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0769U -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0769U
CN209540769U CN201821970822.2U CN201821970822U CN209540769U CN 209540769 U CN209540769 U CN 209540769U CN 201821970822 U CN201821970822 U CN 201821970822U CN 209540769 U CN209540769 U CN 209540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sections
cup
cup body
reflecting
cu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08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立顶
段仁社
段厚龙
赵宇航
赵思杰
段小虎
赵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angwa Car Lam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angwa Car Lam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angwa Car Lam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angwa Car Lam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708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0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0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07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透镜、发光芯片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反光半杯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及第二反射曲面,第一反射曲面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靠近杯底;第一反射曲面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曲面段B及曲面段A2,第二反射曲面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C1、曲面段D及曲面段C2;曲面段A1与曲面段A2曲率同为α1,曲面段B曲率为α2,曲面段C1与曲面段C2曲率同为α3,曲面段D曲率为α4,其中α2<α1<α4<α3。该系统有效增加了汽车前照大灯的光线宽度,且光线照度也都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205245025U公开了一种高效率LED单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光学系统,该汽车前照大灯光学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出射光线宽度较窄,即只能形成60度夹角的照射范围,使得汽车在转弯时存在照明盲区,这给夜晚驾驶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出射光线高度较低,导致驾驶人员往往无法看清位于道路旁高位处的路牌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该系统中反光半杯配合光源使用后有效增加了汽车前照大灯的光线宽度,且光线照度也都大大提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包括透镜、发光芯片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所述反光半杯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以及第二反射曲面,其中第一反射曲面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靠近杯底;所述第一反射曲面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曲面段B以及曲面段A2,所述第二反射曲面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C1、曲面段D以及曲面段C2;所述曲面段A1与曲面段A2对称布置在曲面段B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1,所述曲面段B的曲率为α2,所述曲面段C1与曲面段C2对称布置在曲面段D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3,所述曲面段D的曲率为α4,其中α2<α1<α4<α3。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曲面段B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一反射曲面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等同于曲面段D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二反射曲面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第一反射曲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L1/7,所述第二反射曲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2L1/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射曲面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 L2,所述曲面段A1、曲面段A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分别为3.5L2/16,所述曲面段B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9L2/1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部为用于安装所述发光芯片的定位台,所述定位台边缘设有将所述反光半杯罩设在发光芯片正上方的固定台;所述定位台包括靠近杯底且用于安装第一发光芯片的水平定位段以及靠近杯口且用于安装第二发光芯片的倾斜定位段,所述倾斜定位段的坡度为30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光半杯的杯口处设有增加杯体强度的弧形缺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发光芯片与杯口之间的距离L3,所述第二发光芯片与杯口之间的距离为L4,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L3与L1的比值为0.8-0.9,L4与L1的比值为0.2-0.3。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系统还包括套筒,所述透镜卡接于套筒一端,所述散热器固定于套筒另一端,所述散热器在靠近车灯前方的位置螺钉连接有进行远近光调节的电磁阀挡光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底部安装有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光型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将杯体内部反射面设置成曲面段A1、曲面段B、曲面段A2,曲面段C1、曲面段D以及曲面段C2,并通过曲率大小的设置,实现汽车前照大灯出射光线更宽,且能形成 90度夹角宽度的照射范围,解决了汽车在转弯时存在照明盲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汽车前照大灯的出射光线更高,即能照射到道路更高的位置,以此方便驾驶员看清位于道路高位处的路牌信息等,进一步确保了行车安全,也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一反射曲面、第二反射曲面的比例,曲面段A1、曲面段B、曲面段A2的比例,曲面段C1、曲面段D、曲面段C2的比例进行优化选择,在提高出射光线宽度、高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前照大灯出射光线的照度,本实用新型照度达到180lux,即出射光线亮度更高,另外灯源的光效也达到82%以上。
(3)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光半杯的杯口处的弧形缺口具有增加杯体强度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可以形成远近光,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具有补光功能即在第一发光芯片所形成的出射光线的基础上,配合反光半杯的反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出射光线的高度,确保驾驶员在夜晚驾车过程中视线更广。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对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具有散热功能,配合风扇使用,散热效果更佳,有利于保证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反光半杯内侧反射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前照大灯系统爆炸结构示意图(圆形透镜)。
图3为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圆形透镜)。
图4为汽车前照大灯系统爆炸结构示意图(方形透镜)。
图5为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安装后结构示意图(方形透镜)。
图6为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出射光线形成的光型原理示意图。
图8为传统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形成的光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形成的光型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0-反光半杯;11-第一反射曲面;111-曲面段A1、112-曲面段B;113- 曲面段A2;12-第二反射曲面;121-曲面段C1;122-曲面段D;123-曲面段 C2;13-缺口;20-散热器;31-第一发光芯片;32-第二发光芯片;40-透镜; 50-套筒;60-电磁阀挡光机构;70-风扇;81-近光光圈;82-远光光圈;83- 补光光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更为具体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透镜40、发光芯片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10,如图1所示:所述反光半杯10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11以及第二反射曲面12,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12靠近杯底;所述第一反射曲面11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曲面段B以及曲面段A2,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 C1、曲面段D以及曲面段C2;所述曲面段A1与曲面段A2对称布置在曲面段 B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1,所述曲面段B的曲率为α2,所述曲面段C1与曲面段 C2对称布置在曲面段D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3,所述曲面段D的曲率为α4,其中α2<α1<α4<α3。
本实用新型在光型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将杯体内部反射面设置成曲面段A1、曲面段B、曲面段A2,曲面段C1、曲面段D以及曲面段C2,并通过曲率大小的设置,实现汽车前照大灯出射光线更宽,且能形成90度夹角宽度的照射范围,解决了汽车在转弯时存在照明盲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汽车前照大灯的出射光线更高,即能照射到道路更高的位置,以此方便驾驶员看清位于道路高位处的路牌信息等,进一步确保了行车安全,也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
所述曲面段B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等同于曲面段D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
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L1/7,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2L1/7。
所述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2,所述曲面段A1、曲面段A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分别为3.5L2/16,所述曲面段B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9L2/16。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所述曲面段C1、曲面段C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分别为3.5/16,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所述曲面段D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为9/16。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述第一反射曲面11、第二反射曲面12的比例,曲面段A1、曲面段B、曲面段A2的比例,曲面段C1、曲面段D、曲面段C2的比例进行优化选择,在提高出射光线宽度、高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前照大灯出射光线的照度,本实用新型照度达到180lux,即出射光线亮度更高,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反光半杯所形成的出射光线的光型照度相比于传统反光半杯的更高,且光线宽度更宽、光线高度更高。本实用新型反光半杯使得灯源的光效利用也达到82%以上。
为了加强杯体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反光半杯的杯口处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如图2、3、4、5所示:该系统还包括散热器20以及安装在散热器20 底部的风扇70,所述散热器20上部为用于安装所述发光芯片的定位台21,所述定位台21边缘设有将所述反光半杯10罩设在发光芯片正上方的固定台 22;所述定位台21包括靠近杯底且用于安装第一发光芯片31的水平定位段211以及靠近杯口且用于安装第二发光芯片32的倾斜定位段212,所述倾斜定位段212的坡度为30度。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发光芯片31与杯口之间的距离L3,所述第二发光芯片32与杯口之间的距离为L4,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L3与L1的比值为0.8-0.9,L4与L1的比值为0.2-0.3。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发光芯片31可以形成远近光,所述第二发光芯片 32具有补光功能即在第一发光芯片31所形成的出射光线的基础上,配合反光半杯10的反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出射光线的高度,确保驾驶员在夜晚驾车过程中视线更广,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发光芯片31、第二发光芯片32的安装位置也对出射光线形成的光型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20对第一发光芯片31、第二发光芯片32具有散热功能,配合风扇70使用,散热效果更佳,有利于保证第一发光芯片31、第二发光芯片32的使用寿命。
该系统还包括套筒50,所述透镜40卡接于套筒50一端,所述散热器 20固定于套筒50另一端,所述散热器20在靠近车灯前方的位置螺钉连接有进行远近光调节的电磁阀挡光机构6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第一发光芯片31、第二发光芯片32发光,先经反光半杯10进行聚光,然后光线由反光半杯10杯口与定位台21所形成的通道进入套筒50内,光线出设时采用透镜40进行再次聚光以用于汽车前方照明使用,电磁阀挡光机构60可以形成清晰的明暗截止线,根据驾乘需要,操作电磁阀挡光机构60可以实现远近光的调节。本实用新型出射光线形成的光型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发光芯片31发光经反光半杯10反射后形成近光光圈81以及远光光圈82,所述第二发光芯片32发光经反光半杯10反射后形成补光光圈83。

Claims (9)

1.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包括透镜(40)、发光芯片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半杯(10)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11)以及第二反射曲面(12),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12)靠近杯底;所述第一反射曲面(11)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111)、曲面段B(112)以及曲面段A2(113),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C1(121)、曲面段D(122)以及曲面段C2(123);所述曲面段A1(111)与曲面段A2(113)对称布置在曲面段B(112)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1,所述曲面段B(112)的曲率为α2,所述曲面段C1(121)与曲面段C2(123)对称布置在曲面段D(122)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3,所述曲面段D(122)的曲率为α4,其中α2<α1<α4<α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段B(1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等同于曲面段D(12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L1/7,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2L1/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2,所述曲面段A1(111)、曲面段A2(113)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分别为3.5L2/16,所述曲面段B(1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9L2/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散热器(20),所述散热器(20)上部为用于安装所述发光芯片的定位台(21),所述定位台(21)边缘设有将所述反光半杯(10)罩设在发光芯片正上方的固定台(22);所述定位台(21)包括靠近杯底且用于安装第一发光芯片(31)的水平定位段(211)以及靠近杯口且用于安装第二发光芯片(32)的倾斜定位段(212),所述倾斜定位段(212)的坡度为3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半杯(10)的杯口处设有增加杯体强度的弧形缺口(1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芯片(31)与杯口之间的距离L3,所述第二发光芯片(32)与杯口之间的距离为L4,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L3与L1的比值为0.8-0.9,L4与L1的比值为0.2-0.3。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套筒(50),所述透镜(40)卡接于套筒(50)一端,所述散热器(20)固定于套筒(50)另一端,所述散热器(20)在靠近车灯前方的位置螺钉连接有进行远近光调节的电磁阀挡光机构(6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0)底部安装有风扇(70)。
CN201821970822.2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40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0822.2U CN209540769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0822.2U CN209540769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0769U true CN209540769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2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082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40769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07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167A (zh) * 2018-11-28 2019-03-29 安徽康沃车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9167A (zh) * 2018-11-28 2019-03-29 安徽康沃车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CN109539167B (zh) * 2018-11-28 2024-02-09 赵立顶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8318B2 (en) Lighting structure of a vehicular headlamp module
CN106439689A (zh) 远近光一体式汽车led前照灯的光学系统
CN206637491U (zh) 一种多次反射结构led汽车近光灯
CN104976567A (zh) 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光学系统
WO2021147732A1 (zh) 前照灯光学元件、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CN109282234A (zh) 一种汽车近光灯用投射单元及其车灯
CN100549501C (zh) 投射式光学系统结构
CN205026539U (zh) 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模组
CN206130804U (zh) 远近光一体式汽车led前照灯的光学系统
CN209540769U (zh)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CN105003875A (zh) 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上反光杯
CN205026538U (zh) 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光学系统
CN209386204U (zh)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用反光半杯
CN109539167A (zh)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CN102367940B (zh) 组合折反式的汽车led前照灯远光光学系统
CN208652430U (zh) 一种摩托车led远近光一体大灯
CN109519864A (zh)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用反光半杯
CN102367939A (zh) 折转式汽车led前照灯近光光学系统
TWI418741B (zh) Lighting device
CN204806289U (zh) 高效率led双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下反光杯
CN209295011U (zh) 一种车灯动态照明控制系统和车灯
CN203810244U (zh) 双模组光斑叠加式汽车led前照灯的近光光学系统
CN107218557A (zh) 一种基于微元能量映射的汽车led自适应前照灯节能照明系统
US20100296296A1 (en) High contrast light pattern projection mechanism
US20110019424A1 (en) High Contrast Light Pattern Projection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