连接,提高净水效率。第一出水阀5包括:第一阀体51、第一阀芯52和第一手柄53,第一阀体51螺纹连接第一净水出口14,第一阀芯52位于第一阀体51内部,且与第一阀体51密封配合,第一手柄53与第一阀芯52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第一阀芯52旋转,第一阀芯52用以控制第一净水出口14的通断,第二出水阀6包括:第二阀体61、第二阀芯62和第二手柄63,第二阀体61螺纹连接第二净水出口15,第二阀芯62位于第二阀体61内部,且与第二阀体61密封配合,所述第二手柄63与所述第二阀芯62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阀芯62旋转,所述第二阀芯62用以控制所述第二净水出口15的通断。
值得说明的是,该管式滤膜4在过滤废水时,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净化,在净化前不需要助凝剂、不需要对废水进行前置过滤,壳体1采用碳钢、不锈钢或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净化废水时,废水从所述进水口21进入该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一部分废水通过所述管式滤膜4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从所述壳体1的第一净水出口14或第二净水出口15流出,从而实现废水回用的目的,未过滤的废水直接从废水出口流出,所述第一出水阀5安装在所述第一净水出口14,所述第二出水阀6安装在所述第二净水出口15,所述第一出水阀5和所述第二出水阀6用以控制过滤后的水的流向,当过滤后的废水水不能满足废水回用水时,关闭所述第一出水阀5和所述第二出水阀6,从而实现了单独控制十字形管式微滤膜。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侧面设有观察孔12,观察孔12与壳体1连通,十字形管式微滤膜还包括:密封盖13,密封盖13与观察孔12螺纹连接,用以密封观察孔12,密封盖13的侧面设有防滑纹,可以提高拧紧力,降低水外泄的现象。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的过滤废水的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孔12对过滤的废水进行采样检测,若检测的水满足不了回用水的标准,则关闭第一出水阀5和第二出水阀6,阻止不达标回用水流出,此外,通过观察孔12可观察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内部管式滤膜4的使用情况,是否出现破裂、堵塞等现象,若出现上述问题,则对十字形管式微滤膜进行更换,最后,亦可通过观察孔12排出壳体1内部的空气,提高净水效率。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十字形管式微滤膜还包括:支撑件7,支撑件7位于壳体1内,支撑件7设有多个支撑架,各支撑架设有多个支撑通孔,各管式滤膜4分别穿过支撑通孔,各支撑架还设有过水孔,过水孔用于流通净水。由于管式滤膜4本身较为柔软易变形,废水进入管式滤膜4内部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管式滤膜4发生形变,而废水正是依靠重力进行过滤,因此为了提高净水效率,将管式滤膜4用支撑件7进行支撑。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7设有滑台71,壳体1设有滑槽16,滑台71与滑槽16相抵持,用以阻止支撑件7转动,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造成支撑架旋转,使得管式滤膜4与进水口21和污水出口31产生错位,很容易造成管式滤膜4破裂,因此设置了滑槽16滑台71。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十字形管式微滤膜还包括:两个密封圈(图中未示),两个密封圈分别设置在左端盖2与壳体1之间、以及右端盖3与壳体1之间,密封圈用以保证过滤后的废水在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内部流动,防止发生外泄现象。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左端盖2和右端盖3在壳体1上形成两个环形凹槽11,左端盖2和右端盖3均设有连接螺孔,连接螺孔用于供两个十字形管式微滤膜首尾连通,由于延长了废水流经管式滤膜4的长度,因此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出水阀5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出水阀5包括:第一阀体51、第一阀芯52和第一手柄53,第一阀体51螺纹连接第一净水出口14,第一阀芯52位于第一阀体51内部,且与第一阀体51密封配合,第一手柄53与第一阀芯52固定连接,且与阀体51螺纹连接,用于带动第一阀芯52旋转,第一阀芯52用以控制第一净水出口14的通断。十字形管式滤膜4正常工作时,第一手柄53向右旋转,由于第一手柄53与第一阀芯52固定连接,从而提升第一阀芯51,使第一阀芯52与第一阀体51相分离,过滤好的废水从第一出水阀5流出,当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停止工作或过滤的水不合格时,向左旋转第一手柄53,从而降低第一阀芯51,使第一阀芯52与第一阀体51相抵持,阻断废水流出。第二出水阀6与第一出水阀5结构原理基本相同,故不再过多叙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废水处理设备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废水处理设备中左右相邻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废水处理设备中上下相邻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的连接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9,且多个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矩形阵列分布,左右相邻的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9以进水口21和污水出口31通过连接螺栓8首尾连通,且连接螺栓8两端放置在环形凹槽内11,上下相邻的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以第一净水出口14和第二净水出口15上下连通。该废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多根管道10、水泵、流量计、检测装置(水泵、流量计和检测装置图中未示)等,管道10连通第一出水阀5和第二出水阀6,使过滤后的水尽快排出,水泵安装在管道10上用以抽出管道里的水,流量计在管道10上用以检测废水处理设备的净水量,检测装置10安装在管道上用以检测处理后水的质量。举例来说,当其中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出现故障时,只需将第一出水阀5和第二出水阀6关闭即可,不影响整个废水处理设备运行,在更换维修的时候,只需要关闭第一出水阀5和第二出水阀6,松开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首尾连接的螺栓,以及第一出水阀5和第二出水阀6与管道连接的螺栓即可,再将好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安装上去,操作简单、维修时间短、大大提高净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多根管式滤膜、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
所述壳体为空心圆柱体;
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所述左端盖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右端盖设有多个污水出口,对应的进水口与对应的污水出口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管式滤膜呈空心圆柱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管式滤膜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污水出口;
所述壳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净水出口和第二净水出口,所述第一净水出口和所述第二净水出口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一净水出口、所述第二净水出口和所述壳体呈十字形;
所述第一出水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芯和第一手柄;
所述第一阀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净水出口;
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一阀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一阀体密封配合;
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一阀芯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阀芯旋转;
所述第一阀芯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净水出口的通断;
所述第二出水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芯和第二手柄;
所述第二阀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净水出口;
所述第二阀芯位于所述第二阀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二阀体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阀芯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阀芯旋转,所述第二阀芯用以控制所述第二净水出口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观察孔;
所述观察孔与所述壳体连通;
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还包括:密封盖;
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观察孔螺纹连接,用以密封所述观察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支撑架;
各所述支撑架设有多个支撑通孔,各所述管式滤膜分别穿过所述支撑通孔;
各所述支撑架还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用于流通净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滑台,所述壳体设有滑槽;
所述滑台与所述滑槽相抵持,用以阻止所述支撑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密封圈;
所述两个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所述左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所述右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在所述壳体上形成两个环形凹槽;
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均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用于供两个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首尾连通。
7.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十字形管式微滤膜,且多个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矩形阵列分布;
左右相邻的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以进水口和污水出口首尾连通,上下相邻的所述十字形管式微滤膜以第一净水出口和第二净水出口上下连通。
CN201920082629.3U 2019-01-17 2019-01-17 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54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2629.3U CN209554843U (zh) 2019-01-17 2019-01-17 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2629.3U CN209554843U (zh) 2019-01-17 2019-01-17 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4843U true CN209554843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26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54843U (zh) 2019-01-17 2019-01-17 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4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8091B2 (en) Assembly for withdrawing and filtering partial volumes of process fluid
CN205461261U (zh) 滤芯、过滤装置和净水器
CN105498337A (zh) 滤芯、过滤装置和净水器
KR20160107865A (ko) 확장형 가압식 중공사막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여과장치
WO2009056062A1 (fr) Machine de filtration entièrement automatique sans entretien
CN203610052U (zh) 一种可拆卸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CN209554843U (zh) 十字形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CN220589048U (zh) 一种家用易更换的滤水装置
CN202506198U (zh) 油田注水反冲式过滤除污器
CN202446880U (zh) 一种动态流砂过滤器
CN107583328A (zh) 用于污水预处理中的进水过滤机构
CN209554842U (zh) 可更换式管式微滤膜及废水处理设备
CN101632882B (zh) 一种采用无动力自动清洗过滤装置的过滤系统
CN217661969U (zh) 一种高效微孔滤膜过滤器
CN104741005A (zh) 一种用于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卷式微管膜组件
CN204767712U (zh) 一种新型水净化装置用滤芯
CN205235525U (zh) 滤桶
CN21152184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9885379U (zh) 一种双氧水精密过滤器
CN209809623U (zh) 一种机械过滤器
EA028891B1 (ru) Система мембранной фильтрации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с вертикальным погружением
CN206645837U (zh) 一种在线切换反冲水处理装置
CN207203606U (zh) 一种废催化剂过滤装置
CN208249952U (zh) 一种天然矿泉水处理用纳滤系统
CN112169395A (zh) 一种可拆装滤盘的盘式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