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2220U -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2220U
CN209542220U CN201920266339.4U CN201920266339U CN209542220U CN 209542220 U CN209542220 U CN 209542220U CN 201920266339 U CN201920266339 U CN 201920266339U CN 209542220 U CN209542220 U CN 209542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lange
tank
main body
gas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63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施令
姚强
岳运奇
吴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663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2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2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2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包括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罐体主体,所述罐体主体中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气室,所述气室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可开闭相连,所述罐体主体两端均设有法兰以实现所述气室的密封,所述法兰上安装设有检测部以实现所述气室中的气体的检测。上述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不仅便于携带、安装与使用而且能够实现气体的收集、储存与试验分析。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体绝缘变电站GIS中通常需要将电气设备密封在金属管道和套管所组成的管道树中,因为六氟化硫气体具有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因此在管道树的内部填充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绝缘介质。
除此以外,六氟化硫气体还被广泛应用于气体绝缘断路器、气体越远组合电器、变压器、互感器等各种电气器件中。然而,六氟化硫气体在制造、安装和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缺陷,进而发生放电(电弧放电、火花放电、局部放电)和过热故障,从而导致六氟化硫气体发生分解,若放电现象出现在固体绝缘介质附近,还将生成四氟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分解产物,分解产物的含量(气体浓度)以及生成速率等特征均与设备内部绝缘劣化状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分析六氟化硫生成的分解产物的含量或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设备的放电信号作为判断绝缘设备是否发生早期故障的判断依据。
目前对于含有六氟化硫的绝缘设备的早期潜伏故障检测是利用放电检测装置对六氟化硫绝设备的早期潜伏故障进行检测,然而存在着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准确诊断的风险以导致潜伏故障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采用较小容量的取气钢瓶搜集故障气体并运送至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后续的气体成分分析检测工作的方法存在着气体在运输的时间过程中成分发生改变的风险;对于把气体检测设备搬运至事故现场存在着人生安全、理化分析环境较为严酷的情况。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不仅便于携带、安装与使用而且能够实现气体的收集、储存与试验分析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该罐体装置不仅便于携带、安装与使用而且能够实现气体的收集、储存与试验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包括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罐体主体,所述罐体主体中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气室,所述气室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可开闭相连,所述罐体主体两端均设有法兰以实现所述气室的密封,所述法兰上安装设有检测部以实现所述气室中的气体的检测。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主体下方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罐体主体相连以实现所述罐体主体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托架底座和固定夹,所述罐体主体卡装在所述固定夹中,所述固定夹与所述托架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托架底座包括可调节支柱和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与所述可调节支柱可拆卸连接以实现所述托架底座支撑高度的调节。
优选地,所述检测部为基于光学原理的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
优选地,所述法兰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主体两端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上设有可供提拉的手柄,所述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法兰远离所述气室一侧的棱镜和设于所述第二法兰远离所述气室一侧的楔形镜,所述棱镜和所述楔形镜设于同一条中轴线上以实现所述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的光线对焦。
优选地,所述棱镜设于棱镜盖中并一同设置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外侧设有第一罩壳以实现对所述棱镜盖的保护。
优选地,所述楔形镜设于楔形镜盖中并一同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外侧设有第二罩壳以实现对所述楔形镜盖的保护。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包括罐体主体,罐体主体中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气室,在罐体主体上设有与气室可开闭连接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在罐体主体的两端均设有用以实现气室的密封的法兰,在法兰上设有用以检测气室中的气体的检测部,该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通过在罐体主体中设置沿轴向贯穿的气室以实现气体在罐体装置中的储藏,通过先关闭进气口开启排气口将气室抽真空至低压再关闭排气口开启进气口以实现待检测气体的吸入收集,通过在罐体主体的两端设置法兰以实现气室的密封条件的实现,并且通过罐体主体两端的法兰以实现检测部的安装设置,通过安装设置在法兰上的检测部以实现对气室中的气体的检测,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能够实现对待测气体的收集、储存和检测,相较于把气体检测设备搬运至事故现场而言便携快捷,相较于搜集故障气体并运送至实验室而言能够减小气体成分发生改变的风险以更为有效的完成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罩壳、2-棱镜盖、3-第一法兰、4-气室、5-排气口、6-楔形镜、7-第二法兰、8-手柄、9-准直器、10-光纤、11-电路板、12-有机玻璃、13-第三罩壳、14-激光器、15-探测器、16-离轴抛面镜、17-楔形镜盖、18-第二罩壳、19-第二底座、20-托架底座、21-固定夹、22-进气口、23-第一底座、24-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包括罐体主体,在罐体主体中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气室4,在罐体主体上设有进气口22和排气口5,进气口22和排气口5分别与罐体主体中的气室4可开闭相连,也即可以通过开闭进气口22和排气口5的方式实现气室4与外界的连通与封闭,在罐体主体的两端均设有法兰,通过两端的法兰密封连接以满足气室4的密封调节,在法兰上安装设有检测部,通过检测部以实现气室4中的气体的检测即试验分析。首先进气口22和排气口5处于封闭的状态,气室4严格密封,当需要实现对气体的收集和储存时,如若待收集气体的气压大于密封的气室4中的气压,打开进气口22以实现待检测气体的收集,当完成待检测气体的收集后,关闭进气口22并再次密封气室4以实现气体的收集和储存;如若待收集气体的气压小于气室4中的气压,则需要对气室4中的气压进行降压以满足待收集气体的气压足够大于气室4中的气压,在封闭进气口22的条件下打开排气口5,在排气口5对气室4抽真空至低压强以满足待收集气体进入气室4的条件,关闭排气口5并打开进气口22,此时待检测气体在气室4中的负压的作用下导入气室4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现待检测气体在气室4中的收集和储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明确获悉具体采用直接打开进气口22或先通过排气口5降压的方式、也即待检测气体能够进入气室4所满足的条件、也即气室4中的气压大小,可以在罐体主体设置压力计以实现对气室4中的气压的准确计量以与待检测气体的气压比对得到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压力计通过进气口22和/或排气口5与气室4连通以对气室4中的气压进行有效的计量。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罐体主体下方设有用以支撑罐体主体的支撑部,支撑部与罐体主体相连并相对其固定。更具体的,支撑部包括托架底座20和固定夹21。
具体而言,固定夹21卡合在罐体主体的外侧壁上,也即罐体主体卡装在固定夹21中,通过固定夹21对罐体主体的卡合连接以实现罐体主体在固定夹21中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罐体主体在固定夹21中的卡合固定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罐体主体需要支撑放置时罐体主体卡装在固定夹21中并相对固定,在罐体主体需要与支撑部拆卸运输或对罐体主体进行单独存放时罐体主体能够从固定夹21中拆卸取出。更具体的,固定夹21应为环状弹性收缩组件以满足对罐体主体的夹紧固定,除此以外,固定夹21还可以采用卡箍的方式以实现卡合固定,诸如此类的设置方式还有很多,无论固定夹21具体采用何种设置方式以实现罐体主体在固定夹21中的可拆卸卡合连接的有益效果都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托架底座20包括可调节支柱和固定夹具,可调节支柱与固定夹21固定连接并提供支撑,通过调节可调节支柱的伸出量以改变托架底座20的竖向高度即罐体主体的支撑高度,通过固定夹具对满足高度条件的可调节支柱的夹紧固定以实现托架底座20的竖向调节后固定。具体而言,可调节支柱为伸缩套杆组件,固定夹具为设置在伸缩套杆组件上的旋拧固定组件,通过拉伸调节伸缩套杆组件的伸出量并通过旋拧固定组件在伸缩套杆上的旋拧固定条件以实现托架底座20的竖向高度调节和固定,同样的,还可以将可调节支柱设置为两个通过滑轨套接并可相对滑动的竖向杆,通过调节两个竖向杆的相对距离并在调节后锁紧滑轨以固定调节后高度,与此类似的设置方式还有很多,无论可调节支柱具体采用何种设置方式以实现托架底座20的竖向高度调节都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法兰包括设于罐体主体两端的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7,第二法兰7上设有可供提拉的手柄8,通过手柄8以满足对较为沉重的法兰的有效提拉安装。除此以外,通过在法兰上安装设置基于光学原理的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以实现气室4中的气体的检测。
更具体的,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包括设于第一法兰3远离气室4一侧的棱镜24和设于第二法兰7远离气室4一侧的楔形镜6,棱镜24和楔形镜6设于同一条中轴线上以实现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的光线对焦。除此以外,棱镜24设于棱镜盖2中并一同设置在第一底座23上,第一底座23与第一法兰3固定连接,也即通过第一底座23以实现棱镜24在第一法兰3上的安装固定。除此以外,第一底座23外侧设有第一罩壳1以实现对棱镜盖2的保护。
与之类似的,楔形镜6设于楔形镜盖17中并一同设置在第二底座19上,第二底座19与第二法兰7固定连接,也即通过第二底座19以实现楔形镜6在第二法兰7上的安装固定,除此以外,第二底座19外侧设有第二罩壳18以实现对楔形镜17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法兰7外侧的第三罩壳13,第三罩壳13中设有与准直器9相连的光纤10,光纤10与电路板11相连,还设有有机玻璃12、激光器14、探测器15和离轴抛面镜16,至于该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的光学原理以及对气体分子的检测方式请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中的法兰也即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7不仅能够提供气室4的密封条件,而且明显不同于一般高压组合电器,不仅通过设于第一法兰3的棱镜24和第二法兰7的棱镜24以实现对微量气体成分检测装置的入射光线的对焦,而且能够在第二法兰7处有效实现微量气体成分检测装置的安装设置,综上,该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能够有效实现气体的收集、储存与试验分析的同时,还具有便于携带、安装与使用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气口(22)和排气口(5)的罐体主体,所述罐体主体中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气室(4),所述气室(4)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排气口(5)可开闭相连,所述罐体主体两端均设有法兰以实现所述气室(4)的密封,所述法兰上安装设有检测部以实现所述气室(4)中的气体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主体下方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罐体主体相连以实现所述罐体主体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托架底座(20)和固定夹(21),所述罐体主体卡装在所述固定夹(21)中,所述固定夹(21)与所述托架底座(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底座(20)包括可调节支柱和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与所述可调节支柱可拆卸连接以实现所述托架底座(20)支撑高度的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为基于光学原理的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主体两端的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7),所述第二法兰(7)上设有可供提拉的手柄(8),所述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法兰(3)远离所述气室(4)一侧的棱镜(24)和设于所述第二法兰(7)远离所述气室(4)一侧的楔形镜(6),所述棱镜(24)和所述楔形镜(6)设于同一条中轴线上以实现所述微量气体成分检测器的光线对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24)设于棱镜盖(2)中并一同设置在第一底座(23)上,所述第一底座(23)与所述第一法兰(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23)外侧设有第一罩壳(1)以实现对所述棱镜盖(2)的保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镜(6)设于楔形镜盖(17)中并一同设置在第二底座(19)上,所述第二底座(19)与所述第二法兰(7)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19)外侧设有第二罩壳(18)以实现对所述楔形镜盖(17)的保护。
CN201920266339.4U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Active CN209542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6339.4U CN209542220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6339.4U CN209542220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2220U true CN209542220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4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6339.4U Active CN209542220U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2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1447A (zh) * 2021-12-31 2022-05-06 呼和浩特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六氟化硫检测用的气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1447A (zh) * 2021-12-31 2022-05-06 呼和浩特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六氟化硫检测用的气室
CN114441447B (zh) * 2021-12-31 2023-11-28 呼和浩特科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六氟化硫检测用的气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8406B (zh) 一种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多源联合检测方法
CN203825147U (zh) 一种多功能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电弧检测装置
CN209542220U (zh)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的罐体装置
CN207850606U (zh) 一种电池气密测试设备
CN207379996U (zh) 一种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
CN209486089U (zh) 一种一体化水汞预处理装置
CN109374230A (zh) 一种汽车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方法
CN208255045U (zh) 一种气体分析用的测试气室
CN211452767U (zh) 汽车出风口泄漏量测量装置
CN211955094U (zh) Sf6微水密度仪测试装置
CN207735041U (zh) 一种球囊导管检验移动平台
CN208001092U (zh) 一种充气柜箱体以及使用该箱体的充气柜
CN214953953U (zh) 一种gis隔离开关触头分合状态检查辅助装置
CN207610892U (zh) 一种粉尘采样装置
CN110297067A (zh) 一体化水汞预处理装置及其预处理方法
CN211423767U (zh) 一种气体报警控制器的安装架
CN218481420U (zh) 一种新能源锂电池表面检测设备
CN213689525U (zh) 一种适用于六氟化硫充气设备带电检测的平台
CN20613582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阵列模拟测试的检测设备
CN216266707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砂浆养护箱
CN216410556U (zh) 一种不锈钢管件的摇杆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6669722U (zh) 一种高精度臭氧气体传感装置
CN214539957U (zh) 一种配变台区低压架空线路漏电排查装置
CN208026429U (zh) 一种气压压力仪表真空检定自动一体化校验仪
CN216815373U (zh) 一种x射线厚度检测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