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9435U - 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9435U
CN209539435U CN201920117206.0U CN201920117206U CN209539435U CN 209539435 U CN209539435 U CN 209539435U CN 201920117206 U CN201920117206 U CN 201920117206U CN 209539435 U CN209539435 U CN 209539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channel
hollow hot
lower cover
hollow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72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芳武
梁鸿宇
王晓军
陈实现
蒲永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1172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9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9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94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该散热器芯体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均布设置有多组中空散热管道,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通过所述中空散热管道进行连通,每组中空散热管道的形状为多摆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式管道,相邻两组中空散热管道之间管道曲率变化处形成多组空气漩涡空间,中空散热管道的两端设置有直线段,中空散热管道两端的直线段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中空散热管道的管道结构,增加散热比面积,同时增加了空气循环旋涡,大大增强了对流换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通过汽车散热器扁管内部的冷却液在内部循环以及外部风扇运转形成的强制对流换热,带走大量的热能,使发动机在常见的工况下都能够进行正常工作,防止发动机的过冷或者过热。目前的汽车散热器的主要散热途径是通过汽车行进过程所产生的风和风扇产生的风来散热,这样结构的散热器散热效果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靠行进过程散热效果不明显。
后来又有人提出了蜂窝型管道散热器,其管道回路相对于传统的直线回路确实散热面积提高,但是其忽略了加工的复杂性,以及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焊缝,使冷却液泄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更多的复杂管道设计使得散热翅片无法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基于传统的散热原理,通过仿犬类动物的吐舌散热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的管道结构,增加散热比面积,同时增加了空气循环旋涡和对流换热的效果,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散热器芯体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均布设置有多组中空散热管道,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通过所述中空散热管道进行连通,所述上端盖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下端盖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每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的形状为多摆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式管道,相邻两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之间管道曲率变化处形成多组空气漩涡空间,所述中空散热管道的两端设置有直线段,所述中空散热管道两端的直线段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散热管道由金属铜制成,所述中空散热管道两端设置的直线段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相邻两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之间增设有散热翅片以增加散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考虑到汽车布置的合理性,在不增加任何额外的机构的前提下,通过仿犬类动物的吐舌散热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的管道结构,增加散热比面积,同时增加了空气循环旋涡,大大增强了对流换热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散热管道结合仿生设计与现有加工工艺,设计出散热面积大同时便于加工的散热管道,其散热效果相对于直管道的1.5-2倍,管道曲率处的空气漩涡的形成,只需要控制半径r(BM)即可实现对散热器芯体的设计,设计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芯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空散热管道近似投影成二维外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摆线参数示意图(其中,控制参数为半径BM)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中空散热管道3、进水口4、出水口5、空气漩涡空间6、直线段7。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上端盖1和下端盖2,所述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均布设置有多组中空散热管道3,所述上端盖1和所述下端盖2通过十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3进行连通,所述上端盖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4,所述下端盖2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5,每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3的形状为多摆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式管道,相邻两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3之间管道曲率变化处形成多组空气漩涡空间6,所述中空散热管道3的两端设置有直线段7,所述中空散热管道3两端的直线段7与所述上端盖1和所述下端盖2连通,所述中空散热管道3由金属铜制成,所述中空散热管道3两端设置的直线段7与所述上端盖1和所述下端盖2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相邻两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3之间增设有散热翅片以增加散热面积,散热翅片与传统散热器原理相似,但是其形状与中空散热管道3相同,相对于传统的直条散热翅片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散热管道3的形状仿照犬类动物的吐舌散热原理,犬类动物并不是将舌头直伸出来,而是以一定的曲率伸出,增加更多的散热面积,将犬类动物的吐舌照片进行二维轮廓近似投影(如图2所示),从加工性能考虑,图2提取的外轮廓线与图3的摆线方程x=r*(t-sint),y=r*(1-cost)相似,其中,r(BM)为圆的半径,是圆的半径所经过的弧度(滚动角),当由0变到2π时,动点就画出了摆线的一支。考虑到加工的方便性,摆线结构即兼顾散热面积的增大,同时加工方便,只需根据摆线原理进行滚压即可,制作简单快捷,相比于其他增加散热面积的管道,中空散热管道3设计不需要另外定做制作工具。摆线的控制参数为半径r(BM),r(BM)又决定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对散热器整体尺寸的设定,因此我们在给不同型号的车设计散热器时,只需调控制参数r(BM)即可。
由图1所示的中空散热管道3基于上述仿生设计以及加工考虑,采用了这种多摆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式管道,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直管道,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在管道曲率变化处形成多组空气漩涡2,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对流换热效果。此外,在弯管中,流体会增加与管壁的撞击,实现更好的固液换热效果。除此之外,考虑到装配的工艺性,我们在中空散热管的首尾加工成直线,方便与端盖进行装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均布设置有多组中空散热管道,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通过所述中空散热管道进行连通,所述上端盖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下端盖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每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的形状为多摆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式管道,相邻两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之间管道曲率变化处形成多组空气漩涡空间,所述中空散热管道的两端设置有直线段,所述中空散热管道两端的直线段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散热管道由金属铜制成,所述中空散热管道两端设置的直线段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相邻两组所述中空散热管道之间增设有散热翅片以增加散热面积。
CN201920117206.0U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39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7206.0U CN209539435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7206.0U CN209539435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9435U true CN209539435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1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720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39435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9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54090U (zh) 布置紧凑制冷快速的动力转向管路系统
CN209539435U (zh) 一种高效仿生的汽车散热器芯体
CN205505825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的换热管
CN206626986U (zh) 一种高强度铝质汽车散热器
CN206753719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09027326U (zh) 一种螺旋缠绕散热管
CN204154147U (zh) 一种低风阻散热器
CN205654425U (zh) 一种中通式高效率散热器
CN207456219U (zh) 冷却柱及其防冻结构、冷却三角
CN207266495U (zh) 多散热器液冷系统
CN205936804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舌状翅片一体式散热装置
CN206681843U (zh) 中冷器
CN107270763B (zh) 一种内翅片管换热器
CN209027344U (zh) 一种散热管
CN103002716A (zh) 对流仿生散热器件
CN106767089B (zh) 一种管片式散热器的正反时针对流装置
CN205654422U (zh) 汽车上的散热器
CN108507372A (zh) 新型结构水冷散热器
CN208416681U (zh) 一种横流式汽车暖风散热器
CN209230372U (zh) 一种高效的板式散热器
CN203769929U (zh) 一种水空混合式中冷器
CN209147224U (zh) 双水道铜铝复合散热器
CN206225129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的片式散热器
CN207570366U (zh) 节能采暖散热器
CN202250338U (zh) 一种分体式散热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